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亞當斯

(2003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同名書籍《約翰·亞當斯》記述了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的一生經歷,記錄了一代總統如何由少年成人,又如何成為美國總統的經歷。
中文名
約翰·亞當斯
作    者
(美)麥卡洛
譯    者
袁原,戴曉崢
出版時間
2003年09月01日
出版社
中國社會出版社
頁    數
514 頁
ISBN
9787801467331
類    別
外國小説
裝    幀
平裝

約翰·亞當斯內容簡介

在這部極富感染力的史詩般的傳記中,戴維·麥卡洛徐徐展開了一幅描繪約翰·亞當斯充滿冒險經歷的人生畫卷。這位愛國者才華橫溢,脾氣暴躁,特立獨行,不過一貫很誠實。他懷着滿腔熱情,不遺餘力地投身美國獨立革命事業;後來成為美國的第二任總統,並挽救了國家,使之避免捲入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約翰·亞當斯 [1]  生活中的不少經歷會讓很多讀者吃驚。他1778年冬勇敢地乘坐“波士頓”號前往法國,還有後來越過比利牛斯山脈的艱苦跋涉,這些都是很少有人敢嘗試的冒險之旅,也很少有讀者會忘記這段經歷。
約翰·亞當斯一生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從波士頓慘案到1776年費城大陸會議到凡爾賽的路易十六,從西班牙到阿姆斯特丹,從聖詹姆斯宮廷作為第一個以新生國家代表身份站在喬治三世面前的美國人,到波托馬克河邊尚未完工的美國新首都——在那裏,亞當斯成為入主白宮的第一個美國總統。 這是一段規模宏大的歷史——這本書講述了政治、戰爭和社會問題,也講述了有關人性、愛、宗教信仰、美德、野心、友誼和背叛的故事,還有真知灼見產生的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後果。

約翰·亞當斯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革命
第一章 費城之路
第二章 真正的愛國者
第三章 獨立巨人
第二部分 遙遠的海岸
第四章 派往法國
第五章 不變的決心
第六章 阿比蓋爾在巴黎
第七章 倫敦
第三部分 永遠獨立
第八章 明顯的繼任者
第九章 老橡樹
第十章 政治家
第十一章 永遠保持快樂
第十二章 旅途的終結

約翰·亞當斯作者簡介

戴維·麥卡洛1933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先在當地受教育,後來上了耶魯大學。他的著作還有《杜魯門》、《勇敢的夥伴》、《馬背上的清晨》、《海間路》、《偉大的橋》、《約翰斯托恩·弗勒德》。他獲過普利策獎(1993年,《杜魯門》)、弗朗西斯·帕克曼獎等。

約翰·亞當斯傳主簡介

亞當斯是美國第二任總統 [2]  ,也是獨立宣言簽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其中一位開國元勳。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後當選為美國第六任總統,成為美國第一對父子皆任總統。
亞當斯本職是位律師,因追求自由平等而加入美國獨立戰爭,宣言由托馬斯·傑斐遜獨立起草後對本傑明·富蘭克林與約翰·亞當斯展示。
美國副總統:1789-1797
1789年亞當斯被華盛頓邀請出任第一任美國副總統。亞當斯雖然是美國副總統,但由於他比華盛頓早抵達,因此他提早九天,於1789年4月21日就任。他於1792年成功連任。
1796年總統大選
1796年,現任總統華盛頓不願競選第三任後,聯邦黨派出當時的副總統亞當斯競選總統。亞當斯在競選中以71票比68票擊敗對手民主共和黨派出的傑佛遜。然而亞當斯是美國最後一位聯邦黨總統。1796年的副總統競選與之後總統副總統搭擋競選的不同,輸家傑佛遜在亞當斯的就職日就職副總統。
1797年3月4日,華盛頓結束8年總統任期(2任),亞當斯正式宣告上任。
總統任內
XYZ事件”1797年發生在美國與法國之間的外交事件,法國外交部長塔列朗的三位代理人(在最初公佈的保密外交文件中被分別稱為X、Y和Z)向前來進行和平談判的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外交使節索取鉅額賄賂,作為繼續談判的條件。這一事件被披露後引發了美國的反法浪潮,進一步惡化了美國與法國的關係,並導致了1798年美國對法國的不宣而戰。
亞當斯是美國第一位入駐華盛頓特區白宮的總統,他於1800年入主白宮,但僅住了幾個月便因選舉落敗而搬出。
逝世
1826年7月4日,即獨立宣言獲正式採用的五十週年紀念,約翰·亞當斯逝於昆西市的安寧莊園,享壽91歲,在羅納德·里根2001年超越它之前他保持最長壽的美國總統的頭銜175年。其著名之遺言為“托馬斯·傑斐遜還活着。”’實際上,他的早年政敵,晚年老友托馬斯·傑斐遜早他數小時已然撒手人寰,但約翰·亞當斯直至逝世前並不知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