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瑟夫·拜登

鎖定
約瑟夫·拜登,全名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Jr,1942年11月20日—),一般作喬·拜登(Joe Biden),美國愛爾蘭裔政治家、律師,曾任第47任美國副總統,現任第46任美國總統 [1]  [37]  [42]  [199] 
拜登畢業於特拉華大學雪城大學,當過律師,1970年踏入政界 [1]  ,1972年11月當選參議員並六次連任至2009年。1988年和2007年兩度競選總統,都沒有成功。期間擔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 [9]  及高級成員16年、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及高級成員12年 [42]  。2008、2013年兩度成為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的競選搭檔。 [195]  2009—2017年任副總統。 [2]  2019年4月25日宣佈參選總統。 [3] 
2021年1月7日確認當選美國總統 [4]  1月20日宣誓就任。 [5]  [191] 
拜登內政和外交經驗豐富。 [192]  在專業外交領域,他是熟諳外交政策的專家 [206]  ,以通曉國外政策以及國際安全事務而知名 [204]  ,關注全球各地人權、種族歧視、減貧、裁軍等議題,並在多個關鍵外交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拜登在競選時提出的執政政策則總體温和:政治上推動修復、重振國內民主制度,強化民主聯盟。經濟上,反對貿易戰,維護多邊貿易協定;大力推行經濟復甦計劃,在教育就業、住房收入等領域加大投入 [189]  ;加大科研投資,推動高新領域建設。 [191]  他還提出實行強制口罩令等主張以應對疫情;致力於解決美國“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維護少數族裔權利。 [189]  但由於兩黨對立加深、阿富汗撤軍、病毒變異、通貨膨脹等種種因素 [272]  ,拜登上台以來,兩大目標抗疫和團結雙雙落空,支持率不斷走低。 [273] 
2024年1月5日,開始其2024年大選。 [379] 
中文名
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
外文名
Joseph Robinette Biden,Jr
別    名
約瑟夫·拜登、喬·拜登
國    籍
美國
民    族
愛爾蘭人 [37] 
出生日期
1942年11月20日
畢業院校
雪城大學
特拉華大學
職    業
政治家、律師
主要成就
美國第46任總統 [6-7] 
出生地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 [1-2] 
黨    派
美國民主黨

約瑟夫·拜登人物經歷

約瑟夫·拜登成長經歷

1952年,10歲的拜登。 1952年,10歲的拜登。 [185]
1942年11月20日,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的聖瑪麗醫院。 [200]  拜登處於一個日漸窮困潦倒的愛爾蘭裔中產家庭 [254]  ,是家裏的大兒子。 [37] 
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就讀於斯克蘭頓的聖保羅小學。 [199]  1952年,拜登10歲時,全家搬到了特拉華州克萊蒙特,住在紐卡斯爾縣 [200] 
1955年,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13歲時,全家搬到了特拉華州的梅菲爾德——一個快速發展的中產階級社區,主要由附近的杜邦化學公司維持。 [199]  拜登在特拉華州的克萊蒙特和梅菲爾德度過了青年時代。 [259] 
1961年,拜登(左二)在特拉華州克萊蒙特的阿克梅爾學院學習 1961年,拜登(左二)在特拉華州克萊蒙特的阿克梅爾學院學習 [238]
拜登高中就讀於克萊蒙特的阿克梅爾學院,在那裏他是高中足球隊中傑出的前衞/邊路接球手;在高年級時,他幫助帶領一支常年失利的球隊進入了一個不敗的賽季。 [260]  他也在棒球隊踢球。在這些年裏,他參加了在威爾明頓劇院舉行的反種族隔離靜坐示威。在學業上,拜登的成績大多為“B”。但拜登的領導能力始於他在阿克梅爾學院的成長階段,在這裏他被選為初級和高級班的校長,並擔任班主任代表。他當時有成為美國總統的抱負。 [261]  他於1961年高中畢業。 [200] 
1961年後畢業,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選擇就讀於紐瓦克的特拉華大學 [259]  他對體育和社交的興趣比學習要高。他在特拉華大學一年級足球隊打中衞,但他放棄了三年級時為校隊打防守後衞的計劃,這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和他州外的女友在一起。 [200] 
1965年,在特拉華大學學習的拜登選修了歷史學政治學的雙學位。 [200]  他還獲得政治學文學士學位和英語輔修學位 [259]  ,在全班688人中排名第506位。 [200] 
年輕時的拜登 年輕時的拜登 [10]
隨後,拜登進入錫拉丘茲大學法學院就讀,根據經濟需要獲得了一半的獎學金,並在一定程度上根據學術需要獲得一些額外的援助。根據他自己的描述,他發現法學院是“世界上最無聊的”,因為讓很多人熬夜度日。在法學院的第一年,他被指控剽竊了一篇法律評論文章15頁中的5頁。拜登説這是無意的,因為他不知道正確的引證規則,他在獲得“F”級後被允許重修這門課程,但隨後從他的記錄中刪除。 [200] 
1968年,喬·拜登獲得了錫拉丘茲大學法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在85人的班級中排名第76位。 [200] 
在此期間,拜登收到了五次學生延期徵兵,第一次是在1963年末,當時正值越南戰爭的高峯期。1968年4月,由於青少年時期患有哮喘,拜登在上學期間也收到了學生退伍通知,他被重新分類為無法服兵役的學生。 [193]  拜登也沒有參與反越戰運動,他後來説,當時他全神貫注於婚姻和法學院。 [200] 

約瑟夫·拜登初入政壇

1972年11月,拜登宣誓成為參議員 1972年11月,拜登宣誓成為參議員 [238]
1969年,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被特拉華律師事務所錄取,進入法律界。他先是以公設辯護人的身份從事法律工作,1969年在一家由當地活躍的民主黨人領導的公司工作。後來,他重新註冊成為民主黨人,並與另一名律師一起成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後來,他通過管理房產來補充收入。 [193] 
1970年,拜登作為一名註冊獨立派人士,卻以民主黨人的身份參加了當地政府公職競選,入選紐卡斯爾縣縣議會,並在選舉中以55%的選票擊敗共和黨人勞倫斯·T·梅西克 [239]  ,從此踏入政界。兩年後,年僅29歲的拜登首次當選聯邦參議員 [8]  ,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 [9] 
1972年,拜登作為唯一一位願意挑戰博格斯的民主黨人,擊敗共和黨在任參議員J·卡勒布·博格斯,成為特拉華州的美國初級參議員。 [193] 
1973年拜登在兒子病牀旁宣誓就職參議員 1973年拜登在兒子病牀旁宣誓就職參議員 [10]
1973年12月23日參議員喬·拜登在聯合車站 1973年12月23日參議員喬·拜登在聯合車站 [10]
1973年1月3日,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作為美國曆史上排名第五的最年輕的參議員上任。被選舉至美國參議院後不久,妻子和當時還是嬰兒的女兒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去世。兩個年輕的兒子也受了重傷,這一沉重打擊幾乎把拜登壓垮。在同事和朋友勸説下,他才決定到參議院上任。 [254]  拜登則在他們的病牀旁做了就職宣誓。 [238] 
1974年,拜登這位新上任的參議員被當時的時代雜誌評為“200個未來有所作為的新面孔”。
1975年,拜登進入參議院對外關係委員會 [9] 
1978年,拜登獲得59%的選票,擊敗共和黨挑戰者詹姆斯·H·巴克斯特,贏得美國參議院連任。 [239] 
1981年,拜登獲得了聖約瑟夫大學的榮譽學位。 [10] 
1984年,拜登贏得了60%的選票,擊敗共和黨挑戰者約翰·M·伯里斯,贏得美國參議院連任。 [239] 

約瑟夫·拜登首度參選

1983年,民調專家帕特里克·卡德爾敦促拜登出馬競選總統,他認為41歲的拜登正是美國選民所期望的年輕總統。拜登向民主黨人發表了一場充滿激情的演説,他在演説中批評民主黨人思想過時,要求他們考慮未來的方向,由此引起黨內關注。儘管他沒有參加1984年總統大選,但他還是在198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贏得一張代表票。 [198] 
1986年夏季,拜登揚名全美,他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嚴厲指責美國國務卿喬治·舒爾茨支持南非共和國種族隔離制度。此外,他在1987年第一季度籌集到170萬美元競選資金,多於其他候選人。4月底時,他的競選資金增至200萬美元,受到眾多年輕人和猶太人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拜登對入主白宮充滿信心。 [198] 
1987年6月9日,頻繁參與外交事務的拜登正式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火車站宣佈謀求1988年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拜登在參選演説中表示,美國人應該超越“物質的單純積累”,他的語言力圖使人們回想起前總統肯尼迪,他稱“我們必須重新點燃我們社會中的理想主義火種”。他還公佈了他的競選綱領,包括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之間的中間立場、反對里根總統的星球大戰計劃、支持兒童福利、減少貧困、同非法毒品開戰以及加強政府誠信建設等。在競選過程中,拜登效仿肯尼迪向年輕一代人發出變革呼籲。兩個月後,在民主黨初選中,他籌集到了僅次於邁克爾·杜卡基斯的競選資金,在一些州的民調支持率也處於上升趨勢。 [198] 
9月12日,《紐約時報》和《得梅因紀事報》刊文高調抨擊他剽竊英國工黨領袖尼爾·金諾克之前發表的一場演説。 [9]  金諾克的那場演説最初發表於1987年5月15日的威爾士工黨大會上,然後在1987年英國大選期間重播。金諾克在演説中重點提到了自己和妻子格萊尼絲的背景,拜登的演説內容同這很相似,他也這樣提到自己和妻子吉爾。此外,他還抄襲了金諾克那場演説的其他部分,比如他們祖先閲讀和寫詩的能力、他們在礦井裏工作好幾個小時接着上來踢足球、他們由於缺乏“平台”而受到限制等。事實上,拜登此前曾在好幾個場合抄襲金諾克的講話作為自己的政治構想,例如8月23日艾奧瓦州民主黨辯論賽和8月26日全美教育協會採訪。更為嚴重的是,他還偽造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來匹配金諾克的演説。《華盛頓郵報》後來披露道,拜登在黨內的對手杜卡基斯秘密製作了一份突出拜登與金諾克演説相似點的錄像,並將其分發給新聞媒體,從而引發了這場危機。之後,《聖何塞水星新聞報》又披露1987年2月3日拜登在加州民主黨大會演講中剽竊前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在1967年發表的一篇演説,此外,他在1985年和1986年的演説中還盜用過前副總統休伯特·漢弗萊1976年的演講片段。有報道説,他在加州民主黨大會演講時使用過1961年肯尼迪總統就職典禮演説中的短語。 [198] 
不久,拜登又被媒體揪出早年雪城大學法學院求學期間學術不端事件。雖然當年的法學院院長和他的教授盡力淡化這起事件,但媒體還是調查發現他直接從《福德姆法學評論》一篇論文中抄襲了大量內容。美國《華盛頓郵報》形容拜登陷入了“媒體審判”。經過媒體大肆宣揚,許多選民開始對拜登的信用產生質疑。 [198] 
重壓之下,拜登又突發顱內動脈瘤破裂,所幸經搶救後保住了性命。 [191]  拜登最終還是未能渡過剽竊危機。1987年9月23日,他宣佈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他的正式競選活動只持續了3個半月時間。由於過早退選,拜登沒有參加1988年總統大選。 [198] 
1987年9月23日,拜登宣佈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爭 1987年9月23日,拜登宣佈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爭 [10]

約瑟夫·拜登參院顯貴

1988年,拜登首次參加總統競選失利後隨即接受了頸痛的治療,有7個月沒能到參議院工作。康復之後,拜登重返參議院。他重回參議院,力圖重整旗鼓,接連起草了反家庭暴力和加強毒品控制的法律,贏回了尊重。 [204] 
1987年至1995年,拜登擔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主席一職,並且從1995年至1997年一直擔任該委員會的委員。 [206]  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任上,拜登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權威聲音,克林頓和布什,都把他當作外交高參。2001年,布什在“9·11”事件後立即給拜登打了電話,問他:“我該怎麼辦?”共和黨陣營也認為,奧巴馬選擇拜登,不僅對奧巴馬,而且對美國來説也是個好消息。 [204] 
1988年9月參議員喬·拜登在辦公室裏拍攝的肖像 1988年9月參議員喬·拜登在辦公室裏拍攝的肖像 [10]
1991年10月14日,司法委員會主席拜登主持參議院聽證會 1991年10月14日,司法委員會主席拜登主持參議院聽證會 [238]
1990年,拜登擊敗共和黨挑戰者M·簡·布雷迪,贏得美國參議院連任。拜登贏得62%的選票。 [239] 
1991年10月11日,拜登舉着FBI報告向指控性騷擾者提問 1991年10月11日,拜登舉着FBI報告向指控性騷擾者提問 [10]
1991年起,拜登在特拉華州唯一的法學院——威得恩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教了一學期的憲法課程。 [10] 
1996年,拜登贏得了60%的選票,擊敗共和黨挑戰者雷·克拉特沃斯,贏得美國參議院連任。 [239] 
在參議院任職期間,拜登作為該機構主要外交政策專家之一贏得了尊重。除了外交政策,拜登還是更嚴厲的犯罪法的支持者。1987年,最高法院提名人羅伯特·博克未能獲得確認,主要原因是當時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拜登提出了嚴厲的質詢。1994年,拜登發起了《暴力犯罪控制和執法法案》,增加了10萬名警察,並加重了對一系列犯罪的刑罰。 [199] 
1997年1月起,拜登擔任民主黨外交關係小組的成員。他一直是取消對波黑的武器禁運、培訓波黑穆斯林主張的強有力的支持者,他贊同北約擴張,努力推進增加國務院的預算。 [206] 
2001年5月29日,拜登正式宣佈出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他在特拉華的紐卡斯爾的講話中説,自己出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一職旨在支持國務卿鮑威爾在朝鮮、台灣和巴爾幹問題上所持的立場,以及出於對美國與俄羅斯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的任何修改進行協商的需要。拜登説他宣佈出任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一職時,他期望支持鮑威爾國務卿對布什政府中持強硬立場的保守派人士進行的抵制。 [206] 
2002年,拜登贏得了58%的選票,第二次擊敗共和黨挑戰者雷·克拉特沃斯,贏得美國參議院連任。 [239] 
2004年6月8日,拜登在聽證會對美司法部長就反恐問題提問 2004年6月8日,拜登在聽證會對美司法部長就反恐問題提問 [10]
2004年,拜登擔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的首席外交顧問 [11]  [205] 
拜登還曾任職在美國第110屆國會的下列委員會:美利堅合眾國國參議院人權與法律分委員;美國參議院移民、邊境安全與難民分委員會;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美國參議院反托拉斯、競爭政策與消費者權利分委員會;美國參議院犯罪與毒品分委員會主席。美國參議院恐怖主義、技術與國土安全分委員;美國參議院國際麻醉品管制小組會議聯合主席。 [240] 

約瑟夫·拜登二次參選

2005年2月27日拜登宣佈參選2008年美國總統 2005年2月27日拜登宣佈參選2008年美國總統 [10]
2007年1月30日,拜登向聯邦選舉委員會備案,正式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 [185] 
2008年1月4日,拜登首場總統預選失敗 2008年1月4日,拜登首場總統預選失敗 [185]
2007年10月30日,拜登在民主黨內辯論中,攻擊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使他在競選中贏得了關注。 [185]  拜登還靠獨特的幽默感與對外交政策的理解,給同台的奧巴馬及不少民主黨支持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最終拜登卻因知名度不及希拉里與奧巴馬等對手,黨內競選戰績平平,僅在艾奧瓦州黨團會議中名列第五。 [190] 
2008年1月4日,拜登在艾奧瓦州宣佈退出總統競選。 [185] 
2008年8月,拜登不斷出訪格魯吉亞,就格俄關係進行考察。 [185] 
2008年6月22日,拜登在NBC節目中MeetthePress表示接受副總統提名。
2008年8月23日,經過兩個月的秘密調查之後,拜登被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選為競選夥伴。 [185]  輿論普遍認為,奧巴馬選擇拜登作為競選夥伴,是為了彌補他本人在政治和外交事務方面的經驗不足。 [254]  奧巴馬在公佈競選搭檔之前,曾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採訪。當時,他公佈的3個競選搭檔標準是:要有當總統的準備,要具備出色的執政能力以共同努力帶領美國走出當前的經濟困境,要有獨立思考敢於挑戰他的政策決定。在奧巴馬看來,與他性格迥異的拜登很符合條件,並且和他形成互補。奧巴馬説話講究辭令,而拜登直言不諱;奧巴馬有點脱離羣眾,而拜登和基層打成一片;奧巴馬高屋建瓴,而拜登腳踏實地。且希拉里的支持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白人藍領工人,而這些選票是否能投給奧巴馬,還是很大的問號。拜登出生於賓夕法尼亞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且在參議院工作期間與工會組織關係良好,對藍領階層頗有號召力。 [204] 
2008年8月27日,拜登在科羅拉多州丹佛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8] 
2008年11月4日晚,奧巴馬和拜登在選舉之夜集會上慶祝 2008年11月4日晚,奧巴馬和拜登在選舉之夜集會上慶祝 [10]
2008年10月2日,拜登與共和黨副總統競選人佩林展開電視辯論。 [185]  薩拉·佩林與民主黨對手約瑟夫·拜登的首次辯論吸引了近7000萬名觀眾,創下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收視率新紀錄。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4日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這場辯論觀眾人數創下16年來美國政治電視辯論觀眾人數新高。同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調查表明,拜登贏得辯論。 [210-211] 
2008年11月4日,在美國大選投票中,拜登當選美國副總統。拜登懷抱孫女和夫人吉爾·拜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奧巴馬伕婦一起出席了在芝加哥舉行的選舉夜集會。 [251] 
2009年1月6日,美國參議員、當選副總統拜登宣誓連任特拉華州聯邦參議員,但他將在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副總統前辭去參議員職務 [12] 
2009年1月17日,奧巴馬和拜登在就職火車上揮手致意 2009年1月17日,奧巴馬和拜登在就職火車上揮手致意 [10]
2009年1月17日下午1時左右,奧巴馬的火車停靠在特拉華州最大城市威爾明頓,與等候在這裏的當選副總統拜登一家會合。拜登對這次的火車路線最為熟悉。他在過去36年擔任參議員期間,每天都從威爾明頓乘搭火車前往華盛頓辦公。晚間,搭載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的火車駛進華盛頓,為期四天的美國新總統就職慶典就此開幕。 [255] 
2009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副總統 2009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副總統
2009年1月20日,在最高法院法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陪同下,新一屆美國政府副總統拜登宣誓就職 [13] 
2010年10月,有關美國副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黛安·羅德姆·克林頓將在2012年競選總統中互換職位的消息流傳甚廣,繼白宮和希拉里出面否認之後,一直保持沉默的拜登也終於澄清坦言奧巴馬已經邀請他在2012年總統競選中作為搭檔再度出山。 [249] 
在奧巴馬的第一任期中,拜登主要負責三件事。第一件負責執行美國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政策。奧巴馬團隊事後分析,拜登執行力很強,刺激款項只有約0.2%的浪費。這一危機處理和刺激經濟經驗,在拜登明年1月20日接任總統後,應該能更好幫他處理美國肆虐的新冠疫情和刺激經濟復甦。第二件參與討論阿富汗問題。五角大樓希望在阿富汗增兵,確保打敗塔利班,而拜登對軍方的想法充滿質疑,以至於五角大樓認為之後與白宮就增兵問題鬧僵,都是拜登從中作梗。第三件幫助在國會山上推進奧巴馬任期中最重要的法案奧巴馬醫改的議程。但國會山上兩黨政治日益極端化,讓有手段也有人脈的拜登很難推動任何跨黨派妥協的政策。奧巴馬醫改的通過沒有贏得一張反對黨議員的支持票,也是奧巴馬施政失敗的標誌之一。 [256] 
2009年9月10日,奧巴馬、拜登及內閣在白宮東屋合影 2009年9月10日,奧巴馬、拜登及內閣在白宮東屋合影 [10]
2012年9月6日,奧巴馬和拜登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 2012年9月6日,奧巴馬和拜登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 [10]
2012年7月,美國總統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證實,副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將是他競選連任的副總統人選,奧巴馬説,他每一次做艱難決定時,拜登都在身邊,他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副總統。 [250] 
2012年9月6日晚,美國副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北卡羅來納夏洛特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講,宣佈接受民主黨的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爭取競選連任。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6日正式提名奧巴馬與拜登為正副總統候選人。 [253] 
2012年10月11日,美國副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與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保羅·瑞安11日在肯塔基州丹維爾的中央學院舉行副總統候選人辯論。辯論於當晚9時開始,全長90分鐘,由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瑪莎·拉達茨主持。這是美國大選四場辯論中的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 [257]  現任副總統拜登和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瑞安在税收、醫保、墮胎、就業、國防、中東政策等一系列國內外議題上進行爭論,交鋒激烈。 [258] 
2012年10月11日,美國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舉行 2012年10月11日,美國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舉行 [258]
當晚辯論中,拜登在辯論中“炮火”全開,主動出擊,一上來就攻擊瑞安“滿篇空話”,並指責羅姆尼“47%美國人不付税”、“讓汽車業破產”等言論。拜登積極為奧巴馬的內政外交政策辯護,在外交政策方面基本明確闡述奧巴馬政府的立場。在內政問題上也抓住羅姆尼的個人所得税低税率問題等。他也指出,美國經濟在復甦當中。拜登在前50分鐘辯論中打斷瑞安講話數十次,咄咄逼人。 [257]  拜登肢體語言豐富,不斷在對手回答問題時露出譏諷、嘲笑或是轉動眼珠的表情,比較引人關注。媒體評論認為,拜登更具攻擊性、有時用力過猛。奧巴馬就此次辯論表示,他為拜登的表現感到“無比驕傲”。奧巴馬説,他對拜登在維護中產階級利益上的努力深感欣慰,辯論有力,論據十足。 [258]  但根據辯論後民調,基本傾向於兩人勢均力敵。 [257] 
2013年1月4日,美國國會確認2012年總統大選結果。國會參眾兩院舉行由副總統拜登主持的聯席會議。拜登依次遞交各州及華盛頓特區的選舉人票投票結果。在清點了美國50個州的選舉人票後,國會正式確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與副總統候選人拜登在2012年11月6號的總統選舉中,以332票對206票擊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與副總統候選人、眾議員保羅·瑞安,獲得連任。 [248] 
2013年1月20日,拜登連任副總統宣誓就職 2013年1月20日,拜登連任副總統宣誓就職
2013年1月20日8時20分,美國副總統拜登的就職儀式在其官邸——美國海軍天文台舉行。在美國首位拉美裔女大法官索托馬約爾的主持和帶領下,拜登正式宣誓就任,他的家人以及司法部部長霍爾德、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120名客人見證了宣誓儀式。拜登宣誓就職使用的是一本拜登家族自1893年一直沿用的《聖經》。自1973年當選美國參議員以來他一直使用這本《聖經》宣誓。拜登在極為簡短的宣誓儀式後直接驅車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與奧巴馬一道參加在無名戰士墓舉行的獻花儀式。 [214] 
2015年10月21日,因兒子博·拜登患腦瘤去世,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白宮玫瑰園召開發佈會,宣佈不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由此終結幾個月來外界關於他將第三次角逐白宮的猜測,為希拉里·克林頓贏得民主黨提名移除了一大障礙。 [192] 

約瑟夫·拜登三競總統

2019年2月14日,據美國《國會山報》網站報道,熟悉拜登計劃的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幾乎肯定會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 [15]  2020年是他第三次競選美國總統 [1] 
2019年4月25日,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宣佈參選2020美國總統。 [3] 
拜登在“超級星期二”中黨內票數領先 拜登在“超級星期二”中黨內票數領先 [208]
2020年1月1日,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競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他表示不排除選擇一名共和黨人做大選搭檔的可能性。 [16] 
2020年3月,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密歇根州以77000票的領先優勢,獲得了44%的票數,且勢頭依舊。在2020年的“超級星期二”中拜登成功逆轉,領先僅剩下的民主黨總統初選競爭者桑德斯。 [17] 
2020年4月13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伯尼·桑德斯表示將支持他參加2020美國總統大選。 [18]  4月14日,前總統奧巴馬發聲力挺拜登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 [19]  4月15日,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公開支持拜登。 [19] 
2020年6月5日,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民主黨總統初選中贏得全國大會所需的過半黨代表票數,正式獲得該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 [20]  。美東時間2020年8月18日晚,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其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21]  2020年8月20日晚,拜登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22] 
喬·拜登在第三次總統競選中
2020年11月5日早晨,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仍未揭曉。截至美東時間5日7時(北京時間5日20時),拜登已贏得此前選情落後的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共26張選舉人票,並在擁有6張選舉人票的內華達州保持領先。 [23] 
2020年11月8日凌晨(美國時間11月7日),據美國媒體測算,拜登已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24]  據多家美國媒體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3日統計,全美所有州的選舉人票歸屬已確定,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 [25]  2020年11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 [6] 
自2020年11月7日美媒預判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贏得大選,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就開啓了組閣之路。此後的一個月間,拜登先後宣佈了國安與外交團隊、經濟團隊、衞生與抗疫團隊中的高級職務人選。拜登於11月23日宣佈一系列內閣成員名單,其中提名安東尼·布林肯擔任國務卿,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艾薇兒·海恩斯擔任情報總監,傑克·沙利文將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拜登還提名前國務卿約翰·克里擔任總統氣候特使,並將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但克里的職位並非內閣職位。 [209]  12月9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稱,拜登將提名美籍華裔女性凱瑟琳·戴為美國貿易代表。 [207] 
拜登內閣合影 拜登內閣合影
2020年12月4日,在加利福尼亞認證該州投票結果,55個選舉人承諾將投票給拜登後,拜登正式獲得足夠多的選舉人票以入主白宮。 [26]  2020年12月10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消息,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報道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特朗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 [27]  2020年12月15日據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當天晚些時候,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向美國人致謝。 [28]  多國領導人向新當選總統拜登發來祝賀。 [205] 
拜登提前鎖定總統選舉勝局
2021年1月7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確認,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特朗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4]  [212] 

