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山區

鎖定
紅山區,隸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赤峯市中南部。 [21]  東、東南與元寶山區接壤,南與松山區相連,西南與喀喇沁旗毗鄰,西與松山區交界,北隔招蘇河、英金河松山區相望,總面積506平方公里。 [1]  2021年,紅山區常住人口47.05萬人,户籍人口34.76萬人。 [5]  截至2021年10月,紅山區下轄11個街道、2個鎮。 [3]  區政府駐橋北大街1號。
清,易烏蘭哈達廳赤峯縣。民國37年(1948),赤峯縣析置赤峯市。1983年,撤銷昭烏達盟,設立地級赤峯市,原赤峯市改為紅山區。 [1] 
2022年,紅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9億元,比上年增長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149.4億元,下降1.4%;第三產業增加值201.2億元,增長1.0%。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6662元,比上年下降0.1%。 [26]  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362.7億元,比上年增長4.8%。 [27] 
中文名
紅山區
外文名
HongShan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1504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赤峯市中南部
面    積
506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街道、2個鎮
政府駐地
橋北大街1號
電話區號
0476
郵政編碼
024000
氣候條件
温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人口數量
47.12 萬(202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 [27] 
著名景點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山生態園
火車站
赤峯南站
車牌代碼
蒙D
地區生產總值
362.7 億元(2023年) [27] 

紅山區建置沿革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區境內已出現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晚期的原始居民。
青銅器時代,區境發現多處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址,其年代相當於中原地區夏、西周
春秋戰國,先屬山戎地。周惠王十三年(前664),齊桓公伐山戎東胡有其地,區境屬之。赧王三十六年(前279),燕將秦開襲東胡,使其卻地千里,後燕陸續置遼西、上谷等五郡。區境屬燕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平泉。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秦將王翦破燕都薊城。翌年,秦置右北平郡,郡治無終縣(今河北薊縣),都尉治所薋縣(今河北遵化),區境屬右北平郡、薋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匈奴首領冒頓自立為單于後,大敗東胡,區境屬匈奴左地。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奪其左地,區境屬漢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寧城縣境)、文成縣(治所今松山區城子鄉)、廷陵縣(治所今松山區三眼井鄉),後,置護烏桓校尉,區境屬烏桓地。永平元年(58),區境屬鮮卑地。初平元年(190),蹋頓統一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區境復屬烏桓。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軍平定烏桓,區境又歸屬鮮卑。
魏晉南北朝,區境先後屬東部鮮卑、宇文鮮卑、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北魏等。北魏太和四年(480),庫莫奚因受北部地豆乾人的襲擾,向南移居老哈河流域,區境屬之。
唐貞觀四年(630),舉族附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在奚駐牧地置饒樂都督府,開元二十三年(735),改為奉誠都督府。唐末,契丹逐奚南下,區境屬契丹地。
梁貞明二年(916),耶律阿保機建立遼王朝,區境屬中京大定府松山州松山縣。金皇統三年(1143),廢松山州,存松山縣。貞元元年(1153),松山縣隸北京路。承安二年(1197),區境改屬全州靜封縣。翌年,靜封縣改隸高州
元太祖九年(1214),成吉思汗將可木兒温都兒以東、落馬河(今陰河)至赤山(今赤峯紅山)等地,分封給唆魯火都為牧地,區境屬之。中統三年(1262),區境先後屬上都路松州全寧路靜封縣、魯王牧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區境屬北平行都司大寧衞全寧衞。天順三年(1459),兀良哈三衞大寧,區境屬朵顏衞。嘉靖二十六年(1547),區境置察哈爾部控制之下,為成吉思汗三弟諤楚因後裔翁牛特部領地。
清崇德元年(1636),翁牛特部分置左右二旗,區境屬翁牛特右翼旗地。崇德四年(1639),隸屬昭烏達盟、熱河都統。雍正元年(1723),在今承德設熱河理事通判廳,兼管昭、卓兩盟各旗漢民事務。雍正七年(1729),在今平泉設八溝理事同知廳,紅山區屬八溝廳北境。乾隆十三年(1748),理藩院於今赤峯設烏蘭哈達税務司署,管理烏蘭哈達地方税務和翁牛特、巴林、喀喇沁、阿魯科爾沁旗諸旗蒙古事務。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溝廳析置烏蘭哈達理事通判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易烏蘭哈達廳赤峯縣,隸承德府,轄翁牛特二旗和巴林旗。光緒三十三年(1908),升赤峯縣為赤峯直隸州,隸承德府,轄林西開魯二縣,原赤峯縣九鄉均改為約,另增烏丹約,領260牌。
民國初年,翁牛特右翼旗仍隸昭烏達盟,赤峯直隸州改隸順天府熱河特別區。廢牌約,改設六區,區境屬第六區。民國2年(1913),撤赤峯直隸州,復赤峯縣,隸熱河特別區(省),轄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全縣劃六個區,縣城屬第六區。民國18年(1929),全縣設7個區,縣城屬一區,原一區分設為六區、七區。
民國22年(1933),日偽當局將翁牛特左翼旗劃入興安西省翁牛特右翼旗赤峯縣並存,分別隸屬偽滿卓索圖盟熱河省。民國29年(1940),實行蒙旗制,赤峯縣併入翁牛特右旗。民國34年(1945)5月,中共冀熱遼區委建立寧(城)赤(峯)聯合縣。8月,赤峯光復,析翁牛特右旗置赤峯市赤峯縣,隸熱中分區。
民國35年(1946年)1月,恢復翁牛特右旗,與赤峯市、縣同時並存。10月,國民黨政府軍佔據赤峯,撤市復縣,翁牛特右旗同時成立,治所赤峯。民國36年(1947)6月,赤峯第二次解放,恢復赤峯市建制。11月,赤峯市併入赤峯縣,與翁牛特右旗並存。民國37年(1948),赤峯縣析置赤峯市,隸熱河省。民國38年(1949),撤銷翁牛特右旗,蒙漢分治,旗縣並存制度結束。
1952年,赤峯市又併入赤峯縣,隸熱河省,在縣城設城關區,在農村設12個區。
1956年,熱河省撤銷,赤峯縣改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
1958年,撤銷赤峯縣,建赤峯市,隸昭烏達盟。
1962年,赤峯市析置赤峯縣
1969年,隨昭烏達盟改隸遼寧省
1979年,又隨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撤銷昭烏達盟,設立地級赤峯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原赤峯市改為紅山區。 [1] 

