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夷大炮

(火炮)

鎖定
紅夷大炮,其原型是歐洲在16世紀發明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並很快被仿製。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都被中國統稱為稱紅夷大炮,也稱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與當時明朝本土擁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優點,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
明朝仿製並改進而成的銅鐵複合紅夷大炮在葡萄牙東亞歷史學家託尼奧·安德拉德(Andrade, Tonio)所寫的《火藥時代》中被稱為“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1-6] 
中文名
紅夷大炮
外文名
Hongyipao [6-7] 
Fusiform Culverins Cannon [6] 
別    名
紅衣大炮
別    名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1] 
3米左右
口    徑
100-130毫米
研製時間
約 1600年
傳入時間
明朝萬曆後期 [8] 

紅夷大炮歷史沿革

十六世紀中後期發明於歐洲的一種常用於戰艦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前膛加農炮,在明代後期傳入中國,被中國人稱為紅夷大炮。所謂“紅夷”者,紅毛荷蘭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認為紅夷大炮是進口荷蘭的,其實當時明朝將引進歐洲的長款紡錘形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還有一種説法是清朝對“夷”的避諱,因此改稱紅衣。據考證,第一批大規模的紅夷大炮輸入是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時任肇慶推官的鄧士亮在廣東沿海沉沒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獨角獸號”打撈上來的22門 [18-19]  ,根據與當時歐洲火炮標準的對比,紅夷大炮原型之一就是英國的艦載6磅、12磅、1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而根據一些史料記載,明朝的紅夷大炮則是從被當作海盜倭寇擊沉的小股荷蘭艦隊裏打撈上來的荷蘭艦炮,或是在菲律賓西班牙殖民地鑄炮的工匠帶來的“呂宋炮”(兩者均屬於西班牙式紡錘形加農火炮)。 [1]  [2-3]  [8] 
十七世紀中期,明朝因長時間的戰爭與內部腐敗、工匠缺失而急需大量的優質火炮,因此以增長葡萄牙夷目(明朝對葡萄牙人聚集地的稱呼)本為每年五百兩白銀的租金來威脅澳門的葡萄牙人來長期進行對火炮的代工,並派出官員進行監造。澳門有當時遠東最好的炮廠“卜加勞鑄炮廠”,與明朝交易的火炮大部分來自這個炮廠。 [3]  [4]  [7]  [19] 
天啓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據史料記載,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1627年,在寧錦之戰中,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1] 
明代後期,明軍引進了歐洲在公元1600年前後製造的艦用長炮,並開始仿製,仿製成功後,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統稱為紅夷大炮。 [20] 
清代發射火炮的輔助器械 清代發射火炮的輔助器械
崇禎四年(1631年)正月,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定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他們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皇太極在八旗軍設置新營“重軍”(ujenchooha,烏真超哈),後來佟養性總兵官曹振彥任教官,開始在戰爭中大規模使用炮兵。 [1] 
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
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擁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在松錦之戰發揮極大戰力,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在入關戰爭中出擊潼關李自成的大順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次年正月,又以紅衣大炮重創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流竄至湖北通山縣被害。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調集紅衣大炮轟擊揚州城史可法血書告急,南明政權卻置若罔聞。次日揚州城破,史可法壯烈成仁。 [5] 
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任用比利時人南懷仁設計多種大炮,有三種型號分別是:輕型大炮“神威將軍”型,中型大炮“神功將軍”型,重型大炮“武成永固大將軍”型。載入清朝官書《欽定大清會典》。 [2] 
清代虎門炮台8000斤炮(炮口有準星) 清代虎門炮台8000斤炮(炮口有準星)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射程和威力依然不及英艦的阿姆斯特朗炮,加之多年武備廢弛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 [1-2]  [3]  [4] 
十九世紀中葉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牀,可以對火炮內膛進行精密加工;更標準化、精密化的各種配件、炮彈生產;連早已被所有國家掌握的黑火藥加工工藝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崙的實踐中得到新的發展;因此讓當時火炮的威力、射程與射速成倍增長。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最傳統的手工鑄炮工藝,因為管理和工藝等等原因,使當時清朝自產大炮的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缺少科學知識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英軍。兩百年前的紅夷大炮在兩百年後已經風光不再,老態龍鍾,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 [1-2]  [3]  [4] 