約瑟夫·拜登總統生涯

在20日正式就任前,美國當選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19日在家鄉特拉華州國民警衞隊軍營發表告別講話,該軍營以他已故的兒子博·拜登的名字命名。“我死後,特拉華州將銘刻在我心中……我很榮幸成為你們的下一任總統,我將永遠是特拉華州的驕傲之子。”拜登在演講中幾度哽咽,表達了對家鄉熱愛與感激。在特拉華州結束演講後,拜登乘飛機前往首都華盛頓特區。 [122] 
2021年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民主黨人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舉行的就職典禮上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 [5]  [7]  拜登與副總統哈里斯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的見證下宣誓就職。隨後,拜登發表就職演講,呼籲美國人儘快結束對立和分裂的局面。儀式完成後,拜登團隊等人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敬獻花圈。 [212] 
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國會山簽署三份文件:就職宣言、內閣提名和副內閣提名。 [212] 
2021年1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到訪沃爾特·裏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會見了受傷美軍士兵。報道提到,這是拜登就任以來首次在白宮外進行的重大訪問,而這家醫院,也是拜登大兒子博·拜登去世的那間醫院。 [230] 
2021年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上任60多天來的首場正式新聞記者會 [100]  ,回答了邊境危機、控槍、基建計劃等熱點問題。 [149]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4月25日公佈的一項新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支持總統拜登迄今為止的工作表現,並贊同他提出的全面的基礎設施計劃。民調結果顯示,53%的受訪者認可拜登的工作,而39%的受訪者不認可拜登的表現。 [196] 
2021年4月28日上午9時(當地時間28日晚),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這是他以總統身份首次在國會發表演講。 [146] 
2021年11月7日,《今日美國》報道稱,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拜登的支持率繼續下滑,跌至38%。 [147] 
2021年11月19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拜登將在接受腸鏡檢查時,暫時將權力移交副總統哈里斯。 [41] 
2021年4月28日,拜登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 2021年4月28日,拜登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
11月18日,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18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46%的美國人認可拜登的工作表現,而不認可的比例為53%。10月,蓋洛普一項民調曾顯示,拜登的支持率從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第三季度的44.7%,下降幅度達11.3%。 [149] 
2021年11月22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表示,拜登計劃在2024年再次競選美國總統。 [43]  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健康狀況良好,將參加2024年大選,尋求連任。” [44] 
CNBC電視台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在12月再次降至歷史最低點,只有44%。根據12月17日至20日進行的、有1895名受訪者參與的調查,56%的受訪者不認同美國總統的工作。 [148] 
2021年12月20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與一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工作人員有“密切接觸”。兩人曾共乘“空軍一號”。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指導意見,拜登將按照他的日程表繼續工作。 [183]  [201] 
2022年1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紀念國會山騷亂事件一週年,譴責前總統特朗普踐踏美國民主制度,並稱必須確保類似暴力事件不再發生。 [190] 
2022年2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通電話,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交換了意見。 [278] 
1月6日,拜登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發表講話,紀念國會山騷亂事件 1月6日,拜登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發表講話,紀念國會山騷亂事件 [190]
美國白宮當地時間2022年1月14日宣佈,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1月19日的美國總統的一週年紀念日舉行正式新聞發佈會。拜登於2021年1月20日就任以來,罕有舉行新聞發佈會,但他經常在出席活動時簡短回答記者的提問。 [100] 
2022年1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東廳召開記者會,權作紀念自己執政滿一年。1小時50分鐘時間內,拜登談及在內政外交多個領域“政績”,稱他領導美國的第一年“既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取得巨大進步的一年”。 [252] 
2022年2月1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電話會談,雙方就當前俄烏危機進行交流。 [275] 
2022年2月16日消息,韓美外交部門就美國總統拜登今年5月下旬訪韓的相關事宜進行協調溝通。 [276]  同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就烏克蘭局勢進行通話。 [277] 
202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重申美國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承諾。 [279] 
2022年2月22日,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宣佈,美國總統拜登已經取消了與俄總統普京會晤的計劃。 [281] 
2022年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連發三條推特稱,剛剛結束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通話,譴責俄軍的“公然侵略”。 [282] 
2022年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 [283] 
2022年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就俄烏局勢發表講話。拜登重申,美軍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參與俄烏衝突,美軍去歐洲不是為了烏克蘭作戰,而是為了保護北約盟國。拜登講話中還表示25日,北約領導人還將舉行峯會,制定下一步採取的措施。 [284] 
2022年3月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當天他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雙方就制裁俄羅斯和援助烏克蘭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285] 
2022年3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其任內的首次國情諮文演講,重點提到了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和角色。拜登首先宣佈,將與盟友一道,禁止所有俄羅斯航班進入美國領空。 [286]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日前進行的民調顯示,拜登的總體支持率為37%,在獨立選民中的支持率為30%,這兩個數字均創歷史新低。 [287] 
2022年3月,美國高級官員稱,拜登剛剛與澤連斯基就烏克蘭核電站情況進行了交談。 [289] 
當地時間2022年3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禁止美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行政令,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和某些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和煤炭;禁止美國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新投資;禁止美國人資助或支持在俄羅斯投資能源公司等。這被視為美國製裁力度的又一次升級。 [291] 
當地時間2022年3月11日,據央視新聞消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約50分鐘的通話。澤連斯基在其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表示,他與拜登進行了實質性的對話,雙方同意採取進一步措施支持烏克蘭並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 [295]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2日,美國官員稱拜登將對數百名俄羅斯議員進行制裁,作為對俄羅斯的又一打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拜登最早將於3月24日訪問歐洲期間宣佈對俄羅斯國家杜馬300多名議員進行制裁。 [302]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北約盟國進行緊急會談。
據悉,美國國防部在拜登前往歐洲前,向白宮提供了一些向東歐增兵的計劃選項。 [303]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參加北約峯會並在會後舉行新聞發佈會。他認為,俄羅斯應該被排除在G20之外,但也表示,這將取決於G20成員國。拜登還稱,如果G20本年度輪值主席國印度尼西亞不同意將俄羅斯排除出G20,他認為應該允許烏克蘭也參加G20會議。 [304] 
白宮2022年3月25日發佈聲明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於3月29日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聲明指出,二人將就美新戰略伙伴關係、印度-太平洋事務、俄烏局勢等問題進行會談。聲明稱,拜登希望雙方在一系列共同利益上深化合作,包括供應鏈、氣候變化等問題。 [306] 
2022年3月2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美國史上首部聯邦反私刑法,私刑首次在聯邦法律中被列為仇恨犯罪。 [311] 
當地時間2022年3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雙方討論了美國及其盟友就俄烏衝突開展的工作,澤連斯基向拜登通報了俄烏談判的進程。拜登表示,美國擬向烏克蘭政府提供5億美元的援助。 [312]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西雅圖簽署行政命令,加強美國的森林保護能力,促進森林經濟和當地社區的經濟,提高火災後森林恢復能力,同時打擊過度砍伐森林的行為。 [314]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首次動用總統赦免權,宣佈赦免3人,其中包括一位前美國特勤局特工,他還宣佈對75名非暴力罪犯減刑。 [315]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瑞典首相安德松和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在白宮就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一事舉行會晤。拜登稱,美國政府正在向國會提交關於兩國加入北約的報告。 [319]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2日傍晚,美國總統拜登結束在韓國的訪問,乘坐專機抵達位於東京的駐日美軍橫田基地,23日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都內會談。這是拜登就任後首次訪日,也是岸田文雄與拜登舉行的首次面對面的正式會談。 [322]  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令,旨在改革警務實踐,加強治安問責,增強公眾信任。 [324] 
2022年6月14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宣佈,總統拜登將於7月13日至16日訪問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 [328]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3日,白宮方面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已正式簽署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 [351] 
當地時間2023年4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已決定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並將儘快宣佈他的競選活動。 [355] 
2023年4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上正式宣佈,將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 [356] 
白宮當地時間2023年7月28日宣佈,美國總統拜登將於8月18日在華盛頓近郊的美國總統度假地戴維營接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悦。 [362]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主持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式將亞太經合組織主席職務移交給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 [372] 

約瑟夫·拜登四次競選

當地時間2024年1月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開始其2024年大選的第一站活動。 [379] 
2024年2月,美國總統拜登贏得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初選,擊敗包括明尼蘇達州眾議員迪恩·菲利普斯和作家瑪麗安·威廉姆森在內的候選人。 [383]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內華達州民主黨黨團官網宣佈,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在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內華達州民主黨黨內初選中勝出。 [384] 
2024年2月9日,負責調查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文件門”的特別檢察官羅伯特·赫爾8日公佈報告,報告特別提及,這名現年81歲的總統“記憶力差”,記不住很多事。一些共和黨人藉此聲稱,這表明拜登“不適合”擔任總統。 [385] 

約瑟夫·拜登為政舉措

約瑟夫·拜登政治方面

  • 最高法院改革
2021年4月9日,美國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白宮簽署行政令,宣佈成立一個跨黨派委員會,就美最高法大法官人數等多項改革問題展開研究。白宮在當天發表聲明説,成立該委員會旨在分析有關美國最高法院改革的爭議觀點,並就具體改革建議的合法性展開評估。其研究主題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職年限、大法官人數規模以及最高法對審理案件的選擇和裁決等。 [53] 
美國最高法大法官沒有任期限制。前總統特朗普在任內先後任命了戈薩奇、卡瓦諾和巴雷特3位大法官。這讓美最高法“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的比例變為6:3。這也被輿論視為美國司法體系近30年來最劇烈的“意識形態轉變”。儘管拜登尚未就“增選”最高法大法官明確表態,該行政令一經發布即被美國媒體解讀為白宮有意就該問題進行民意“試水”。美聯社指出,改變最高法大法官的人數,需要國會批准。自美國南北戰爭之後,最高法大法官人數一直為9人,“任何想要改變這一人數的努力都將是爆炸性的”。 [53] 
該委員會由36名法律專家、學者以及前聯邦法官組成。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白宮法律顧問鮑勃鮑爾和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克里斯蒂娜羅德里格斯擔任委員會聯合主席。該行政令要求,委員會將舉行公開會議,聽取有關專家、社會團體的不同意見,並在會議後的180天內完成評估報告。對於拜登的這項政令,美國保守派認為,是民主黨試圖奪回最高法控制權的“危險信號”。他們直指,拜登此舉是對美國憲法根基的威脅。 [53] 
喬-拜登(Joe Biden) 喬-拜登(Joe Biden) [42]
  • 國會改革
2020年大選,由於疫情原因,美國多州採取了可郵寄選票、提前投票的方法。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則多次聲稱郵寄選票和提前投票中存在大規模舞弊。如指控弗吉尼亞州50萬份申請郵寄選票的申請是假的、俄亥俄州有5萬張選票作弊等,並引發了陰謀論。 [54]  因此自2020年大選以來,共和黨在多州推進限制投票法案,對選民身份驗證、郵寄投票等進行嚴格規定,對民主黨的選舉利益造成打擊。 [55]  如得克薩斯、佐治亞、亞利桑那、佛羅里達等州都修改了選舉法,如增加監票人員、禁止在選民沒有申請的情況下就郵寄選票等,總的修法方向對共和黨有利,所以民主黨稱此舉“限制了公民權利”。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推出的兩項投票權法案,是從聯邦層面作出的對策。 [54] 
2021年1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投票權法案。其中一項法案“投票自由法案”,進一步強化郵寄投票、提前投票等選舉方式的合法性; [54]  要求對選舉投票過程建立聯邦標準,包括允許當天註冊投票;將選舉日設為聯邦假日;允許選民出於任何原因採取郵寄投票方式等。 [55]  另一法案是 “約翰·劉易斯投票權發展法案”,要求有違反投票規定歷史的州需獲得司法部批准才能實施新的選舉相關法律。主要賦予聯邦政府審查美國各州選舉法的權力。 [54]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國會參議院的共和黨人,時不時就把拜登提名的人事人選拿出來“鬥法”,通過各種各樣的“合法規則”加以阻撓。與此同時,其提名通過所需的時間也創下新高。而且,鑑於2022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拜登的人事提名在參議院過關的難度將繼續增大。且之前提出的兩項選票法案並未成功在私下同共和黨達成交換。 [54]  鑑於此,拜登於2022年1月11日在亞特蘭大發表演講,向美國國會隔空喊話,呼籲參議院改變冗長辯論規則(也稱“拉布”,指的是在美國國會通過不停演講的拖延戰術,拖延議事時間,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議員的發聲權利。根據這項規則,任何一名參議員可以通過在辯論時作冗長演講等方式拖延對法案的辯論時間,以阻止、推遲對法案或其他決議的投票等推動程序),目的是讓近期民主黨提出的兩項關於投票權的議案順利過關,以服務於選舉這項最大的政治。
拜登還在演講中把反對這兩項投票權法案的人比喻為“種族隔離主義者”和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叛亂者”。這兩項法案禁止州議會通過重新劃分選區來限制少數族裔選民,旨在保護選民的權利。因為美國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隨後按“各選區人口大致相等”原則、結合人口變化情況重新劃分選區,導致部分州有機會在重新制定選區地圖時故意忽視黑人、非洲裔等少數族裔羣體。 [56] 
2022年1月11日拜登在亞特蘭大就投票法案發表演講 2022年1月11日拜登在亞特蘭大就投票法案發表演講

約瑟夫·拜登經濟方面

  • 經濟救助
2021年1月14日,美國當選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稱美國面臨着沉重的人類苦難,因此他提出總額達1.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億元)的經濟救助計劃,希望能夠扭轉疫情,加快疫苗接種,同時為那些因受疫情影響陷入經濟困境的人們給予財政援助。 [61]  拜登指出美國國會2020年底通過的經濟紓困計劃遠不足以應對危機,仍需採取更多舉措控制疫情和救助經濟。他提出救助、復甦“兩步走”計劃,為美國家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資金援助,通過投資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研發創新等推動經濟復甦。 [50] 
通過這項名為“美國救助計劃”的立法提案,拜登希望在執政百天內完成1億劑疫苗接種的計劃,同時推進春季之前大多數學校能夠重新開學的目標。在公共衞生方面做出努力的同時,拜登表示也要提供新一輪援助來穩定經濟。拜登在一次全國性講話中説:“我知道我剛剛所説的(事情)並不便宜,但是我們如果不做我所提議的事情,那後果是我們承擔不起的。”這項救助計劃中有約4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9萬億元)將用來應對新冠疫情和支持疫苗接種,約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萬億元)直接救濟家庭,有約4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5萬億元)分給受疫情影響的小型企業和社區。 [61] 
此前的新冠疫情提案中拜登曾提出給予美國人6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85元)的援助,如今最新救助計劃又要為大多數美國人提供1400美元(約合人民幣9065元)的支票,這樣一來拜登呼籲給予人們的援助金總額達到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950元)。此外,根據這項計劃,政府將暫時增加失業救濟金直至9月,並暫緩執行驅逐和取消抵押品贖回。在長期政策方面,計劃提出將每小時最低工資提高到15美元(約合人民幣97元),延長員工的帶薪休假並提高有子女家庭的税收抵免。報道稱這將使得婦女更容易返回工作崗位,進而有助於恢復經濟。 [61] 
3月6日,參議院通過了經修改的經濟救助計劃,刪除了將法定聯邦最低工資從每小時7.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的內容,並修改了有關失業救濟福利的內容。因此,該計劃被送回眾議院重新審議和投票。3月10日,眾議院以220票贊成、21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這一計劃,該計劃隨後提交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成為法律。計劃主要包括:為每週失業救濟金增加300美元額外福利,擴大失業救濟範圍並將適用時間延長至9月6日;為州和地方政府注入約3500億美元資金;為學校重新開放提供約1700億美元等。3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了1.9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 [36] 
當地時間2022年3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政府機構仔細研究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好處和風險,包括研究創建美國數字央行貨幣(CBDC)。 [294]  當地時間8月16日,美國總統喬·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為7500億美元的《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令該立法正式生效。該法案包括未來十年投入約4300億美元用於氣候和清潔能源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等內容。 [342-343]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避免鐵路工人舉行全國性罷工的立法。這是解決工人與主要貨運鐵路公司之間長期爭端的最後一步,也標誌着30年來美國政府首次對鐵路勞資糾紛進行這種干預。 [349] 
2022年12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白宮舉行會談。雙方就美歐貿易等問題展開討論,但未能解決《通脹削減法案》引發的分歧。 [350] 
2021年1月14日,拜登提出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 2021年1月14日,拜登提出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 [61]
  • 税制改革
拜登作為民主黨的總統,主張對富人給予適當的加税。他的税改思路與共和黨總統特朗普正好相反。貧富差距拉大是美國社會撕裂的一個重要原因,拜登上台要讓美國人“團結”起來,必須選擇向貧富差距開戰。
根據拜登競選時的税改方案,在個人所得税改革方面主要有幾項加税措施:一是將聯邦個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適用年應税所得40萬美元以上的納税人)從37%恢復到奧巴馬時期的39.6%(美國除了7個州不徵個人所得税以外,其他州都還有自己的個人所得税,加利福尼亞州的税率最高,為1%~13.3%);二是規定選擇分項扣除,並且年應税所得超過40萬美元的納税人最高只能按28%的税率來計算税前扣除的金額;三是對年應税所得超過40萬美元的納税人恢復實行“皮斯限額”,即納税人調整後毛收入超過規定標準部分3%的金額要從分項扣除額中減除;四是對個人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納税人取得的長期資本利得和合格股息改按39.6%的普通所得税率徵税,而不再按最高20%的税率徵税;五是逐步取消年應税所得40萬美元以上納税人的“合格經營所得扣除”(個體户、獨資企業主、合夥人等可以將其合格經營所得的20%在税前扣除的制度)。
工薪税社保税改革方面,拜登的税改方案計劃將僱員年工薪所得40萬美元以上的部分也納入徵税的範圍,目前規定工薪税不對僱員工薪收入13.77萬美元以上的部分徵收,但税改後則只有13.77萬美元~40萬美元之間這部分工薪收入免税,40萬美元以上的工薪收入仍要繳納工薪税(美國僱主和僱員工薪税税率各為6.2%),這樣工薪税的税基就出現了所謂“多納圈洞”現象,即僱員的工資收入中兩頭都需要繳納工薪税。
此外,在遺產和贈與税、公司所得税等方面,拜登也有自己的税改計劃。總之,拜登税改方案突出的特點就是兩個字,“加税”。不過,這種加税不是“一刀切”式的對所有人都加税,而是對富人和大公司加税。其實,拜登的税改方案中也夾帶着一些對普通民眾減税的成分,例如個税改革方案就計劃將17歲以下兒童的税收抵免額從目前的2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即撫養一個孩子每年可以少繳3000美元的個税),並給7歲以下的兒童再附加600美元的税收抵免額,同時取消家庭年收入必須達到2500美元的申請門檻。拜登給中低收入者減税,一方面是要縮減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是想把税改與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紓困計劃結合起來。
約瑟夫·拜登 約瑟夫·拜登
  • 基礎建設
2021年11月5日晚,美國會眾議院以228票贊成、206票反對的結果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法案包括為現有聯邦公共工程項目提供資金,同時在5年內新增約5500億美元投資,用於修建道路、橋樑等交通基礎設施,更新完善供水系統、電網和寬帶網絡等。它將提供1100億美元用於修復美國老化的高速公路、橋樑和道路(其中400億美元的橋樑投資是自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建設以來最大的一筆);390億美元用於擴大公共交通系統;660億美元用於改善鐵路服務(是50年來對客運鐵路服務的最大投資);分別提供650億美元用於改善互聯網接入和電網現代化,等等。分析認為,民主黨在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失利後,急需在立法方面取得突破提振士氣。這促使黨內保守派和進步派相互妥協,為立法掃除障礙。不過,“基建法案”較拜登最初提案大幅“瘦身”,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有待觀察,且將進一步增加聯邦財政壓力。
2021年11月15日,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簽署基礎設施投資法案 2021年11月15日,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簽署基礎設施投資法案
拜登指出基建法案將創造“藍領”就業機會,新增的“絕大多數”就業崗位將不需要大學學位。美國人“可能會在未來2—3個月內看到法案的效果。”白宮預計,法案簽署成法後,將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增加約200萬個就業崗位。11月16日,拜登在白宮簽署了該項美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基建法案。 [40] 
  • 改革美聯儲人事
2021年11月22日,拜登提名傑羅姆·鮑威爾連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若提名獲國會參議院批准,鮑威爾將於2022年2月開啓第二個4年任期。拜登還提名美聯儲理事萊爾·佈雷納德接替理查德·克拉裏達擔任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裏達的任期將於2022年1月31日結束。拜登發表聲明説,在鮑威爾和佈雷納德的努力下,美聯儲為促進美國就業市場復甦和經濟重啓所制定的政策幫助美國經濟取得了顯著進步,支撐美國經濟度過了現代史上最嚴重的衰退,走上覆蘇之路。拜登表示,美國經濟不但要從新冠疫情中恢復,而且要比疫情前“更加強大”,相信美聯儲維持低利率、穩定物價和實現充分就業等方面的政策將有助於實現上述目標。 [105] 
2022年1月14日,拜登宣佈提名前財政部官員莎拉·布盧姆·拉斯金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負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同時提名兩名大學教授擔任美聯儲理事。拜登在白宮當天發表的聲明中説,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物價上漲的挑戰,需要美聯儲發揮穩健和獨立的領導作用。拉斯金是最有資格擔任美聯儲負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人選之一;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莉薩·庫克、戴維森學院經濟學教授菲利普·傑斐遜是才華橫溢的經濟學家,在一系列經濟問題上擁有豐富經驗。拜登説,三人將與此前獲得提名連任美聯儲主席的鮑威爾等人一起,繼續引導美國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復甦的軌道,同時確保物價上漲不會在長期變得根深蒂固。 [99] 
  • 對外貿易
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儘管兩名候選人在幾乎所有其他問題上都存在分歧,但貿易是拜登借用其共和黨對手言論的一個領域,他承諾“買美國貨”,這與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中制勝的“美國優先”議程如出一轍。拜登在競選期間的立場表明,他不可能大規模逆轉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拜登説過要把國內政治事務放在首位,因此貿易協議不太可能成為他的首要任務,但拜登也表示,他希望美國再次開始參與到多邊組織中,包括世界貿易組織。然而,在如何處理美國與歐洲及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貿組織之間的外交關係上,拜登的做法與特朗普截然不同。而拜登的一個首要任務將是與這家總部設在日內瓦的機構重新接觸,討論改革議程。 [217] 
拜登的貿易政策表現出“親工人”傾向,落實《美墨加協定》中的勞工和環境保護將是重中之重。拜登承諾“從更好地服務於美國中產階級的角度”來看待貿易。拜登政府還致力決定如何處理美國對盟國鋼鐵和鋁徵收的進口關税。在世貿組織中,一些國家對這些關税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對此,拜登通過利用世貿組織機制與盟國談判關税水平來找到解決辦法。他還試圖談判達成類似於《美墨加協定》部分內容的協議。 [217] 
針對特朗普執政時期進行的中美貿易戰,拜登的貿易政策更加緩和,但仍然保持“競爭”姿態。採取更加多邊的方式向中方施壓、要求其進行經濟改革,也是拜登的貿易政策的一個特點。然而,對中國的關税可能會維持不變。 [217]  同時拜登沒有選擇一上任就加大火力,對中國發起新一輪貿易制裁。 [217]  2021年1月29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表示,拜登政府會對之前所有的國家安全措施進行審查,包括2020年1月與中國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將趁機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根據拜登的表態,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會有所減少,拜登政府在評估期間會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税,直到全面評估完成為止。待到美國找出與別國聯合抗華的最佳辦法後,政府再決定做出哪些改變。 [245]  拜登政府對中美經濟關係的全面審查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前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初簽署的協議。在這份協議中,為了保護美國的關鍵產業,如汽車和飛機制造,特朗普政府威脅對價值3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開徵關税,經過雙方協商,中國承諾購買更多美國產品並改變其貿易做法。但拜登沒有提及這筆交易將何去何從,導致價值3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税懸而未決。 [244] 
拜登試圖派遣副國務卿温迪·謝爾曼訪華等舉動,表達想與中國一起解決貿易問題,但因為種種原因,謝爾曼卻未能成行。2021年7月,美財長公開承認特朗普關税政策的錯誤,進一步釋放和解信號。 [244]  《新聞週刊》表示,隨着拜登政府開始對中國科技公司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進行更廣泛的審查。 [103]  2021年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新行政令,撤銷了前總統特朗普對TikTok和WeChat等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的禁令。新行政令還要求美商務部對外國運營的應用程序進行評估,並“酌情采取行動”。取而代之的是,拜登指示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調查與外國“對手”(包括中國在內)相關的應用程序,對它們進行“基於證據的”分析,並可以“酌情采取行動”。拜登政府認為這些應用程序可能對其數據隱私及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244]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備忘錄,該行政命令將處理對多個應用軟件的審查申請。備忘錄稱,商務部將在標準決策框架下采取“嚴格的、基於證據的分析來評估和解決外國運營的應用程序帶來的風險”。 [223] 
  • 芯片方面
當地時間2022年8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項旨在實施《2022年芯片和科學法案》的行政命令。 [344] 

