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磚美術館

鎖定
紅磚美術館(Red Brick Art Museum),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由收藏家、企業家閆士傑先生與夫人曹梅女士於2007年開始籌建,邀請著名建築師、北京大學教授董豫贛擔綱設計,於2014年5月23日正式開館。
紅磚美術館佔地約22畝,建築面積約9720平方米,包括9個展覽空間、2個公共休閒空間、1個藝術衍生品空間,並配有多功能廳、兒童活動室、藝術家駐地工作室等配套設施。美術館建築及園林採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建築元素,構成了獨特的建築語言。
中文名
紅磚美術館
外文名
Red Brick Art Museum
地理位置
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順白路馬泉營西路
佔地面積
20000 m²
開放時間
5月1日-9月30日 10:00-18:0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10:00-17:30;週一閉館(遇節假日除外) [3] 
創辦人/館長
閆士傑
項目年份
2012年
建築師
董豫贛

紅磚美術館歷史沿革

2007年,紅磚美術館開始籌建。
2014年5月23日,紅磚美術館正式開館。
2022年11月12日起,紅磚美術館臨時閉館。 [4] 

紅磚美術館建築佈局

紅磚美術館地處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由收藏家、企業家閆士傑先生與夫人曹梅女士籌建,邀請著名建築師、北京大學教授董豫贛擔綱設計。投資近4億人民幣,佔地約22畝,建築面積約9720平方米,包括9個展覽空間、2個公共休閒空間、1個藝術衍生品空間,並配有多功能廳、兒童活動室、藝術家駐地工作室等配套設施。歷時8年的潛心打磨,呈現出一座懷擁自然的當代美術館。美術館建築及園林採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建築元素,構成了獨特的建築語言。

紅磚美術館建築特色

美術館的建築設計由著名建築師、北京大學建築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贛擔綱,與周邊土地相結合、在原有環境中生長,採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元素,輔以部分建築上青磚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備有當代山水庭院的園林式美術館,並也因此成為紅磚美術館在眾多美術館建築中脱穎而出的最大特色。觀眾在這裏可以獲得全新的審美體驗,不僅能夠觀看到室內的作品展出,亦可遊弋於户外各種景觀之中。獨特的建築語言和創新的園林景觀為當代藝術與文化的發生、碰撞、呈現,提供了不同於傳統美術館的多種可能性。 [1] 
建築改造自原地的大白屋,它簡陋而巨大。臨街牆面陣列着的六米見方洞口,將內部牆壁侵蝕得不成樣子,簡易鋼架棚頂上,貫穿南北的條形天窗,雖是光線充足,但直射的陽光和投影,外牆改造是最關鍵的問題。改造後的功能為美術館,庭院部分涵蓋餐飲、辦公、北部園林則提供遊憩。
紅磚美術館|建築與園林
紅磚美術館|建築與園林(17張)
作為對西方建築與景觀專業分離的批判,紅磚美術館的建築與庭園設計分三部分展開:一方面,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賦》對“巧”的匠心要求,將原有大棚的簡陋空間,改造為意象密集的美術館展示空間;另一方面,為改觀當代景觀圖案式設計的乏味,本設計借鑑中國園林長達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經驗,並嘗試經營出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密集意象;作為對封閉美術館與北部山林間的過渡,庭院部分的設計,作為對之前設計的清水會館的思考延伸,嘗試着將生活場景更準確的表達出來,並以此庭院部分連接北部園林與南部的建築部分。

紅磚美術館文化活動

紅磚美術館致力於國際間文化藝術交流與傳播,為公眾輸出高品質的國際藝術展覽。
2016年起,紅磚美術館將享有國際盛譽的法國“杜尚獎”持續介紹給中國觀眾。
2017年,紅磚美術館參與到作為慶祝中德建交45週年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舉辦了“先導 – 德國非定形藝術” 展。
2018年,紅磚美術館舉辦了備受讚譽的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道隱無名”展,期間與北京現代舞團合作推出跨界舞蹈項目《形隱·不離》,掀起文化藝術界共振,成為中國年度文化事件。
2019年,紅磚美術館與法國大使館合作舉辦“中法文化之春”開幕及系列展覽。
多年來,紅磚美術館從文化藝術出發,輻射的國際間文化交流包括法國、德國、丹麥、英國、美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從不同視角建構起紅磚美術館對藝術的深層次、多維度探索與思考。

紅磚美術館作用價值

紅磚美術館在中國率先提出創建“生態體驗美術館”的運營理念,建設“藝術濕地”:在北京文化大戰略規劃的指導下,美術館將陸續引進國際重要藝術大師的大型户外裝置作品,成為國際重量級大型藝術史現場,為大眾打造藝術體驗與生態體驗相結合的最佳精神家園。

紅磚美術館所獲榮譽

榮獲2019“北京品牌計劃·文化品牌新勢力”TOP30, 中國藝術權力榜“2018年度美術館”。
2020年11月,入選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