紅夷大炮武器構造

歐洲槍炮不分時的火器與早期佛郎機
歐洲槍炮不分時的火器與早期佛郎機(2張)
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炮更偏向於早期槍炮不分時的火器款式。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基本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皆為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明朝前期火炮多用銅鑄造,中後期出現鍛造鐵炮與銅鐵複合型火炮,雖然製作技術先進、綜合工業發達,但是款式卻相較落後,大部分款式的內膛呈喇叭型,炮管單薄,炮管長度與口徑不匹配,這是早期火器的通病,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和宋朝“突火槍”相同。而明中期引進的弗朗機炮則是一種追求射速的小口徑近戰火炮,雖然子銃的設計大幅度提高了射速,並且口徑在明朝的仿製下被大幅度增加,但閉氣極差的問題讓弗朗機對於重目標和遠程目標缺乏威脅能力。這些火炮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炮體氣體密封差,加速距離短,因此射程太近威力太小,即使在明朝改良後加大了口徑和炮管長度,使其更像是火炮的樣子,但是款式上依舊偏向於槍炮不分時的款式。
大型佛郎機大炮 大型佛郎機大炮
紅夷大炮主要是銅、鐵兩種材質,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不容易出現氣孔,甚至壽命也比較長等等優勢,但是費用太高與重量過重均是致命問題(銅是鑄幣金屬,中國總體而言也屬於缺銅國家),因此有相當大比例的火炮採用了鐵鑄。
除此之外,中國在明朝時期還將鋼鐵鑄造火炮技術反向輸出至葡萄牙西班牙等歐洲國家 [14-15]  (當時只有英國瑞典等極少數歐洲國家初步掌握鑄鐵工藝與鐵炮技術)。在中國,明朝還創造性的發明了鐵芯銅體的設計,這種銅鐵複合金屬鑄炮技術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保持了相當高的技術指標 [2]  [4]  [3]  [1]  [6]  [9]  [10]  [11] 

紅夷大炮技術特徵

銘文顯示康熙十五年鑄造 銘文顯示康熙十五年鑄造
紅夷大炮是16至19世紀之間的歐洲的中型艦用滑膛炮,經中國人仿製後,種類多達百種。其技術特徵是:
(1)彈藥較重,可達數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彈丸是以由石、鐵、鉛等材料製成的球形實心彈為主,在野戰或水戰時也可以發射空心爆炸彈。也可發射鏈彈霰彈等彈藥,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種多樣,是以炮彈直接撞擊目標的物理破壞為目的。但是紅夷大炮由於倍徑大、膛壓高,因此無法發射開花彈,也不能發射後面出現的榴霰彈,當時的開花彈都是由口大身短的臼炮發射的,但後來改良後可以發射開花彈和爆炸彈。 [1-2]  [3]  [4] 
(2)炮管長度2一3米,呈前細後粗型,口徑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徑(指火門至炮口之距離與內徑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間。其鑄造工藝比較複雜,採用整體泥模鑄法,如果有科學的工序和法式要求,並有新型設備、儀器等輔助設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適,炸膛的幾率低,所鑄之炮的質量提高
(3)作為陸用長炮使用,紅夷大炮屬於偏重型的火炮,有青銅、生鐵鐵芯銅體三種材質,自重數百斤至萬斤不等。紅夷大炮在中國的發展頂峯是在清康熙朝,此時所造的905門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門,其餘為250公斤以下的輕炮。
(4 )紅夷彈藥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調整射角,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炮身上裝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比較高。紅夷炮由車運載,需要大量牲口拖運。 [1-2]  [3]  [4] 

