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果薄柱草

鎖定
紅果薄柱草(Nertera granadensis (Mutis ex L. f.) Druce)是茜草科、薄柱草屬植物。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近無毛。葉生於莖上部的密集,生於下部的疏離,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6毫米,寬4-8毫米,頂端短尖,基部鈍或淺心形,邊全緣;葉脈在葉片兩面明顯;葉柄纖細,長2-4毫米;托葉卵狀三角形,寬1-1.5毫米,頂端裏面有白色柔毛。花無梗,頂生,單朵,細小。核果球形,直徑3-5毫米,成熟時紅色,內有小核2顆。
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生長於中海拔地區。
紅果薄柱草為珍奇的觀果植物,成熟的果實可在植株上存留達數月之久,晶瑩紅珠把葉叢遮蓋,色彩豔麗,猶如珊瑚,生機盎然,為室內盆栽之佳品,宜用淺盆種植供觀賞。中國以外國家常用作地被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紅果薄柱草
拉丁學名
Nertera granadensis (Mutis ex L. f.) Druce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龍膽目 [2]  [5] 
茜草科
薄柱草屬
紅果薄柱草
命名者及年代
(Mutis ex L.f.) Druce,1917 [3] 

紅果薄柱草形態特徵

紅果薄柱草
紅果薄柱草(7張)
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近無毛。葉生於莖上部的密集,生於下部的疏離,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6毫米,寬4-8毫米,頂端短尖,基部鈍或淺心形,邊全緣;葉脈在葉片兩面明顯;葉柄纖細,長2-4毫米;托葉卵狀三角形,寬1-1.5毫米,頂端裏面有白色柔毛。花無梗,頂生,單朵,細小。核果球形,直徑3-5毫米,成熟時紅色,內有小核2顆。 [4] 

紅果薄柱草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生長於中海拔地區。 [4]  喜明亮光照,每天至少要有3小時直射光。如光照不足,則莖葉徒長掩蓋果實,影響觀賞效果。喜冷涼通風地方,10-16℃時生長最好,能很好開花結果。若温度在18℃以上,則葉徒長。空氣濕度不超過60%,以50-60%最好。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2] 

紅果薄柱草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播種、分株、扦插和撤莖法。商業上多用種子繁殖,此法植株生長緩慢,且易發生變異,故不可靠。分株可於春季起出老植株,抖落遺留在植株上的殘果,將5-6棵植株沿着裝有培養土的10釐米淺盆邊緣栽種,放在明亮漫射的光線下,保持温度16-18℃,約幾個月即可長滿盆。扦插可剪取長2.5-5釐米的莖枝頂部為插條,數枝一起插在一個5釐米的花盆內,培養土由泥炭土和河砂混合而成,用塑料袋罩住。然後置於明亮漫射光線下,保持16℃。如果插枝開始重新生長,表示已生根,此時將各組插枝移植於8cm的淺盆中,以後可以作成熟植株培養。撤莖繁殖於春秋兩季進行,將生長較長的莖枝剪下,剪成小段,然後鋪在砂質壤土表面,噴水後蓋上薄膜保濕,約6-10個月即長滿盆面,此時可以分栽,用此法可獲得較多的植株。 [2] 

紅果薄柱草栽培技術

盆栽用土必須排水良好,可用園土、腐葉土、粗砂等量混合配製。從春末到漿果成熟這段時間,最好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而能遮擋風雨的地方。開花時須進行人工輔助受粉,方法是開花盛期,用軟毛筆在花間來回輕掃,使花粉散出受粉,這樣可使受粉率增高,結果也多而均勻。為使植株更好地開花結果,必須提高濕度,在植株四周灑水,從開花到果熟這段時間,每天都要用水輕噴植株1-2次,但要注意葉面不要積水,以免導致莖葉腐爛。澆水要適量,保持盆土充分濕潤即可,一般待表土約1釐米乾燥時方可再次澆水,即使在冬季短暫的休眠期也不要使盆土乾燥,最好是待表土3釐米干時再澆水。澆水的方式最好採用盆底供水,慢慢滲透,不宜向植株直接澆水。生長時不需施肥,以免徒長,自開花結果到果熟每月施一次薄肥,但不要單施氮肥。當果實開始着色時加施磷鉀肥,以使果實色澤鮮豔,種子飽滿。 [2] 

紅果薄柱草主要價值

紅果薄柱草為珍奇的觀果植物,成熟的果實可在植株上存留達數月之久,晶瑩紅珠把葉叢遮蓋,色彩豔麗,猶如珊瑚,生機盎然,為室內盆栽之佳品,宜用淺盆種植供觀賞。中國以外國家常用作地被植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