約瑟夫·拜登外交方面

  • 參議院任上外交活動
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在美國的外交舞台非常活躍,很多國際重大事件均能看到他的身影。作為中東問題專家,拜登對里根總統就職期間所發生的“伊朗門”事件進行過嚴厲的批評,在卡特總統任職期間他被派往前蘇聯與柯西金和勃列日涅夫進行限制戰略武器會談,他也曾援助波斯尼亞人反抗米洛舍維奇的鬥爭。 [240]  拜登的許多外交政策立場包括主張與蘇聯限制戰略武器、促進巴爾幹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北約擴大到包括前蘇聯集團國家以及反對第一次海灣戰爭。後來幾年,他呼籲美國採取行動結束達爾富爾的種族滅絕,並公開反對喬治·W·布什總統對伊拉克戰爭的處理,特別是反對2007年增兵。 [199] 
1988年1月15日,拜登訪問蘇聯與葛羅米柯會面 1988年1月15日,拜登訪問蘇聯與葛羅米柯會面 [238]
在拜登在參議院的第一個十年中,拜登專注于軍備控制問題。針對美國國會拒絕批准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和吉米·卡特1979年簽署的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拜登主動會見了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向他介紹了美國的關切和利益,為了解決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反對意見,他進行了幾次修改。當里根政府希望對1972年《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進行寬鬆的解釋,以使戰略防禦計劃得以實施時,拜登主張嚴格遵守該條約的條款。1986年,拜登因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再次與里根政府發生衝突,導致拜登參議員和國務卿喬治·普拉特·舒爾茨之間發生激烈爭吵。
大多數觀察人士認為,拜登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在1990年代為解決巴爾幹半島衝突所作的努力,被視為一位敦促克林頓政府對塞爾維亞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採取行動的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斯普林菲爾德的集會上,奧巴馬稱讚拜登“幫助制定了使巴爾幹半島結束殺戮的政策”。拜登曾敦促採取干預手段來制止對波斯尼亞穆斯林的種族清洗。後來支持北約採取轟炸行動,迫使塞爾維亞軍隊撤出科索沃 [240] 
1990年代,拜登在巴爾幹半島進行調停 1990年代,拜登在巴爾幹半島進行調停
拜登在1991年克羅地亞獨立戰爭期間聽到塞爾維亞人虐待事件後,開始對南斯拉夫戰爭感興趣。波斯尼亞戰爭爆發後,拜登是第一批呼籲“解除和打擊”政策的人之一,該政策包括解除武器禁運、培訓波斯尼亞穆斯林並用北約空襲支持他們,以及調查戰爭罪行。喬治·H·W·布什政府和克林頓政府都不願意實施這一政策,擔心巴爾幹半島陷入困境。2003年4月,拜登在巴爾幹半島呆了一週,與塞爾維亞領導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進行了三個小時的會晤。拜登説,他告訴米洛舍維奇,“我認為你是一個該死的戰犯,你應該作為一個戰犯接受審判。”拜登在1992年寫了一份修正案,迫使布什政府武裝波斯尼亞人,但在1994年推遲到克林頓政府更傾向於採取的較為温和的立場,然後在第二年簽署了由鮑勃·多爾喬·利伯曼發起的一項更強有力的措施。1995年北約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轟炸行動導致了《代頓和平協議》和成功的北約維和行動。拜登稱他在影響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巴爾幹政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與外交政策相關的“公共生活中最值得驕傲的時刻”。1999年,在科索沃戰爭期間,拜登支持北約對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轟炸行動,並與他的朋友約翰·麥凱恩共同發起了“麥凱恩—拜登科索沃決議”,該決議呼籲克林頓總統使用一切必要的武力,包括地面部隊,就塞爾維亞在科索沃的行動對抗米洛舍維奇。1998年,《國會季刊》將拜登列為“十二位有所作為人物”之一,因為他在多項外交政策事務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包括北約擴大和成功通過了精簡外交機構和懲罰海外宗教迫害的法案。
2007年9月6日,外委會主席拜登訪問伊拉克時與美大使見面 2007年9月6日,外委會主席拜登訪問伊拉克時與美大使見面 [10]
拜登對於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戰向來抱批評態度,多次對新保守主義的中堅力量如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副總統切尼等人的行為表示反對,認為“嚴重低估了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的不坦率和無能”。拜登的這些言行並非是紙上談兵,因為他曾親身去往伊拉克、阿富汗等遭受戰火摧殘的地區,戰爭的殘酷性使他認識到長此以往美國將會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42]  1991年,拜登投票反對批准海灣戰爭,他説,美國幾乎承擔了反伊拉克聯盟的所有負擔。拜登在2002年表示,薩達姆·侯賽因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除了消除這一威脅外別無選擇。布什拒絕了拜登與參議員理查德·盧格達成的一項決議,該決議授權在外交努力用盡後才採取軍事行動。2002年10月,拜登投票贊成授權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為伊拉克戰爭辯護。雖然他很快成為了戰爭的批評者,並將自己的投票視為“錯誤”,但他並沒有要求美國撤軍。他支持用於支付佔領的撥款,但一再主張戰爭應該國際化,需要更多士兵,布什政府應該就衝突的代價和持續時間“與美國人民保持一致”。
2008年1月31日,拜登和理查德·盧格在外委會質詢基辛格 2008年1月31日,拜登和理查德·盧格在外委會質詢基辛格 [10]
奧巴馬和拜登在一個至關重要的對外政策問題上有過分歧。拜登曾投票支持參議院授權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最後決議,而奧巴馬(當時還不是聯邦參議員)公開反對這項決議。不過,拜登在投票支持這項最後決議之前,曾推動過一項決議案,主張只有在竭盡一切外交方式後才能授權軍事行動。拜登是在這項決議案遭到否決後投票支持戰爭授權決議的。但是,他也投票否決了一項要求布什政府在出兵伊拉克前需獲得進一步授權的修正案。2005年,拜登表示他在伊拉克問題上投出的一票是“一個錯誤”。在奧巴馬選定拜登為競選夥伴後,兩人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共同參加集會,奧巴馬稱拜登是“批評布什、麥凱恩對外政策的有力聲音,也是一位將對恐怖主義分子主動出擊並以負責任的方式結束伊拉克戰爭的新路線的倡導者。” [240] 
1979年與埃及時任總統薩達特握手 1979年與埃及時任總統薩達特握手
拜登自加入參議院對外關係委員會以來走訪世界各地,不僅與很多外國領導人、而且與他們的副手和高級助理以及很多反對派領導人建立了熟悉的關係。參與解決過的重大問題包括軍備控制、核不擴散、北約擴展、超級大國對立以及美國同第三世界的關係等。一直堅定倡導全球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並且是一位率先支持通過國際努力控制碳排放和温室氣體的人士(拜登在20年前第一次起草了氣候控制法案)。對自由貿易協定,拜登給予支持。拜登對非洲事務尤為關心。很早便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進行抨擊。在達爾富爾,他一直敦促採取更有力的行動制止流血衝突。 [240] 
拜登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任上 拜登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任上
拜登就任外交委員會主席後,在一系列重大外交問題上闡明自己的立場,向布什叫板。他表示:外交關係委員會工作的重點,將集中在國家導彈防禦體系、反彈道導彈條約、地球變暖、艾滋病以及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戰略利益等重要問題。針對布什總統上任以來提出的一些對外政策,拜登表示:他要在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一系列的聽證會,對美國面臨的這些重要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以便美國人民能夠更好地理解美國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挑戰。事實上,拜登這一舉動就是要表明他對白宮的態度。那就是:在外交領域裏,白宮不能單獨決定美國的對外政策;參議院要在美國對外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40] 
在導彈防禦計劃方面,他對此項系統持懷疑態度,稱這項計劃同樣受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會加速核武器的軍備競賽。在對外政策上,他主張加強兩黨聯繫。拜登稱他希望“在產生更多的一種經兩黨協商達成的政策方面起到作用”,並計劃與國務卿鮑威爾在涉及歐洲、朝鮮、中國、俄羅斯以及軍控方面進行更為密切的合作。在亞洲事務方面,控制參院的民主黨將定下與共和黨不同的基調。在涉及諸如對待朝鮮的新的導彈防禦和政策方面,布什總統為所欲為的行為將受到更為嚴格的審查。參院的民主黨助手認為,亞洲還可以期望美國參議院更加關注東南亞,在與中國這樣的國家打交道時,更加關注的是“機會”,而不是威脅。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反對明言協防颱灣。拜登一向主張“一箇中國”,台海爭議和平化解,台灣前途應符合兩岸人民意願。他主張維持“模糊策略”,反對美國明言協防颱灣;他也主張延續美國現行的“一箇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 [206] 
對中國
  • 訪華外事
在1979年,2001年、2011年和2013年,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曾經四度訪問中國。1979年,時任美國參議員的拜登初次訪華,並遊覽了長城 [29]  。2001年8月,拜登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身份訪問中國,期間與時任總理朱鎔基舉行會談時強調,美國人民敬仰中國的歷史、文化和人民。二次大戰之後,由於多種原因,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長期缺少來往,互相缺乏瞭解,兩國需要加強相互瞭解,以避免發生誤解。拜登還指出中國的重要性在日益上升,美中關係對兩國十分重要,對世界也十分重要。美國希望與中國發展相互信任的合作關係。 [46] 
應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邀請,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於2011年8月17日傍晚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正式訪問。訪問期間,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時任總理温家寶分別會見拜登。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為拜登舉行歡迎儀式並舉行會談,還陪同拜登前往四川綿陽進行訪問。2011年8月21日,拜登訪問四川大學並發表演講,強調中國數十年來已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中國的持續繁榮對美中兩國和世界都有利。拜登在演講中指出美中兩國正共同努力促進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經濟增長。一個繁榮的中國將更需要美國產品,也將為美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中國的發展繁榮符合美國利益。作為世界經濟兩大驅動力,美中兩國應與20國集團一道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繁榮進一步作出貢獻。美中兩國還可以加強地方、民間交流以及創新、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拜登説,作為兩個偉大國家和全球事務的參與者,美中合作將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 [14] 
拜登應時任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邀請,於2013年12月4日至5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 [30] 
  • 相關會晤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 [34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 [348]
  • 對華政策
拜登對2001年布什上台伊始對華持強硬態度表示不滿,認為積極溝通和協調才是解決中美分歧的關鍵。他認為:布什政府應該繼續美國曆屆政府過去在台灣海峽問題上的立場。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地持模糊不清的態度,也就是説,美國要警告中國不要向台灣發動軍事進攻,美國要警告中國,如果發動進攻,美國“可能”會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但同時美國也不要向台灣做出“如果中國進攻,美國一定會出兵保護”的承諾。所以,拜登對布什總統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很不欣賞。他同時強調必須推動中國遵循法律和政治方面的國際準則,以及鞏固現有聯盟以提防中國異常地侵犯美國及其盟國的根本利益。反對把中國視為敵人,也不以中國為盟友,而是認識到中美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共同利益。他認為能源及環境是對華關係的兩個特別重要的領域。作為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2007年要求議會研究服務全面研究中國在亞非拉正在增長的軟勢力,在2008年主持了參議院“全球化時代的美中關係”聽證會,對中國的國情及外交有較一般美國政治家更廣泛,深入的認識及思考。 [266] 
2019年6月在艾奧瓦州的一場競選演講中,拜登突然改口對中國示強,與拜登5月稱“中國不是美國競爭對手”的表態迥然不同。“我們正在和中國競爭,我們需要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他們對我們是嚴峻的挑戰,在某些領域是真正的威脅”,他還批評特朗普發起的關税戰“正在惡化這種挑戰”。
拜登政府上台後更加明確了將大國競爭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主軸,更加註重謀勢和謀篇佈局,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通過體系化方式對華遏制。 [57]  但其對華政策將與特朗普時期有很大不同,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美國將與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塑造規則;美國對華將採取強硬措施;美國打算在“中美利益交匯的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第一,美國將與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憑藉佔據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從環境到勞動力、貿易、技術以及透明度的規則。第二,美國對華將採取強硬措施,不讓中國主導未來的技術和產業發展。第三,美國打算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和全球衞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匯的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報道稱,顯然,這一政策主張與特朗普時期的對外政策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在第一條和第三條上。第一條代表美國新政府恢復多邊主義,但對華關係上具有一定的對抗性。第三條即進一步壯大中美利益交匯的領域。但是,拜登新政府的第二條主張意味着阻止中國崛起為技術和產業強國。從雙邊角度看,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比特朗普政府趨於緩和,但同時,拜登比特朗普更加重視盟友的地位和作用,將領導盟友重塑多邊領域的國際經貿規則。 [79] 
拜登上台後,基於政治實用主義,繼承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打壓路線,屢屢觸碰中國底線,致使中美關係陷入新的困境。2021年9月10日進行的中美元首通話則釋放出兩國有望迴歸由元首外交發揮戰略引領作用的軌道。這對於中美關係走出前段時間的對抗,走向探討和摸索,建立理性、穩健的關係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或可成為一個具有建設性意義的、積極的開端。 [107] 
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表示,中美在對兩國關係的目標定位上具有明顯差異。“中國總體上聚焦合作,強調互利共贏,即‘中美合作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但美國則強調分歧,有三個點非常清晰:一是戰略討論,二是競爭管控,三是避免衝突”。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存在兩個重要內在矛盾:它希望同中國競爭,但競爭導致衝突的危險是現實且日益強烈的,這些危險很容易把美國拖入泥潭;另一方面,在許多全球性議題上,美國無法在缺乏中國合作的情況下取得成果,但其國內政治邏輯又建立在“必須削弱中國”的假設之上。截至目前,尚未看出美國意圖調整其對華政策“三分法”的信號,這或將成為中美關係取得現實突破的一大障礙。 [107] 
  • 對華舉措
2021年9月10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通電話,就中美關係和雙方關心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廣泛的戰略性溝通和交流。此次中美高層通話正值美國在氣候變化與阿富汗問題上急需中國支持的時間點,通話本身折射出一定積極信號,但雙方通稿中公佈的內容同時呈現出兩國對中美關係目標的明顯差異。在通話中,中美領導人討論了避免讓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演變為衝突。拜登和習近平通話的語氣顯得“熟悉”而又“坦率”,此次通話的目的不是為了達成具體的協議或成果。在通話中,雙方同意繼續通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繫,將責成雙方工作層加緊工作、廣泛對話。中國領導人“應約”和美國通話的事實,顯示出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內壓力的增大,美國政府同中國溝通的意願日益明顯。《華爾街日報》8日評論稱,此次通話的背景是,拜登政府正着手完成對華政策的全面評估,基本沿襲了特朗普的偏強硬立場,同時尋求團結盟友共同抗衡中國,但結果“喜憂參半”。而路透社則稱,在最近幾個月中,中美關係並未變得“柔和”,兩國幾乎一直在進行外交方面的交鋒:3月的阿拉斯加會談火藥味十足,7月底的天津會談亦一如預期,未達成具體協議。 [107] 
拜登在通話中就中美關係做出不少重要表述:“美方從無意改變一箇中國政策。美方願同中方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確定雙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加強溝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識。”不過在白宮稍早前發佈的消息稿中,拜登的上述對華表述則相對模糊。白宮消息稿稱,兩位領導人進行了廣泛的戰略討論,他們討論了兩國利益一致的領域,也討論了雙方利益、價值觀和看法存在分歧的領域。他們同意開誠佈公地討論兩大領域的問題。這次討論是美國持續努力以負責任地方式管理美中競爭的一部分。兩位領導人還討論了兩國都有責任確保競爭不會轉變為衝突。兩國在此次通話中主要達成三點共識:第一,溝通對話的重要性,這是處理雙方關係的基本步驟。第二,雙方均表達了期望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的意願。第三,雙方應有更多交往,共同探討合作潛力。 [107] 
拜登表示,世界正在經歷快速變化,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美中如何互動相處很大程度上將影響世界的未來。兩國沒有理由由於競爭而陷入衝突。美方從無意改變一箇中國政策。美方願同中方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確定雙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重點和優先領域,避免誤解誤判和意外衝突,推動美中關係重回正軌。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加強溝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識。雙方一致認為,中美元首就中美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深入溝通對引領中美關係正確發展非常重要,同意繼續通過多種方式保持經常性聯繫,將責成雙方工作層加緊工作、廣泛對話,為中美關係向前發展創造條件。
CNN消息,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週一表示,拜登政府將不會派出美國官方代表團參加 2022 年北京冬奧會,以此正式宣佈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 [104] 
對歐洲盟友
  • G7
2021年6月10日,美國總統小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開啓了歐洲之行,到訪第一站是參加在英國康沃爾郡舉行的七國集團首腦峯會,之後再到歐盟和北約總部。日程滿滿,但目標都是一樣。正如拜登出發前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梳理他此行目的是:1)重塑與歐洲盟友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2)捍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價值觀;3)聯合民主國家應對所謂“中國對西方自由世界帶來的挑戰” [70] 
為了給自己此次歐洲之行提前造勢,拜登在2021年6月6日紀念二戰諾曼底登陸77週年時期 [363]  借《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強調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拜登在文章中稱,這是自己上任以來首次出訪國外,歐洲國家是美國最親密的民主夥伴。他還表示,此次的出訪將準備與歐洲國家共同商討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性災難以及全球不穩定局勢,並展示美國以及歐洲等民主國家在應對新冠疫情中所表現出的抗疫能力。 [71] 
G7峯會領導人合影 G7峯會領導人合影
6月13日,G7峯會落下帷幕。報道稱,在G7峯會結束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國又回到了談判桌前”。據悉,拜登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將這句話重複了五次之多。拜登還稱,美國將重新領導世界,與那些有着深刻價值觀的國家一同領導世界,現在只有各國共同努力才能應對全球威脅,美國會在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峯會上拜登也一直竭盡全力,試圖重新建立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格局。據ABC新聞報道,拜登表示,他在重建美國與盟友信譽的道路上已經得到了很大進展。報道還稱,會議上拜登一直嘗試説服其他各國領導人,與其一同簽署涉疆問題的聯合聲明,並組成反華陣營遏制中國。拜登還解釋稱,在這件事上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是道義和實際上的當務之急。 [87] 
《環球時報》稱,英國當地時間12日晚,拜登試圖説服G7領導人在聯合聲明上簽字,譴責中國在新疆地區實行所謂的“強迫勞動”,但並沒有取得“巨大成功”。報道表示,在是否應明確指責中國的問題上,G7領導人之間存在嚴重分歧。CNN消息稱,“會議期間的分歧一度讓話題變得十分敏感,以至於房間內所有互聯網都被中斷,這些分歧讓歐洲國家與美國、英國、加拿大針鋒相對”。拜登曾一度向其他領導人發出呼籲,要求他們公開譴責中國,並強調有必要採取行動。而《華盛頓郵報》在題為《拜登要求七國集團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但並非所有盟友都對此抱有熱情》的報道稱中,拜登似乎不太可能説服他們完全支持其提議。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主任羅賓·尼布利特説,“美國對中國的強硬立場越來越現實,歐洲對中國的温和立場也越來越現實。” [93] 
此外,拜登還在G7峯會上提出將耗費40萬億美元打造“重返更好世界”倡議,向全球發展中和貧困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援助,從而形成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品,並與之相抗衡。同時,白宮也正式發佈了該項全球性基建計劃的具體內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該項目在拜登聯合G7其他國家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的計劃中是關鍵一環。 [87] 
德國《商報》6月3日曾發出報道稱,G7峯會擬提出全球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倡議,以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推進大型建設項目,從而替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隨後,多家外媒對此事進行了報道。而《紐約時報》以《拜登試圖聯合七國集團對抗中國影響力》為題報道稱,拜登於6月12日敦促歐洲國家和日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數千億美元的資金,作為依賴北京修建新公路、鐵路、港口和通信網絡國家的另一種選擇,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和安全影響力。報道稱,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首次討論組織一個直接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方案。 [93] 
2022年2月,俄羅斯衞星通訊社消息,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磋商如何協調對俄羅斯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進行迴應的下一步措施。 [280] 
  • 對法國
據美國媒體報道,發生的“天價潛艇訂單被搶奪”事件,引發了許多國家關注。該事件由這幾個國家上演,即“受害者”法國、“搶劫者”美國和英國以及“毀約者”澳大利亞;價值660億美元的訂單由法國被迫轉交到英美,馬克龍對此做出了強烈反應,包括召回大使、外交譴責等,不過事情最後還以法國“認栽”告終了,沒有任何賠償的消息。
報道稱,昨日將出席二十國集團峯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會晤,這也是他們自從上次經歷危機後第一次碰面。這次會面特意選擇在了法國大使館(此前馬克龍從法國駐美大使館召走),雙方也是特意要就這件事展開“暢談”的。不過由於拜登“行程太滿”,馬克龍在大使館一直等了一個半小時,被一些媒體稱為“很不禮貌。”會談一開始,拜登和馬克龍都同時提到了潛艇訂單事件。但拜登沒有等馬克龍説話就搶先表示:“因為美國與澳大利亞的核動力潛艇協議,使澳大利亞政府取消了與法國製造商簽訂的數百億美元的常規動力潛艇大單,造成了美國與法國的緊張關係,”把責任都攬在了自己頭上。對於這麼客氣的話,馬克龍自然也是沒有什麼好説的,只能賠一副好臉。 [117] 
接着拜登又表示:“用一個英文單詞來形容,我們真的非常愚蠢,法國是極其寶貴且重要的合作伙伴,應該早些和你們溝通美澳的核動力潛艇協議事宜……”看起來他真的很後悔。此外兩個人又聊了很多關於氣候變化、數字領域、衞生等國際問題上的合作、軍事話題等,會談氣氛比較輕鬆。 [117] 
拜登向馬克龍道歉 拜登向馬克龍道歉
馬克龍非常坦率地告訴記者“甜言蜜語很好聽,但是實際行動更可貴”。他表示美國和法國通過會談已經達成了友好合作的溝通,會晤讓兩個國家重新建立起來信任。在國外人士看來,拜登仍然是“極其虛偽和做作”。有評論表示,搶奪法國訂單這件事肯定不是一時衝動做下的,中間有漫長的決策過程,足以讓美國考慮到任何後果,但他們還是下決心這樣幹了;絕對不是拜登所謂的“愚蠢”,這只是敷衍馬克龍的話語而已;另外正如馬克龍所説,甜言蜜語很好,但實際行動更重要,美國的實際行動是:沒有一分錢的補償。 [117] 
  • 對英國
2021年1月23日,約翰遜與拜登在後者就職以來的首次對話中發誓要深化關係併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據報道,約翰遜是第一位接到拜登電話的歐洲領導人。“原定的通話被提前了兩天”,這將被視為對英美特殊關係注入的一針強心劑。報道認為,此次對話似乎旨在使兩人之間的冷淡關係升温,因為拜登曾在2019年稱約翰遜是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身體和情感的克隆”。拜登還一直對約翰遜的脱歐政策持批評態度。報道稱,約翰遜“熱烈歡迎”拜登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重新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的決定。報道還稱,兩位領導人還重申了對北約聯盟的承諾。 [130] 
2021年6月10日,拜登與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首次會晤。雙方就簽署新版《大西洋憲章》達成共識,卻掩蓋不住他們的分歧。約翰遜不願使用“英美特殊關係”的説法,以免令英國顯得軟弱。白宮10日提前透風稱,拜登將在英國宣佈美國向中低收入國家捐贈5億劑輝瑞新冠疫苗的計劃。“大家都清楚,美方之前一直説美國疫苗要優先用於美國百姓接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説,現在美方提出要向“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捐贈疫苗,希望能儘快付諸行動。 [129] 
6月11日報道英國政府當地時間10日説,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在英國康沃爾郡舉行會晤,並簽署旨在鞏固兩國特殊關係的合作宣言。英國政府將這一合作宣言稱為新版“大西洋憲章”。雙方在宣言中提出新願景,以深化兩國在國防與安全、科學與創新、經濟與貿易、自然與氣候、健康與衞生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雙方還承諾共同維護北愛爾蘭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9日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和美國總統拜登週四嘗試通過簽署一份21世紀的《大西洋憲章》來彌合雙方的分歧,承諾英美將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在拜登以總統身份首次出訪前,雙方都試圖重啓英美關係,並決定簽署一份新版的《大西洋憲章》。80年前,丘吉爾和羅斯福簽署了《大西洋憲章》。報道還指出,儘管約翰遜是丘吉爾的崇拜者,但這份新文件不大可能具有和1941年簽署的《大西洋憲章》同樣的歷史意義。2021年的這份協議涵蓋8個廣泛的合作領域,包括重申集體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公平的貿易體系和應對網絡攻擊等。 [131] 
據路透社英國卡比斯貝6月10日報道,在七國集團峯會召開前夕,英國首相約翰遜週四在英國海濱度假勝地卡比斯貝歡迎美國總統拜登。此外據美聯社英國普利茅斯6月10日報道,也許美英兩國有着眾所周知的“特殊關係”,但拜登和約翰遜在存有政治和個人分歧的背景下於週四首次會晤。 [131] 
報道稱,拜登希望利用任內首次出訪向歐洲盟友保證,美國已經擺脱特朗普任內的交易傾向,再次成為可靠夥伴。但是,在拜登與約翰遜會晤的表象之下,緊張局勢可能蓄勢待發。美國總統堅決反對約翰遜倡導的英國脱歐行動,並對北愛爾蘭的未來表示嚴重關切。拜登曾稱這位英國領導人是特朗普“身體和情感的翻版”。報道還稱,英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推翻這種印象,強調約翰遜與拜登在氣候變化和支持國際機構等問題上立場一致。但約翰遜一直對英美沒有達成新的貿易協議感到沮喪。 [131] 
拜登與約翰遜會面 拜登與約翰遜會面
就在英美領導人會面之前,英國《泰晤士報》10日援引一份備忘錄披露説,拜登指示美國駐英國最高外交官蘭珀特向約翰遜政府發起非同尋常的外交指責,稱其在“脱歐”問題上危害北愛和平協議。蘭珀特在6月3日的一次會議上告訴英國“脱歐”首席談判代表弗羅斯特,她已被告知向倫敦發出外交照會。這使得拜登向世界展示“西方團結”的願望,第一天就遭遇挫折。 [129]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1日,英國首相特拉斯在紐約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 [345]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2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在簡報會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通電話。 [380] 
對俄羅斯
  • 對俄政策
拜登的對俄政策主要體現在遏制俄羅斯全球影響力的擴張,例如制定措施,打擊俄羅斯的造謠、網絡攻擊、侵犯人權、軍事幹預等惡意活動。其對俄政策實施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獲得北約的支持。拜登對白宮官員的任命也表明,美國可能對俄羅斯採取比特朗普政府更強硬的態度。拜登提名盧嵐為美國國務院政務國務次卿,她是一位俄國通,主張對俄羅斯採取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聲稱俄羅斯野心的迅速膨脹要歸咎於美國及其盟友在過去的不作為。
2021年12月30日,美國特拉華州,拜登與普京通話 2021年12月30日,美國特拉華州,拜登與普京通話
雖然北約可以作為遏制俄羅斯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如果美國繼續聯合北約打壓俄羅斯,美俄之間的對立必定會持續加深。北約在緩解自身安全顧慮的同時惡化了俄羅斯的安全環境,導致俄羅斯將更多的軍力部署至其邊境地區,由此可能會引發新的矛盾和衝突。凱瑟琳大帝時期的戰略思想,至今仍主導俄羅斯的外交戰略,即通過將自身影響力投射到全球,解決自身應對內部和外部威脅能力的不足。
  • 對俄外交措施
《華盛頓郵報》2021年1月21日報道稱,就任首日,白宮表示拜登尋求與俄羅斯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五年。這是新政府在該條約2月初到期之前做出的首批重大外交政策決定之一。就拜登政府與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1月18日記者會上表示,對拜登上台後轉變對俄外交政策不抱幻想。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報道,拉夫羅夫在講話中多次談到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破壞性行為”,“美國外交官在任何國家都會毫不客氣地拿起麥克風,告訴他的駐在國應該停止與俄羅斯打交道”。 [80] 
2021年12月30日,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打了一場近1個小時的電話。這是繼7日虛擬視頻會後,兩人在當月的第二次溝通。通話內容仍是圍繞近期備受關注的烏克蘭局勢展開。在你來我往的“交鋒”中,雙方均亮明瞭立場。拜登稱,一旦烏克蘭局勢進一步惡化,俄羅斯或將面臨嚴重後果。普京立即迴應道,如果西方國家施加所謂“前所未有的”制裁,可能導致雙邊關係徹底崩潰。 [106] 
2021年12月初兩人曾舉行視頻會議,此前還進行了3次電話交流。去年6月份,雙方還在瑞士日內瓦面對面進行了“普拜會”。在邁入2022年之前,美俄仍有點“老問題”要解決。近期,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圍繞烏克蘭問題關係持續緊張,俄烏雙方在兩國邊境地區部署了軍事人員和裝備。烏克蘭及北約因此指責俄羅斯有意“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予以否認,稱其有權在自己的領土內自由調動軍隊,並且軍隊只是在進行演習。 [106] 
拜登提出了“兩條道路”,一是以外交方式緩和關係,二是以經濟制裁等方式“威懾”。拜登指出,如果俄羅斯有意“入侵”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友將做出“果斷迴應”。拜登“出招”後,普京立即發出警告。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普京在電話中迴應説,如果西方決定施加所謂制裁,那麼將導致雙邊關係的徹底崩潰,這將被後代視為一個巨大的錯誤。“在過去30多年,類似的錯誤已經不少,建議不要再犯”。 [106] 
兩人各自亮明瞭立場。烏克蘭問題已經成為了雙方的矛盾集中點,俄羅斯借烏克蘭問題調動西方國家,讓其認真考慮俄方訴求,美國也通過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態,展示它仍是西方世界領袖,能夠關照盟友利益。除表達立場外,烏沙科夫透露,普京還在對話中闡釋了俄方提交的安全協議草案基本原則,俄方需要在未來的對話中取得成果。雙方還談及了核戰爭。《華爾街日報》指出,兩位領導人重申了“核戰爭打不贏,也決不能打”的主張。 [106] 
整體看來,雙方都對這次通話比較滿意。一名白宮官員表示,兩人的對話基調是“嚴肅且具有實質性的”。烏沙科夫也指出,這次通話為未來的會談創造了良好的背景,雙方同意在新年後繼續保持對話不過,兩國官員都沒有詳細説明在達成解決方案或任何協議框架上取得任何重大進展。崔洪建指出,初步會談很難取得實質突破和成果,雙方只是向對方及外界亮明立場,再去試探可以妥協的空間。 [106] 
2021年12月初,俄羅斯分別向美國和北約提交了安全保障協議草案,預計在未來的對話中,各方將就草案內容展開博弈。俄羅斯要求北約不再東擴,尤其不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要求北約不在1997年5月後加入北約的國家部署部隊和武器。俄羅斯還提出在雙方之間建立“熱線”等溝通機制。未來三場對話或將為各方具體的協商內容勾勒輪廓。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對路透社指出,在電話會中,雙方也承認,在某些領域很難達成一致,但仍可在部分領域取得有意義的進展。雙方或各有讓步。雙方可能在現實機制或有象徵性意義的條款上達成一致。但在實質性動向方面,預計雙方談判會十分艱難。 [106] 
2022年2月11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表示,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於2022年2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就烏克蘭東部局勢進行磋商。 [274] 
2021年6月16日,瑞士日內瓦,俄美首腦峯會舉行 2021年6月16日,瑞士日內瓦,俄美首腦峯會舉行 [106]
亞洲戰略
  • 對日本
2021年1月28日凌晨,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首次通話,就加強合作進一步強化美日同盟關係達成共識。通話中提到了中國釣魚島。雙方在電話中都敦促實現整個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報道提到,拜登感謝菅義偉同意在東京時間午夜之後才舉行電話會談,雙方還同意直稱對方的名字,義和喬,以顯示兩國雙邊關係的親密程度。拜登和菅義偉還確認了在應對全球問題以及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社宣稱,在此次電話會談中,拜登與菅義偉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原則達成一致。白宮聲明則聲稱,雙方“討論了”美國在《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下保護日本的承諾,並宣稱該承諾適用於釣魚島。 [135] 
2021年4月16日下午,拜登在白宮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報道稱,美東時間16日午後,日美兩國首腦先是進行了1對1的會談,期間美方準備了漢堡當正餐。兩人會談了大約20分鐘,話題主要是圍繞家人和生活經歷等私人話題。不過,據報道,菅義偉會談後對記者表示,“(漢堡)我完全沒動,談話就結束了。我們談得就是這麼熱烈。” [136] 
中國成為二人的首要議題。有關台灣問題,兩國“一致確認台海和平與安定的重要性”。關於新疆,菅義偉稱“向拜登説明了日本對於新疆地區狀況持有的立場,並得到了理解。” [138] 
日美首腦會談
據共同社報道,兩人在共同記者會強調,日美同盟“不動搖”,“共同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據美國白宮發佈的講話實錄,拜登期間多次將菅義偉親切地稱呼為“Yoshi”。拜登強調,兩人談話是“有成效的”。“今天我和菅義偉首相都堅定地支持美日同盟。”“我們將攜手應對中國在東海、南海議題上帶來的挑戰,還有朝鮮,確保未來‘自由和開放的印太’。”拜登在講話的重要位置提到中國。拜登還宣佈了日美的新夥伴關係為“競爭性與適應力夥伴”。拜登説,“我們的首要議題,當然是控制疫情,以及幫助我們在亞太地區的朋友、鄰居恢復。” [138] 
對於最近日本政府一意孤行,不顧反對地做出將福島核廢水排海的決定,菅義偉在講話中隻字未提,沒有迴應國際社會的憤怒。在環境問題上,菅義偉倒是積極響應美國下週將舉行的氣候峯會,稱“日美兩國一致同意打造氣候夥伴關係。”拜登也與日本保持默契,沒提福島。 [138] 
菅義偉在講話開頭客套一番後,就直奔主題稱,“我和拜登總統再次確認上個月日美2+2會談上達成一致的東西,討論了‘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菅義偉宣稱,“日美兩國均認為,為了確保(亞太)地域的和平和繁榮,日美將主導實現這個目標,並與東盟、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合作推進。”緊接着,菅義偉就開始談中國。“(我和拜登)認真討論了中國對於亞太和世界和平與繁榮產生的影響,”菅義偉説,“兩國一致反對在東海、南海試圖通過實力改變現狀、威壓他國的行為。”菅義偉稱,兩國同意,日本和美國各自都有必要與中國坦率對話。此外,據菅義偉介紹,拜登再次向他確認“釣魚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此外,雙方一致同意會後發表《新時代的日美國際夥伴關係》的共同聲明,提及了“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136]  這是1969年佐藤榮作和尼克松會談以來,日美首腦會談聯合聲明中第一次寫入有關中國台灣內容。 [138]  此前一天(北京時間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回答美日會談相關提問時表示,中方已經就日本領導人訪美,兩國勾連對華消極動向向美國和日本表達了嚴重關切。 [136]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16日報道,日本首相菅義偉出訪前對媒體透露,日本與美國將就彼此關切的議題進行磋商,並藉此機會對外展示兩國志在為所謂“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發揮領導作用。日本政府宣稱,菅義偉此次訪美最主要是要向世人宣示,美日同盟是所謂“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的基礎。日本媒體也報道稱,菅義偉是拜登政府接待的首位外國領導人,凸顯美國對日本的重視,視它為“對華戰略”的核心幫手。菅義偉出發前對媒體説,他希望與拜登建立起互信關係,並繼續強化美日同盟關係。他還透露,雙方將就彼此關切的議題進行磋商,並藉此機會對外展示兩國志在為所謂“自由開放印度—太平洋”發揮領導作用。根據報道,拜登和菅義偉會談後將舉行聯合記者會,也準備發表兩份聯合文件,説明美日同盟與安全問題,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方面進行合作。 [136] 
日本政治評論雜誌《東洋經濟》的分析文章指出,菅義偉的美國之行之所以受重視,是因為日本的地位提高了。美國期待日本為它實現在亞洲的安保構想,而且是所謂“圍堵中國”的前線。分析還稱,日本的國際地位居於美國和中國之後,如今能同美國攜手,經由美日同盟提升為世界“二強”,這是日本內部的夙願。 [136] 
拜登於2021年10月4日與日本新當選的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通話。白宮聲明稱,雙方在通話中重申美日同盟在維護全球和地區和平、穩定方面的作用。拜登指出,美方期待通過美日印澳“四邊機制”等途徑,在未來加強美日雙邊關係。 [133] 
岸田文雄(左)與拜登 岸田文雄(左)與拜登
拜登指出,鑑於兩國在推動所謂“自由開放印太”中的重要角色,他期待加強兩國關係。岸田就立即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謀求理解與合作,拜登對此表示支持。此外,雙方還就為應對新冠疫情及氣候變化等合作達成共識,雙方商定儘快實現面對面會談。岸田在會談後在官邸向媒體強調,“這次通話是把日美同盟提升到新高度的重要一步”。此外,岸田在通話結束後聲稱,拜登重申了《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美日應謹言慎行,停止發表錯誤言論,以免使有關問題複雜化,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消極影響。 [134]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1月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與美國總統拜登直接會面並進行了短時間會談。雙方確認將進一步強化同盟關係,為實現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而緊密合作,還同意在應對地區形勢及氣候變化方面合作。共同社聲稱,這是考慮到應對中國等國家。 [132] 
  • 對韓國
2021年5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21日在白宮與到訪的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會晤,聚焦美韓同盟、朝鮮半島核問題以及兩國在新冠疫情、新興技術、氣候變化等議題上的合作。韓國《中央日報》刊文説,此次會晤表明韓美同盟外交重回正軌,不僅就朝鮮半島核問題、新冠疫苗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還在核電合作、廢除韓美導彈指南等國防、經貿問題上達成共識,提升了韓美同盟關係的水平,擴大了合作範圍。 [137]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韓之間出現不少影響同盟關係的問題。拜登上任後將修復與盟友關係置於外交政策優先位置,其中尤其強調與印太地區盟友的合作。美韓兩國3月簽署第11份駐韓美軍《防衞費分擔特別協定》,掃除雙方關係中的一大障礙。此訪是新冠疫情暴發後文在寅的首次外訪,也是拜登就任以來美韓元首首次線下會面。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官已先後與韓方高層進行密集會晤,也體現出拜登對美韓同盟的重視。雙方領導人在此次會晤中重申鞏固同盟關係,並在聯合聲明中表示美韓同盟將開啓面向未來的“新篇章”。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蘇密·特里認為,此次會晤氣氛積極,雙方希望向外界展示美韓同盟的力量。 [137] 
拜登和文在寅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願意與朝鮮進行外交接觸,並重申半島無核化這一最終目標。拜登宣佈任命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金成出任朝鮮事務特別代表,還表示不排除有條件地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拜登政府於4月完成對朝政策評估,表示將以“務實方式”尋求與朝鮮進行接觸,並着眼於取得促進美國、盟友及前沿部署軍隊安全的實際性進展。文在寅21日在記者會上歡迎拜登的對朝政策,並表示雙方將就此展開合作。但有分析指出,美韓目前在對半島問題優先度的認識上並不合拍。對文在寅而言,其任期只剩不到一年時間,他想在韓朝關係上有所突破,因而希望美方能在對朝政策上展現一些靈活性,以儘快與朝方展開外交對話並朝着構建半島和平機制方向努力。但對拜登來説,半島問題並不處於待辦事項清單的最前列,與下一任韓國總統規劃這一問題或許更為合適。 [137] 
美國總統拜登與到訪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 美國總統拜登與到訪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
此外,關於美國“印太戰略”,儘管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對相關地區事務有一定表述,但有媒體評論,美方希望韓方以更強硬姿態支持美方在印太地區的大國競爭,然而文在寅並不願就此發聲過大。 [137] 
拜登21日表示,美方將為55萬名韓軍官兵提供新冠疫苗,兩國還同意建立全球疫苗夥伴關係以擴大疫苗生產和供給。美國媒體認為,此次會晤可謂美國疫苗換韓國半導體,雙方“各取所需”。韓國疫苗供應不足、接種進程緩慢,想從美國獲取更多疫苗;而文在寅手裏的王牌可能是三星準備斥資170億美元在美國設立新的芯片工廠,這恰好與拜登提出的加強美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半導體制造和研究的政策目標相匹配。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芯片產能持續緊張,美國汽車企業以及生產電子產品的科技企業受到重創。韓國三星、SK海力士是重要的半導體生產商,拜登希望藉助韓國之力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雙方在聯合聲明中表示,要在半導體、電動汽車電池、戰略性和關鍵性材料以及製藥等領域加強合作,提升供應鏈韌性。 [137] 
2022年5月21日,韓國總統尹錫悦和美國總統拜登將在首爾龍山總統府舉行首次會談,時長約90分鐘。雙方討論了“印太經濟框架”相關事宜和雙邊經濟合作,並在聯合聲明中重申雙方將致力於維護在包括南海在內海域的“航行自由”。 [316]  [318]  [321] 
國際外交
  • 舉辦民主峯會
舉辦“民主峯會”是拜登總統的執政承諾之一。拜登認為,此次活動能夠重振“民主精神”。拜登將會議主題定位為打擊腐敗、促進民主人權和反對威權主義,並沒有指明特定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會議的主旨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2021年6月以來,拜登政府頻繁開展外交活動,並廣泛發送邀請名單。 [85] 
2021年10月9日,糾集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主峯會”正式召開,拜登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在講話開篇,拜登便號召稱,“全球範圍內的民主、普遍人權都面臨着持續和令人擔憂的挑戰,民主需要捍衞者。”他還引用數據稱,2020年全球自由連續第15年“衰退”。在過去10年,超過半數的民主國家至少在一個層面有所倒退,但他也承認,倒退名單中包括美國。拜登反問“我們是否要讓權利和民主繼續不受控制地倒退? 或者,我們是否會一起……再次引領人類進步和人類自由的前進步伐?”為此,拜登宣佈了一項“民主復興總統倡議”他聲稱在未來1年內,將與國會合作,提供高達4.244億美元的所謂“對外援助”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加強民主和人權”,包括支持自由和獨立媒體、反腐敗、支持民主改革者、推進民主科技,捍衞自由和公平的選舉與政治程序。在白宮當天發佈的詳細聲明中,詳細列舉了這筆錢的用途,包括為向“國際公共利益媒體基金”提供高達3000萬美元的資金,為調查記者提供900萬美元的“應對誹謗”資金,為“陷入困境的民間社會組織”提供1000萬美元的援助等等。 [83] 
拜登在民主峯會上 拜登在民主峯會上
但11月1日,著名的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一份報告,調查了包括美國在內的17個經濟體的民眾,對於美國社會和政治等多方面的評價,比如:美國是民主典範嗎?結果只有17%的外國民眾認為美國民主仍是典範,而57%的認為它已經成為過去時,還有23%的人認為從來都不是。美國人的看法也是如此,72%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曾經是民主典範,但現在不是了。 [84] 
從會議所達成的成果看,拜登政府的多數戰略意圖均未實現,西方各國並不願意將自身發展與美國提出的“民主理念”做捆綁。首演不佳使得拜登政府失去了推動該機制走向成功的機遇窗口。隨着美國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風向的轉變,“民主峯會”的前景更加慘淡。從轟轟烈烈的籌備再對比寥寥無幾的成果清單,會議並沒有達到拜登政府的預期。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稱,峯會表明僅靠外交方式無法“拯救民主”。拜登為了避免尷尬,聲稱明年將繼續舉行這一活動,並將2022年定義為“行動之年”,希望在明年峯會時能夠看到更多實質性成果。 [85] 
不在擬邀請名單上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月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美基於冷戰思維召開所謂“民主峯會”,本質上是對那些不認同美理念的國家發動“新十字軍東征”,將國際社會劃分為敵我陣營。日前,拉夫羅夫接受俄媒採訪時又表示,美國企圖通過所謂“民主峯會”人為劃分各國的民主程度,做出西方民主更具廣泛性的姿態。西方追求的路線旨在減緩多極化進程。 [86] 
對於這場峯會的本質,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接受CGTN採訪時一語道破:説到所謂“民主峯會”,美國在民主方面的記錄並不光彩,國會山淪陷人們還記憶猶新。美國對外搞“顏色革命”“民主改造”留下一個個爛攤子。再説,只有國際社會部分成員參加的“民主峯會”能有多民主?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利。壟斷民主的定義權“拉一派、打一派”,以“民主對威權”劃線挑動意識形態對抗,完全是對民主的歪曲和褻瀆,將會貽害無窮。 [86] 
四方安全對話。印度外交部2022年3月3日稱,“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領導人將於3月3日舉行線上會晤,以討論“印太地區”的事態發展。 [288] 
沙特、阿聯酋領導人拒接美國總統拜登電話
2022年3月9日,據美國《國會山報》消息,隨着俄烏衝突的持續,沙特和阿聯酋領導人拒絕了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通話。 [290] 
2022年3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話,討論俄烏局勢進展。 [292] 
2022年3月10日,韓國當選總統尹錫悦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 [293] 
2022年3月1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約50分鐘的通話。 [296] 
2022年3月13日,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通話。 [297]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0日,白宮官網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於3月25日前往波蘭華沙。 [301] 
2022年3月25日,CGTN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抵達波蘭。此前,拜登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北約盟友、G7領導人和歐盟領導人會晤。 [305] 
2022年3月26日,拜登在波蘭華沙會見烏克蘭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 [307] 
2022年6月2日(當地時間),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會見了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325] 
2022年6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第九屆美洲峯會上進行了首次會晤。會晤氣氛冷淡,雙方就保護亞馬孫雨林問題出現了分歧意見。 [326]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8日(週三),美國總統拜登將訪問以色列。 [369]  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雙方討論了以色列和加沙地帶局勢。 [378]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6日,埃及總統塞西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雙方就加強雙邊關係,中東地區局勢,特別是加沙地帶局勢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382]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1日晚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兩人的通話持續約了45分鐘,重點就以軍可能在加沙地帶南部拉法開展的地面軍事行動和交換被扣押人員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目前暫未發佈相關信息。 [386]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在白宮舉行會晤,就結束巴以衝突及後續計劃進行會談。拜登表示,目前離達成停火協議仍然存在差距,但美國將“盡一切可能”達成協議,使衝突暫停至少六週,並釋放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扣押的其餘人質。阿卜杜拉二世表示,“這場衝突必須結束。 [387]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5日,美國白宮發佈消息稱,美國總統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聲明稱,雙方就巴以正在進行的釋放被扣押人員的談判、加沙地帶局勢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389]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7日,正在德國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雙方主要討論了俄烏衝突的戰場形勢以及美國對烏援助問題。 [390] 

