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

鎖定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是中國國內第一部最全面、最完整反映日籍解放軍戰士的大型文學作品。作品以40萬字的篇幅,反映了日籍解放軍官兵這樣一個特殊的羣體,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這個偉大革命中,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和中國籍戰友並肩戰鬥,為中國革命事業浴血奮鬥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對於讀者瞭解日籍解放軍官兵羣體這一鮮為人知的歷史截面,從主人公安東豐子艱難而豐富的人生故事中瞭解中國革命,瞭解日本,瞭解日本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價值。
中文名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
作    者
彭曉立
出版社
線裝書局
出版時間
2014年4月1日
頁    數
466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12012288 [1] 
語    種
簡體中文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內容簡介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由線裝書局出版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圖書目錄

前面的話黃祖示
難以忘卻的友情龐力平
楔子
戰爭篇
1.1 1941年,日本名古屋,岐阜縣
1.2 1944年,日本,名古屋市,榮街
1.3 1944年,日本岐阜縣,山田豐子家
1.4 1944年,中國滿洲
1.5 1945年8月,中國東北
1.6 1945年,中國東北
1.7 1945年,中國東北某小鎮
1.8 1945年,中國東北,滿鐵醫院
1.9 2006年4月,日本琦玉縣
1.10 2006年4月,日本琦玉縣,安東豐子家
戰鬥篇
2.1 1946年,中國東北,鴨綠江邊
2.2 1946年,朝鮮楚山,鴨綠江邊
2.3 1946年,中國東北,某日本礦山醫院
2.4 中朝邊境,水豐,遼東軍區第五後方醫院
2.5 1947年,中國東北,小林子頭,遼東軍區第六醫院
2.6 1986年,日本琦玉縣,安東住宅
2.7 1947年初,中國東北,第二後方醫院
2.8 1948年,中國東北,錦州前線途中
2.9 1948年,遼瀋戰役前線,東線野戰軍34醫院
2.10 1948年,遼瀋戰役戰場,第二後方醫院
2.11 1948年,平津戰役之前,某野戰醫院
2.12 1948年冬,北平前線途中,第34野戰醫院
2.13 1948年冬,南下行軍之前,某部第二野戰醫院
2.14 1948年年底,天津塘沽前線,某野戰醫院
2.15 1949年,北平前線,第26野戰醫院
2.16 1949年,天津戰役,某後方醫院
2.17 1949年1月,北平城外,醫療巡診所
2.18 1949年春天,南下途中,大運河旁
2.19 1949年,中國河北
2.20 1949年,中國鄭州,解放軍四野某野戰醫院
2.21 1949年,中國河北,南下途中某野戰醫院
2.22 1949年,中國武漢,第四野戰軍某醫院
2.23 1949,湖北沙市,某野戰醫院行軍途中
2.24 1993年,成都某電子儀器廠,孫雲家
2.25 1950年,中國長沙,湖南軍區衞生部醫政處
2.26 1952年,中國長沙,湖南軍區兼十二兵團門診部
2.27 1952年,湖南長沙,軍區司令部衞生所,安東秀夫宿舍
2.28 1946年,中國東北,八路軍某野戰醫院
2.29 2002年,日本山梨縣,韭琦,藤井町,中村正義家
2.30 1952年,中國湖南衡陽軍分區
2.31 1953年,中國湖南衡陽軍分區
創業篇
3.1 1953年,日本舞伎港
3.2 1953年,日本琦玉縣
3.3 1953年,日本琦玉縣
3.4 1953年,東京龜户
3.5 1955年,日本東京赤坂,赤旗報社
3.6 1958年,東京,琦玉縣,川口市
3.7 1958年,日本琦玉縣,川口市
3.8 1960年,日本琦玉縣川口市,安東醫院
3.9 1962年,日本琦玉縣川口市,安東病院
3.10 1963年,日本東京,西早稻田
3.11 1966年,日本琦玉縣,安東病院
3.12 1970年春,日本東京,西早稻田
3.13 1971年,日本琦玉縣,安東病院
3.14 1971年,日本東京,西早稻田
3.15 1971年,日本東京,杉並區
3.16 1976年,日本東京,西早稻田
3.17 2006年,東京,安東豐子住宅
3.18 1976年,日本東京,西早稻田,安東大廈
3.19 1979年,日本東京,菊町
3.20 1985年,日本東京,西早稻田
3.21 1993年,日本東京,御茶水,安東老年診療服務中心
友好篇
4.1 1973年,中國廣州、長沙
4.2 1973年,中國長沙某陸軍醫院中國南寧軍分區大院
4.3 1979年,中國東北,牡丹江醫學院
1979年,日本琦玉縣,川口,安東豐子家
4.4 1980年,中國長沙,桐蔭裏
4.5 1981年,日本岐山會館,“回想四野戰友會”聚會
4.5 1981年,中國長沙,湘江賓館,衡陽草橋醫院
4.6 1983年,日本琦玉縣,安東病院
4.7 1986年,日本東京,菊町
4.8 1986年,日本名古屋,岐阜縣,山田家
4.9 1986年秋,日本琦玉,川口,安東病院
4.10 1987年,日本琦玉,安東豐子家
4.11 1987年,日本琦玉,安東病院
4.12 1989年,日本東京,首相官邸辦公室
4.13 1995年,日本東京,安東大廈
4.14 1996年,中國北京,北京飯店
4.15 1997年,日本東京,菊町
4.16 1999年,日本琦玉,安東病院
4.17 2003年,日本琦玉縣,安東豐子住宅
4.18 2006年,日本琦玉縣川口市,安東豐子住宅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作者簡介

