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團

鎖定
紅團(興化平話字:áng-duáng;興化語城裏腔:aŋ˧ tuaŋ˨˦),又稱粉團、圓團,是一種廣泛流行於莆田民間的一種特色美食。
紅團通常以綠豆糯米加糖和之為餡,以糯米粉摻些麪粉,摻入紅色之物,加水揉製成皮,皮餡包成圓團後,放入紅團印模中壓印成形後,下墊雞蕉葉,置於蒸籠之中蒸熟即成。
莆田紅團以形圓、色紅、餡甜的形態特徵,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不僅是一種人們喜愛的美食,更是一種吉祥的文化符號 [4] 
紅團是莆仙最有特色的傳統喜慶節日食品,按照莆田民間習俗,春節、元宵或者結婚、滿月、祝壽、喬遷等喜事都會做紅團 [1] 
中文名
紅團
外文名
red rice cake
別    名
粉團、圓團 [4] 
類    屬
傳統特色小吃
地    區
福建莆田
構    成
皮和餡
原    料
糯米粉及綠豆糯米
製    法
蒸食

紅團習俗介紹

紅團 紅團
莆田沿海有“做歲”吃“紅團”、“番薯起”的習俗。“紅團”是沿海人們傳統喜慶節日、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小吃,過節特別是過年時家家户户都做。在莆田沿海,“紅團”不但是方便美味的特色食品,也可以作為過年送禮的佳品或是祀神祀祖先的供品。
“紅團”是蒸食,由皮和餡兩部分構成。 [2] 

紅團主要餡料

餡一般有紅薯(實心)糯米餡、紅豆餡綠豆餡、糯米綠豆餡、豬五花肉餡(較少)五種:
紅團 紅團
糯米餡是把糯米蒸成乾飯後,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使它成為又粘又軟的飯糰;綠豆餡是把綠豆煮爛,放進糖(以文火幹),再用勺子把綠豆搗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團;
糯米綠豆餡是先把糯米炒熟後碾成粉,再把它與煮熟並搗碎的綠豆、糖混和成團狀。
紅薯的則為把煮熟的紅薯搗成薯泥和上等的小麥面揉成團後蒸煮而成。

紅團糕點區別

紅團 紅團
米思盤舍龜”是一種新穎別緻糕點,它是用磨細末的上等糯米和以植物油捏、擀成一塊塊薄皮,內以去殼的蒸熟綠豆調拌白糖為餡,捏製成扁而薄形如龜狀的圓形物,將它墊上“雞蕉葉”,置籠裏蒸熟即成。
“米思盤舍龜”形體雅脱,其皮甚薄,入口時有興化“雞蕉葉”的特殊香味,還有蔗糖的滋滋甜意,又有糯米和去皮綠豆的軟感,質量上乘,營養豐富,作為夜宵點心,堪稱得上異味佳品。 [2] 

紅團歷史傳説

傳説:莆田古代有個名叫盤舍的富家子弟,因迷戀一名叫“美思”的妓女,後因家道衰落,美思知道深感內疚,就想法教他製作一種新穎的糕點。美味招來雲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南來北往,生意興隆,且薄利多銷,聲名鵲起,鄉親們稱其為“盤舍龜”。但盤舍為感謝美思之恩,又不願點破她的妓女身份,就在每隻龜米團上點一小紅印,又撒上幾粒白米(莆田方言米與美同音),改此龜米團名為“米思盤舍龜”以謝美人,暗表紀念。 [2] 

紅團製作技巧

紅米團,是莆田民間習俗食品,人家每逢過年過節祭神祗、祀祖先或結婚等喜慶時,往往製作實心(有餡)的紅米團,它的特點是“紅”和“米團”,象徵着一家人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榮華富貴。
紅米團製作有三種:一種是用糯米舂成細末粉,叫“米祭”,曬乾備用,加水一起揉勻,加點食物紅成為粉紅色米團皮。另一種是用麪粉勻揉成米團皮刷紅蒸熟時,也成紅色米團皮。它的餡大都是甜的,也有鹹的,是以糯米加入葱花、香菇、蝦皮、花生、肉絲等調味食物。甜的是以綠豆為餡,加入紅糖、茴香一點,別具鄉土風味。還有一種是以地瓜幹絲碾細為餡(過去多在山區沿海),俗叫“番茹幹餡”,加點紅糖就夠好了。
紅米團是用木刻的印模印出來,做紅米團時,主婦們圍在“大笠孤”四周,工序配合默契,顯示家庭婦女多年實踐的技巧。結婚時,婦女必須穿紅衣來印製,表明喜事。花好月圓,又紅又吉。 [2] 

紅團主要用途

紅米團的用途廣泛,特別是過年時的“做歲米團”更為普遍,家家都分外紅火。結婚紅米團俗稱“成人米團”,製作更為特別,過去是要分給親友的,所以紅米團個大,專用“雙孩兒”印模,取早生貴子之兆,襯底的“雞蕉葉”不能剪斷,須兩個連在一起,取成雙成對、百年偕老之意。蓮開並蒂,帶結同心。因此紅米團是莆田民俗的特殊禮品。
另一種是用麪粉製成的紅色麪粉團,以及“豬頭”、“尾肺”等麪食品,那是供寺廟佛事和祭祀之用,孩子出月和喬遷等喜事都用它,這是紅米團的變種,製作簡易。
紅米團食品是民間一種獨特的習俗,它的歷史悠久,相沿成風,農村辦喜事等更為盛行。 [2] 