紅山區行政區劃

紅山區區劃沿革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1958年,翁牛特旗的烏敦套海鄉、哈拉道口鄉和喀喇沁旗的平莊鎮、美麗河鄉、太平地鄉、五家鄉及乃林鄉一部分劃入赤峯市,原赤峯縣的東山鄉,大碾子鄉、台子鄉、崗子鄉、官地鄉、橋頭鄉、西山鄉、解放營子鄉劃歸翁牛特旗。
1964年,西牛波羅、穆家營子、美麗河3個公社和建昌營公社的大部分劃給赤峯縣,馬蹄營子公社和平莊,五家兩個公社的一部分劃給喀喇沁旗
1983年,紅山區將平莊區、平莊鄉、元寶山鄉、五家鄉及紅廟子鄉的馬架子村劃歸元寶山區
1984年,新建東城、鐵南街道辦事處。松山區劃入穆家營子鄉的六大份村和當鋪地鄉的哈達和碩村,連同英金河北岸3個居民委員會,新建橋北鄉。
1988年,紅廟子鄉、橋北鄉改為鎮。 [1] 
2005年,松山區文鍾鎮劃歸赤峯市紅山區。 [2] 

紅山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紅山區下轄11個街道、2個鎮: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東城街道南新街街道站前街道鐵南街道長青街道哈達街道西城街道橋北街道紅廟子鎮文鍾鎮 [3]  27個行政村、55個社區。 [4]  區政府駐橋北大街1號。

紅山區地理環境

紅山區位置境域

紅山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東部、赤峯市中南部,介於東經118°50′~119°11′、北緯42°02′~42°21′之間。 [21]  東、東南與元寶山區建昌營鎮元寶山鎮、哈拉卜吐鄉接壤,南與松山區打糧溝門鄉、三眼井鄉相連,西南與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毗鄰,西與松山區五三鄉、穆家營子鎮、當鋪地鄉交界,北隔招蘇河、英金河松山區王家店鄉、水地鄉相望。東西最長處約25千米,南北最寬處約14千米,總面積506平方千米。 [1] 

紅山區地質

紅山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侏羅系上統、新第三系。在地質構造上位於內蒙華力西晚期褶皺帶東南邊緣與內蒙地軸東段交界處,附近是長百餘公里的康保至赤峯大斷裂。 [1] 