約瑟夫·拜登軍事方面

  • 結束阿富汗戰爭
美國於2001年10月7日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2020年2月,美國政府與塔利班簽署協議,承諾2021年5月前撤出阿富汗。2021年7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將於8月31日結束。 [64]  8月15日,塔利班進入並控制阿富汗首都喀布爾。 [39] 
2020年8月20日拜登在白宮就阿富汗局勢發表講話 2020年8月20日拜登在白宮就阿富汗局勢發表講話
2020年8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再次就阿富汗局勢發表講話,概述了美國從阿富汗的撤離工作,以及過去幾天美軍是如何協助撤離。拜登表示,自8月14日以來,已有約1.3萬人從阿富汗撤離。此前多個報道顯示喀布爾國際機場出現了極其混亂的場面,拜登在講話中稱美國正在完成“史上最困難的空運任務之一”。拜登隨後承諾將動用美軍全部力量完成撤離,將美國人和他們的阿富汗盟友帶到安全地帶。“當這一切結束時,我們將完成撤軍,並最終結束美國在阿富汗20年的軍事行動。此外,拜登還談到了美國政府與塔利班領導人的接觸。他説,美國政府在喀布爾和多哈與塔利班領導人保持“頻繁接觸”。拜登稱美國已“向塔利班表明,任何襲擊,任何對我們部隊的襲擊都將得到迅速有力的迴應”。但面對外界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造成阿局勢突變的指責,報道稱,拜登就阿富汗撤軍問題宣稱從盟友那裏沒看到他們對美國的信譽有“質疑”。不過,他也提及喀布爾機場出現的混亂場面,稱這“令人心碎”。 [60] 
拜登承諾,將迎接每一個在阿富汗的美國人回家。然而,在演講結束後回答記者提問時,拜登卻表示不知道目前在阿美國人的具體數量,也無法肯定這些人最終是否能夠安全撤離。此外,拜登還承諾將幫助曾為美軍服務的阿富汗人撤離。但他同時表示,營救美國人才是其首要任務。 [60] 
2021年8月27日消息,拜登就8·26喀布爾機場爆炸事件發表講話:將下令全力打擊IS。 [38]  2021年8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表示,結束阿富汗戰爭是正確的決定,美國將繼續展開反恐行動。 [39] 
約瑟夫·拜登 約瑟夫·拜登
  • 武器援助
巴以緊張局勢不斷升温之際,拜登於2021年5月17日已經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價值7.35億美元的精確制導武器。
拜登與澤連斯基會晤 拜登與澤連斯基會晤
據美國《政治報》網站1月11日報道,在與俄羅斯緊張對峙期間,美國秘密批准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2021年12月底,拜登政府秘密授權向烏克蘭額外提供2億美元的安全援助。這一攬子安全援助授權運送與美國過去提供的防務裝備大致相同的裝備,包括輕武器、彈藥、保密電台、醫療設備、零部件和其他裝備。報道稱,這筆2億美元的援助是拜登一項授權的一部分,該授權允許拜登讓國務卿要求國防部長將五角大樓現有庫存中的一些物資交給一個處於危急狀態的國家。這不是拜登第一次動用自己的這一授權:2021年8月,拜登在與澤連斯基會晤前不久承諾將向基輔提供60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輕武器和彈藥在內的其中一部分援助已於2021年12月交付烏克蘭。 [67]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聲明中表示,根據總統拜登的指示,他授權自2021年8月以來對烏克蘭進行的第二十二次價值6.25億美元的武器和裝備援助,至此,美國自拜登就任以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總額已超過175億美元。 [346] 
  • 武器制裁
2022年1月12日,拜登宣佈對朝鮮的“武器和彈道導彈”相關項目實施制裁。路透社稱,這是拜登政府首次專門針對朝鮮武器計劃實施的制裁。此前,朝鮮進行了一系列導彈發射活動,包括自上週以來進行的兩次試射高超音速導彈。截至1月14日,朝鮮未對美方制裁給予迴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發表聲明稱,針對朝鮮成功試射高超音速導彈一事,美國政府將進行新一輪制裁。此次制裁的對象包括6名朝鮮人、1名俄羅斯人和1家俄公司。美國國務院稱,這些人員和企業負責為朝鮮的武器研發項目採購物資。布林肯宣稱,制裁名單中的俄羅斯公司Parsek是用於朝鮮導彈計劃商品和技術的“關鍵來源”。根據美方説法,新制裁將禁止上述個人和公司從事涉及美國的商業交易,並沒收他們的在美資產;任何與他們從事交易者、包括外國金融機構,都有可能受到制裁。 [63] 
  • 限制核武器
1997年,拜登帶頭推動參議院批准《防化學武器公約》,並支持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1999年,試圖推動參院通過《全面核禁試條約》,但沒有成功。 [98]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約瑟夫·拜登21日警告稱,不要針對中國展開太空軍備競賽。拜登稱:“我認為我們無須過於(對中國)擔憂,我們有辦法解決。”拜登表示布什的太空武器政策需要重新審視。美國需要就是否繼續堅持現有的太空、太空軍備以及如何應用太空武器的立場、觀點展開討論。“我們不得不討論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關於太空、太空武器和如何應用太空武器的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觀念,是否還需要繼續下去。”拜登説。美國總統布什在去年8月31日簽署新的《國家太空政策》,稱美國政府有權禁止“與美國利益敵對”的任何人利用太空。這是美國10年來首次對太空政策做出整體性的全面修改。分析人士認為,該單邊主義政策會引起其他太空大國的反彈。華盛頓的國防信息中心主管特萊莎·赫金斯當時表示,這一政策為“太空戰作戰戰略”打開了大門,該政策帶有很濃厚的“單邊主義”調子,如果任由局勢發展,未來太空軍備競賽不可避免。另外,據美國媒體分析,太空領域對美國軍事和民事都顯得日益重要。美軍正越來越依靠衞星通信和導航,同時手機、個人導航甚至自動櫃員機服務的提供者也越來越依靠衞星來提供服務。 [197] 

