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堂恩

鎖定
約翰·多恩(1573-1631),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的主要代表。他原是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的學生。他當過雅各一世的私人牧師,後來是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教長。他的代表作有《世界的解剖》、《關於靈魂的歷程》、《神聖的十四行詩》、《喪鐘為誰而鳴》等。因屈萊頓曾批評過多恩“詩中的玄學成分太多”,遂被稱為“玄學派”。
中文名
約翰·堂恩
出生日期
1573年
逝世日期
1631年
主要成就
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的主要代表

目錄

約翰·堂恩人物簡介

約翰·堂恩是英國詩人。他生於1573年。這一年,莎士比亞9歲。而在我國,明朝的張居正剛剛開始他的改革。死於1631年,明朝崇禎皇帝即位的第三年。這時,莎士比亞已經去世15年了。
堂恩是個倒黴的詩人,與他同時的莎士比亞和比他略晚的彌爾頓所發出的光輝使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詩名不顯。直到一戰前後,人們才重新注意到這位詩壇奇才。海明威就曾把上面這首詩中的一句用作他一本小説的書名,即《喪鐘為誰而鳴》。

約翰·堂恩作品

喪鐘為誰而鳴
約翰·堂恩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居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去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甲,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無論誰死了,都得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裏
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為我也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