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毛菜

鎖定
紅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 (Dillw. Lyngbye,1819))是紅毛藻科紅毛菜屬 [5]  藻類植物。 [6]  藻體直立生長,絲狀不分枝,長可達3-10釐米,藻體為圓柱形,近基部由單列細胞組成,中上部由多列細胞組成,橫切面觀細胞旱輻射狀排列,近其部細胞一端向下延伸出細長的假根絲,假根絲互相交錯至基部會合成盤狀固着器;細胞內具一中位星狀色素體,其央為球形的澱粉核;藻體呈紫紅色,暗紅色,紫黑色;性成熟時,雄株頂端呈黃綠色或淺黃色。 [5] 
紅毛菜分佈於中國遼寧、山東、浙江、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地,韓國、日本等國家亦有分佈,常生於中、高潮帶的岩礁、竹枝、林頭或紫菜養殖筏架上。 [7]  其喜光照充足的氣候環境。繁殖方式一般為單孢子繁殖和有性繁殖。 [5] 
紅毛菜具有補血降壓、軟化血管、滋陰去火和防治血管疾病等藥用價值。 [8]  其藻體營養豐富,味道鮮甜,用沸水掉後涼拌,或與其他菜一同炒食、開湯均可。 [9] 
中文名
紅毛菜
拉丁學名
Bangia fusco-purpurea (Dillw. Lyngbye,1819) [4] 
別    名
紫菜薹
植物界
紅藻門
紅藻綱
紅毛菜目
紅毛藻科
紅毛菜屬
紅毛菜

紅毛菜形態特徵

紅毛菜
紅毛菜(3張)
藻類植物 [6]  ,藻體直立生長,絲狀不分枝,長可達3-10釐米,藻體為圓柱形,近基部由單列細胞組成,中上部由多列細胞組成,細胞直徑12-25微米;橫切面觀細胞旱輻射狀排列,近其部細胞一端向下延伸出細長的假根絲,假根絲互相交錯至基部會合成盤狀固着器;細胞內具一中位星狀色素體,其央為球形的澱粉核;藻體呈紫紅色,暗紅色,紫黑色;性成熟時,雄株頂端呈黃綠色或淺黃色。 [1]  [5]  生長盛期12月至次年2月。

紅毛菜生長環境

紅毛菜常生於中、高潮帶的岩礁、竹枝、林頭或紫菜養殖筏架、大岩礁、貝殼上。 [7] 

紅毛菜分佈範圍

紅毛菜分佈於中國遼寧、山東、浙江、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地,韓國、日本等國家亦有分佈。 [7] 

紅毛菜生長習性

紅毛菜喜光照充足的氣候環境。 [5] 

紅毛菜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為單孢子繁殖和有性繁殖。 [5]  無性生殖產生單孢子。有性生殖為雌雄異株。 [1] 
養殖工藝編織養殖條簾→選擇海區→設置養殖筏→綁結條簾→增加附加浮力→調節採苗水層→刺激貝殼絲狀體→放散殼孢子→撈出貝殼絲狀體→計算殼孢子數→噴灑殼孢子→曬苗簾與分苗簾→洗刷條簾→檢查單孢子日放散量→採集單孢子→曬簾和分散子簾→剪收→加工產品。
各道工序試驗表明,2×11×3股維尼綸線為良好的附着基質;親水性差的塑料線,聚乙烯線等附苗差;親水性大的棉紗易附雜質和腐爛斷折;木片和竹條不宜大面積使用。維尼綸線編織的片斷式條簾較適宜,每片長3米,寬1.5米,條距4釐米,40片為1畝,摺合180平方米。養殖海區宜在小潮滿潮線以下的中潮帶;底質以沙質、沙泥質或砂礫質為宜;澳口朝向一般以朝北或東北為好;海水比重1.018至1.024間;風浪大、潮流暢通、水質肥沃、無污染的海區為理想養殖區。浮筏式,與紫菜養殖筏相似。把片斷式條簾8-10層重疊綁結在浮筒兩側,以備潑孢子水採苗。附加浮筒。為使條簾中段不致下垂,增加殼孢子與條簾接觸機會,應在兩支浮筒之間增加一支竹浮筒。把採苗條簾用鐵錨固定在海水退不幹的採苗區,適當拉緊戈繩,使條簾緊張於海水波浪帶。小潮期間(農曆初八、九、十或廿三、廿四、廿五)下午6點,把成熟的貝殼絲狀體用網袋裝後投放在海區(如吊掛在船兩側)利用自然海水流動刺激一個夜晚。次日中午以前把貝殼絲狀體取回放在舢板內新鮮海水中,並經常攪動海水。撈起貝殼。17:00以後將貝殼撈起。計算殼孢子數。攪均殼孢子水,取樣計算殼孢子數。灑潑殼孢子水。殼孢子水經海水稀釋後用臉盆或塑料瓢潑灑在海區條簾上,一般是舢板繞採苗區邊加水稀釋邊潑灑,每畝殼孢子用量10億粒。採苗7天后,把條簾抬上岸日曬1天,去除雜藻浮泥對條簾的覆蓋。日曬過程中防止受雨淋露濕,防止條簾觸及沙地。採取“先對分、後單分”方法,最後把條簾綁結在竹浮筒的兩側或陽面上養殖。結常趁海水漲或退至養殖區時,蕩洗條簾,保持條簾清潔。採苗10天后,經常剪取一段條簾檢查、計算單孢子日放散量。採觀測氣候,如遇陰雨寒冷和刮東北大風天氣,或者當每釐米條簾紅毛菜放散單孢子達1300粒以上時,(一般出現在採苗後30天左右),及時地將乾淨條簾(1-3層)覆蓋在“母簾”(採殼孢子苗的條簾)上採集單孢子苗。覆蓋時間依單孢子放散多少而定,一般7-10天一批,接下用同樣方法採第2批,但最遲不超過12月份,超過則產量極低,沒有生產意義。分苗前日曬1天,然後把條簾綁結在竹浮筒兩側上養殖。當藻體長達4釐米以上時可以剪收。風和日麗、潮水剛退,藻體濕垂,這時剪收最宜。一般7-15天剪收1次。加工產品:剪收回來的濕菜經海水或淡水攪拌沖洗後,用紗布包擠水分,加工成條狀、塊狀、散菜狀或圓形狀。加工、曬乾都要及時,這樣的產品油亮有光澤,口感清甜,否則腐爛變質。幹品用塑料袋包裝,以防回潮變質。 [2] 