彭曉立,男,湖南省汩羅市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紅櫻花:安東豐子和她的戰友們序言

節延華同志打電話來,説是有一個在湖南省軍區轉業的彭曉立,你認識的,寫了一本和部隊題材有關的書,要我在前面寫幾句話,我問,説什麼呢?
延華同志是廣州軍區原創作組主任,寫過很多有影響的作品,他推薦的作品,我當然要看一看。
見了彭曉立,我才知道他的書是寫日本籍解放軍參加解放戰爭和他們從事中日友好事業的事。他特別給我看了原42軍日僑解放軍老戰士戰爭年代時的合影,勾起了我的許多回憶。我在42軍工作了18年,對老部隊很有感情,也聽部隊老領導説過這段歷史;而且小彭説,這本書的主人公,日僑解放軍老戰士安東豐子的夫婦,原來都還是湖南省軍區機關的幹部,最後是從衡陽軍分區轉業的,我這就覺得,我更應該看下這本書,説幾句話。
看了書,書中日僑解放軍在戰爭年代為中國革命流血流汗的故事讓我驚訝、感動;他們1953年集體轉業返回日本後,所受的歧視、面對生活的艱難而做的奮鬥更是鮮為人知;更讓我吃驚的是她們終生熱愛新中國,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都從事中日友好事業。她們真是一個白求恩式的羣體,是我們人民軍隊的驕傲。對此,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都作過高度評價。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在目前這個中日關係敏感的時間能出來深感困惑。看完書後,我倒覺得這本書出得正逢其時。理由有這麼幾點:一是看完之後讓人感覺更加痛恨日本侵略戰爭。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裹脅了這麼近百萬的日本青年男女,移民中國東北來搞什麼滿洲開發。戰爭一失敗,丟下就不管了,也管不了了。書中描寫的戰敗後的日僑難民真是悽慘無比,人不入,鬼不鬼。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讓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我們中日兩國人民應該永遠反對侵略戰爭。
第二,我們人民軍隊真是仁義之師。我們黨的偉大值得驕傲。那個時候,國共雙方都在爭奪東北戰場,你共產黨不收編日偽的醫院,國民黨就要來收編。我們當然要壯大自己。可是收編了,又打仗又死人的,條件這麼艱苦,怎麼讓這些異國的技術人員留下來?靠什麼?靠政治工作。靠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們軍隊就是靠這個,征服民心和人心,打天下。這些日僑解放軍老戰士直到今天還在講,官兵一致,打下大城市睡在馬路上,這樣的軍隊天下無雙。我做了一輩子軍隊政治工作,我看了這本書,也一直在想,這幾千名日僑解放軍老戰士,在戰場為中國革命拼命奮鬥,和平時期也有一顆嚮往新中國的心。生生死死,都熱愛解放軍,熱愛新中國,這真是一個人間奇蹟。這個奇蹟的發生,就是我們軍隊政治工作好,黨的領導好。我們黨,我們軍隊的這個精神,不就正是我們時代發展的正能量麼!那時的黨風,軍隊紀律,多好!歷史就如一面鏡子,我們時常照一照,才知道今天的不足。所以,我們今天弘揚中國夢,發展市場經濟,也決不能丟了黨的作風、政治工作這兩個法寶。
第三,歷史是公正的。作為中日兩國人民,都是善良的人民。我們從這本書上,可以看到戰後普通中國人的善良、寬容的天性;也可以看到日僑解放軍老兵在和平時期對中國人的友好情誼。人民從內心都是期望中日和平友好的。我們有這麼好的民間友好工作基礎,就不怕一小撮否定歷史的日本政客破壞兩國人民的感情。作為歷史,這本書也真實反映了日本戰敗後日本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頁;也描寫了中日友好事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值得一讀。
彭曉立同志是我的晚輩,他的家庭和我也有淵源。他是在我們湘潭長大成人的。入伍當兵也在湘潭軍分區,後來才調到省軍區後勤部工作。他岳父巫海清同志是新四軍老戰士,曾任湘潭軍分區司令員,後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他父親彭鐵幹,曾在湘潭地委工作時任華國鋒同志秘書。我在湘潭軍分區政委任上時,我是市委常委,彭鐵幹同志任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我們是一個班子的成員。彭曉立同志是我們部隊培養的業餘創作骨幹,也寫過不少作品。轉業以後,大都從事經濟工作。能寫出這本書,恐怕也少不了家庭的耳濡目染吧!
所以,當他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他寫了這本書時,我就説:好哇!你寫了書,就證明我們事業後繼有人呀!
衷心祝賀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