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托爾金

(作者)

鎖定
約翰·托爾金(John Tolkien)(1892-1973)是《魔戒》系列小説的作者,他的作品風靡世界,迄今已發行一億六千餘萬冊。不過他的傳奇人生卻鮮為人知。托爾金是一個學者,但除了學術研究外,他幾乎將他一生的光陰都奉獻在奇幻小説的創作上,長約六十年時光。其中最為傑出的就是史詩鉅著——《魔戒》系列。
中文名
約翰·托爾金
外文名
John Tolkien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73年
“在地底洞穴裏,住着一個霍比特人”——托爾金在批改畢業生考卷時,因為有學生交了白卷,讓他可以信手塗鴉,寫了這句話。正是這一時興起的塗寫開啓了《魔戒》系列的大門。事實上,他從童年就孕育了鍛造“魔戒”的種子。傳記中展現了他是多麼熱愛英國鄉村的風光,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他從小愛幻想,愛做遊戲。他長時間地想象着龐然怪物和猛獸徘徊於大地的情景……
那麼,又是什麼動機直接促使托爾金創作《魔戒》系列的?托爾金對英國缺少像芬蘭民族史詩《凱萊維拉》那樣的神話很不滿,他不喜歡莎士比亞,於是想自己創作神話和傳奇。當“一戰”到來時,他的好友吉爾森和史密斯先後去世,後者在臨死前給他的信中説,那些活着走出戰場的人,應該代表全體朋友繼續烈焰般的激情,説出死者未能説出的話,創造使他們全體引以為自豪的成就。
難怪托爾金小説中融合了浪漫、英雄和悲劇,這些都是他心中的感情力量,浪漫的原動力來自妻子的愛情,英雄主義和悲劇則來自戰爭。緊接着“二戰”爆發了,托爾金盡力忘記外界的紛擾,沉浸在創作的幻想中。因為紙張短缺,《魔戒》的部分草稿都寫在考卷背面和辦公室裏零碎的紙片上。
《魔戒》在1949年底就完成了,然而書在五年後才得以出版。延遲的原因在於誤會和頑固,再加上托爾金的天真與不諳世事。當時紙價飛漲,出版社印刷這部磚頭般厚的神話要冒很大的風險,便提議刪改。但托爾金不能忍受《魔戒》被分割成零碎的片斷,他為整部神話花了太多的心血,絕不允許編輯改動一個字。
一直到1954年,一家出版公司才印刷了3500冊,擔心之餘邀請了三位著名作家在封面上寫讚美之詞。其中一位是大文豪C·S·劉易斯,他的讚詞如下:我們完全可以説,本書前無古人,即使阿里奧斯托(意大利大詩人)能寫出這樣的情節,也絕不能有這樣磅礴的氣勢。
J. R. R.托爾金於1892年出生在南非。他的弟弟出生後不久,父親便去世了,養育兩個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肩上。更糟糕的是,托爾金的母親這時又改信了羅馬天主教,使得大部份家庭成員都與他們斷絕了關係,他們因此而失去了維持生計的資源。幾年後,母親也離開人世,把兩個小孩留給了教區牧師撫養。 托爾金在學校裏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但他的語言天賦在那時就已經開始顯露,他並不善於言談,卻可以迅速理解並掌握不同的語言。
一些孩子們擁有自己的詞彙,托爾金創造出自己的語言。
他在牛津做學生時盡情發揮這種對詞藻的喜愛,之後又回到那裏教授語言學。他一直是牛津最著名的教授之一。雖然他研究的是語言,但對於世界上的神話也開始產生興趣。按他後來的説法,他寫《魔戒》是為了創造英格蘭自己的神話。 這個神話的舞台是中土,這片大陸最先出現在托爾金的《魔戒前傳》裏,那是一本托爾金為自己的孩子寫的書。它是一個關於比爾博巴金斯的故事,比爾博巴金斯是一位謙遜的哈比人,他無意中被捲進(這讓他感到非常懊惱)了由十三個矮人和一個巫師組成的冒險小隊。
哈比人是一種和人類似的生物,但只有普通人的一半高。他們住在洞裏,喜歡美食、園藝和贈送禮物。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非常戀家。在冒險途中,比爾博成為一隻魔戒的主人,這就是托爾金這本著作的中心。《魔戒》是一個講述魔戒和圍繞着它的史詩般的故事。 托爾金的作品給予我獨一無二的衝擊。雖然許多人總是在討論它對於世界的貢獻,超凡脱俗的水平,但無卻只想説一説他的生活和作品裏對我很重要的一點事情。
一件是托爾金對於神話的看法。大多數人把神話看作虛假的故事,托爾金的看法則與它們完全相反。他的摯友路易斯(C. S. Lewis)有一次反駁托爾金説:“……神話是謊言,雖然是美麗的謊言。”“不,”托爾金説:“它們不是。”