紅夷大炮引進仿製

紅夷大炮可分為兩種形式相同的款式,分別是來自英國、葡萄牙的“英制紅夷大炮”和來自西班牙、荷蘭的“西制紅夷大炮”,最早的“西制紅夷大炮”是由萬曆間年的福建地方所嘗試仿製,而“英制紅夷大炮”最早由天啓年間的閩南工匠所仿製,徐光啓從葡萄牙人手中所購買的第一批紅夷大炮為英國沉船上的艦炮,用於寧遠城與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加農長炮。現中國軍事博物館仍藏有此炮。 [2-3]  [4] 
17世紀到18世紀的英國火炮
17世紀到18世紀的英國火炮(3張)
明末引入的紅夷大炮實質上應該有四個來源,即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根據史料記載,紅夷大炮一詞最早是在明朝天啓二年,是以徐光啓為首的西法黨通過教會從葡萄牙人手裏引入的從英國沉船上打撈的火炮,被首次叫做紅夷大炮,其形制接近英制長炮中的寇菲林(Culverin)炮。而明末引入的西方火炮顯然不僅僅是英制的鑄鐵長炮。事實上,因為英國與明朝接觸甚少,其後明朝所自行仿製的紅夷火炮與英國反而沒有多大關係。 [5]  [12] 
16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中葉的西班牙火炮 16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中葉的西班牙火炮 [12]
相對於徐光啓為首的西法黨對紅夷大炮的引入,事實上在東南沿海地區更早的就已經在使用這些歐式紡錘形火炮。天啓元年,協理戎政李宗延言:“雷州府海康縣有紅毛番大炮二十餘位肇慶府陽江縣有東南夷大炮二十餘位俱堪取用”。雷州府肇慶府均在廣東,這裏所言的“紅毛番”即指荷蘭,東南夷則呂宋,呂宋即菲律賓,當時已經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早在天啓元年,廣東沿海已經事實上裝備了“紅毛番大炮”“東南夷大炮”(呂宋炮)這兩種來自荷蘭和西班牙的西制火炮,而同時期英制與西制的紡錘型火炮並沒有本質上的差距,只不過在此時的明朝,“紅夷大炮”一詞並沒有被正式使用。
明朝天啓四年制紅夷鐵炮銘文 明朝天啓四年制紅夷鐵炮銘文 [9]
同是天啓元年,“壬辰刑部尚書黃克纘疏請演神器並收遺兵言:“臣任協理戎政時,曾募能鑄呂宋大銅炮之匠人來鑄完大炮二十八位,遣援遼守備黃調煥,同壯士陳有功、顧應泰等三十人解去遼陽七位,其一位重三千餘斤,為李秉誠請去奉集,一發擊斃建夷七百餘人、將官二人。此道臣高出之所目擊,其餘重二千餘斤及一千斤者,分守遼陽、山東。”黃克瓚為有記載的第一個嘗試仿製西制紅夷大炮的官員,他在天啓元年前即鑄成二十八尊銅製的西制火炮。黃克瓚是萬曆八年進士,曾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兩度出任兵部尚書,對中國的火炮歷史有着不菲的貢獻,他通過尋找在民間的會鑄造呂宋炮的工匠(西班牙佔領菲律賓後在馬尼拉鑄炮,僱傭了很多華人工匠)仿製了很多西式火炮,並帶到京師(今北京)。萬曆四十七年,户科給事中應震就上疏説過他的事蹟:“戎政尚書黃克纘業捐多金,購閩人之善造者十數人輩至京,同泰寧侯造炮於京營,已造成大炮一位,銅重三千斤。”
天啓三年十月,一支荷蘭武裝商隊(地理大發現時期,武裝商船私掠船等與正規海軍艦隊的軍艦和武器並無差異)曾闖入廈門金門一帶,數艘軍艦被明軍當作海盜擊沉,明朝官員派人打撈沉船獲得了數十門銅製火炮。根據相關資料,早在萬曆年間,一些福建官員就曾向荷蘭商人索要金銀和火炮以換取他們在中國海域進行貿易的權利。由此可證,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館收藏的天啓四年制造的紅夷鐵炮(殘炮)與廈門鄭成功紀念館收藏了另一門同批製造的火炮的款式來源為荷蘭的西制銅炮,明朝所仿製的紅夷大炮的主要來源也並非來自英國。 [6]  [9]  [8]  [10] 
明朝萬曆庚申年制殲虜大將軍炮 明朝萬曆庚申年制殲虜大將軍炮 [9]
而對於“西制紅夷大炮”即呂宋炮或發熕炮的仿製,則有更早的歷史。相傳隆慶、萬曆年的海盜集團頭目,潮州饒平林鳳曾購買西制紅夷大炮並對其仿製。而根據地方縣誌等史料記載,早在萬曆三十一年,福建地方就已經嘗試鑄造了一批三千斤(約為3580市斤)的呂宋銅炮,在之後黃克纘曾僱傭這些工匠進京鑄炮。英國皇家炮兵博物館則收藏了一門約為1700市斤的萬曆四十八年所鑄的銅製呂宋大炮,根據博物館的介紹此炮是由英軍在鴉片戰爭時所繳獲,是現存的較為完整的萬曆時期的火炮。 [10]  [11]  [9]  [8] 