約瑟夫·拜登民族方面

  • 移民法案
2021年1月19日,拜登計劃在上任第一天推出一項大規模移民法案,希望為1100萬無證移民提供取得合法身份的渠道。同時,這項立法也是拜登對拉丁裔選民和其他移民社區的重要競選承諾。根據新法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美國居住且沒有合法身份的人,如果能夠通過背景調查,繳納税款並滿足其他基本要求,那麼他們在5年後將有資格獲得合法永久居留權,取得居留權3年後則可申請成為美國公民。這個期限將比以往的移民法案更短,有助於無證移民更快地獲得公民身份。 [52] 
從旅行禁令到庇護限制,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大都遭到了國會和法院的阻撓。而拜登政府計劃的新移民法案,為近年來無證移民提供了取得合法身份的最快途徑之一。這項立法也是拜登對拉丁裔選民和其他移民社區的重要競選承諾。相比於特朗普政府嚴格的移民政策,拜登的“人道”法案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新移民法案並未照顧到共和黨人對於強大的邊境安全的訴求,僅要求制定相關戰略,對面向外國高技能工人的H—1B簽證和麪向低技能非農業工人的H—2B簽證沒有提出任何變化。 [52] 
  • 反種族歧視
繼弗洛伊德之死後,2020年8月23日,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非裔男子布雷克遭警察槍擊致癱,再度點燃美國民眾怒火。面對抗議民眾引發的騷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選擇緊急“滅火”。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第一時間發聲明稱,必須追究涉事警察的責任,敦促進行全面調查。他還説,“這些槍聲刺穿了美國的靈魂”。2020年9月3日,拜登前往槍擊事件案發地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慰問遭槍擊男子雅各布·布雷克的家人,並與社區民眾互動。隨後,他在距離事發地不遠的教堂中發表演講,誓言如果他當選總統,情況會有所改善。他還表示5月份弗洛伊德之死和8月23日布雷克遭槍擊重傷,給美國幾代人提供了第一個窗口,來解決幾個世紀以來的問題——系統性種族主義。拜登告訴在場民眾:“我們終於到了解決這個國家原罪的時候了……400年前的奴隸制及其所有痕跡。我不能保證四年內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一件事,(情況)會好很多。”拜登在教堂外接受採訪時,批評了特朗普對抗議者的譴責和對警察的支持。他還強調了新冠疫情和經濟惡化對有色人種造成的不成比例的影響。 [76] 
拜登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一教堂發表演講 拜登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一教堂發表演講
2021年4月20日下午,經過近3周法庭審理,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被控殺害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案宣判,12人陪審團裁定,肖萬二級謀殺、三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指控成立。對此,美國總統拜登在當天稍晚時候表示,該判決對於美國反對系統性種族主義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73] 
4月20日,拜登在白宮就弗洛伊德案發表全國講話,他讚揚了在審判中作證的警察,因為他們沒有團結起來在對抗調查時保持沉默。拜登表示,弗洛伊德之死是“光天化日之下的一場謀殺,讓全世界都看清了美國的種族和治安問題”。“系統性的種族主義是我們國家靈魂上的一個污點”。拜登説,這樣的有罪判決很罕見,但是還遠遠不夠。拜登稱,判決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改革不會因為判決就止步不前,“要確保有色人種在與執法部門打交道時不會害怕,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73] 
新冠疫情在美暴發以來,美國針對亞裔的歧視、騷擾和暴力事件不斷增加,迄今未見消減跡象。美國反歧視組織“制止仇恨亞太裔美國人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3月中旬至今年3月底,該組織收到逾6600起針對亞裔美國人仇恨事件的報告。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仇恨和極端主義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主要城市的反亞裔仇恨犯罪事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9%。 [74] 
拜登就譴責亞裔遭受歧視發表演講 拜登就譴責亞裔遭受歧視發表演講
2021年1月26日,拜登26日簽署一項備忘錄,譴責新冠疫情中出現的亞太裔美國人遭受種族歧視和排外現象。拜登在備忘錄中説,新冠疫情期間,煽動性和排外言論讓亞太裔人士、家庭、社區和商家處於風險中。美國聯邦政府須承認助推了這些排外情緒,比如政治領袖用地理位置指代疫情。這些言論引發針對亞太裔毫無根據的擔憂,同時造成針對他們的霸凌、騷擾和仇恨犯罪率上升。拜登説,儘管遭受排外,亞太裔在新冠疫情期間乃至美國曆史中讓美國更加安全。估計約有200萬名亞太裔人士作為醫護人員和應急人員等服務於應對這場危機的一線。拜登説,聯邦政府應該處理針對亞太裔的種族歧視、排外情緒等問題。就此,他在備忘錄中提出幾項措施,包括要求聯邦政府所有部門和機構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官方舉措、文件和聲明中不會出現或造成針對亞太裔種族歧視、排外情緒等的內容;要求美國司法部長與各方協作,以防止針對亞太裔的歧視、霸凌、騷擾和仇恨犯罪等問題。 [77] 
為了兑現競選承諾,在眾議院議員孟文昭等人的推動下,2021年5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20日在白宮簽署一項打擊新冠疫情下反亞裔仇恨犯罪的法案,使這項名為《反新冠仇恨犯罪法》的法案正式成為法律。拜登在法案簽字儀式上表示,一年多來,太多亞裔美國人遭遇新冠疫情和仇恨的雙重打擊,生活在恐懼與擔憂中。面對仇恨犯罪,沉默也是共謀。他呼籲民眾團結起來,反對仇恨犯罪和種族主義。根據《反新冠仇恨犯罪法》,美司法部將設立專門職位加快對反亞裔仇恨犯罪的審查;建立多種語言的在線仇恨犯罪舉報系統;加強各州和地方執法部門關於仇恨犯罪的報告、追蹤等;為提高公眾“疫情期間對仇恨犯罪的認識”提供指導意見,包括如何避免使用種族歧視語言描述疫情。 [74] 
拜登簽署《反新冠仇恨犯罪法》 拜登簽署《反新冠仇恨犯罪法》 [75]
在白宮東廳舉行的活動上,拜登感謝兩黨議員通過《反新冠仇恨犯罪法》。拜登表示,反對仇恨和種族主義是使美國人團結在一起的原因。拜登還説,仇恨和種族主義是“長期困擾和折磨我們國家的醜陋毒藥”。他表示:“我想對所有受到傷害的人説:我們看到你們了,國會也在説,我們看到你們了。我們致力於停止仇恨和偏見。” [75] 

約瑟夫·拜登社會方面

  • 教育新政
拜登上任的第一天,就着手廢除特朗普頒佈的政策,延長DACA(“暫緩遣返童年來美者計劃”),暫停學生貸款款項。經過四年的學術界與美國總統的爭執,已經有跡象表明新政府對高等教育採取了更加友好的立場。在宣誓就職後的幾個小時內,拜登總統將簽署幾項直接影響高校和大學生的行政命令,開始廢除前任的遺留。這些行政命令包括:廢除禁止學生和其他遊客進入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的旅行禁令。這項禁令是上屆政府頒佈的首批行政命令之一,並導致國際招生人數大幅增加的情況有所下降;恢復“暫緩遣返童年來美者計劃”下的保護措施,這意味着更多這樣的學生可以申請上大學,而不用擔心被驅逐出境;延長聯邦學生貸款的延期支付。自3月份第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刺激方案頒佈以來,大多數擁有聯邦學生貸款的借款人都不必還款。但這種暫停付款的做法將於本月到期。根據拜登的行政命令,暫停將持續到9月;廢除禁止聯邦受益人和承包人進行多元化培訓的行政命令,這表明白宮希望對學生貸款服務機構進行積極的監督。 [92] 
拜登教育新政中糾正特朗普時期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教育法》第九篇展開。作為他上任第一天採取的一系列全面行政舉措的一部分,拜登總統發佈了一項命令,聲稱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基於性的保護也延伸到性取向和性別認同——這是變性學生及其擁護者的重大勝利。這一命令實際上扭轉了特朗普政府剝奪變性學生公民權利保護的做法。拜登的命令以最高法院2020年的博斯托克裁決為基礎,該裁決稱,第七編涵蓋就業的民權法案,保護性少數工人免受基於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歧視。根據這一邏輯,該命令指出,“禁止性別歧視的法律,包括第九篇......禁止基於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歧視。”人權運動稱之為“美國總統有史以來發布的有關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最具實質性、範圍最廣的行政命令”。拜登的命令將為LGBTQ學生提供更有力的保護,並允許他們對未能維護自己權利的學校提出聯邦投訴。 [91] 
2021年3月8日,拜登表示希望看到2020年《第九篇》條例的修改,以加強對那些被指控性行為不端者的保護,並招致受害者權益倡導者的批評。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教育部在100天內審查與教育中性暴力有關的“所有現行法規、命令、指導和政策”。該命令還指示新任命的教育部長米格爾·卡多納根據需要“發佈新的指導意見”,説明學校和學院應如何執行第九條法規,並“考慮暫停、修訂或撤銷”任何與拜登政府對第九條的方針“不一致”的部門行動。2020年8月生效的第九條規定是特朗普政府及其前教育部長貝特西·德沃斯的標誌性成就。這項規定要求大學對性行為不端投訴的裁決方式進行徹底改革,包括對受害者進行盤問的現場聽證會。受害者權益倡導者表示,強制聽證和質證會讓受害者再次受到傷害,根本不鼓勵他們站出來。拜登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表示,他希望取代第九條規則。但任何改變都必須經過監管程序,可能需要數月,甚至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 [96] 
關於學生貸款減免方面的行政舉措,拜登面臨較大壓力。早在拜登總統1月份上任之前,來自馬薩諸塞州的民主黨自由派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就在敦促聯邦政府採取行動,免除所有借款人高達5萬美元的學生貸款。沃倫認為,這樣一項措施將立即為那些持有債務的人提供財政救濟,並將刺激一個被全球流行病摧毀的經濟。然而,沃倫並沒有呼籲通過立法來實現這一目標,而是呼籲教育部長採取行政行動。自從拜登去年11月贏得大選以來,她的努力才有所強化,現在她已經爭取到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紐約州的查爾斯·舒默和美國眾議院幾位進步民主黨人的支持。到目前為止,拜登政府拒絕了取消這一數額債務的呼籲以及沃倫提議的手段。拜登一再表示,他將考慮免除高達1萬美元的聯邦學生貸款債務,國會應通過立法批准這一舉措。2021年2月17日,拜登在電視直播的市政廳説,他不會利用行政權力免除高達5萬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拜登説:“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他解釋説,他不想迎合名校畢業生的債務減免,因為他們可能獲得更高的貸款,但會繼續掙更多的錢。拜登在密爾沃基對聽眾説,他仍然致力於他的競選承諾,即免除高達1萬美元的學生貸款。此外他説,聯邦政府“應該消除累積債務的利息”。拜登還吹捧了他為所有學生提供免學費社區學院和為年收入低於12.5萬美元的家庭提供公立學院的建議。拜登説:“我理解債務的影響,它可能會使人衰弱。”他還呼籲大學優先考慮體育而不是學術。“有一個關於大學在做什麼的問題。他們不需要更多的體育場貴賓看台。” [90] 
2021年3月29日,在拜登的支持下,教育部宣佈,將恢復對4.1萬名殘疾學生和文書工作落後學生的助學貸款減免。學生被確定為“完全和永久”殘疾後,他們必須向教育部提交三年的收入信息,然後才能發放聯邦學生貸款。該機構表示,根據殘疾要求有資格獲得貸款豁免的約19萬名其他借款人也將不必在流感期間申報收入。然而,一些主張減免學生貸款的人士表示,拜登政府的這一宣佈沒有滿足借款人的需要。國家學生法律辯護網的一份新聞稿説,教育部可以通過放棄制定規則的要求來加快這一進程。 [94]  2021年3月30日,美國教育部宣佈,超過100萬拖欠聯邦政府支持的學生貸款的借款人將得到一些暫時的救助。這項行動適用於根據現已失效的家庭聯邦教育貸款計劃(FFEL)借款的人,該計劃向聯邦政府擔保的私人銀行提供貸款。此外,該部門還表示,將努力從這些借款人的信用記錄中刪除違約記錄,並將退還過去一年扣押的任何款項。 [89] 
2021年3月18日,美國教育部4日宣佈,數萬名自稱被科林斯學院和其他關閉的營利性學院詐騙的學生,將獲得更大一部分貸款減免。教育部正在拋棄一個由前教育部長貝特西·德沃斯設計的複雜方案,這項法案嚴格限制了學生在“借款人還款保護”條例下可以免除的債務數額。國會的民主黨人和學生權益團體抨擊了德沃斯的做法——這是她試圖儘量減少貸款退款的眾多方法之一,她説這對防止學生詐騙政府是必要的。根據新的方法,超過72000名學生的借款人辯護申請已經被批准,現在他們的貸款將全部被免除,而不是像前政府一樣批准部分數額。在週四的記者電話採訪中,一位高級部門官員説,德沃斯公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院對學生造成的經濟傷害。教育部預計,學生獲得的額外資金總額約為10億美元,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借款人已經償還的金額。
拜登試圖通過刷新教育部的人事來推行自己的教育政策,尤其是學生貸款減免和第九編法案的執行上。拜登提名美國大學入學與成功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克瓦爾為美國教育部副部長,該研究所由克瓦爾領導了三年,倡導旨在減少學生貸款債務的政策,提高低收入學生的大學負擔能力,並追究掠奪性大學的責任。克瓦爾是拜登政府提名和任命的幾位學生貸款借款人倡導者中的最後一位。儘管拜登拒絕提出每人5萬美元的學生貸款減免要求,但這一任命可能意味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減少或限制學生債務的其他方式上,比如促進或擴大以收入為基礎的還款,讓大學對畢業生的收入負責。
2021年1月21日,拜登總統任命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兼行政官蘇珊娜為教育部民權辦公室的一個關鍵職位。該辦公室負責監督聯邦政府對第九篇的執行,該法案涵蓋校園性行為不端和性少數羣體權利等。拜登總統任命戈德伯格為副助理國務卿,目前,她還擔任民權部部長助理,這是該辦公室的首要職位。戈德伯格是一位性別和性法專家,在過去的六年裏,她一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負責大學生活的副校長,與該第九篇辦公室及其處理性侵犯和性騷擾案件的工作密切相關。當拜登擔任副總統時,他帶頭推動奧巴馬政府積極執行第九篇,這一時期同時受到了支持和批評。當時,民權辦公室發佈了幾份指導文件,呼籲各大學更認真地對待受害者有關性行為不端的報告,並威脅説,如果不遵守的話,將沒收各大學的聯邦資金。 [108] 
拜登致力於動用國家撥款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2021年3月10日,向高等教育撥款400億美元的援助法案在國會獲得最終批准,400億美元用於高等教育,將在大學和學生之間進行分配。該法案是聯邦立法者在過去一年中第三次在緊急援助立法中為高校和學生提供資金,也是三項措施中最大的一項,總額超過850億美元。該法案還包含了改變所謂的90/10規則的藍圖,該規則要求大學從聯邦學生資助中獲得的收入不到90%。根據現行規定,這一數額不包括大學從退伍軍人福利和現役軍人學費補助中獲得的錢。根據新政策,這些資金將計入90%的門檻。加入這筆錢預計將對那些大量招募軍人以避免跨過這一門檻的營利性大學產生更大影響。新措施設定了一個時間線,通過協商制定規則來改變現有的90/10規則,並且在2024年之前不會生效。這項措施還包括一項修正案,使未來的任何學生貸款免税。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一直在推動拜登政府採取行政行動,免除個人5萬美元的學生貸款債務。不過,拜登曾表示,他將考慮只免除高達1萬美元的學生貸款,最好是通過立法。
2021年1月21日,拜登要求將350億美元用於高等教育機構重新開放計劃,如果國會週四批准拜登政府要求的新型冠狀病毒綜合救助計劃,今年春季難以重新開放的大學將獲得350億美元的額外“應急穩定基金”。在拜登總統的新型冠狀病毒應對和流行病預防國家戰略中,應急資金的要求將允許在資源不足的大學進行更多的核酸測試,並對安全校園的重新開放提供明確的指導。該計劃還將向學生、教員和工作人員提供如何以及在何處接種疫苗的信息。報告指出,從2019年到2020年,高中畢業生的大學入學率下降了20%以上。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取消上大學計劃的可能性幾乎是其他人的兩倍。該計劃指出:“重新開放和保持大學開放對於確保所有美國人都有機會獲得大學文憑至關重要,但必須安全地做到這一點,以保護學生、教職員工和廣大社區的健康”。根據該計劃,聯邦教育部還將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合作,向大學提供“關於如何以及何時開放的最新科學支持和數據驅動的建議”。 [81] 
2021年1月29日,拜登支持教育署鼓勵根據新的經濟狀況調整對學生的資助教育部一位官員在上週五公佈的指導意見中説,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危機,財政援助管理人員可以且應該調整學生的經濟資格狀況,反映出失業等現實問題。之前,拜登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敦促聯邦機構應對大流感的財務影響。“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提醒”,全國學生資助管理者協會主席賈斯汀·德雷格説,“我們還鼓勵學校盡其所能幫助那些面臨收入中斷的學生和家庭。我們很高興在這個問題上有部門的合作。”該指南並未賦予財政援助管理者新的權力。相反,它強調了國會已經授予他們的權力。管理者可以考慮最近減少工作時間或家庭裁員——這種情況在流行病期間越來越普遍——這可能使一名學生有資格獲得佩爾助學金或其他基於需要的援助。2021年2月10日,白宮致力於“免費大學”,儘管前進道路不明,吉爾·拜登在週二加倍支持拜登政府提供兩年大學學費的目標,但要讓這一計劃在分歧嚴重的國會獲得通過將是一個挑戰。作為候選人,拜登概述了一項計劃,提供“兩年的社區學院或其他高質量的培訓計劃,沒有債務。”這位仍在一所社區學院任教的第一夫人在代表社區學院的兩個協會的線上會議上發表錄音講話,重申白宮將繼續尋求這一措施。實現這一目標的道路尚不明確。 [220] 
根據拜登總統提出的2萬億美元重建國家實體基礎設施的計劃,社區學院和歷史上的黑人機構將獲得數百億美元。拜登政府第一次特別關注為少數族裔服務的機構。本月早些時候頒佈的冠狀病毒刺激法案為此類機構儲備了30億美元。白宮的計劃還提議,為各州提供120億美元,以支持兩年制公立大學的“物質和技術基礎設施需求”。該計劃還將指導各州改善生活在教育沙漠中的學生進入此類學院的機會。 [221] 
2021年1月27日,拜登表示支持哈佛商業大學,白宮高級顧問塞德里克·里士滿已邀請歷史上黑人大學的校長參加週五的電話會議。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的公關經理證實,該基金會負責公共政策和政府事務的高級副總裁洛德里格斯·默裏向學院院長髮出了一份照會,鼓勵他們加入會議。此前一天,拜登總統在白宮就種族平等問題發表講話,並暗示為哈佛商學院提供更多的資金。拜登説:“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國家讓歷史上的黑人學院和大學擁有同樣的機會,少數族裔服務機構擁有與公立大學相同的資金和資源,以及在未來的行業中競爭就業的機會,我們會有多大的創造力”。 [95] 
2021年7月2日,拜登與其夫人在美國全國教育協會(NEA)年會及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呼籲美國教師與政府攜手加強美國教育建設。拜登表示,短期內,他已把讓教育工作者儘快接種新冠疫苗和重新安全開放學校作為首要任務。而長期發展中,他所提出的“美國家庭計劃”等政策將加大對教育和貧困兒童的投資,改善美國兒童的教育環境。他呼籲教育工作者們繼續利用自己的專業和耐心增強學生的學識和自信,與政府共同加強美國教育建設。 [82] 
  • 管控槍支
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與拜登 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與拜登
1994年,《控制暴力犯罪與法律實施法案》在參議院以52票贊成48票反對的微弱優勢通過,交由時任總統克林頓簽署生效。作為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拜登主要撰寫並指導了該法案的立法過程。 [236]  該立法旨在解決美國不斷上升的犯罪問題,以應對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和其他地方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並撥款302億美元美元僱傭更多的警察和擴大監獄系統,載有一系列警務和預防犯罪的規定。 [235]  這部法案還對槍支管理做出了十分嚴格的規定,將19種半自動武器定義為“進攻性武器”,禁止廠家生產製造,也禁止民眾擁有這些武器。同時,對子彈的類型,以及彈夾的子彈數量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此外,該法案在美國曆史上第一次開啓了對槍支使用者的全面背景審查。該法案還為各州實施更嚴格的量刑法律提供了財政激勵,並規定,如果一個人連續三次因“暴力犯罪”被判有罪,就會被強制判處終身監禁。除了對屢犯者進行強制判刑外,該法案還根據41項聯邦首都法令規定了60項新的死刑罪行,例如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罪行、謀殺聯邦執法官員和民權謀殺,移民犯罪、與幫派活動有關的犯罪、性犯罪和仇恨犯罪也被分類和界定。該法案還資助了更多的預防犯罪方案,包括打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方案 [236]  ;向有資格強制判刑85%罪犯的州提供修建和擴建懲教設施的贈款;呼籲打擊幫派成員;包括禁止使用聯邦攻擊性武器,提供面向社區的警務服務,以及《暴力侵害婦女法》。 [237]  該法案還資助了更多的預防犯罪方案,包括打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方案。該法案取消了對囚犯和其他囚犯教育計劃的佩爾補助金 [236]  ,並使青少年能夠因涉及暴力和槍支的聯邦罪行而作為成年人接受審判。 [235]  根據該法案,監獄人口顯著增加,犯罪率下降。 [236]  民主黨人稱該法案是對犯罪的重大打擊。《暴力犯罪控制和執法法》當時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但因其某些條款而受到批評,如強制性最低量刑及其對大規模監禁的影響。這項法案還對美國步槍協會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不過,這部法案的期限只有10年,2004年9月13日就到期失效了。之後,美國再也沒有續訂過。 [235] 
1994年法案的發起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喬治·米切爾和拜登 1994年法案的發起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喬治·米切爾和拜登 [237]
拜登於2019年8月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批評美國的槍支問題:“我們在槍支、攻擊性武器(旨在快速射擊的軍用火器)方面存在巨大問題,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不過,對於擁槍支持者,拜登在去年六月的一次主要辯論中聲明“我們的敵人是槍支製造商,而不是全美步槍協會。”全美步槍協會是美國的持槍者維權團體,約有550萬會員,覆蓋了大約五分之一的美國槍支擁有者。全美步槍協會認為拜登和哈里斯想摧毀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 [222] 
上任總統後,拜登重提管控槍支。據美媒報道,在2020年3月發生的一系列大規模槍擊事件中,拜登總統面對民主黨人和控槍團體要求採取行動的壓力,他於當地時間週四(4月8日)向聯邦機構發佈新的槍支限制計劃,包括對槍手所使用的臂撐加強管控,臂撐可以使槍支更加穩定且準確。並將提名一位高級槍支管控倡導者擔任美國煙酒槍炮及爆炸物管理局(ATF)局長。拜登的提名人選是美國控槍組織Giffords的高級政策顧問大衞·奇普曼(David Chipman),奇普曼曾在ATF工作了25年,負責該局的槍支項目等工作,他曾致力於推動對“幽靈槍”的監管和執法,並希望改革槍支背景調查制度。拜登將宣佈更加嚴格的控槍措施,要求 “幽靈槍支”(幽靈槍可從網上購買零部件製成)的購買者接受背景調查。幽靈槍是指無法追蹤、無註冊和序列號、需要組裝後使用的槍支,美國政府直至目前對此類槍支尚未出台相應管控規定。 [69]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名為《兩黨安全社區法》的槍支安全法案,使其成為正式的立法。該法案要求加強對21歲以下槍支購買者的背景調查,為“紅旗法案”(Red Flag Laws)提供資金,並打擊非法槍支購買者,限制家庭暴力犯罪者和其他可能對其社區構成風險的人的槍支使用權。 [329] 
  • 警務改革
據德國《每日鏡報》網站1月18日報道,民權維護者認為,在對警察友好的唐納德·特朗普卸任後,美國需要彌補這方面的工作。“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的共同發起人艾麗西亞·加爾紮在《民族》週刊上説,拜登應當宣佈“緊急狀態”,以便順利推行警察改革。報道稱,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示威活動當中。“黑人的命也重要”已成為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民權運動之一。但是,警察射殺的人數並未下降。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數據,2020年美國有1000人遭警察射殺。
拜登在競選中列舉了改革的要點:政府將斥資3億美元加強警察的民眾工作——警察與公民的親密關係將預防暴力的發生;司法部將更加嚴格地調查對警察暴力的指控,讓民權法案得到遵守;利用公共資金改善警察培訓。然而,美國聯邦政府在許多方面受限:美國的警察工作由大約1.7萬個不同的地方和區域機關執行,它們遵循各自的規定和準則。然而,保守的警察工會拒絕接受改變,拜登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2020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衝擊華盛頓國會大廈後,拜登也談到了膚色。美國人在電視中看到警察好幾個小時都沒有太多作為。拜登説:“如果衝進國會的是‘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的成員,警察的反應會是另一個樣子。我們都知道現實如此,但這不可接受。” [224] 
2021年3月3日,美國眾議院在拜登的推動下通過了一項警察改革法案——《喬治·弗洛伊德警察執法公正法案》,該法案旨在防止警察不當行為,包括禁止使用“扼喉”、“扼頸”等動作,禁止強行闖入,還包括建立國家警察不當行為註冊表,取消對執法人員的附條件豁免權等共和黨議員稱,這項立法過於嚴格,將阻止警察有效地開展工作。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眾議員卡洛斯·吉梅內斯週三表示,該法案將“削弱並可能摧毀我們社區的警察部隊。”美國政府發表聲明,敦促眾議院投票贊成該提案。3月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推特上敦促該法案通過。 [226] 
2021年5月25日,在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肖萬跪壓致死一週年之際,《喬治·弗洛伊德警務公正法案》的談判在國會山陷入僵局。拜登此前曾把弗洛伊德去世一週年紀念日作為該法案獲得通過的最後期限,但最談判進展甚微普薩基説,白宮與談判代表“保持着密切聯繫”,而且“他們仍然覺得有所進展”,但他們承認“不大可能”在拜登確定的最後期限前通過該法案。 [227]  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在白宮會見了弗洛伊德的親屬。拜登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喬治·弗洛伊德執法公正法案”在參議院通過,以改革警察暴力執法的現狀。此外,拜登在會面前曾稱弗洛伊德的親屬對此事件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並稱涉事白人警察肖萬被判有罪是“邁向正義的一步”。拜登還表示,美國將採取更多行動以解決警察暴力執法,維護族裔公平。弗洛伊德的弟弟菲洛尼斯則表示,美國迫切需要立法以解決警察暴力執法問題,維護少數族裔權益。 [225] 
2021年5月25日,拜登和哈里斯會見弗洛伊德家屬 2021年5月25日,拜登和哈里斯會見弗洛伊德家屬
  • 大麻政策
在競選總統之時拜登承諾,如果成功當選總統,就會逐步在聯邦級別實施大麻合法化,包括“個人使用大麻合法,擴大醫用大麻的使用範圍,允許各州在沒有聯邦政府幹預的情況下制定自己的大麻政策,以及消除吸食少量大的定罪記錄。”拜登的競選夥伴哈里斯表示,如果拜登政府上台,將會推動大麻合法化。哈里斯在副總統辯論會中表示:“(我們)會將大麻合法化,而且會刪除那些因大麻而獲罪的人的犯罪記錄。” [228] 
為了推動大麻合法化,拜登任命哥倫比亞特區的上訴法院法官——梅里克·加蘭為下一任司法部長。作為拜登親信以及對大麻行業友好的加蘭,儘管站在緝毒局一邊,但非常重視科學家所提供的大麻藥用的科學證據。大麻倡導者讚揚了他對科學的依賴“對(大麻)產業是積極的。” [233]  民主黨參議員科裏·布克向加蘭詢問了他在大麻使用合法化的州的預期執法方法。布克特別詢問加蘭是否會恢復科爾備忘錄。科爾備忘錄由司法部副部長詹姆斯·科爾於2013年發佈。科爾備忘錄建議司法部不要在“大麻以某種形式合法化……除非缺乏聯邦執法會破壞聯邦優先權”的州強制執行聯邦大麻,該備忘錄於2018年1月被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撤銷。業界一直希望拜登恢復該備忘錄,並在大麻合法化的州恢復有限的聯邦執法。加蘭沒有明確表態,但他表示用於執行聯邦大麻法律的資源會減少。他也表明美國將繼續對犯罪企業進行執法。加蘭強調了聯邦大麻法律的執行體現種族偏見,以及有色人種羣體因持有大麻被捕而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他強調了此類逮捕如何產生有害的附帶後果,包括難以找到工作、住房和總體經濟福利。許多大麻政策倡導者支持加蘭提及大麻執法的影響,並希望看到加蘭推動更多政策變化。2021年3月1日,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通過了加蘭法案。這證明,在拜登任命的司法部長的支持下,大麻的合法化取得了一些進展。 [234] 
民主黨贏得了美國參議院的控制權也是推動大麻合法化的重要積極因素,在2020年12月,美國眾議院就通過了大麻合法化法案,但由於當時共和黨主導參議院,最終該法案沒有在獲得通過。隨着民主黨贏得了參議院的控制權,美國聯邦大麻改革的一大障礙得到掃除。這一消息對外公佈之後,美國大麻公司的股價飆升。投資者認為,美國官方將更傾向於批准大麻政策和立法,使大麻公司更容易在美國各地開展業務。
2019年,美國眾議院提出了《安全銀行法》,這是一項關於處置通過美國大麻產業獲得的資金的擬議立法。對於大麻行業的發展來説,這項立法非常重要。 [229]  而在拜登就任後,眾議院通過了這項法案。這將允許美國金融機構合法地與企業主進行銀行往來,而不必擔心可能會被聯邦罰款。拜登的新聞秘書則表示各黨派正在合作解決這一相當重要的美國問題,但拜登沒是表示明確的支持,會在稍後提出要求並發表聲明。 [231] 
白宮新聞秘書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發表關於大麻講話 白宮新聞秘書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發表關於大麻講話 [232]
拜登雖然在競選總統時產生與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相異的支持大麻合法化的傾向,以獲取大麻行業的支持,但在當選總統後,他又表現出反對大麻合法化的模糊立場,這使他的大麻政策與國會山民主黨領導層產生了分歧,因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公佈了一項法案草案,該法案將使大麻合法化,並刪除與大麻有關的非暴力犯罪記錄。舒默的提案由新澤西州的科裏·布克和俄勒岡州的羅恩·懷登共同發起,將允許各州決定是否將該藥物合法化。2021年4月20日,當被問及多數黨領袖的提議時,普薩基告訴記者,拜登在大麻合法化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總統此前曾支持大麻非犯罪化,但還沒有支持大麻合法化。如果國會通過大麻法案,拜登不會承諾簽署。在隨後的簡報中,她再次重申,拜登的立場沒有改變。 [232] 
拜登支持將有關娛樂用途合法化的決定留給各州,將大麻重新安排為附表二,以便研究人員研究其積極和消極影響,並在聯邦一級支持將大麻使用非犯罪化,並自動刪除任何以前的犯罪記錄,他還支持將藥用大麻合法化。普薩基代表拜登表示:“他想要合法化,但同樣,他會研究正面和負面影響。以上便是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針對拜登因非暴力大麻犯罪而被關押在聯邦監獄的人應該被釋放的言論,普薩基説,如果大麻被重新列入附表二,這一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但涉及這類物質的犯罪目前仍然受到嚴重的懲罰,拜登沒有給出主動推動這一承諾的日程調整。針對拜登政府是否計劃重新審理對聯邦大麻定罪的寬大處理請求,當提到一位因在完全合法的州大麻醫療許可證下種植大麻而被監禁的美國公民時,普薩基説:“我想借此機會重申總統支持大麻醫療合法化。這聽起來似乎適用於本案,當然也適用於大麻使用非刑事化和自動刪除任何先前的犯罪記錄。就個別案件而言,我顯然無法超越這些。” [231] 
美國是世界上遭受毒品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為掃毒、反毒最捨得“破費”的國家。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一直無法實際落地的“毒品安全注射屋”(比如幾年前就在醖釀的紐約、費城等地遭到長期擱置)。在拜登上任後,“毒品安全注射屋”計劃即將邁出第一步,羅德島州即將開設全美首個毒品安全注射中心,在這裏吸毒者能夠在工作人員監督下注射毒品,防止用藥過量致死。中心還將為吸毒者們提供醫療保健和住房援助等其他服務。羅德島州將在明年2021年1月之前制定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點計劃,並在3月之前確定注射中心的選址。該計劃7月由羅德島州州長批准,並在9月正式啓動。 [229] 
給毒品安全注射中心“鬆綁”只是拜登“曲線禁毒”總體方略的一環:在拜登上台後,美國國家毒品管制政策辦公室首次將“減少毒品危害”列為毒品管制的優先事項。美國藥物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2021年對“減少毒品危害”的服務增撥3000萬美元,美國毒品執法局更是解除了長達10年的暫停阿片類藥物治療項目的禁令。此外,拜登還向國會建議取消對持有芬太尼相關物質的強制性最低量刑手段。但聯邦政府和州、市兩級政府暫未鬆口提供任何毒品,聯邦、州兩級也仍然將販毒列為刑事犯罪。根據預測,“弛禁派”會以“安全歸管需要普及”為由,推動更多注射中心落地,繼而鼓吹“毒品合法售賣才能杜絕不安全毒品流行和切斷毒販獲利來源”,推動販毒合法化,最後藉口“合法即規管”,嘗試推動一下“毒品官賣”——這正是在加拿大被鼓吹的“曲線禁毒三段論”的具體內容。而民主黨就曾套用加拿大“同行”以“您是否同意歸管毒品”這一似是而非選項誘使普遍反對大麻合法化的華裔投贊成票套路,誘導美國民調受訪者投票支持毒品合法化。 [229]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發佈有關大麻改革的聲明,宣佈赦免所有因“簡單持有”大麻而犯下聯邦罪行的人,並要求美國衞生部和司法部啓動對大麻的分類審查。 [347] 

