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瑟夫·艾爾索普

鎖定
約瑟夫·艾爾索普,美國記者和保守派報刊專欄作家。在冷戰期間對公眾有很大的影響力。
哈佛大學畢業。1932 年入新聞界。當過《紐約先驅論壇報》等報記者。1940年加入海軍。同年曾協助宋子文在美國上層決策者中游説,以爭取對中國國民政府的援助。1941 年受聘為中國國防物資供應局助手。同年來華,任美國志願航空隊隊長克萊爾·李·陳納德的副官。1942 年初在香港被日軍俘虜,同年6 月由交換戰俘獲釋。後又以美國《租借法案》駐重慶代表團成員身分來華。據説在重慶還追求過周恩來的秘書,新華日報社記者龔澎 。1943—1945 年復任美國第十四航空隊上尉參謀。在史迪威事件中,反對約瑟夫·史迪威 而支持蔣介石。為美國院外援華集團的骨幹人物。著有《我們控告》、《寂靜的大地》等。
中文名
約瑟夫·艾爾索普
外文名
Joseph Wright Alsop
出生日期
1910年10月11日
逝世日期
1989年8月28日

目錄

約瑟夫·艾爾索普生平

長期以來,在他的筆下,中國總是被描繪成一個好戰的、擴張主義的形象;中國社會則被描繪成既沒有進展也沒有前途的。尼克松訪華後,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中至十二月中,艾爾索普申請到中國的簽證,並獲批准。在中國旅行期間,他發出不少短文,由美國二百五十家報紙登載。回美后,他又在《紐約時報》雜誌發麥了兩篇總結性的長文。第一篇發麥於三月十一日,原題目是:《幹還是不幹——離開中國後的一些一想法》,着重分析中蘇衝突的可能性。第二篇發麥於五月十八日,原題目是:《自己幹——離開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全面概述對中國工農業、社會面貌等進展的印象。蘇《真理報》攻擊艾爾索普訪華後“吹捧中國,誹謗蘇聯”指責他回到他的華盛頓敦巴頓大街的住所後就成了那麼一個紅衞兵。

約瑟夫·艾爾索普評論

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在給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通信中,憤怒的提到艾爾索普和宋子文一唱一和攻擊史迪威,他寫道“在我看來,那意味着艾爾索普要麼作為指揮官比史迪威更勝任,要麼作為參謀部的專家勝過我們這裏所擁有的軍官(這會繼續使他和其他專欄作家和評論員同屬一類),要麼他是一股破壞性的力量······我的意見是,如果我接受了這種看法,他們決心批判和背叛我們賦予其對我們中緬戰區的士兵和行動負責的指揮官,我們將使我們在該地區的指揮和控制處於沙基之上 [1]  。”
參考資料
  • 1.    (英)弗蘭克·麥克林恩.《緬甸戰役-從災難走向勝利(1942-1945)》: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3月: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