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二世(法語:Jean II,1319年4月16日—1364年4月8日),號稱“好人約翰”(法語:Jean le Bon)。腓力六世與勃艮第的讓娜之子,1319年生於法國勒芒。法蘭西瓦盧瓦王朝第二位國王。
約翰二世掌權後,法國正在面臨諸多問題:令本國損失近一半人口的黑死病;法國北部爆發的扎克雷起義;僱傭兵對國土的劫掠。英格蘭的侵略更是讓法國的軍力遭受災難性的打擊,最著名的是1356年普瓦捷之戰,約翰二世在這場戰役中被俘。
在約翰二世被英國囚禁期間,王太子查理(即日後的查理五世)成為攝政並且鎮壓了多次叛亂。為了解救他的父親,他簽訂了布勒丁尼和約,為此法國付出了大量領土和贖金的代價。在一次交換人質的行動中,約翰二世的三個兒子代替國王成為人質,國王則被放回國募集贖金。在他返回法國之前,他發行了法郎來穩定幣值;並且與教皇溝通,試圖發起一次十字軍東征來擺脱僱傭兵對國家的劫掠。但教皇英諾森六世的死讓這一切成為徒勞。1363年,代替他作人質的王子路易一世逃脱了英國的監禁,回國僅三年的約翰二世得知後自願返回英格蘭重新做了囚犯,這一舉動讓他得到了“好人”的稱號。1364年,約翰二世死於倫敦索威宮(Savoy Palace),王太子查理五世即位。
[1]
- 中文名
- 約翰二世
- 外文名
- Jean II
- 別 名
- 好人約翰
- 國 籍
- 法國
- 出生日期
- 1319年4月16日
- 逝世日期
- 1364年4月8日
約翰二世人物生平
編輯他在普瓦捷戰役失敗後被黑太子愛德華俘虜押回英格蘭,在把一個兒子安茹公爵路易一世留下做人質後約翰二世回國去籌贖金,不料這個孩子逃跑了,約翰二世嚴格遵守了騎士制度的信條,他自願返回英國做人質,數月後死去,因為這個緣故他被稱做“好人”(Jean le Bon)。同時他的外號與他的性格相關。在當時王朝大部分統治者是非常殘暴的,而約翰二世是一位仁慈的統治者,實施不致死不致殘的政策更加讓百姓對其尊重。約翰二世一生支持慈善事業,慷慨解囊,具有高尚的品格。在約翰二世時期禮儀得到了很好地發展。
約翰二世家庭成員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François Autrand.Charles V le Sage.Paris:Fayard,1994:13
- 2. Joni M. Hand, Women, Manuscripts and Identity in Northern Europe, 1350-1550, (Ashgate Publishing, 2013), 12.
- 3. Marguerite Keane, Material Culture and Queenship in 14th-century France: The Testament of Blanche of Navarre (1331-1398), (Brill, 2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