紅山區地形地貌

紅山區,地貌屬燕山北麓赤峯~敖漢黃土台地丘陵區赤峯盆地,東南北三面環山,地勢由四周向中間傾斜,起伏不大。地表鬆散物為細沙、中沙直接不整合於基岩上,厚度一般3~5米,局部大於10米。基岩主要由花崗岩、變質岩組成,多為黃土覆蓋。 [1]  地形屬內蒙古高原邊緣,大興安嶺餘脈圍繞而形成的赤峯盆地南部,以渾圓丘梁和長梁為主,坡面凸緩,平均海拔高度600米左右。全區境內屬半川丘陵區,呈平淺盆地狀,自西向東傾斜。城區南部和東北部矗立着南山和紅山,南山頂峯海拔815.9米,為境內最高處;紅山海拔746米;區內最低處在紅廟子鎮東南營子村北側英金河南岸,海拔519米。地勢由四周向中間傾斜,起伏不大。 [21] 

紅山區氣候

紅山區,屬温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温度在5.0~8.6℃之間。年平均降水量359.2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49%。年平均日照時數2894.7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64%。 [1]  年平均日照時數2821.5小時,年平均氣温7.3~9.0 ℃,無霜期134天~173天,年均降水量381.5毫米。 [21] 

紅山區人口

2022年,紅山區常住人口4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6.2萬人,鄉村人口0.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98.0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29萬人,出生率為6.16‰;死亡人口0.27萬人,死亡率為5.74‰。全區户籍人口34.6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67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為76.88%。總户數14.96萬户,增長0.2%。 [26] 
2023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7.1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6.32萬人,鄉村人口0.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98.30%,比上年末提高0.2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27萬人,出生率為5.73‰;死亡人口0.28萬人,死亡率為5.94‰。 [27] 

紅山區政治

區委書記:
區長:
截至2022年11月 [6-7] 

紅山區經濟

紅山區綜述

2022年,紅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0.9億元,比上年增長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149.4億元,下降1.4%;第三產業增加值201.2億元,增長1.0%。三次產業比例為2.9:41.4:55.7。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6662元,比上年下降0.1%。 [26] 
2022年,紅山區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9045户,比上年下降12.0%;實有各類市場主體64551户,增長3.4%。
初步核算,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362.7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億元,比上年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146.1億元,比上年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206.1億元,比上年增長4.7%。三次產業比例為2.9:40.3:56.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7161元,比上年增長4.8%。 [27] 
財政
2022年,紅山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億元,比上年下降28.9%。其中,税收收入18.8億元,下降27.8%,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7.8%;非税收入2.6億元,下降35.6%,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2.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億元,比上年下降26.6%。其中,民生支出14.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7.5%。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紅山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比上年下降2.1%。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72.8%,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6.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6.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6.4%,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為65.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倍,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的比重為22.1%。按項目隸屬關係分,地方項目投資下降1.6%,中央項目投資下降22.3%。
人民生活
2022年,紅山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27元,比上年增長5.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2元,增長4.9%;農村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4元,增長7.8%。全年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4487元,比上年下降2.8%。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5411元,下降3.0%;農村牧區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12091元,增長1.6%。 [26] 

紅山區第一產業

2022年,紅山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5124.5公頃,比上年增加222.8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330.1公頃,增加461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794.4公頃,減少238.2公頃。
2022年,紅山區糧食種植面積13330.1公頃,比上年增加461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66.2公頃,增加40.1公頃;玉米種植面積6360.8公頃,增加1380.8公頃;豆類種植面積1851.4公頃,增加553.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5公頃,減少177.6公頃。
2022年,紅山區糧食產量49260.8噸,比上年增加3436.4噸,增產7.5%。其中,小麥產量180.5噸,增產1.2倍;玉米產量35395.4噸,增產54.7%;豆類產量1475.6噸,減產2.3%。
2022年,紅山區油料產量28.8噸,減產95.9%。甜菜產量21014噸,增產40.1%。瓜果類產量701.9噸,增產6.1倍。蔬菜產量56989.5噸,減產50.2%。園林水果產量4464噸,增產2倍。
2022年,紅山區設施花卉99畝,特色水果種植面積466畝,中藥材0.99萬畝,優質雜糧面積8.22萬畝,設施農業1.1萬畝,其中日光温室0.9萬畝,塑料大棚0.18萬畝,智能温室233畝。
2022年,紅山區完成機耕19萬畝、機播19萬畝,機械精少量播種19萬畝,免耕播種0.1萬畝,機械深耕2.5萬畝,機收14.3萬畝,耕、播、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1.18%,比上年提高1.66個百分點。年末全區農牧業機械總動力7.8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8%。
2022年,紅山區共有規模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7家。其中加工型企業45家,流通型企業18家,種養殖企業2家,專業市場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新註冊合作社5家,累計達到240家,增長3.0%;新認定家庭農牧場11家,累計認定92家,增長14.0%。累計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2個。 [26] 

