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

鎖定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 (Johann Peter Gustav Lejeune Dirichlet), 1805年2月13日—1859年5月5日,德國數學家,科隆大學榮譽博士,歷任柏林大學哥廷根大學教授,柏林科學院院士。他是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對函數論位勢論三角級數論都有重要貢獻。主要著作有《數論講義》《定積分》等。 [1] 
中文名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
外文名
Johann Peter Gustav Lejeune Dirichlet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805年2月13日
逝世日期
1859年5月5日
畢業院校
佈雷斯勞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解析數論的奠基者,也是現代函數概念的定義者
出生地
迪倫
代表作品
《數論講義》《定積分》等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人物事件

狄利克雷是德國數學家,1805年2月13日生於迪倫,1859年5月5日卒於哥廷根。
狄利克雷出生於一個具有法蘭西血統的家庭。自幼喜歡數學,在年少時將零用錢積攢起來買數學書閲讀。中學畢業後,父母希望他學習法律,但狄利克雷卻決心攻讀數學。他先在迪倫學習,後到哥廷根受業於高斯。1822年到1827年間旅居巴黎當家庭教師。在此期間,他參加了以傅里葉為首的青年數學家小組的活動,深受傅里葉學術思想的影響。1827年在波蘭佈雷斯勞大學任講師。1829年任柏林大學講師,1839年升為教授。1855年,高斯逝世後,他作為高斯的繼任者被哥廷根大學聘任為教授,直至逝世。1831年,他被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855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2] 
狄利克雷通過中學畢業考試後,父母希望他攻讀法律,但他已選定數學為其終身職業。當時的德國數學界除高斯一人名噪歐洲外,普遍水平較低;又因高斯不喜好教學,於是狄利克雷決定到數學中心巴黎上大學,那裏有一批燦如明星的數學家,諸如P.S.拉普拉斯(Laplace)、A.勒讓德(Legendre)、J.傅里葉(Fourier)、S.泊松(Poisson)、S.拉克魯瓦(Lacroix)、J.B.比奧(Biot)等。
1822年5月,狄利克雷到達巴黎,選定在法蘭西學院和巴黎理學院攻讀;其間因患輕度天花影響了聽課,幸好時間不長。1823年夏,他被選中擔任M.法伊(Fay)將軍的孩子們的家庭教師。法伊是拿破崙時代的英雄,時任國民議會反對派的領袖。狄利克雷擔任此職,不僅收入頗豐,而且受到視如家人的善待,還結識了許多法國知識界的名流。其中,他對數學家傅里葉尤為尊敬,受其在三角級數數學物理方面研究的影響頗深。另一方面,狄利克雷從未放棄對高斯1801年出版的數論名著《算術研究》(Dispui-sitiones arithmeticae)的鑽研。據傳他即使在旅途中也總是隨身攜帶此書,形影不離。當時還沒有其他數學家能完全理解高斯的這部書,狄利克雷是第一位真正掌握其精髓的人。可以説,高斯和傅里葉是對狄利克雷學術研究影響最大的兩位數學前輩。
1825年,狄利克雷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他的第一篇數學論文《某些五次不定方程的不可解》(Mémoire sur L'impossibilite de quelques équations indéterminées du cinquieme degré)。他利用代數數論方法討論形如x5+y5=A·z5的方程。幾周後,勒讓德利用該文中的方法證明了
當n=5時無整數解;狄利克雷本人不久也獨立證明出同一結論。(後來狄利克雷再次研究費馬大定理時,證明n=14時該方程無整數解。)
1825年11月,法伊將軍去世。1826年,狄利克雷在為振興德國自然科學研究而奔走的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影響下,返回德國,在佈雷斯勞大學獲講師資格(他在法國未攻讀博士學位,而由科隆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這是獲得講師資格的必要條件),後升任編外教授(extraordinary professor,為介於正式教授和講師之間的職稱)。
1828年,狄利克雷又經洪堡的幫助來到學術空氣較濃厚的柏林,任教於柏林軍事學院。同年,他又被聘為柏林大學編外教授(後升為正式教授),開始了他在柏林長達27年的教學與研究生涯。由於他講課清晰,思想深邃,為人謙遜,諄諄善誘,培養了一批優秀數學家,對德國在19世紀後期成為國際上又一個數學中心產生了巨大影響。
1831年,狄利克雷成為柏林科學院院士。同年, 他和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 (Moses Mendelssohn) 的外孫女麗貝卡·門德爾松-巴托爾特 (Rebecca Mendelssohn-Bartholdy, 音樂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之姐) 結婚。
1855年,高斯去世,狄利克雷被選定作為高斯的繼任到哥廷根大學任教。與在柏林繁重的教學任務相比,他很欣賞在哥廷根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從事研究(這一時期主要從事一般力學的研究)。可惜好景不長,1858年夏,他去瑞士蒙特勒開會,作紀念高斯的演講,在那裏突發心臟病。狄利克雷雖平安返回了哥廷根,但在病中遭夫人中風身亡的打擊,病情加重,於1859年春與世長辭。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科學研究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數論