紅毛菜主要價值

紅毛菜營養價值

紅毛菜是藻類中口味最好的菜餚,紅毛菜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成分,與同一紅藻類的紫菜屬比較,紅毛菜的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大大高於紫菜,各種氨基酸含量也均高於紫菜,紅毛菜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其中鉀的含量高達3%,氨基酸含量是紫菜的150%以上。
紅毛菜類脂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佔脂肪酸總量的61.1.%。每1009幹物質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644毫克,其中E以含量達437毫克/100克,對照文獻報道的EPA含量最高的天然藻類食品——產於日本宮城縣的紅藻,福建南日島紅毛菜的EPA含量是日本紅藻的120%0以上。是至今文獻記載的藻類中EPA含量最高的天然水產品。
紅毛菜的藻體十分纖細柔軟,脱水加工難度大,不易保存。紅毛菜脂肪酸中不飽和脂肪酸在存放過程中極易氧化變質,經1年存放,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從645毫克/100克下降到123毫克/100克,降低了80.9%。。其中EPA含量每1009下降387毫克(下降88.47%)。所以,在研究推廣紅毛菜人工栽培的同時,必須深入研究其加工儲存技術,使紅毛菜的營養價值得以充分利用。
紅毛菜的EPA含量是首屈一指的,又無腥味,具有獨特的芳香口味,還富含海產紅藻所具有的食物纖維和硫酸醋等酸性多糖,可使血液中的脂蛋白值下降,是極有潛力的天然安全的EPA資源。

紅毛菜經濟價值

紅毛菜人工養殖較之螺旋藻等營養藻類既經濟又方便,還能降低海區的富營養化。因此,在海上田園建設中合理佈局適度發展紅毛菜養殖事業,對於淨化海洋環境,開發海洋保健品資源,發展海洋經濟是很有意義的,其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具有極好的前景。 [3] 
參考資料
  • 1.    潘迎捷.水產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284-353.
  • 2.    紅毛菜養殖  .中國海洋食品網.2012-010-6[引用日期2012-010-6]
  • 3.    3黃文鳳,黃建明,董飛強.紅毛菜的營養成分特徵和價值[J].海洋水產研究. 1998,(2).
  • 4.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物種2000中國節點[引用日期2023-03-06]
  • 5.    紅毛菜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4-12]
  • 6.    聶鳳喬主編,中國烹飪原料大典 上,青島出版社,1998.10,第486頁
  • 7.    林雲,吳軒,張貴平,林祁主編,中國野菜野果的識別與利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38頁
  • 8.    馬平主編;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編,福建海水養殖,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07,第515頁
  • 9.    林雲,吳軒,張貴平,林祁主編,中國野菜野果的識別與利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