約瑟夫·拜登能源方面

圍繞氣候變化實施綠色大戰略。對內包括:通過清潔能源建設來提高經濟增長潛力。拜登並宣佈投入3000億美元研發新技術和清潔能源,爭取三十年內實現全美淨碳排放為零。
氣候戰略始終是拜登及其團隊的核心戰略之一,應對氣候變化也將與控制疫情、恢復經濟、促進種族平等共同成為拜登着重關注的四個優先事項。拜登希望通過加強氣候變化多邊合作,重塑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力。對於氣候議題,拜登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立場截然不同。特朗普先是“氣候變化陰謀論”的支持者,而後雖態度有所轉變,承認氣候變化不是“騙局”,但他始終認為氣候變化只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是《巴黎協定》強加給美國上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義務。拜登則有所不同。他將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認為氣候變化是“決定美國未來的挑戰,迎接這一挑戰將是百年一遇的機會”。
  • 應對氣候變化
拜登認為,在國際上,美國可以加強氣候變化多邊合作以重塑在全球的領導力;在美國國內,通過清潔能源投資和科技創新等一系列多領域的配套政策,推動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實現全社會2050淨零目標,同時創造大量優質就業機會,重振美國經濟。
在國際層面,拜登可能在就職當天帶領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在百日內召開全球氣候峯會,努力推動主要國家提高應對氣候問題的雄心,加強減排力度;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取消化石能源補貼,並推動二十國集團(G20)停止向海外高碳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等。 [102]  克里被提名為總統氣候特使,並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可看出拜登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克里曾在1992年作為美國代表團成員參加第一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正式開啓了他的“氣候事業”。拜登承諾在4年內投資2萬億美元以對抗氣候變化。
2021年2月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稱拜登在總統就職首日簽署了重返《巴黎協定》的行政令,19日美國正式再度成為《巴黎協定》締約方。布林肯在聲明中表示,“現在,就像我們在2016年加入《巴黎協定》一樣,今天重新加入該協定同樣重要,我們在未來數週、數月和數年內所做的工作更為重要。”聲明還表示,美國正在“各方面與世界重新接觸,包括將在4月22日舉行的領導人氣候峯會。”聯合國方面對於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表示歡迎。當地時間19日下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及美國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等將舉行峯會,“慶祝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88]  重新強化多邊外交,包括重塑和盟友關係,促進全球聯手解決氣候問題;聯合盟友聚焦G20國家化石能源產業的財政資助問題,對碳排放超標的國家實施制裁。
拜登的這一表態符合民主黨支持《巴黎協定》的一向承諾。不僅如此,在此前競選過程中,拜登還提出了一系列在國際行動層面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這其中包括:在其當選後,將組織召開一場全球氣候峯會,直接與主要碳排放國領導人就氣候問題開展對話;在全球層面推動化石能源補貼的退出,並推動二十國集團停止向海外高碳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國際航空業和船運業減排談判成果的落實;支持協調各國氫氟碳化物減排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以及實現美國關於氣候融資的國際承諾,並且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綠色的債務減免 方案。 [181] 
  • 國內氣候戰略
在美國國內,拜登提出了2萬億美元的氣候行動計劃,用於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拜登還計劃重建美國破敗的基礎設施,包括橋樑、道路、電網、寬帶等,並在此過程中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此外拜登還大力倡導推動清潔電力生產,旨在2035年之前實現電力部門的零碳排放。為支持這一目標,其將加大技術創新投資力度,大幅降低儲能、可再生氫等關鍵清潔能源的成本以及計劃對400萬棟建築進行節能改造。 [181] 
拜登主張通過一項名為ARPA—C的2萬億美元的能源政策以實現2035年完全無碳發電,2050年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温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2021年,拜登在他的第一份預算大綱中呼籲建立ARPA—健康(ARPA—H)和ARPA—氣候(ARPA—C),其中ARPA—C擬投資5億美元,旨在鼓勵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研發。在接受《自然》雜誌採訪時,一些專家表示,複製DARPA的模式並非易事。一些研究過DARPA模型的科學家表示,如果應用得當,這個模型是有效的,而且也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複製DARPA並不容易。它要求項目經理能自由組建研究團隊,敢於探究那些傳統工業研究和發展項目通常忽視的領域並富有冒險精神。此外,科學家對成立ARPA—H的質疑聲也此起彼伏,拜登提議讓其隸屬於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但批評者擔心這會扼殺創新。 [101] 
在美國國內,拜登的氣候計劃還包括,在四年任期內投兩萬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建立一套清潔能源標準,使得美國電力行業在2035年前實現碳中和,同時推動美國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拜登的能源轉型計劃中不僅包括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也包括保留現有核電站、加大對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的投資。同時,拜登還在競選中提出,要在四年內對四百萬座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推行電動汽車税費減免政策,並在2030年前於全美範圍內安裝超過50萬個公共電樁;加大在清潔和韌性基建上的投入,以推動就業和經濟增長;要求現有和新開發的油氣開採項目執行嚴格的甲烷排放標準以及10年內在清潔能源研發和創新領域投入4000億美元資金。 [181]  此外,他還表示將加強農業保護,提升環境公正度,減少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羣體的負擔。
拜登的氣候行動計劃不是某一個或幾個部門的改變,而是需要整個美國社會自下而上積極配合。與此同時,技術創新是所有改變的核心推手,美國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本土優勢,大力加快清潔能源技術的創新,並將技術成果廣泛應用到能源、交通、建築等各行各業及普遍的家庭生活當中。一方面,拜登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出在全國建立50萬座電動車充電樁,政府採購300萬台新能源車,力爭使美國在2050年之前實現100%清潔能源經濟和零淨碳排放。另一方面,拜登此前提出,雖不會全面禁止開採頁岩油,但會停止在美國境內的新開採項目,這可能會對化石能源行業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182] 

約瑟夫·拜登醫療方面

  • 抗疫措施
2020年12月8日,拜登宣佈:“戴口罩、接種新冠疫苗和開放學校,是我上任第100天內的三個主要目標。”拜登承諾,提供1億劑新冠疫苗,並表示教育工作者、醫療保健工作者和長期護理機構的居民將成為第一輪新冠疫苗接種的人羣。拜登還表示,希望在就職100天內,讓美國的大多數學校開放,政府會為各學區提供足夠的資金,以實施安全措施,例如改善通風條件、僱用更多的工作人員。拜登重申,他將在上任第一天將簽署一項行政令,讓戴口罩可以“有法可依”,如在聯邦大樓內,以及在乘坐飛機火車和公共汽車往返各州,都需要佩戴口罩。 [51] 
2020年9月,拜登開始要求大企業接種疫苗,11月4日開始正式實施。當時,美國勞工部下屬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發佈規定,要求100人以上企業的員工在2022年1月4日前全面接種疫苗,未接種者每週需要接受一次新冠檢測,並佩戴口罩。這項規定適用於190萬家私營企業的8420萬名員工,基本上是美國勞動力的三分之二。如果企業違規,將被處以最高1.4萬美元的罰款,隨着違規次數增加,罰款金額也將增加。 [48] 
然而,新規剛實施三天就被叫停,共和黨領導的州,以及私人公司、宗教團體等更是直接將拜登政府告上了法庭。他們認為,此舉嚴重侵犯了個人自由,是總統“越權”。美國最高法院於2021年1月13日停止了拜登政府的疫苗強制令。另一方面,最高法院在對醫療工作者的疫苗強制令上作出了一定讓步,允許要求大部分醫護工作人員接種疫苗。規定適用於參加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劃的醫院和其他保健設施的工作人員,預計將影響7.6萬家醫療機構的1040萬名醫療工作者。 [48] 
隨着疫情反彈導致的檢測需求暴增,拜登政府於2020年12月宣佈採購5億份新冠快速檢測試劑,以應對新冠病毒檢測供應短缺問題。 [47]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3日,拜登2021年1月13日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發表公開講話。拜登表示,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新一輪疫情正嚴重影響着美國。為此,拜登當天宣佈了兩項計劃以解決目前的棘手問題,並呼籲民眾積極配合防疫工作。拜登在講話中宣佈,政府將很快宣佈一項計劃,詳細説明如何向美國民眾免費提供高質量口罩(如N95或KN95口罩)。為了呼籲民眾積極配合防疫工作,佩戴口罩,拜登將戴口罩稱為一種“愛國義務”。他表示,能夠理解戴口罩讓人“不舒服”,“讓脖子疼痛”,但是戴口罩是阻止病毒傳播的重要手段。 [49] 
拜登表示,美國已有近2.1億人口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但只要還有數千萬人不接種疫苗,美國就會有人滿為患的醫院和不必要的死亡”。由於奧密克戎毒株引發的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導致了大量的突破性感染,拜登也面臨着越來越大的輿論壓力。他在講話中稱,雖然接種疫苗並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是卻可以大大降低引發嚴重疾病的概率,而“如果沒有接種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後住院的可能性要高出17倍”。 [68]  拜登提出除了繼續疫苗接種工作之外,加強病毒檢測和佩戴口罩同樣重要。聯邦政府將增購5億份新冠快速檢測試劑,以滿足未來的檢測需求。此外,談到醫療系統目前面臨的壓力,拜登還提出將向疫情嚴重的密歇根、紐約、新澤西、俄亥俄和羅德島等6州,增派共計逾120人的聯邦醫療隊,以緩解當地的醫療機構壓力。 [47]  他還指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幫助確保有足夠的病牀供患者使用。 [68] 
  • 推動治理癌症
由於拜登本人在1988年被確診患有腦動脈瘤,經歷了兩次開顱手術,才最終成功戰勝了病魔和拜登年僅46歲的大兒子博伊因膠質母細胞瘤去世,拜登決定全力支持攻克癌症。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肯尼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癌症登月計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65] 
2016年,時任副總統的拜登開始領導美國的“癌症登月計劃”,該“癌症登月”特別工作小組由至少12個聯邦部門和機構組成,其中包括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國立衞生研究院和美國衞生與人力資源服務部。這個特別工作小組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加速癌症研究和治療的進展速度,希望在5年之內完成10年之內應該完成的目標。拜登表示,醫學界在基因組學、癌症免疫療法、病毒療法和聯合療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驚人進步,還需要打破數據屏障,盡一切努力推進癌症研究的進展速度。拜登希望像當年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計劃用12年時間一舉攻克癌症。 [65] 
美國副總統拜登提交報告介紹癌症“登月計劃”進展 美國副總統拜登提交報告介紹癌症“登月計劃”進展 [66]
在2016年1月奧巴馬總統在最後一年的國情諮文中提出癌症“登月計劃”以後,拜登一直致力於這項工作,由他主持領導的“癌症登月”特別工作小組參與了許多項目。旨在“消滅”12種癌症的登月計劃已經取得了癌症疫苗的研究和CAR—T療法兩大成就。 [65] 
2016年10月21日,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向奧巴馬總統提交的報告中表示癌症“登月計劃”取得了實質進展,在美國波士頓的幾百名健康醫療專家和研究人員發表了講話。拜登表示政府正在盡力加快美國聯邦藥品審批的進程,讓癌症病人蔘與臨牀試驗的程序變得更加簡單。他還説政府鼓勵癌症研究人員之間共享更多的信息,目前信息的共享還未達到應有的程度。“我們才剛剛開始,”拜登説,“我們正處於一個龐大進程的轉折點。”他説在癌症預防和檢測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努力,特別是在弱勢羣體中。“ [66] 
拜登在向奧巴馬的着重提議中提出由微軟、亞馬遜和國家癌症研究所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在線的儲存癌症基因組數據的數據庫。這份報告還提到Uber和Lyft承諾開展將癌症病人送達醫療機構的免費或降價乘車計劃,以及由美國國防部進行探索“癌症生物學基礎”的新研究。這份報告是為未來政府工作制定的一份藍圖。通過即將離任的奧巴馬政府做出的努力,美國國會已經批准幾億美元的資助。雖然拜登已經公開表示不會考慮在下一任政府中繼續任職來推動這項計劃,但是他也承諾將投入畢生精力尋找癌症治癒方法。 [66] 
鑑於奧巴馬將於2017年1月卸任,拜登指出,他領導小組將全力留下建議,為下屆美國政府的抗癌政策打下基礎,任期他的主要工作有兩個,一是作為“催化劑”推動各機構加強數據分享,利用日益強大的超級計算能力,加速癌症研究的發展;二是要讓更多患者獲得“改變遊戲規則的療法”。拜登説,在美國僅有5%的癌症患者得以參加有關臨牀試驗。這其中多數患者都無法獲得自己的數據。因此,需要研究怎樣讓更多患者參與臨牀試驗,並降低臨牀試驗的成本。拜登寫道:“我們想要的不是漸變,而是在通往攻克癌症道路上的巨大躍進。這就是這個‘登月計劃’的目標。” [78] 
但這一計劃在特朗普上台後便被束之高閣,於是拜登在卸任副總統後自己搞了一個慈善組織“拜登癌症倡議”,其工作重點還在“癌症登月計劃”的幾個主要領域,試圖通過從根本上改變系統的文化和基礎設施來加速癌症研究的進展,包括數據共享,數據標準化,臨牀試驗,患者導航,癌症預防和就醫機會。該組織的科學政策高級總監凱瑟琳·楊自己也是癌症患兒的母親,她説:“博伊的死亡對拜登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響,他親身經歷了癌症治療中的各種障礙,這是患者每天都在面對的障礙,例如,無法參與臨牀試驗,無法輕鬆獲取病情數據,或將病歷記錄從一家機構轉移到另一家機構。這些第一手經驗使拜登夫婦堅定信念,必須對現狀做出根本改變。” [78] 
  • 醫保計劃
拜登曾發誓,要通過行政命令、政策制定和新法律撤銷特朗普在執政期間針對《平價醫療法案》(ACA)部分內容的廢除政策。特朗普在2016年許下廢除ACA的承諾,但最終並未成功兑現。儘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仍對ACA進行了諸多修改。凱撒家庭基金會衞生政策執行副總裁拉里·萊維特表示,“拯救”和鞏固ACA是拜登在競選演説時的中心內容。作為奧巴馬在任時的副總統,拜登在制定ACA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42] 
2012年,為提高醫保覆蓋率,ACA規定,所有美國人必須強制性購買醫療保險,否則要交罰金。5年後,2017年,特朗普領導下的國會將這一處罰降為“零美元”。為此,德克薩斯州等20個州提起訴訟,認為由於此更改,ACA中強制購買醫保的條款未得到執行,因此失去了法律效應,還可能違憲。 [143] 
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2021年1月28日簽署了一系列與醫療保健有關的行政措施,其中包括重新開放聯邦奧巴馬醫改政策《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註冊。拜登表示,這些命令旨在消除“特朗普造成的損害”。拜登説:“除了將《平價醫療法案》和醫療補助恢復到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前的樣子,我們在這裏沒有什麼新的舉措。“他表示特朗普使人們更難獲得醫療援助,也使得看病更加昂貴。 [143] 
2010年2月25日,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參加醫療保健峯會 2010年2月25日,奧巴馬和副總統拜登參加醫療保健峯會 [10]
拜登的行政令呼籲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重新在healcare.gov上註冊,該網站服務於36個州,為那些需要從2月15日到5月15日獲得醫療補助的人提供服務。據一位白宮官員透露,該機構預計將於1月28日執行該政令。這將使那些錯過了截止於2020年12月15日最新註冊期的美國人有機會受益於奧巴馬醫改政策,並獲得聯邦援助來支付醫療費用。根據凱澤家族基金會的數據,大約有1500萬沒有保險的人可以從中受益,其中近900萬人有資格享受免費或補貼的保險。收入不超過51000美元的個人,四口之家收入不高於104800美元的家庭均有資格領取補貼。 [143] 
外媒報道,從拜登對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部長的選擇可以看出他保留ACA的決心。據悉,HHS的新任部長為加州檢察長澤維爾·貝塞拉,曾帶領民主黨治下各州一眾檢察長,保護《平價醫療法案》不被特朗普政府廢除。 [215] 
和其他總統一樣,拜登也承諾將採取措施降低藥品價格。他的方法是讓美國“國家醫保”之一的聯邦醫療保險就藥品價格與藥企談判。凱撒家庭基金會2020年12月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89%的美國人支持這種方法。拜登當選總統後就藥價發表講話,他稱美國的處方藥價格已極其高昂,並稱其開支法案將有助於降低藥價,呼籲國會參院儘快通過。拜登在白宮的講話中表示:“我們都同意,處方藥價格在這個國家已經貴到離譜了。本不該是這樣的。”已在眾院通過的“更好地重建”法案中包含了降低處方藥價的計劃。法案要求聯邦政府從2025年起就紅藍卡的藥價進行談判。另外,法案要求,從2023年起,藥企每年漲價幅度不允許超過通脹率,否則須返還利潤中的差價。有分析指出,在民眾已經對不斷上漲的通脹率十分擔憂之際,拜登正試圖通過強調處方藥價等問題,來説明他的經濟計劃將如何幫助普通美國人。 [218]  澤維爾·貝塞拉已經公佈了拜登政府關於降低處方藥成本價格的計劃實施策略。這一文件圍繞三個廣泛的原則制定的:支持與藥品製造商進行價格談判和限制藥品價格上漲;減少監管障礙促進行業競爭;以及支持公共和私人領域對新療法的研究。根據該計劃,可以立法禁止製藥公司向非專利藥品製造商支付費用,以推遲其它藥物版本的上市銷售。同時,這項計劃的實施將減少新處方藥在獲批過程中的監管障礙,並激勵製藥商開發已經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同類藥物,確保市場充分競爭,這樣就會迫使藥廠降價。法案引發製藥界的強烈反對,包括艾伯維、BMS、禮來、GSK等公司的CEO都對這種加大控制藥品定價力度的舉措表示擔憂甚至是反對。 [219] 
拜登誓言要降低藥品成本,並允許美國政府的醫療保險項目“Medicare”就藥品價格進行談判。拜登要求立法者制定旨在降低處方藥品價格的相關立法,遭到了來自制藥界的反對。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商貿易組織批評拜登政府在“Medicare”中啓用藥品價格談判的計劃,並表示這將減少用於開發藥物新療法的資金。此外,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正準備就一項法案投票,該法案要求對佔醫療保險支出最多的 125 種品牌藥進行談判,價格上限設定為在其他六個國家支付平均價格的120%。 [219] 
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上任60多天來的首場正式新聞記者會,回答了邊境危機、控槍、基建計劃等熱點問題。 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上任60多天來的首場正式新聞記者會,回答了邊境危機、控槍、基建計劃等熱點問題。
為了推進醫療改革,拜登總統招募了許多前奧巴馬政府的助手。隨着民主黨人重新控制國會和白宮,人們對擴大醫保覆蓋範圍產生了新的熱情。在大流行和許多經濟學家對聯邦政府債務的看法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立法者們對赤字支出的擔心較以往有所減輕。但是拜登的醫療項目仍然面臨挑戰,使部分民主黨人失望。新的擬議支出是暫時的,它將使法案的補貼與平價醫療法案的早期草案保持一致。如果要永久保持這些變化,可能會在十年內耗資數千億美元,一旦經濟狀況好轉,這筆鉅額款項使温和的民主黨人震驚。 [216] 
美國是少數非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之一,歷任總統在醫療領域的政策必然有一條涉及提高醫保覆蓋率,拜登也不例外。早在ACA形成過程中,其草案裏就包含了一個公眾醫保計劃,但在當時,該計劃只是政策制定者的一個初步想法,且僅限於沒有僱主醫保計劃的民眾。拜登上台後將落實這一“想法”。在競選時,拜登提出由美國聯邦政府提供健康保險的提案。根據拜登的提案,新醫保計劃所有人均可參加,包括現在已經有了僱主醫保的民眾。拜登表示,與其他商業性醫保計劃相比,該醫保計劃向醫療機構報銷的醫療費用將更少。 [217] 
拜登的新冠救助法案中在醫保方面還着力,擴大老年人和殘疾人士獲得高質量家庭護理的機會,並在十年來最大程度地擴大可負擔醫保的覆蓋面。例如拓展保費税收抵免福利,為超過900萬美國人減少保費;為被排除在一些州Medicaid醫療補助之外的400萬人提供醫保;擴大Medicare(美國低收入人羣的健康保險)聯邦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幫助老年人獲得可負擔的聽力保險;將與新冠疫情有關的《平價醫療法案》補貼延長四年等。並使超過一百萬原本無法負擔得起醫療保險的中產階級具備參保條件。新冠肺炎救助法案將臨時增加對通過平價醫療法案市場購買健康保險的人們的補貼,包括數十億美元的公共衞生計劃和退伍軍人的醫療保健,它還試圖幫助那些失業的人保住通過其僱主獲得的健康保險,並通過一項名為COBRA的聯邦計劃,在9月份之前支付全部保險費。新澤西州的代表弗蘭克·帕洛尼十多年前曾幫助起草了衞生法,並領導着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他稱這是“自平價醫療法案通過以來,我們所取得的最大規模的擴張。” [216] 
當地時間2022年4月5日,拜登簽署了《平價醫療法案》擴展法案。以幫助降低醫療保險成本,同時使無法通過工作獲得平價健康保險的人有資格獲得保費税收抵免。該法案預計將於2023年1月生效。 [313] 