紅山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紅山區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下降2.0%,股份制企業增長3.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5.4%。分門類看,製造業增長4.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6%。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2.1%,重工業增長3.7%。分重點行業看,能源工業增長0.3%,冶金工業增長10.9%,食品工業增長9.8%,醫藥製造業增長4.6%,化工行業增長3.2%。
2022年,紅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1%;實現利潤10.7億元,下降45.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2.07%。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3.98元,比上年下降10.6%;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94.18元,增長2.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7%,比上年末下降4.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9.4%。
建築業
2022年,紅山區建築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0.1%。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1家;有施工量的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15.2萬平方米,下降20.0%;竣工房屋面積59.4萬平方米,增長10.6%。 [26] 

紅山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紅山區服務業增加值201.2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7.4億元,增長8.8%;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12.9億元,增長5.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3億元,下降16.4%;金融業增加值23.8億元,下降0.7%;房地產業增加值28.5億元,下降5.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2%。
國內貿易
2022年,紅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1億元,比上年下降1.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2.1億元,下降1.4%。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154億元,增長1.6%;餐飲收入8.1億元,下降1.6%。
2022年,紅山區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下降6.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17.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2.5%,中西藥品類增長9.2%,石油及製品類增長23.4%,汽車類下降10.7%。
2022年,紅山區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2家,實現成交額7.9億元,比上年下降28.1%。
旅遊
2022年,紅山區共有星級賓館5家,大中型餐飲企業206家,註冊旅行社和網點56家,共有A級旅遊景區8家,自治區四星級接待户1家,自治區休閒農業與鄉村牧區旅遊示範點1家,市級休閒農業和鄉村牧區旅遊示範點1家。全年接待遊客19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6.1%;實現旅遊收入25.9億元,下降25.3%。 [26] 

紅山區交通運輸

2022年,紅山區公路里程達到608.2公里,其中國道16.38公里,省道25.36公里,縣道148.32公里,鄉道148.02公里,村道270.12公里。全年公路貨運量295萬噸,貨運週轉量72275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7.2萬人次,客運週轉量3708.6萬人公里。 [26] 

紅山區社會事業

紅山區教育事業

2022年,紅山區有普通高中9所,全年招生3189人,比上年下降9.0%;在校生9970人,增長1.6%;畢業生2968人,增長19.9%。年末共有職業教育學校7所,全年招生1401人,下降23.0%;在校生4688人,增長2.9%;畢業生1096人,增長56.1%。年末共有初中11所,全年招生4346人,增長1.7%;在校生12296人,增長1.8%;畢業生 4206人,下降0.1%。年末共有小學40所,全年招生5535人,下降10.3%;在校生34278人,增長3.4%;畢業生4618人,增長1.2%。幼兒園 84所,在園(班)幼兒16765人。初中升高中入學率為98.1%,初中階段毛入學率為 106.4%,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 100%。

紅山區科學技術

2022年,紅山區有效期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赤峯市級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家。全年共申報各類項目99項,累計爭取上級科技資金2114.8萬元,其中,推薦科技項目78項,立項57項,爭取項目資金1596.1萬元;爭取市級科技獎補項目21項,爭取資金518.7萬元。全年簽訂的技術合同58項,技術交易額1859.23萬元。全年科技成果登記28項,增長75%;專利授權量511件,下降14.0%;發明專利授權量37件,增長48.0%。 [26] 

紅山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赤峯市紅山區民族少年兒童圖書館。國家三級圖書館:紅山區圖書館 [19] 
2022年,紅山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5個,公共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2個,公共美術館1個,公共博物館2個。按照總分館制建設要求,文化館、圖書館分館13個鎮街全覆蓋,鄉鎮綜合文化站2個,草原書屋27個,村級文化活動室27個,文化活動隊伍137支。年末組織開展各類展演展覽展示活動百餘場,推出11個免費開放公益培訓項目,總計開展線上線下34餘場次公益培訓班,免費培訓約1.2萬餘人次。

紅山區體育事業

2022年,紅山區有體育場館2個,健身廣場40處,健身路徑3128件,鎮(街)小型健身活動中心13處,27個行政村實施農民健身工程,社區和村共有健身點89個,體育健身隊伍26支,體育協會24個。社會體育指導員2496名,其中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73人,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81人。全年共計發行體育彩票1.83 億元。 [26] 

紅山區醫療衞生

2022年,紅山區有醫療衞生機構586個,其中醫院27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63個,衞生院2個,村衞生室3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職業病疾病防治院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個,衞生監督所(中心)1個。年末全區醫療衞生單位實有牀位8641張,衞生技術人員1515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411人。

