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島街道

鎖定
紅島街道,隸屬於山東青島城陽區,地處城陽區西部,膠州灣北部,北經東風鹽場與上馬街道相鄰。轄區總面積28.7平方千米,2011年末,紅島街道轄區户籍總人口3.9萬人。 [1] 
原稱陰島。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陰島劃屬即墨縣。2001年6月,撤鎮改設紅島街道。 [1]  截至2020年6月,紅島街道下轄18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千佛山社區。 [1] 
2011年末,紅島街道財政總收入36544.5萬元,比上年增長51.7%。 [1] 
中文名
紅島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37021400900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
地理位置
城陽區西南部
面    積
28.7 km²
下轄地區
18個社區
政府駐地
千佛山社區
電話區號
0532
郵政編碼
266423
人口數量
3.9 萬(2011年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魯B、魯U

紅島街道歷史沿革

原稱陰島。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陰島劃屬即墨縣。
1950年11月,改稱第八區。
1955年11月,改為陰島區。
1958年9月,成立即墨縣陰島公社。
1961年10月,隸屬蟒山縣。
1967年1月,更名紅島。
1968年2月,成立紅島公社。
1984年6月,撤公社改立紅島鄉。
1991年1月,撤鄉改設紅島鎮。
1994年6月,改屬城陽區。
2001年6月,撤鎮改設紅島街道。 [1] 

紅島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千佛山、肖家、寧家、殷家、高家、宿流、觀濤、溝角、曉陽、西大洋、東大洋、邵哥莊、小莊、前陽、後陽、前韓、後韓南、後韓北1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下設94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紅島街道下轄18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千佛山社區。 [1] 
區劃詳情
千佛山社區
殷家社區
肖家社區
東大洋社區
溝角社區
觀濤社區
前韓社區
曉陽社區
宿流社區
邵哥莊社區
後陽社區
前陽社區
後韓南社區
高家社區
寧家社區
小莊社區
後韓北社區
西大洋社區

紅島街道地理環境

紅島街道位置境域

紅島街道地處城陽區西部,膠州灣北部,北經東風鹽場與上馬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6千米,總面積28.7平方千米。 [1] 

紅島街道自然資源

地圖
地圖(2張)
截至2011年末,紅島街道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防護林6800畝,林木覆盛率35%。耕地面積0.6505萬畝,人均0.17畝。 [1] 

紅島街道人口

2011年末,紅島街道轄區户籍總人口3.9萬人,城鎮化率13.3%。另有流動人口I.1萬人。户籍總人口中,男性18793人,佔48.3%;女性20116人,佔51.7%;14歲以下5097人,佔13.1%;15-64歲28987人,佔74.5%;65歲以上4825人,佔12.4%。户籍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8882人,佔99.9%;有朝鮮、滿、蒙古等17個少數民族,共27人,佔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9人。 [1] 

紅島街道經濟

紅島街道綜述

2011年末,紅島街道財政總收入36544.5萬元,比上年增長5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51萬元,比上年增長33.7%。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826萬元,增值税4835萬元,企業所得税4781萬元,個人所得税274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2.5%、16.3%、69.9%、7.8%。人均財政收入9392.3元,比上年增長51.8%。 [1] 

紅島街道農業

2011年,紅島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21.3億元,比上年增長5.5%,農業增加值佔街道生產總值的18.8%。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968.8噸,人均76.3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主要是蛋雞)、奶牛及水貂、狐狸等特種動物飼養為主 2011年,生豬飼養量0.9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牛飼養量0.017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3.7萬羽,上市家禽13.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935.6噸,其中豬肉656.4噸,牛肉5.4噸;禽蛋273.8噸,鮮奶886.5噸。漁業以打撈、養殖為主。2011年,人工海水養殖貝類3310公頃,產量13.9萬噸;魚塘養殖面積164公頃,產量315噸。從事境外遠洋作業船舶達871艘,捕撈水產2.1萬噸。水產品總產量16.2萬噸。 [1] 
紅島街道三面環海, 海洋資源豐富,擁有灘塗六萬餘畝,是青島市“水產狀元鎮”和“水產強鎮”。2000年被確定為“ 青島海洋科技開發區” [3] 

紅島街道工業

2011年,紅島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45.76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工業增加值佔街道生產總值的41.9%。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家,職工0.62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5億元,比上年增長24.46%。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5家,職工0.49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0.25億元,比上年增長28.8%。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 的企業5家。 [1] 

紅島街道商業

2011年,紅島街道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610萬元,比上年增長21%。2011年,進出口總額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進口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9%;出口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4%,主要產品有冷凍深海魚及魚製品、凍魚片等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 [1] 

紅島街道社會事業

紅島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紅島街道有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中心17個;公共圖書室18個,藏書5.5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23人。2011年末,體育場地9處。100%的城市和農村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1.2%。 [1] 

紅島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島街道有幼兒園(所)10所,在園幼兒918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7所,在校生1903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58人,專任教師107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397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375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37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37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7%、12%、12%、12%。 [1] 

紅島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紅島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個,衞生院1所。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紅島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紅島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户,人數21人,支出8.2萬元,比上年下降0.3%,月人均330元;城市醫療救助7人次,共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8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45户,人數813人,支出178萬元,比上年增長22.2%,月人均182.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1人,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1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人,支出15.6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醫療救助94人次,共支出91.1萬元,比上年增長271.5%;農村臨時救濟120人次,支出20.2萬元,比上年增長28.7%。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4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2人,接收無軍籍職工l人,撫卹事業費支出80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8萬元。新增就業人員2172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8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275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77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13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38人,比上年末增加40人。2011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100%。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 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2件,結案12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12件,佔100%。 [1] 

紅島街道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紅島原來叫陰島。陰島曾經是膠州灣內的第一大島,島的兩側是著名的膠州灣鹽田。《膠澳志》中《方輿志》裏説:“陰島在膠州灣內,島之東南端距湖島約四海里。島之東北端東距女姑口約三海里。北面多鹽田,可通陸地,形成半島。地勢平坦,居民十有六村……”陰島的得名一是因該島位於膠州灣北部,原本與陸地隔開,相對於陸地,陰島恰好位於水之南(水之南為陰)。二是該島經常雲霧籠罩,天陰地暗,故而得名。1966年8月前後陰島所在地的陰島公社被更名為紅島公社。1967年1月,因其名被視為“陰暗之島”,遂更名“紅島”。 [1]  [4] 
紅島街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