真理就在其中,托爾金説,美、真實、榮譽……這些都是超越了凡人的真理。人們知道那裏有真理,但他們看不見,這些真理是非實質的,但這並不影響它們對我們的真實性。只有通過神話的語言,我們才能説出這些真理。我們來自於上帝,托爾金説,只有通過神話,通過眾口相傳的故事,我們才能對來自上帝的生命產生期望。托爾金相信,撰寫和閲讀神話是對生命中最重要的真理的沉思。
托爾金相信他在《魔戒》中寫下的東西是真實的,並不是説這些事情曾經發生過,它們實際上通過一種日常生活中無法找到的路徑為我們描繪了真理的存在。托爾金的一個朋友在讀了一點《魔戒》之後問托爾金故事將如何結尾。托爾金回答;“我不知道,我會盡力把它找出來。”他覺得自己只是在發掘早已隱藏在那裏的真理。
托爾金對於神話的觀點對路易斯(C. S. Lewis)接受基督教的歷程起了很大作用。托爾金認為世界上所有其它的神話都混雜着真理和謬誤,由上帝所造,為上帝而生的人記下了真理;疏遠上帝的人寫出了謬誤。比爾博是一個真實的神話。真理確實存在,而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只是把它模仿出來而已。正是這個觀點使路易斯(Lewis)改信了基督教。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事是托爾金的友誼觀。這是他的著作和生活中引人注目的一點。在《魔戒》中佛羅多和山姆,佛羅多和亞拉岡的友誼不知吸引了多少讀者的目光。在托爾金的生活中,他與路易斯之間也輝映着同樣的光芒。友誼是天賜的禮物,光憑人為之力是得不到的。當兩個擁有共同看法、經歷、見識、珍愛或負擔的人見面時,友誼就由此產生了。僅僅是互相熟悉並不算是友誼,它需要超越這一點的連接。這樣的友誼是需要珍惜的。
托爾金和路易斯對他們的友誼無比珍愛。他們一個星期至少要見三次面,參加一次"Inklings"(一羣對文學報有共同愛好的朋友)的聚會,還至少要共進一次午餐。托爾金曾寫道:“同路易斯的友誼給了我很多東西,除了不斷的歡樂和安慰之外,我還從這個誠實、勇敢、聰明的人身上獲益良多,他是一個學者、詩人和哲人,更重要的是,經過長期的尋覓,他已經成為了我主的熱愛者。”托爾金對朋友的看法不僅是要支持自己,一個朋友更要和自己有相通的思想。
第三,托爾金在生活和作品中的價值觀,它鼓勵着我。除了體型以外,托爾金把自己視作完完全全的哈比人。他喜歡吃(哈比人一天要吃六頓飯)。他喜歡花園,樹林和田野裏的散步。他快活、熱心而且慷慨。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並不想改變這個世界,他只想善待上帝賜予自己的生命。
同路易斯一樣,托爾金相信故鄉、家庭和勞動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對他來説,勞動包括所有的工作,並不只是能夠掙錢的那一部份。他一般總和家人一起在家裏共進三餐和下午茶。他很少旅行,但是喜歡多吃和抽很多煙。對於他來説,故鄉、家庭和勞動是神聖的事,上帝喜愛它們遠勝過那些“偉大的工作”。
《魔戒》結束在一個哈比人的家裏。有人認為這樣的結局使壯麗的英雄故事顯得虎頭蛇尾。但托爾金認為這正是故事的亮點,所有那些戰爭、英雄和無所畏懼的行動並不比每天的平凡生活更具價值和值得稱頌。我們正進行着令人興奮的戰爭,它使我們脱離了枯燥的生活。
最後,支配托爾金生活的是他對未來的預見,不是他應為上帝做些什麼,而是上帝應為他做些什麼。按照Calvin的説法,佔據他思想的是“死後的冥思”。他清楚地知道並確信“這種輕微、短暫的苦惱只是我們在進入超越一切的永恆榮光前的準備。”
像路易斯一樣,他感到我們一直在渴望更多東西的事實正説明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東西。他曾寫信給一個朋友:“我們出生在一個黑暗的時代,這並不是我們應該身處的時代。但我們還是有令人感到安慰的事情: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不會明白我們熱愛的東西,至少不會知道得那麼多。我想只有離水的魚兒才能對水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基督徒是離水的魚,與他們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我們是(1620年建立普利茅斯的)英國清教徒、異鄉人、被放逐者,但我們很快就會回到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