在數論方面,他對高斯的《算術研究》進行了研究,並有所創新。對費馬大定理,他給出當n=14時,無整數解的證明;還探討了二次型、多項式的因子、二次和雙二次互反律等問題;還開創了解析數論的研究。 [3] 
狄利克雷在柏林的早期數論工作,集中在改進高斯《算術研究》及其他數論文章中的證明或表述方式。如高斯給出的二次互反律的第一個證明相當煩瑣,需對8種情形作分別的處理;狄利克雷簡化了這一證明,把全部情形歸結為2種。其後,他在高斯的理論中引入了一些更深入的問題和結果。如為解二元型理論中的某些困難問題,他開始討論三元型的課題,提出了一個富有成果的新領域。
1837年7月27日,狄利克雷在柏林科學院會議上,提交了對勒讓德的一個猜想的解答,他證明任一形如an+b,n=0,1,2,…的算術級數,若a,b互素,則它含有無窮多個素數(即算術級數的素是複數)和二元二次型類數的計算等分析學工具和方法,成為解析數論的開創性工作。
1842年,狄利克雷開始研究具有高斯係數的型,首次運用了“鴿巢原理”——若將多於n個的物體放入n個盒子,則至少有一個盒子含有多於一個的物體,它在現代數論的許多論證中起重要作用。
1846年,他在屬於代數數論的單元理論的文章“復單元理論(Zur Theorie der complexen Einheiten)中,獲得了一個漂亮而完整的結果,現稱狄利克雷單元定理:對由一個不可約方程及其r個實根和s對復根定義的代數數域 K=Q(α),一切單元構成的阿貝爾羣的秩為r+s-1,其有限階元部分由域中單位根組成。
1863年,狄利克雷的《數論講義》(Vorlesungen über Zahlen-theorie)由他的學生和朋友R.戴德金(Dedekind)編輯出版,這份講義不僅是對高斯《算術研究》的最好註釋,而且融進了他在數論方面的許多精心創造,之後多次再版,成為數論經典之一。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分析

在分析方面,狄利克雷其中一項的工作是對傅立葉級數收斂性的研究。他在1822——1825年期間在巴黎會見傅立葉之後,對傅立葉級數產生了興趣。日本數學家丸山哲郎説:“把任意函數用三角級數表示出來的傅立葉方法,被狄利克雷所繼承,他給出了關於傅立葉級數的收斂性證明。” [4] 
狄利克雷是19世紀分析學嚴格化的倡導者之一。1829年,他在克雷爾(Crell)雜誌發表了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關於三角級數的收斂性”(Sur la convergence des séries trigonométri-ques)。該文是在傅里葉有關熱傳導理論的影響下寫成的,討論任意函數展成形如:1/2
+(
cosx+
sinx)+(
cos2x+
sin2x)+…的三角級數(現稱傅里葉級數)及其收斂性。早在18世紀,丹尼爾·伯努利 (Daniel Bernoulli) 和萊昂哈德·歐拉 (Leonhard Euler) 就曾在研究弦振動問題時考察過這類級數。傅里葉在19世紀初用它討論熱傳導現象,但未慮及其收斂性。奧古斯丁·路易斯·柯西 (Augustin Louis Cauchy) 在1823年開始考慮它的收斂問題。狄利克雷在文中指出柯西的推理不嚴格,其結論也不能涵蓋某些已知其收斂性的級數。他進而考慮形式上對應於給定函數f(x)的三角級數的前n項的和,檢驗它跟f(x)的差是否趨於零,後成為判斷級數收斂的經典方法。狄利克雷證明:若f(x)是週期為2π的週期函數, 在 -π <x時, dx有限,則在f(x)所有的連續點處,其傅里葉級數收斂到f(x),在函數的跳躍點處,它收斂於函數左右極限值算術平均。這是第一個嚴格證明了的有關傅里葉級數收斂的充分條件,開始了三角級數理論的精密研究。
Example 11, Dirichlet function Example 11, Dirichlet function [5]
1837年, 狄利克雷再次回到上述課題,發表題為"Funktionen Durch Sinus- Und Cosinus-Reihen"的文章,其中擴展了當時普遍採用的函數概念(即由數學符號及運算組成的表達式為函數的概念),引入了現代的函數概念:若變量y以如下方式與變量x相關聯,即只要給x指定一個值,按一個規則可確定唯一與之對應的y值,則稱y是獨立變量x的函數。為説明該規則具有完全任意的性質,狄利克雷舉出了“性狀極怪”的函數實例:當x為有理數時,y=1;當x為無理數時,y=0 [5]  現稱狄利克雷函數, 該函數在定義域內處處不連續 [5]  。但狄利克雷的連續函數概念仍是直觀的,並根據等距取函數值求和的方法定義其積分。在此基礎上,狄利克雷建立了傅里葉級數的理論。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數學物理

