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

鎖定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John Herschel,1792-1871)是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的兒子。他早年在劍橋大學學習,後從事科學研究,在晶體中雙衍射的研究、光譜學和光化學實驗以及計算雙星軌道的方法等方面頗有成就。他的主要科學哲學著作有《試論自然哲學研究》、《科學問題通俗講演》等。
中文名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
外文名
John Herschel
籍    貫
英國
出生地
英國白金漢郡的斯勞
性    別
國    籍
英國
出生年月
1792年3月7日
去世年月
1871年5月11日
職    業
科學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
畢業院校
伊頓公學、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代表作品
《在好望角天文觀測的結果》、《天文學大綱》

目錄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簡介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第一代赫歇爾從男爵,FRS,KH(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 1st Baronet,1792年3月7日-1871年5月11日)出生於英國白金漢郡的斯勞,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及攝影師,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的兒子。
約翰首創以儒略紀日法來紀錄天象日期,他亦在q術(Cyanotype)的發展方面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發現硫代硫酸鈉能作為溴化銀的定影劑。 "photography"(攝影)、"negative"(負片)及"positive"(正片)等名詞都是由他創造的。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主要經歷

約翰畢業於伊頓公學及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在學期間他認識了查爾斯·巴貝奇及George Peacock併成為好友。約翰·赫歇爾於1816年開始研究天文學,並製作一台口徑18吋,焦距20呎的反射望遠鏡。 1821年至1823年他與James South重新校驗他父親編制的雙星星表。這件工作使他於1825年獲得法國法蘭西學會所頒的Lalande Medal,以及於1826年由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所頒的金獎章(他於1836年再次獲得此獎章)。此外,英國皇家學會於1821年向他頒贈Copley Medal,以表揚他在數學上的貢獻。1831年他獲策封騎士爵位。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成就

1833年,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前往南非測量南天的恆星。兩年後,他觀測了哈雷彗星迴歸。受到查理斯·萊爾《地質學原理》裏面地表景觀漸次形成概念的啓發,他寫信給萊爾,敦促他找尋在所有秘密中的秘密- 也就是物種如何形成- 背後的自然法則。他的信開頭有如下的對句: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於1838年回到英國1847年出版了《在好望角天文觀測的結果》(Results of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made at the Cape of Good Hope)。在該書中他提出土星7顆新衞星的名字:Mimas、Enceladus、Tethys、Dione、Rhea、Titan及Iapetus。同年,他再度獲英國皇家學會頒發Copley Medal。 1852年他又提出天王星4顆衞星的名字:Ariel,Umbriel, Titania and Oberon,這些衞星名字一直沿用至現在。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其它著作包括1849年的《天文學大綱》(Outlines of Astronomy)、General Catalogue of 10,300 Multiple and Double Stars (於死後才出版)、Familiar Lectures on Scientific Subjects及《星雲及星團總表》。為了紀念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對科學的貢獻,在他死後英國為他舉行了國葬,葬於西敏寺。
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有3名兒子、9名女兒,其中亞歷山大·史都華·赫歇爾是以研究彗星和流星雨著名的天文學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