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旗大橋

(湖北恩施橋樑)

鎖定
紅旗大橋總長340.6m,東岸紅廟側接線約123.7m,西岸旗峯壩側接線444.193m。橋樑按照城市A級道路標準設,橋面寬26米,雙向4車道。
中文名
紅旗大橋
總    長
340.6m
橋面寬
26米
主橋結構體系
雙索麪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

紅旗大橋橋樑簡介

紅旗大橋總長340.6m,東岸紅廟側接線約123.7m,西岸旗峯壩側接線444.193m。橋樑按照城市A級道路標準設,橋面寬26米,雙向4車道。
主橋結構體系為雙索麪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主跨為152m,邊跨為65m 25m,主樑為五跨連續箱梁,主纜中心距17.7m,吊索沿順橋向間距6m。
主樑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採用線形流暢的魚腹式箱型截面,單箱三室,主跨截面頂面寬26.0m,截面頂、底板厚度均採用25cm,腹板厚40cm。每隔6m對應吊索處設置一道30cm厚的橫隔梁,在1、4號墩支點處設置一道有200cm厚的橫樑,橋塔處設置有一道160cm厚的橫樑。主樑在主纜索股錨固點設置有實心錨固體。主樑除在墩台處設有豎向支承支座外,在橋塔處下橫樑也設置有豎向支承支座。
索塔和基礎採用分離式承台鑽孔灌注樁基礎,每個塔柱下設4根樁,樁徑均為2.4m,樁長35m。承台平面尺寸10.2m×10.2m、厚3.0m,承台頂設1.0m高塔座。索塔採用凱旋門型橋塔,塔柱採用矩形實心截面,截面尺寸3.4m(順橋向)×2.5m(橫橋向)。索塔設上、下兩道橫樑,上、下橫樑截面均採用矩形空心截面,下橫樑高2.9m,上橫樑下緣採用拱型,下橫樑採用預應力結構,每個橫樑設置17根15.2-19的預應力鋼絞線
主纜採用預製平行鋼絲索股(PPWS)。主纜直徑324mm,每根主纜由37股平行鋼絲編制而成,每根索股由91絲φ5的平行鋼絲組成。索股錨頭採用套筒式熱鑄錨,在錨杯內澆鑄由98%鋅和2%銅組成的合金。主纜經散索套後,呈輻射形散開,分別錨固在主樑錨塊上。
索鞍採用鑄焊組合式、可滑動;散索構造採用散索套,散索套下端帶耳板,耳板上留栓孔,在混凝土加勁樑上預埋散索套耳板座。
吊索及索夾上端採用銷接式,每根吊杆索體為91φ7鍍鋅高強鋼絲,下端採用帶連接拉桿的冷鑄錨,吊杆通過下端的連接拉桿張拉到位後,採用錨螺母錨固。索夾採用上、下對合型,兩半索夾用螺桿相連夾緊。

紅旗大橋其他信息

2010年11月25日獲悉,備受達城市民關注的紅旗大橋封閉維修工作已近尾聲,原計劃90天的維修期將縮短40天,預計12月15日實現人車通行。
紅旗大橋自10月25日起的封閉施工牽動了達城市民的心,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程進展很快。這次維修除了對大橋加固和美化外,還為橋面減重600噸。原大橋路面為柔性渣土,長期受車輛輾壓,渣土逐步擴張,之後橋面上又進行了多次輔築,更加重了橋面自身的重量。此次維修徹底清除了橋渣土,改為柔性橋面和鋼性橋面。
在南北橋頭邊跨拱腳的基礎上植入鋼筋網,然後再澆築混凝土,減少了橋面的自身重量,增強了大橋的鋼性。
接下來,施工方還將結合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對紅旗大橋進行全新裝扮,除了將鏽蝕的橋欄更換和重新澆築路面外,還將懸在大橋兩測的各種電纜統一裝入一根直徑約31.5公分的PVC管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