紅夷大炮相關史料

17世紀初,明軍和後金的戰事正酣,一批率先學習了西方先進科技的中國知識分子如徐光啓等,將扭轉戰局的目光投向了西洋槍炮。1619年,明將楊鎬四路喪師,成就了努爾哈赤軍事天才的頂峯輝煌的同時,也讓在通州練兵的徐光啓重提引入西洋槍炮的動議。他委託一些朋友從澳門購買了新式火炮,並配備四位炮手,準備一同送往北京。但在廣州,地方官員攔阻了炮手入境,只有大炮被一路送到了北方的邊境線上。
大同出土的天字四號紅衣大炮 大同出土的天字四號紅衣大炮
這四門大炮是葡萄牙人按照荷蘭炮的技術仿製的,所以被明朝人稱為“紅夷大炮”。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六萬後金鐵騎大舉犯關,名將袁崇煥在寧遠以四門大炮中的第二門狂轟後金騎兵,取得了寧遠大捷。後人多傳努爾哈赤因炮傷而死,但根據歷史記載,他在寧遠之役後8個月才去世,並且在此期間遠征了蒙古,可以推斷並非炮傷。有人推測,他可能是死於抑鬱症,因為寧遠之戰的失敗,對這位軍事天才來説,實在是太深的傷疤。
認識到西洋火器威力的明政府破天荒第一次向澳門派出了欽差,並要求他們提供大炮和火炮技師。但由於雙方之間存在的隔膜和猜疑,澳門出發的洋人們總是要經過很麻煩的手續才能到達北方。儘管如此,到了1630年,一支由100名葡萄牙人和200名葡萄牙籍澳門人組成的炮隊還是來到了北京的涿州。此時清軍剛剛攻佔了良鄉,但得知這支精鋭火力部隊的到來,遂聞風而去。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西洋炮隊開始進入內地。”歷史學者王熙指出,“西洋炮隊作為一個軍事組織在中國出現,把西洋火器的輸入推向了高潮。”這支小小的炮隊後來轉入了登萊巡撫孫元化的麾下。孫元化借他們的幫助,開始在山東登州等地鑄炮。登州也因此成為中國早期火器史上的一個重要地點。
在清軍方面,寧遠的失利也讓他們開始仿製紅夷大炮,因為忌諱“夷”字,所以用紅衣大炮來命名。1631年的錦州之戰中,紅衣大炮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可見此時的西洋火器技術,已經傳到了關外。之後在多位明朝降將的幫助下,到皇太極時期,八旗部隊已經擁有了30餘門紅衣大炮,同時比較多地裝備了三眼槍、鳥槍佛郎機銃。但隨着日後清政府對外交往的逐漸收緊,西洋火器就不再輸入了。因此到了兩個多世紀以後,當歐陸的軍隊裝備着升級版的“紅夷大炮”和“佛郎機銃”再一次在中國的沿海登陸時,中國的軍隊火力卻比他們的前輩們還遠遠不如了。
注:紅夷大炮也就是紅衣大炮,只不過自清軍入關後,因為忌諱“夷”字,便將“夷”改成“衣”。 [13] 

紅夷大炮社會評價

紅夷大炮優點

銅鐵複合金屬鑄炮法制作的火炮 銅鐵複合金屬鑄炮法制作的火炮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有其明顯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可以以此為軸調節仰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比較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00-130毫米,重量在1噸以上。 [1-2]  [3]  [4]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依據當時西方同類型炮數據,寧遠之戰所用最早的這一批紅夷大炮,有效射程(仰角不超過5度的直射)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後又不斷改進,使有效射程達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1-2]  [3]  [4] 

紅夷大炮侷限

典型的紡錘型火炮 典型的紡錘型火炮
紅夷大炮鑄造精良,威力不凡。相對於中國的傳統火器,從紅夷炮鑄造所遵循的“模數”、施放時的“炮表”化、輔助設施的配備、炮彈的多樣化、射程的遠近不等、彈丸的重量來看,其威力着實驚人。但它的侷限性也不小,如因為過於笨重,沒有合適的陸用炮車,導致機動性極差,長於攻城,拙於野戰。裝填發射的速率不高。且炮體笨重,無法迅速轉移陣地,故在野戰時,多隻能在開戰之先就定點轟擊,當對方情勢發生逆轉,則往往無法機動反應。 [1-2]  [3]  [4] 
清代紀功圖裏的紅衣大炮 清代紀功圖裏的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是種架退式前裝滑膛火炮,每發射一次,都會嚴重偏離原有射擊戰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經歷復位、再裝填,再次設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驟。
紅夷射速比較慢,因為發射一次以後,首先要把火炮復位,然後必須用帶鈎的刷子先把沒有燃燒完全的碎布等東西鈎出來,再用沾水的毛刷伸進炮膛清洗並熄滅火星,然後用乾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乾,這才能再填入火藥,放入炮彈,有時候還需要塞一些東西固定,最後用燒紅的鐵釺插入火門點放,這些動作非常煩瑣,還不包括修正炮位。 這是那個時期前裝火炮的通病,能兩分鐘一發就不錯了。所以紅夷大炮的特點是射速偏慢,炮體過於沉重,但射程遠,威力大,適用於攻城戰和防禦戰。 [1-2]  [3]  [4] 

紅夷大炮當代仿製

2022年5月,山東廢品站發現兩門疑似康熙年間的“紅衣大炮”,經當地文物專家現場鑑定為真品,併入藏當地博物館。 [16]  5月23日,記者從莒州博物館瞭解到,莒縣發現的兩門“康熙八年制”的紅衣大炮經過山東省文物專家的鑑定為當代仿製品。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