狄利克雷在數學和力學兩個領域都做出了名垂史冊的重大貢獻,尤以分析、數論、位勢論為最。挪威著名數學家阿貝爾説:“狄利克雷是一位極有洞察力的數學家。” [4] 
1839年,狄利克雷發表了3篇涉及力學的數學論文,討論多重積分估值的方法,用於確定橢球體對其內部或外部任意質點的引力,開始了他對數學物理問題的研究。這方面最重要的文章發表於1850年,提出了研究拉普拉斯方程邊值問題(現稱狄利克雷問題或第一邊值問題):求滿足偏微分方程位勢函數V(x,y,z),使它在球面邊界上取給定的值。這一類型的問題在熱力學電動力學中特別重要,也是數理方程研究中的基本課題。狄利克雷本人曾用所謂的狄利克雷原理給出了問題的解。1852年,他討論球在不可壓縮流體中的運動,得到流體動力學方程的第一個精確解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人物著作

勒熱納·狄利克雷逝後,其朋友且學生數學家戴德金將其數論的講述和其他結果整理、編輯,在1863年出版了他的遺著數論講義》,其中包含了他在數論方面的許多成果。在分析方面,他先後發表了《關於三角級數的收斂性》、《用正弦和餘弦級數表示完全任意函數》,其中進一步發展了傅里葉級數的理論,並提出新的單值函數概念,還提出所謂“狄利克雷函數”、所謂“狄利克雷積分”等。他還在位勢論、熱學、磁學、數學物理等方面也有一些創造。 [3] 
狄利克雷很注重同德、法等外國數學家的交流。其主要論文收集在《狄利克雷論文集》裏,共2卷,分別出版於1889年和1897年。 [4]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狄利克雷定理

1.簡介
在數論中,狄利克雷定理説明對於任意互質的兩個數a,d,有無限多個質數的形式如a+nd,其中n為正整數,即在算術級數a+d,a+2d,a+3d……中有無限多個質數——有無限個質數模d同餘a。狄利克雷函數無法畫出圖像
2.相關定理
歐幾里得證明了有無限個質數,即有無限多個質數的形式如2n+1。
算術級數的質數定理:若a,d互質,則有
其中φ是歐拉函數。取d=2,可得一般的質數定理
Linnik定理説明了級數中最小的質數的範圍:算術級數a+nd中最小的質數少於c*d^L,其中L和c均為常數,但這兩個常數的最小值尚未找到。
Chebotarev密度定理是在狄利克雷定理伽羅瓦擴張的推廣。
分析學中,狄利克雷(Dirichlet)判別法是分析學中一條十分重要的判定法則,主要用於判定任意項數項級數的收斂、函數項級數的一致收斂反常積分的收斂以及含參變量反常積分的一致收斂等。
1834年提出鴿巢原理(即抽屜原理),當時命名為Schubfachprinzip (drawer principle).

約翰·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家庭情況

狄利克雷於1805年2月13日生於德國迪倫,1859年5月5日卒於哥廷根
其家庭來自比利時的市鎮利克雷(Richelet),此乃其姓氏勒熱納·狄利克雷(le jeune de Richelet = 法語:來自利克雷的小夥子),他的祖父就生活在那裏。狄利克雷出身於行政官員家庭,他父親是一名郵政局長。狄利克雷少年時即表現出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據説他在年少時就攢零用錢購買數學圖書。1817年入波恩的一所中學,除數學外,他對近代史有特殊愛好,人們稱道他是個能專心致志又品行優良的學生。兩年後,他遵照父母的意願轉學到科隆的一所教會學校,在那裏曾從師物理學家歐姆(Ohm),學到了必要的物理學基礎知識。
其妻瑞貝卡·門德爾松(Rebecca Mendelssohn)是音樂家費利克斯·門德爾松的妹妹。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辭海 數學 物理學 化學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
  • 2.    李心燦編.微積分的創立者及其先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 3.    李學文編.中國袖珍百科全書 數理科學卷:長城出版社,2001.9
  • 4.    李曉奇編著.先驅者的足跡:高等數學的形成:東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02月
  • 5.    Vladimir A. Zorich.Mathematical Analysis:Springer,20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