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水河水電基地

鎖定
位於中國南方,紅水河流域梯級水電站的總稱 [1] 
中文名
紅水河水電基地
外文名
Hongshui River hydropower base area

目錄

紅水河水電基地概況

紅水河梯級水電站位罝 紅水河梯級水電站位罝
水河水電基地包括上游南盤江自黃泥河口至北盤江匯合口河段、紅水河及下游黔江至大藤峽河段的所有梯級水電站,是中國水能資源“富礦”之一,也是華南地區重要能源基地。紅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一個河段,因上游流經風化的砂頁岩地層使水色微紅而得名。從黃泥河至大藤峽河段全長1050km,流域而積19萬平方千米。整個流域地處亞熱帶,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雨量上游為1200mm,廣西境內為1500~1600mm,大藤峽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為4200立方米每秒,年水量達1330億立方米。紅水河從雲貴髙原傾泄而下,流經華南平原丘陵地區的過渡地帶,總落差達750多m,其中南盤江自天生橋至納貢,當地羣眾稱為雷公灘的河段,全長僅14.5km,集中落差達181m,平均每公里為12~13m,是全河落差最集中的地方。通過多次規劃,最後選定10級開發方案,即天生橋一級(1200MW、遠期1400MW),天生橋二級(1320MW),平班(360MW),龍灘(近期4200MW、遠期5400MW),巖灘(1210MW),大化(600MW、已建成第—期400MW),百龍灘(180MW、,惡灘(560MW、已建成60MW),橋鞏(500MW),大藤峽(1200MW)等,加上黃泥河上的魯布革水電站(600MW),合計裝機容量13330M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32.9萬kW·h。紅水河梯級水電站位罝及開發方案縱剖而圖見圖1、圖2 [1] 
紅水河梯級水電站開發方案縱剖圖 紅水河梯級水電站開發方案縱剖圖

紅水河水電基地特性

紅水河梯級水電站具有以下顯著特點:水庫調節性能好,發電效益大,電能質量高,經濟指標優越;區域地質構造穩記,地震烈度不髙,主要梯級電站的壩址均坐落在砂頁岩和岩漿岩地層上,避開了不利的地質條件;水庫淹沒損失較小,每10MW從淹沒土地和遷移人口分別為9.73公頃和160人,只相當中國20世紀60~70年代所建大中型水電站平均數的40%和5%;地理位罝適中,距負荷中心較近,輸電距離一般為幾十公里至幾百公里,最遠的天生橋水電站距廣州也只有1000km,均在500kV交流、直流經濟輸電距離之內;電站規模中型與大型相結合,容量從數百兆瓦至數千兆瓦,適當安排建設項目,可以適應近期與遠期負荷的發展。在紅水河梯級水電站中,天生橋一級和龍灘2座水電站都有多年調節水庫,是全河開發的關鍵工程。龍灘水電站曾研究過正常蓄水位375m、400m和440m等方案,其相應裝機容量為3000MW、4000MW和5000MW。大藤峽水電站是一個多目標綜合利用工程,位罝重要,效益顯著,但對如何處理好發電、防洪、航運等方面的關係,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1980年規劃暫定大藤峽正常蓄水位為57.6m [1] 

紅水河水電基地作用

紅水河的開發,除發電外,還可以提高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防洪標準。紅水河自南盤江、北盤江匯合點以上本來不能通航,匯合點以下至柳江口長633km,灘多流急,航行也很困難;三江口至桂平長116km,通航條件較好,但每年汛期大藤峽仍需短期封峽停航。隨着紅水河的開發,配合局部河道整治,可使航運條件改善。此外,還有灌脱、水產和發展旅遊等效益 [1] 
紅水河流域已建成的有惡灘水電站一期工程60MW(最終規模560MW),大化水電站一期工程400MW(最終規模600MW),天生橋二級水電站一期工程880MW(最終規模1320MW)、巖灘水電站一期工程1210MW。龍灘水電站開發方案已於1981年10月經國家審定,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1985年5月審查通過,2001年正式開工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水利百科全書: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55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