約瑟夫·拜登個人生活

約瑟夫·拜登家庭

拜登與母親凱瑟琳·尤金妮亞·芬尼根 拜登與母親凱瑟琳·尤金妮亞·芬尼根
拜登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是大約瑟夫·R·拜登與凱瑟琳·歐根尼婭·“簡”·福納根之子。他的祖父母瑪麗·伊麗莎白和約瑟夫·拜登是來自巴爾的摩的石油商人,有英國、愛爾蘭和法國血統。他的外曾祖父愛德華·弗朗西斯·布萊維特是賓夕法尼亞州參議院議員。 [200] 
拜登是四個兄弟姐妹之中的老大,也是愛爾蘭天主教的後代。拜登有兩個弟弟,詹姆斯·布萊恩·拜登,和弗蘭克·W·拜登、一個妹妹瓦萊裏·歐文斯(孃家姓拜登)。當拜登10歲的時候,他們全家搬到了特拉華州克萊蒙特。在那裏,他的父親有一個二手車銷售員的職業。 [169]  老拜登收入可觀,為家人提供了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259] 
拜登的兩個弟弟均從商,並且與兄長的政治生涯緊密相連。
拜登與弟弟詹姆斯·拜登 拜登與弟弟詹姆斯·拜登
拜登的弟弟詹姆斯·拜登早在1972年拜登競選參議員時,便開始參與拜登的政治生活,並負責競選活動的財務工作。在拜登成為美國副總統後,詹姆斯大力擴張商業版圖。2010年11月,拜登家族的老朋友、西爾斯通公司總裁凱文訪問白宮並和拜登的顧問見面。幾周後,西爾斯通便宣佈,沒有任何建築行業工作經驗的詹姆斯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六個月後,公司便得到在伊拉克建造10萬套房屋的超大合同。另外,公司還拿到一份價值2200萬美元的、為美國國務院管理一個建築項目的政府合同。2013年,他們被迫退出,但依然靠着詹姆斯在當地得到了一份與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的六年合同。詹姆斯後來還給西爾斯通拉來了美國、波多黎各、莫桑比克等地的數十個項目。2015年6月,詹姆斯在佛羅里達的一處房產欠繳了近59萬美元的税款。由拜登朋友約翰·海楠斯基控制的1018 PL LLC.的公司給詹姆斯提供了總計90萬美元的資金,以便他解圍。 [178]  然而,詹姆斯的職業生涯充滿了爭議。2010年他成為建築諮詢公司西爾斯通的執行副總裁時,批評人士認為拜登的姓氏可能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但詹姆斯已經獲得了成功;2012年,他估計淨資產為700萬美元。多年來,他與喬·拜登一起在國會訪問愛爾蘭、羅馬和非洲。喬·拜登成為副總統後,詹姆斯·拜登出席了幾次重要的國宴,包括教皇方濟各2015年的訪問。 [179] 
弗蘭克·拜登是拜登最年輕的弟弟,二人從小互相支持,最年輕的拜登高中剛畢業,就開始幫助哥哥競選,最終當選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弗蘭克·拜登有了這一經歷,將注意力轉向了慈善事業,特別是在教育領域。在將注意力轉向佛羅里達州開辦和發展特許學校之前,拜登與中美洲的一個為弱勢羣體提供教育服務的非營利組織攜手合作。 [179]  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弗蘭克·拜登的商業利益得益於納税人向加勒比國家提供的數百萬美元貸款。弗蘭克·拜登與奧巴馬·拜登在中美洲的外交政策有着廣泛的重疊。2009年3月,拜登訪問哥斯達黎加。8月,《哥斯達黎加新聞》宣佈了一項改革拉美房地產的多邊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包含由弗蘭克重度參與的度假勝地瓜那卡斯特鄉村俱樂部。哥斯達黎加國家電力和照明公司也選擇了弗蘭克的公司Sun Fund Americas作為太陽能公園的合作伙伴。2009年,美國政府撥出50億美元,用來鼓勵開辦更多公立學校。弗蘭克因此創辦了一家特許學校管理公司Mavericks。2009年至2011年間在佛羅里達州開設了8所學校,但這些學校的畢業率極其糟糕。截至2014年,特許學校收到超過7000萬美元的州政府資金,其中900萬都進了Mavericks。2014年6月,拜登宣佈啓動加勒比海能源安全倡議,隨後,SFA便宣佈公司在加勒比海地區參與一些項目。美國政府為其提供了4750萬美元的貸款。2015年,弗蘭克的特許學校平均每所都能得到近30萬美元的美國教育部撥款。 [194]  拜登就職當天,弗蘭克·拜登所擔任高級顧問的伯曼律師事務所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吹噓了兄弟倆的關係和共同價值觀。此外,廣告還暗示拜登可能會在訴訟中支持伯曼。 [177]  雖然他被指控利用他兄弟的名聲來發展自己的事業,但弗蘭克·拜登及其家人一直支持並積極參與喬·拜登的職業生涯。 [179] 
弗蘭克·拜登與兄長喬·拜登 弗蘭克·拜登與兄長喬·拜登 [194]
瓦萊麗·拜登·歐文斯與拜登的孩子們 瓦萊麗·拜登·歐文斯與拜登的孩子們
拜登的妹妹瓦萊麗·拜登·歐文斯出生於1945年。二人從小關係非常好。她回憶兒時印象説,一個小丫頭仰慕地跟在大哥哥身後,他眼睛明亮、橢圓的臉,妙語連珠。少年時代的拜登曾是一名安全巡邏員。兩人就讀特拉華大學時,拜登要審查妹妹結交的一切男友。“如果他知道那個男孩,我不能跟那男孩一起出去,因為他認識那傻小子。如果他不知道那個男孩,我也不能跟那男孩出門,因為他不認識那傻小子。”1972年12月,瓦萊麗和拜登在華盛頓接到電話,得知拜登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出了車禍,彼時已當選參議員但尚未就職的拜登陷入兩難境地,考慮辭職照顧孩子。瓦萊麗主動提出幫拜登照顧孩子,接下來的4年中一直照顧拜登的兩個兒子。 [171] 
瓦萊麗不僅深深融入哥哥的生活,而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瓦萊麗雖然是妹妹,但在拜登小時候,是她幫他克服了口吃的毛病。當拜登競選高中班長時,也是瓦萊麗給他指出努力方向。從那以後,她一直參與到拜登的競選活動中,包括競選縣議員、國會參議員以及兩次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168]  ,拜登政治歷程的每一階段都有妹妹的功勞。“她絕對是他政治方面的另一個自我,是他的知心人。”拜登的新聞秘書韋德説。 [171]  她幫助起草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主題,特別將美國人的奮鬥與拜登熬過悲痛的經歷聯繫起來,她為拜登的每次演講審稿,並在發佈競選廣告前仔細審查。 [168]  每次辯論之前,拜登需聽取瓦萊麗的意見。拜登1996年當選國會參議員後,拜登·歐文斯進入一家諮詢公司工作,幫助多名候選人運作數十場國內選舉,其客户包括格蘭霍姆以及切特·愛德華茲,後者曾是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171] 
瓦萊麗·拜登·歐文斯與喬·拜登在演講現場 瓦萊麗·拜登·歐文斯與喬·拜登在演講現場 [170]
在拜登選搭檔的過程中,瓦萊麗也是顧問。出於對哥哥的保護,她一度對哈里斯之前對拜登的攻擊耿耿於懷,但在拜登確認哈里斯為競選搭檔後,又能與哈里斯共進午餐。隨着拜登圈子迅速擴大,瓦萊麗充當中間人,經常和拜登團隊新成員一起吃意大利麪或其他意大利菜。拜登的高級顧問克萊恩表示,瓦萊麗在拜登的競選活動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她有很好的直覺和勇氣,知道如何與人聯繫。她像鞭子一樣有力……而且,她不怕告訴她哥哥,他錯了。” [168] 
《華盛頓郵報》稱,50年來,瓦萊麗的職業生涯一直與拜登的政治崛起聯繫在一起。在此之外,她還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研究員,並在美國一家媒體諮詢公司擔任副總裁。瓦萊麗曾離過婚,後來嫁給了拜登在法學院的好友傑克·歐文斯,並育有三個孩子。 [170] 
拜登全家福 拜登全家福 [156]
拜登與長子博·拜登 拜登與長子博·拜登
拜登的大兒子、特拉華州前總檢察長博·拜登出生於1969年2月3日,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生,1994年在錫拉丘茲大學獲得法學學位。在新罕布什爾州為美國聯邦法官擔任法官助理之後,在1995年到2002年期間在美國司法部工作,包括在費城擔任聯邦檢察官5年。2001年,他自願在戰後的科索沃幫忙訓練法官和檢察官。2003年加入特拉華州國民警衞隊,成為部隊律師。2006年在拜登的支持下,博競選了檢察官的職位併成功。 [123]  2008年被派往伊拉克。2010年輕度中風。隨後在得克薩斯州接受治療,同時再度當選特拉華州檢察官。2013年曾接受一次腦部小型手術。2015年起,他的身體狀況再次惡化。5月20日,他被送往沃爾特·裏德陸軍醫療中心接受治療。5月30日,博因患腦瘤去世,終年46歲。奧巴馬説:“和他的父親一樣,博·拜登是一個好人,非常慷慨。他是虔誠的教徒,值得信賴。他影響了接觸過的每個人,並將活在這些人心中。”拜登在訃告中説:“哈莉、亨特、阿什利、吉爾和我懷着破碎的心宣佈我們的丈夫、兄弟和兒子博去世。博以他一生中每天表現出來的正直、勇氣和力量與腦癌作鬥爭。”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喬·拜登稱他的兒子“非常簡單,是我們所認識的最優秀的人。” [188] 
2009年1月20日,亨特·拜登參加父親拜登的就職典禮 2009年1月20日,亨特·拜登參加父親拜登的就職典禮
拜登次子亨特·拜登出生於1970年2月3日。在特拉華州克萊蒙特的天主教高中阿克米爾學院讀書。他各方面的表現都不如比自己年長一歲的哥哥博。1988年進入喬治敦大學攻讀歷史學,1992年畢業。之後在波特蘭市的一所教堂擔任耶穌會志願者一年。在此期間認識了來自芝加哥的白襪隊票務人員凱瑟琳·布勒,兩人一年後結婚。之後,亨特重回喬治敦大學學習法律。一年後他轉學到耶魯大學,1996年獲得了法律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拜登政治競選的主要捐款之一特拉華州美信銀行擔任職位,同時擔任拜登競選連任參議員的副競選經理。1998年,他成為美信銀行的執行副總裁。不久通過威廉·奧德克在克林頓政府擔任商務部政策主任,專門研究互聯網經濟。2001年,亨特和威廉·奧德克創立了一家遊説公司“拜登·比萊爾”。據報道,亨特和父親拜登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拜登不會問亨特關於他的遊説客户的情況,亨特也不會告訴他的父親。”2006年,亨特被小布什任命為美國鐵路公司董事會成員。從2006年7月到2009年,亨特擔任董事會副主席。隨着拜登參加總統大選,亨特辭去該職。與此同時,亨特和叔叔詹姆斯·拜登在2006年收購了一家國際對沖基金公司,並任臨時首席執行官長達5年。2008年後創辦了兩家諮詢公司、參與共同創立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2011年至2017年擔任美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董事會成員。從2011年至2015年,他擔任董事會主席。2013年至2020年擔任中國私募股權基金BHR Partners的董事會成員。他於2017年折價收購了該基金10%的股份。 [128] 
亨特的私生活比較混亂,他在2017年和首任妻子布勒離婚,兩人育有3個女兒。2016年,亨特開始和哥哥博的遺孀哈莉·拜登約會,兩人在2019年結束了戀愛關係。2019年5月,亨特和南非電影製作人梅麗莎·科恩結婚,兩人之後誕下一子。2018年8月,媒體曝出亨特在阿肯色州有一名私生子。亨特在成年後一直在和酒精和毒品成癮作鬥爭,為此他也遭到了長期詬病。亨特於2021年4月6日出版一本回憶錄,講述自己的戒毒經歷,書名為《美好的事情》。 [154-155] 
拜登與女兒艾什莉·拜登 拜登與女兒艾什莉·拜登
拜登小女兒艾什莉·拜登於1981年6月8日生於美國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是拜登與現任妻子吉爾唯一的孩子。她曾在杜蘭大學學習人類文化學,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社會工作碩士學位。艾什莉從小就對社會工作和環境懷有濃厚的熱情。當她瞭解到被困在金槍魚網中的海豚的狀況時,她向父親求助,對如何保護海洋動物免受人類在其生態系統中引入的污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由於阿什利的努力,眾議員芭芭拉·博克瑟於1990年制定了《海豚保護消費者法》。2003年,艾什莉在杜蘭大學獲得了文化人類學學位。隨後,她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政策和實踐獲得了社會工作學位碩士學位。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NHS兒童關愛診所擔任臨牀支持專家。後來,她回到特拉華州,開始在西區住宅區擔任就業和教育專家。隨後,她在特拉華州兒童、青年及其家庭服務部工作了五年,擔任教育和僱主聯絡員。 [160]  2016年,艾什莉與在線商店Gilt合作創建了自己的服裝公司“生計”。該公司的所有利潤都流向了需要幫助的社區。該品牌的標誌是為了紀念她已故的哥哥博。標誌是一個箭頭穿過了品牌的首字母LH。“博是我的弓,他的癌症使我跪了下來。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 [167]  截至2019年3月29日,擔任特拉華州非營利兒童司法中心的執行主任。她離開前一份工作後,開始與父親合作,研究他可能在2020年競選總統。 [160]  儘管她不喜歡參與政治,但她曾組織過一場活動,與威斯康辛州的婦女一起討論她父親競選綱領中的女權主義政策。在拜登參加總統競選期間,她積極為父親助力,也曾在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過講話。不過,艾什莉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在拜登政府中謀求職位。 [157] 
不過,她曾與哥哥亨特一樣,不止一次被爆吸食毒品。1999年,艾什莉因持有大麻而被警方逮捕。然而,檢察官拒絕對她提出指控。2009年,大約十年後,一段43分鐘的隱藏式攝像機錄像據説顯示阿什利吸食可卡因被試圖賣給《紐約郵報》。然而,《華盛頓郵報》並沒有購買這段視頻,但他們確實對此進行了報道。因為拜登是反毒政治人物,子女吸毒對他從政產生了不小影響,不時被政治反對者拿出來説事。 [160]  2012年6月2日,通過哥哥博的介紹,她嫁給了外科醫生霍華德·克雷因。 [157] 
2016年,教皇方濟各與拜登及女婿霍華德、兒子亨特 2016年,教皇方濟各與拜登及女婿霍華德、兒子亨特
拜登的女婿霍華德是猶太人,1966年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櫻桃山。1996年,他獲得羅伯特·伍德·約翰遜醫學院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學位。此外,他於2000年在托馬斯·傑斐遜大學完成了醫學學業。之後,他在急診醫學、普通外科和耳鼻喉科任實習醫生。最後,他獲得了認證,成為一名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專門從事面部和重建手術領域。霍華德在費城托馬斯·傑斐遜大學醫院工作,先後擔任耳鼻喉科助理教授、教授。自2016年起,他在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擔任衞生政策和創新高級主管,還是赫伯特·肯面部美容中心的創始合夥人,曾擔任Startup health的首席醫療官。作為拜登的女婿,他自2017—2019年起擔任拜登癌症倡議的董事會成員。他在該倡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宣傳該倡議,同時也是該倡議的投資者。此外,在第四屆國際會議上,他還被邀請擔任羅馬教廷和羅馬教廷基金會的嘉賓。2016年,拜登帶着霍華德參加梵蒂岡一個再生醫學主題的會議,教皇方濟各也出席了那次會議;次月,霍華德出席了美國政府組織的大型數據會議Health Datapalooza;10月,拜登和霍華德公司高管共同出席某醫療創新峯會;2017年1月,拜登趁着副總統任期的最後幾天,出席了霍華德公司舉辦的活動,並和250名與會者進行閉門密談。他被邀請去梵蒂岡城聯合治療。在2020年流感大流行期間,他還是拜登的顧問。 [180] 
娜塔莉·拜登與祖母吉爾·拜登在一起 娜塔莉·拜登與祖母吉爾·拜登在一起
娜塔莉·拜登是拜登長子博·拜登唯一一個女兒,2004年8月4日出生於美國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是一名學生。在拜登的就職典禮上被攝像機拍下後,她在互聯網上走紅。雖然娜塔莉很有名,但她的學歷或學校名稱一直被保密。她在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的一段節目中多次露面,其中包括幫助介紹她的祖母。娜塔莉沒有Instagram或Twitter等社交媒體賬户。但她有一個TikTok賬户,擁有一定數目的粉絲,在推特上被標榜為時尚偶像。 [174]  [176] 
內奧米與巴拉克·奧巴馬和喬·拜登合影 內奧米與巴拉克·奧巴馬和喬·拜登合影 [159]
喬·拜登的二兒子亨特與第一任妻子凱瑟琳·布勒於2017年離婚,兩人共育有三個女兒:
納奧米·拜登是亨特長女,而她得名於1972年喪生的拜登長女納奧米·拜登。有外媒稱,由於納奧米與姑姑同名,拜登特別寵愛這位孫女。2004年,拜登就曾帶納奧米到國會山。而在一些重大活動中,拜登也時常將她正式介紹給公眾。 [161]  2016年和蒂芙尼·特朗普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律學院,並在希拉里·克林頓總統競選期間以及巴拉克·奧巴馬總統執政期間在白宮實習。2020年畢業於哥倫比亞法學院。 [159] 
拜登與孫女芬尼根在一起 拜登與孫女芬尼根在一起 [159]
芬尼根·拜登是亨特次女,以2010年去世的祖母凱瑟琳·尤金妮亞·芬尼根的名字命名。她是學生活動家,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她在高中組織了一場成功的運動來改變學校的着裝規範——她説這是對女性的歧視 [158]  ,最後還成功了; [159]  據報道,她在賓夕法尼亞州學習期間表達了對政治的興趣。上大學後,又在學校中組織同學要求學校更改獲得學分的截止時間。 [158]  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她參加了一系列活動,在費城的一次集會上,拜登將她和他的兒子博混在了一起。他還無意中把她稱為娜塔莉。芬尼根·拜登與她的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一起出席了她祖父的就職典禮。 [159] 
拜登與梅西·拜登 拜登與梅西·拜登 [173]
芬尼根是個愛開玩笑的小姑娘,比如,在為拜登拍攝的助選視頻中,一大家子人要坐在一個沙發上,芬尼根説人太多了,擠不進;她還透露,爺爺拜登很調皮,很貪心,為防止家人發現,總是站在冰箱前面偷吃冰淇淋;爺爺也很有愛,每天都給她發語音。芬尼根有時會出現在明星的ins中,跟奧巴馬伕婦的兩個女兒關係都很親近。
梅西·拜登是亨特·拜登的幼女,出生於2001年。梅西總是保持低調,不常與媒體交談。關於她的個人生活公眾知之甚少。 [172]  這個女孩沒有維基百科或IMDb。此外,任何在線媒體平台上都沒有關於她的詳細信息。 [173]  梅西在社交媒體平台上不活躍,但她有時會在父母和祖父母的社交媒體上出現。 [175]  梅西與奧巴馬的女兒薩沙關係甚密,奧巴馬和拜登家族之間的良好關係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友誼。 [172] 
拜登家族中的女性合照 拜登家族中的女性合照 [161]

約瑟夫·拜登婚姻

拜登於大學時期在巴哈馬的拿騷相識遇見了一個紐約州的女孩——娜麗亞·亨特,當時拜登正在放春假,二人一見鍾情。娜麗亞·亨特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寄宿中學Penn Hall。她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法語俱樂部、曲棍球、游泳和學生會。中學畢業後,尼利亞就讀於雪城大學的錫拉丘茲學區。同樣,她與前奧本市議員羅伯特·亨特有親戚關係。不久之後,拜登搬到了亨特就讀錫拉丘茲並上了法學院。 [193]  1966年4月,拜登與娜麗亞結婚,當時她還在讀大二。兩人的婚姻曾因拜登的天主教背景受到女方父母的反對。 [185]  拜登還將家安在特拉華州的威爾明頓,內利亞在當地中學教書,他們有三個孩子:博·拜登、亨特·拜登和內奧米·拜登。 [156]  由於拜登忙於參政,孩子出生後就幾乎都由娜麗亞·亨特照顧。娜麗亞·亨特和喬·拜登結婚後在一起。她曾經幫助過他,支持過他,和他一起度過好時光和壞時光。在拜登步入法律界後的時間裏,娜麗亞·亨特一直和喬·拜登在一起,一直在幫助他。儘管她只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學校的教育家,但她也在她的政治工作中幫助了她的丈夫,比如幫助拜登贏得美國參議院第一個任期,為競選活動配備人員,並與選民面對面會面並親自分發立場文件。 [193] 
1972年12月18日,內莉婭·亨特駕車外出購物,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作準備。當時她帶着自己的3個孩子,當車行至十字路口時,遭遇車禍,此外,警方確定娜莉亞·亨特駛入了牽引拖車的路徑,她和她的三個孩子被送往威爾明頓總醫院。 [193]  亨特與年僅1歲的小女兒娜奧米在送往醫院時喪生,兩個小兒子受傷送醫。大學時拜登主修歷史與政治學。1965年他從特拉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 [186]  多年來,拜登一直在談論他對亡妻娜麗亞的愛,“娜麗亞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最好的盟友,我性感的愛人,”他在1974年告訴作家凱蒂·凱利。“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喜歡從性到運動的一切。大多數男人並不知道我失去了什麼,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我擁有什麼。” [188]  此外,在2015年耶魯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喬·拜登談到了他的妻子,他説:“在我當選六週後,我的整個世界被永遠改變了。當我在華盛頓招聘員工時,我接到一個電話。我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在聖誕節購物,一輛牽引拖車橫掃了他們,殺死了我的妻子和女兒。”位於特拉華州未註冊的紐卡斯爾縣郊區威爾明頓城外的娜麗亞·亨特·拜登公園是為了紀念她。位於奧本的卡尤加社區學院是娜麗亞的父親經營食品服務多年的地方,每年都會向兩名畢業生頒發娜麗亞·亨特·拜登獎。 [193] 
拜登與前妻娜莉亞·亨特
拜登的第二任妻子吉爾·拜登(Jill Biden)於1975年由拜登的弟弟介紹給拜登認識。 [31]  當時33歲的拜登已經是參議員,而24歲的吉爾還在上大學。兩人在一次看電影約會後,迅速相愛。吉爾曾拒絕過拜登的4次求婚,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剛從事教育,還有繼續讀書深造的打算,由於拜登從政身份會給她帶來公眾壓力,吉爾不想放棄自己的教育事業。另一方面,吉爾還考慮到和繼子們的關係。在第5次求婚時,吉爾才答應拜登。1977年,拜登和吉爾在教堂結婚,隨後帶着拜登和前妻的兩個兒子一起度蜜月。1981年生下女兒艾希莉·布萊澤。從1993年到2008年,吉爾在特拉華技術社區學院擔任英語和寫作講師。在奧巴馬執政時期拜登曾擔任副總統,吉爾也做了八年的“第二夫人”。在此期間,她一直在北弗吉尼亞社區大學擔任英文教授,併成為首位在丈夫任職副總統期間仍保留有薪工作的美國“第二夫人”。她篤定地告訴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我會繼續教書,我想要人們珍惜老師、知道他們的貢獻,支持這個專業”。 [127]  根據新學期日程表,她將於每週二和週四從白宮出發,前往學校工作。她將教授“大學寫作”課程,班級人數18人。她因此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丈夫入主白宮後仍從事全職工作的第一夫人。
拜登與妻子吉爾·拜登
吉爾·拜登驅離反對拜登者 吉爾·拜登驅離反對拜登者
吉爾始終全力支持着拜登的從政道路,其實早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拜登就要參加競選,但拜登的長子在前一年因腦癌不幸去世,夫妻兩人傷心不已,這才缺席競選。儘管如此,吉爾依舊非常希望丈夫參選,認為丈夫有能力成為一個“最好的總統”。吉爾一直扮演着一個支持丈夫和決策諮詢人的角色。其實剛開始,吉爾並不希望丈夫爬得太高,非常抗拒站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但得知這些是丈夫一生所要追求的事業後,她給予了無條件支持。對此,拜登一直非常感激她:“當我參與競選時,看到她不得不站在遊行的花車上,向黑壓壓的人羣慷慨激昂地演講,我真的為她感到驕傲。我知道她不喜歡,在出門的瞬間她仍在害怕,可是她還是勇敢地走了出去。” [126] 
在2020年大選期間,吉爾多次為拜登演講、拉選票、參加募捐活動。“怎樣才能讓一個破碎的家庭變得完整?答案是帶着愛和理解,帶着小小的善行,帶着勇氣,帶着堅定不移的信念。讓一個國家變得完整也是一個道理。”吉爾擅長拉感情牌,她的存在為拜登的競選帶來了明顯的優勢。吉爾也是一個“護夫狂魔”,2月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某次集會上,一名男子對着拜登大喊大叫,並衝到講台前,吉爾飛一般的速度跑到丈夫面前,和眾人一起將該男子驅離。吉爾稱拜登的“愛和理解可以治癒破碎的美國”,另一邊,拜登也説:“現在你們知道為什麼她是我的一生所愛了吧!”“想想你最喜歡的那個、帶給你自信讓你相信自己的老師,吉爾就是這樣的第一夫人。” [126] 