紅山區社會保障

2022年,紅山區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764人次,其中技能培訓644人次、創業培訓120人次。組織招聘會10場,參會企業達899家,提供就業崗位1.5萬餘個,求職人員達4萬人次。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21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3885人次。城鎮新增登記失業人數473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7%。
2022年,紅山區民辦、公辦養老機構10家,實有牀位1540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10家,牀位1540張。全年共有5052名城鄉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其中城鎮居民2777人,農村居民2275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783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6072元/年。全年共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261.6萬元。農村特困供養118人。
2022年,紅山區擁有社區服務站82個,社區從業人員709人。城鎮便民利民網點數57個。年末實有社團數58個,實有民辦非企業單位389個。
2022年,紅山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03萬人,比上年增長5.6%。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6.8 萬人,增長16.0%;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9.2萬人,增長2.3%。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42萬人,增長0.8%;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6萬人,增長1.8%;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35萬人,增長45.8%;參加工傷保險人數5.39萬人,增長12.0%;參加生育保險人數6.84萬人,增長98.0%。 [26] 

紅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赤峯雅樂、紅山剪紙,赤峯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瓜子張炒貨技藝、繡花鞋手工製作技藝、少林十八家拳法,赤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紅山皮影戲。 [11] 
2021年,紅山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5個。 [23] 

紅山區風景名勝

經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區有不可移動文物點18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即紅山區遺址羣、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清真北大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是蜘蛛山遺址、天主教堂、玉隍廟山城遺址、姚家窪遺址、藥王廟遺址、貞節牌坊古建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是魯班廟。 [8] 
紅山遺址羣
紅山遺址羣
紅山遺址羣(4張)
紅山遺址羣,在紅山東側、南側以及山樑頂部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被命名為“紅山文化”。出土華夏第一龍,將華夏文明史又向前推進了一千年,使中國完全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等世界文明古國的歷史並駕齊驅,被稱作“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8] 
二道井子遺址
二道井子遺址
二道井子遺址(2張)
二道井子遺址,位於內蒙古赤峯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總面積5萬平方米,已發掘面積1.3萬平方米,揭露面積5200平方米,清理出遺蹟單位710餘處,出土文物1521件套,是新世紀以來東北亞地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時代遺址。先後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物局評為“2009年度重要考古新發現”,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清真北大寺
清真北大寺,位於赤峯市紅山區步行街北段路西。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土房5間,距今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佔地面積3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是赤峯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穆斯林建築,也是赤峯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 [8] 

紅山區地方特產

哈達餅
哈達餅 哈達餅
哈達餅,是赤峯獨具風味的食品。屬糕點類,造價較高,具有酥、脆、香、甜等特點。做哈達餅,油麪和水面各半,軟硬一致。面餳好後,分開揪劑,然後將水面擀開,包上酥(油麪),再擀開,包上白糖、香精、瓜仁、青紅絲等,再擀成薄餅。烙時需小火,翻轉時要輕,否則將酥成碎片,餅呈金黃色即可出鍋食用。 [9] 
赤峯小米
赤峯小米 赤峯小米
赤峯小米,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赤峯市種植穀子歷史悠久,2003年在興隆溝遺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慄和黍的碳化顆粒標本。赤峯小米,粒呈圓形、晶瑩透明,小米適口性好、營養豐富、金黃馨香,富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赤峯小米”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0] 
赤峯綠豆
赤峯綠豆 赤峯綠豆
赤峯綠豆,內蒙古自治區赤峯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世紀50年代,赤峯市從東北引進了粳米綠豆,到90年代,赤峯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從農家品種資源中選育出赤綠一號、大鸚哥綠豆品種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赤峯綠豆具有粒大顆均、深綠有光,性喜温暖,耐旱,適應性強,生長期短,具有豆味濃香、好煮易爛的特點。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赤峯綠豆”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0] 

紅山區著名人物

秦義
秦義,1963年9月出生,內蒙古赤峯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濟學學士。現任江西省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督察長。 [12] 

紅山區榮譽稱號

2013年全國科技進步考核科技進步先進縣 [14] 
2014年度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16] 
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 [13] 
國家衞生城市 [17] 
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18] 
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 [15] 
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20] 
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 [24]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
最美中國·文化旅遊目的地城市
國家“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
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內蒙古自治區級文明城市
美麗鄉村重點推進區
內蒙古自治區田園綜合體試點區(旗縣)和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
內蒙古自治區衞生應急規範區和慢性病綜合防治示範區
內蒙古自治區級健康促進區
內蒙古自治區級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25] 
-
-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