紅團製作方法

紅團 紅團
製作時把餡用手捏成直徑5釐米左右的球狀,即為“紅團餡”。用“皮”把“餡”包起來,放入木質的粿(俗稱紅團印)內,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狀的紅團(曲面上花紋,中間一般印有福、祿、壽、喜、財、丁、貴及雙孩兒、慶豐收等字樣或圖樣)。印好的紅團用洗淨的剪成圓形的雞葉(莆仙人稱雞蕉葉)(姜科類植物豔山姜的葉子)或一種大栲樹葉墊底,置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約20分鐘後,打開蒸籠,紅豔豔,香噴噴,亮閃閃的紅團便立刻呈現在眼前。

紅團結構特點

“紅團”是蒸食,由皮和餡兩部分構成。以前,紅團皮所用的糯米粉是用糯米在清水裏浸泡一夜,第二天挑到磨坊去磨成糯米粉。磨好的糯米粉濕嗒嗒的,瀝乾。許多鄉民為了圖個方便,一般是買袋裝的現成糯米粉(也有用經過發酵的麪粉)拌上食紅,然後加入適量的温水和好,壓揉成團搓成圓長條,再依次從中撮出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團塊,用手碾壓成薄餅狀,就成了“紅團皮”。擀紅團皮的時候力度要掌握好,才能擀得厚薄適度。紅團皮太厚了,影響口感,太薄了,容易破皮。
“紅團餡”按照個人的喜好分為甜和鹹兩種口味。甜的一般是糯米餡、綠豆餡、紅豆餡三種。三種餡做法基本一樣。(選用綠豆和紅豆做餡料時要先去砂和雜質,洗淨去殼)就是先把餡料加水浸泡軟化,用鍋煮透煮爛成乾飯(為了方便快捷,一般使用高壓鍋電飯煲),再按家人的口味決定甜度,按比例添加糖的多少,把糖和餡料攪拌均勻,靠糖和飯的黏度黏成又粘又軟的飯糰,“紅團餡”就做成了。以前鄉民較窮,還有用番薯幹絲碾成粉的餡,叫“番薯餡”。鹹的只有糯米餡的,餡中加入香菇絲、搗碎的花生米和葱花(亦可加入肉絲、蝦米等)等調味品,俗叫“鹹餡”。 [3] 

紅團食用風俗

紅團 紅團
紅團是一種甜食,長時間存放不易變質,若定期加熱可存放20多天,它是過年不可或缺的主食。 做紅團一般在臘月廿七、廿八兩日內進行,除喪服未滿的人家白團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紅團。紅團顏色紅,形狀圓,寓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大吉大利之意。因此,從做紅團這天起,過年的氣氛便開始濃厚起來。紅團用料普通,卻是一種品位極高的供品。除過年外,逢結婚、謝天地等重大喜慶節日才做。在這種情況下,紅團不但是供品,而且又是饋贈的禮品,如婚、嫁、喜慶等,賀喜的親戚朋友離開時,都要饋贈紅團一雙或二雙,以示感謝,受禮者亦視此為吉物。
紅團不但禮重,而且是一種可口的小吃。它不但甜,而且香,特別是糯米餡或糯米綠豆餡的紅團更香、更軟。冷卻後的紅團,表面硬梆梆的,但只要稍微加熱,即可變軟,口感仍十分好。

紅團歷史起源

紅團在莆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它的起源卻很難考證,不過從幾本宋代筆記可以略知一二。浦江吳氏《中饋錄·甜食》“煮沙團方”:“沙團入赤豆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成或滾湯內煮,亦可”。這蒸成的沙團,其原料和作法與紅團相同。只不過紅團是用木印印成球冠狀,表面着上大紅色。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裏談到“澄沙糰子”,歸在“飯後飲食”內。我國北方仍有澄沙餡心,如北京澄沙包。其餡心“澄沙”的做法:把紅小豆或紅雲豆煮熟爛成泥,加糖。今莆仙紅團餡心有綠豆、糯米、地瓜幹三種(糯米又有甜鹹之分),但主流是綠豆(俗説“紅團綠豆餡”),是用綠豆加糖煮成的澄沙,可以捏成球狀。與《中饋錄》中的沙團一樣。
吳自牧夢粱錄》“除夜”條下有澄沙團,歸入“市食”類;“夜市”條有澄沙糰子,十色沙團;“諸色雜貨”條有沙團,歸入“沿街叫賣小兒諸般食件”。“分茶酒店”下有麝香豆沙糰子,歸入“乾果子”類。《西湖老人繁勝錄·食店》有澄沙糰子。周密《武林舊事·果子》有澄沙糰子。按杭州舊稱武林,果子即餜子,指點心。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食店》有沙糰子,與“春餅旋餅羊脂韭餅”等歸入“夜間頂盤挑架者”類。作者接着寫道:“遍路歌叫,都人固自為常,若遠方僻土之人乍見之,則以為稀遇”。以上幾則宋代筆記資料説明在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浦江(在今浙江省金華以北)一帶,“沙團”(即澄沙糰子)是餅餌類市食點心,在食店或市場上賣,或沿街叫賣。可能有各種顏色(如上述“十色沙團”)。今莆仙市場上也賣不着色的點心類的紅團。
今上海蘇州一帶,民間在清明節有做青團的風俗。青團也是用糯米粉包豆沙,然後蒸煮成的。製作時在糯米粉中加入了一種可食用的青草汁,表面是青色的。這與莆仙清明節家家户户做的“清明龜”相比,原料做法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清明龜”是龜狀的(這也是它同紅團的唯一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