約瑟夫·拜登軼事

拜登和芬尼根家族以及附近居民對飲酒的負面印象導致喬·拜登成為一名戒酒者。拜登從童年到二十幾歲都飽受口吃之苦; [200]  孩提時代,拜登口吃,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健康成長。同學們嘲笑地叫他“Dash”,把他的斷句比作摩爾斯電碼,還稱呼他為“拜拜拜登”。不過,小拜登性格堅強,他堅持在鏡子前背誦大段詩歌,這一習慣保持到了大學畢業,這不僅讓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還為他今後成為一名出色的政治演説家奠定了基礎。 [185]  拜登在訪問高中母校阿克梅爾學院時,他對學生們説,“阿克梅爾的教師們給了我發言的信心”,因為演講是當時課程的一大部分,在拜登克服口吃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61] 
拜登的妻子和兩個年幼女兒身亡後,備受打擊的拜登一度打算退出政壇,但最終還是決定繼續自己的政治生涯。拜登在步入政壇後,仍然在車禍發生日(即12月18日)停工一天,以寄哀思。 [262]  從那時起,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都乘坐火車,跟家人相聚。往返於老家特拉華的威明頓市和華盛頓。兩地車程將近一個半小時。1987年,拜登第一次參加總統競選,但剛走到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他就因為突患動脈瘤而差點喪生。之後他從兩次腦動脈瘤手術中幸運地活了下來,他説自己獲得了“生命的第二次轉折”。“他仍舊是一個來自斯克蘭頓的好鬥小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位對家庭忠誠的男人;一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信徒,認識那趟前往威明頓火車上的每位售票員。這就是我想要的左右手。”奧巴馬説。 [263] 
2015年,拜登的大兒子罹患腦癌,他激動地一度準備把房子抵押出去為兒子籌措治療費。奧巴馬聽説之後,對拜登説:別抵押房子,我有錢(之前出版兩本書掙的錢),先借給你,你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拜登最終沒有向奧巴馬借錢。拜登的拮据,從側面體現他是有所堅守的人,即使身為華盛頓的內部人,也沒有被旋轉門所腐蝕。母親寡居,拜登告訴母親自己沒有錢給她建一所新房子。他的長期助理在回憶錄中説,拜登不會“以權謀私”,在自己轉行做説客的時候,從來沒有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客户“動過一個小指頭”。 [256] 
拜登可能是美國曆史上最窮的副總統,因為很早就從政,沒有在私營部門賺錢的經歷,少有積蓄。奧巴馬在提名拜登為自己的競選夥伴,做個人盡調的時候,發現他的財務狀況特別簡單,除了兩處房產,和自己的太太從孃家帶來的一兩張存單之外,就只剩下一些存款,以及作為參議員的退休金。 [256]  據估計,喬·拜登的淨資產約為800萬至900萬美元,而這位第46任總統迄今為止在其政治生涯中的收入超過1700萬美元。喬·拜登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積累了他的淨資產。2017年,拜登和吉爾通過演講和圖書銷售賺取了1110萬美元的費用和版税。他們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累積了46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然後在2020年累積了63萬美元。拜登的職業收入超過1700萬美元,淨資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當總統時的年薪是40萬美元。拜登夫婦還在特拉華州擁有兩棟房子,一棟家庭住宅估計價值超過100萬美元,另一棟海濱別墅估計價值至少270萬美元。喬·拜登是天主教徒,他説他的宗教信仰幫助他做出決策和管理他的資金。據報道,總統繳納了700萬美元的税款,向慈善機構捐款130萬美元,抵押貸款利息8萬美元,以及17萬美元的人事費。 [259] 
拜登的住宅 拜登的住宅
拜登和妻子吉爾·拜登的家坐落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一個高檔社區,這座殖民地風格的莊園建於1998年,擁有6間卧室、7間浴室、5個壁爐、一個地下車庫和5748平方英尺的生活空間。該住宅佔地4.17英畝,擁有大量茂盛的植被。後院有一個游泳池,充足的户外娛樂空間,湖邊的景色一覽無餘。根據財產記錄,拜登家族於1996年以35萬美元購買了特拉華州的房子,估計價值約為96.1萬美元。擁有6間卧室、5間浴室和4786平方英尺的居住空間,這座美麗的住宅位於Rehoboth海灘以北,2017年被拜登的背部以270萬美元買下。這座海濱別墅建於2007年,可以俯瞰戈登池塘和附近的大西洋。拜登家的內部設施包括一個大型美食廚房,3個室內壁爐和一部電梯。至於户外活動,家裏有多個甲板,一個帶壁爐的石頭天井,以及一個户外廚房,非常適合與家人和朋友一起烹飪。 [264] 
喬·拜登就任副總統時的家位於在華盛頓特區一座建於1893年的維多利亞式豪宅,它也是其他6位往屆副總統的住所。每一個被授予入住這座住宅的家庭都以某種形式在住宅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從沃爾特·蒙代爾仍在裝飾着莊園內部的陶器到戈爾在屋外種植的土著和本土綠葉。該大廈位於華盛頓特區西北部的美國海軍天文台內。特色包括一個寬敞的門廳、圖書館、正式的餐廳和一個可以覆蓋整個房間的日光室。 [264] 
打高爾夫的拜登 打高爾夫的拜登
拜登會打高爾夫。根據《Golf Digest》雜誌的一篇文章中介紹,拜登的差點為6.3,不過也有報道説他的差點非常有可能在10左右。(差點是打球的杆數減去球場的標準桿所得的數字,差點的數字越小越好)俄亥俄前州長約翰-卡西奇表示拜登絕不可能是單差點(表示0到9的差點,高手的代名詞)。“拜登告訴我:他是一個優秀的高爾夫球手,我與拜登打過球,” 約翰·卡西奇説,“我可以對你説,這不是真的。”特朗普宣稱的差點為2.8。拜登的球齡沒有特朗普長,特朗普自1968年就開始打高爾夫,而拜登2001年57歲時才開始打球。儘管拜登直到晚年才開始打高爾夫球,但他是一位有天賦的高爾夫球手。長期以來,他一直以一位數的差點自居,甚至在《高爾夫文摘》2016年華盛頓150名頂級球員排行榜上排名第68位。因此,當約翰·卡西奇在拜登公開挖苦他是一名差勁的高爾夫球手時,該地區的高爾夫球手們都表示反對。 [265] 
拜登身穿30號球衣 拜登身穿30號球衣
在橄欖球隊擔任跑鋒(直接拿着球跑的位置)的拜登,曾創下了10個觸地得分,同時給母校送上了8戰全勝的紀錄。拜登在2017年出版的自傳《爸爸,答應我》中寫道:“體育對我來説是很自然的,説話反而是不自然的事情”,“我無論怎麼口吃,也沒有人聽不懂‘現在傳給我’這樣的話。”拜登以這樣的活躍表現為基礎,最終以獎學金生的身份進入了橄欖球名校特拉華大學。但是因為在全體688人中只獲得第506名的學業成績,他最終放棄了選手生涯。拜登回憶説,“在升入特拉華大學後的第一次練習中,我感覺到球隊對我們期待的不只是運動能力。球隊希望所有球員在賽場內外都能成為一名紳士。”
2018年,在NFL年度冠軍賽比賽現場,拜登為費城老鷹隊加油 2018年,在NFL年度冠軍賽比賽現場,拜登為費城老鷹隊加油
體育不僅讓拜登成為了紳士,還讓他明白希望是什麼。1972年因交通事故失去妻子和女兒後陷入絕望時,看着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球隊匹茲堡隊的簽名球,望着兩個兒子,他下決心説:“我也要打起精神了。”體育對於拜登來説也是進步的象徵。美國女足代表隊以“受到了與男隊不一樣的待遇”為由,向美國足協提起訴訟後,他公開表示支持。在法院駁回該訴訟後,他還向足協發出了警告,“立即支付同樣的工資。要不然我當總統時,政府不會提供援助資金。”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根據傳統,委託拜登為今年的揭幕戰開球。拜登總統表示可以。
吃冰激凌的拜登 吃冰激凌的拜登
拜登既不抽煙也不喝酒,他把那些行為稱為“枴杖”。拜登在1970年的一次採訪中説,“我用橄欖球當枴杖,用摩托車跳躍和滑雪當枴杖……但這些都是我可以控制的枴杖”。2009年,在白宮舉行的“啤酒峯會”上,拜登只喝了一杯不含酒精的喜力啤酒。據《紐約時報》報道,拜登沒有喝酒的一個原因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叔叔酗酒。“我吃很多冰淇淋。”拜登在2016年談到他最喜歡的零食時説。據Eater網站在2020年4月報道,他在總統競選期間甚至花了1萬美元購買冰激凌——儘管這些都是送給競選捐贈者的禮物。在線上舉行的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拜登的七個孫子中的幾個出現在了一段預先錄製的視頻中,描述了他對這道冷凍甜點的熱愛——“他總是在吃冰淇淋。

約瑟夫·拜登健康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1日,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症狀輕 [330-332]  ;當地時間7月27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經過兩次新冠病毒檢測,其檢測結果已轉陰 [334]  ;當地時間7月30日,拜登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白宮表示,拜登沒有出現新的症狀 [335-336]  。當地時間7月31日,根據美國白宮醫生在白宮官方發佈的一份聲明稱,截至7月31日早間,美國總統拜登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仍然呈陽性,他目前感覺良好並繼續採取隔離措施。 [337]  8月3日,美國總統的主治醫生凱文·奧康納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當日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 [338]  當地時間8月4日,美國總統拜登的醫生表示,拜登當天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仍呈陽性,將繼續隔離。 [339]  8月6日,美國白宮總統醫生凱文·奧康納通報,一週前新冠病毒複檢呈陽性的總統拜登最新檢測結果為陰性,但仍將繼續隔離。 [340] 
當地時間2023年3月3日,美國白宮醫生表示,美總統拜登的活組織檢查證實,拜登在完成胸部皮膚基底細胞癌組織切除手術後,創口部位癒合良好,所有癌組織已被成功切除,不需要進一步治療。 [354] 

約瑟夫·拜登人物榮譽

2017年1月12日下午,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副總統拜登頒發總統自由勳章。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代表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向那些在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平民頒發,這一勳章由美國總統一年頒發一次。 [115]  總統自由勳章是美國最高的非軍職勳章,它和國會金質獎章,榮譽勳章共同構成了美國榮譽體系的最高層級。 [116] 
拜登眼含淚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 拜登眼含淚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 [115]
2020年9月9日,英國反對黨工黨議員克里斯布萊恩特提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拜登在席捲全美的暴力抗議中緩解了政治緊張局勢。布萊恩特表示:“當美國城市陷入火海,民眾之間相互攻擊時,是喬的影響力讓人們平靜下來。”“當其他人訴諸暴力解決問題時,他認為話語是最強的力量,因為槍支可以讓一顆心停止跳動,但恰當的言辭可以改變許多人的心,而許多人的心可以改變世界。” [121] 
2020年12月,美國《時代》週刊公佈候任總統和副總統為2020年度人物。12月10日,《時代》在隨結果發佈的文章中寫道,“拜登和哈里斯傳遞了一個信念,那就是有人情味的治理,可以重塑美國已經丟失的團結。”《時代》主編、CEO愛德華·費爾森塔爾公開稱,“未來的4年對他們(拜登、哈里斯)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有人都要見證他們是否能給我們帶來他們承諾的團結。” [246-247] 
時代週刊年度人物 時代週刊年度人物 [247]
2021年12月28日,拜登被埃菲社評選為2021年美國十大人物,評選理由如下:喬·拜登作為美國總統的開局比預期的還要艱難。他上任時面對的是一個因1月6日國會大廈遭遇的衝擊而被震驚的國家,他的任務是彌合他的前任唐納德·特朗普留下的傷口,同時他還領導了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一波離職潮、緩慢的疫苗接種運動、阿富汗撤軍上的失敗以及猖獗的通貨膨脹,這些問題導致他的支持率處於歷史低點,同時為了使其最重要的措施獲得通過,要與自己的政黨作鬥爭。 [187] 

約瑟夫·拜登個人作品

出版時間
作品名
簡介
2007年
《信守諾言:生命與政治》
拜登本人的政治自傳,概述了拜登的職業生涯和個人背景。此書面對向競選副總統時的選民,向選民介紹了拜登的問題立場與個人歷史。
2017年11月14日
《答應我,父親:充滿希望、艱辛和使命感的一年》
主要講述2014—2015年間發生的事件,涵蓋了從2016年總統競選中,拜登作為一個父親經歷失去一個孩子的痛苦以及作為副總統見證烏克蘭內戰和伊斯蘭國的一切。
參考資料: [139-141] 

約瑟夫·拜登人物評價

約瑟夫·拜登國內評價

紐約時報》:喬·拜登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總統,但在2020年,他是我們迫切需要的總統。他將是一位把人民團結在一起,引領國家航向的總統。遺憾的是,特朗普總統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深思熟慮和務實的對立面,他無法贏得第二個任期。
華盛頓郵報》:①特朗普碰到的最大的麻煩在於,拜登不像希拉里那樣招人恨。 [191]  ②拜登關注兩黨分歧較小的餐桌上的問題,從而得到了更多美國人的支持。另外,拜登的政策與克林頓和奧巴馬時期最大的不同在於着眼與經濟,從而可以避免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再次大敗。 [196] 
名利場》:①喬·拜登第一年的總統任期結束得很糟糕。在通貨膨脹和新冠疫情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未能在參議院通過投票權法案的新恥辱到來了;與此同時,拜登的另一項標誌性立法舉措“重建得更好”仍被困住,保守黨最高法院多數黨阻止了政府對大型企業的疫苗或測試授權。拜登的工作支持率為35%,與他的前任相比,在總統任期的頭12個月結束時,這是至少70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不是慶祝入主白宮一週年的方式。 [267]  ②對拜登不利的最令人驚訝的事情是,他在擔任總統一職方面進展緩慢。從某些方面來説,這是一個奇怪的事實,因為拜登在參議院領導職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在巴拉克·奧巴馬的副總統職位上工作了八年。但作為頭號人物是不同的,拜登只是斷斷續續地扮演這個角色。 [267] 
克林頓(美國前總統):我們的黨派團結一致,為你們提供了一個非常不同的選擇:一位開始工作的總統。(他是)一個腳踏實地完成工作的人,一個肩負使命、承擔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的人;一個全神貫注而不是(注意力)分散的人;一個團結眾人而不是分裂眾人的人,我們的選擇是喬·拜登。 [144] 
小布什(美國共和黨籍前總統):雖然我們有政治分歧,但我知道拜登是一個好人。他贏得了領導和統一我們國家的機會。 [150] 
奧巴馬(美國前總統):①你給人民以信心,你熱愛國家,你將一生都獻給了公共事業,你將會激勵後代美國人。 [116]  ②拜登就是那種典型的建立了美國的家庭,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家庭在給予拜登榮譽的時候感到榮幸。如果你不能從人格上欽佩拜登,那麼你就是有問題的,他是上帝創造的優秀的人。 [116]  ③拜登是一位植根於中產階層的外交專家。 [116]  ④拜登正派、正直、忠誠,在內政方面,拜登展現出既聰明又務實,且對複雜問題會做足功課;在外交方面,拜登則是有跨度也有深度。 [256]  [269] 
特朗普(美國前總統):①喬·拜登對阿富汗的所作所為堪稱“傳奇”,這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失敗之一!是時候讓喬·拜登不光彩地辭職了,不光是因為他允許在阿富汗發生這樣的事,還有新冠病例激增、邊境災難、能源獨立遭到破壞,以及我們的經濟陷入災難。 [58]  ②他真的沒有經驗,因為我想他不記得他昨天做了什麼。他從政很長時間。但大家從來不認為他是一個聰明人 [109] 
2009年8月18日,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里在聊天 2009年8月18日,美國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里在聊天 [10]
希拉里(美國前國務卿):①我喜歡聽拜登把人們聚在一起發表講話,暢想走向光明。 [152]  ②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有一位總統,他不僅尊重科學,相信事實而不是虛構之事,而且讓我們團結在一起,表現出我們需要的美國總統所能給予的那種同情和關懷,而這正是喬·拜登一生都在做的事情。③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拜登永遠是一個偉大的人,也是我的好友。他的樂觀與努力,要讓世界更美好的承諾,是鼓舞我繼續奮鬥的動力。 [151] 
佩洛西(美國眾議院長):拜登的就職宛如一股新鮮空氣傳遍我們的國家。拜登的就職典禮完美,這不光是因為權力的和平交接,還因為它發生的方式,美國大團結。
羅伯特·蓋茨(與拜登共事的前國防部長):拜登是一個正直的人,但過去40年裏,他在幾乎所有重大外交和國家安全事務上都判斷失誤。
艾什莉·拜登:我崇拜我的父親,我也深信他有領導這個國家的品格和遠見,他會幫助我們解決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挑戰,他會尊重每一個人,不管你是誰,他為你的成功而感到驕傲。 [167] 
米奇·麥康奈爾(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拜登的演講是故意製造分裂,旨在讓我們的國家進一步分裂。拜登在演講中稱呼數百萬美國人為他的國內敵人。這太不像總統了。聽着,我認識、喜歡並尊重喬·拜登很多年了。昨天演講台上的那個人我都沒認出來。一位總統大喊52名參議員和數百萬美國人是種族主義者,除非他得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這恰恰證明了美國憲法的制定者為什麼要設立參議院來制約他的權力。 [153] 
亞歷克斯·湯普森(美國《政客》雜誌記者):奧巴馬與拜登的工作方式與行事風格截然不同, 但這並不意味着拜登不具備高超的政治技巧。相反,拜登對培養關係網的注重、對於政治過程的瞭解與理解、對於他者的傾聽與尊重,都為他如今的競選之路鋪就了堅實的基礎。在拜登坎坷的競選與人生經歷中,不乏非難、災禍和背叛,但正如他自己在書中寫下:“一個人的墓誌銘是在他或她的最後一場戰鬥中寫成的。” [270] 
巴斯卡爾·蘇恩卡拉(美國《雅各賓》雜誌主編):好消息是,喬·拜登執政6個月後,他兑現了自己的主要競選諾言之一,為國家恢復了某種“常態”感。在特朗普四年反覆無常的統治後,白宮成了一個更容易預測的地方。拜登的政府向經濟注入了數萬億美元,並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他在過去幾十年裏幫助民主黨與之融為一體的那種緊縮邏輯。華盛頓內部傳來的消息是,拜登希望成為一位偉大的總統,比奧巴馬在金融危機期間更加大膽和有雄心,並留下比同時代其他民主黨總統更接近於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政績。但是,臨時性的資金注入無法帶來不僅改善生活而且創造曾經維繫了羅斯福新政聯盟的那種持續的工人階級支持、所必需的長期變革。拜登表現出了樹立遠大志向的願望,但他尚未實施諸如15美元最低工資和意在幫助恢復工會密度的“保護結社權法案”等結構性改革。他在制度上受制於本黨內部的敵對勢力,除非他找到辦法利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克服其中一些障礙,否則他將在2022年中期選舉後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112] 
湯姆·麥克馬洪(民主黨顧問):拜登對於奧巴馬就像林登·約翰遜對於約翰·肯尼迪。他有精湛的外交技巧,資深而又卓著的參議院背景,他是奧巴馬目前最得力的代理人之一,因為他可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與共和黨對手相抗衡。 [262] 
羅伯特·賴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半年過去了,看起來喬·拜登有充分機會讓美國回到疫情暴發前的狀態。新冠病毒正在退卻。到目前為止,幾乎一半的成年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種。經濟正在迅速復甦——就業人數與2020年1月相比仍少了700萬,但有望在年底前重回這一基數。拜登的“美國救援計劃”取得了重大成功。但是,還不清楚拜登將讓美國回到特朗普之前的什麼狀態。那麼,拜登重建美國的龐大計劃怎麼樣了呢?取決於你的觀察角度,它們要麼被擱置,要麼受阻。他很可能會獲得兩黨對於超過5000億美元的建設“實體”基礎設施的新增開支的支持。這並非沒有意義。拜登未能把投票權作為他最高優先級的任務不僅是政策的失誤,也是糟糕的權謀政治。這可能會讓民主黨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付出高昂代價。 [112] 

約瑟夫·拜登國外評價

米歇爾·馬丁(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拜登是愛爾蘭的真正朋友。 [205] 
希臘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恭喜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喬·拜登是希臘的真朋友,我相信在他的總統任期內,我們兩國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鞏固。”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發推祝賀拜登,並表示期待未來合作。 [205] 
小竹洋之:拜登就站在如此脆弱的地基上,他將在20日迎來執政一週年。拜登仍然要借所謂“民主與專制的鬥爭”向美國國內喊話,由此可見一個飽受困擾的超級大國的窘態。美國國民對這位領導人有什麼期待呢?就像曾經的福特總統被寄予厚望,民眾希望他能夠修補越戰和水門事件對美國造成的損害一樣。如今的拜登最被民眾所期望的就是緩解他們的“特朗普疲勞”。但是,拜登的野心超出人們的預想。他效仿憑藉“羅斯福新政”帶領美國走出大蕭條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嘗試從“小政府”轉型為“大政府”。在戰後歷任總統中,拜登的支持率僅強於特朗普,位居倒數第二。執政的民主黨雖然事實上掌控了參眾兩院,但與在野的共和黨之間實力難分伯仲,並不能如願推動立法進程。缺少政治資本是一方面,但在內政領域設定過高的目標又能怨得了誰。拜登的競選綱領同時追求福特式的“正常化”與羅斯福式的“變革”兩個本不相容的結果。
王鵬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拜登這一年的施政表現乏善可陳,沒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拜登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資源不足,對手很多。其團隊凝聚力也不足,可以看到拜登在“拆東牆補西牆”,但結果是“按下葫蘆又浮起了瓢”。而11月,美國將迎來對拜登政府至關重要的中期選舉。按目前狀況,拜登大概率會輸掉選舉,成為“跛腳鴨”總統。 [268] 
袁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拜登既不像布什的副總統切尼那樣“老謀深算”,恨不得要操控總統的外交政策,也不像克林頓的副總統戈爾,當副總統的目的是今後要當總統。拜登既不想當總統,也不願意越俎代庖,同時,這個人又比較善於處理外交事務。 [59] 
鄭文陽(奧巴馬傳記作者):拜登能夠彌補奧巴與在外交經驗上的不足。此外。拜登還擁有很強的辯論技巧,這能夠幫助奧巴馬與抵擋麥凱恩團隊的攻擊。除了讚賞拜登老練的外交經驗之外.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戰爭也是讓奧巴馬下定決心的一個原因。在這次俄格的軍事衝突中,拜登的外交實力得以很好地展現,國為俄格兩國都表示歡迎拜登前往調解。 [166] 
沈逸復旦大學教授):①一方面,共和黨逼拜登強化特朗普的政治遺產,另一方面,民主黨卻逼拜登清算特朗普的政治遺產。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拜登可能是一個比較孱弱的,在重大問題上十分糾結的總統,事實上就是被掣肘了。拜登作為總統,理論上應該給出一個明確的方案,帶着大家朝那個方向去做,但他還完全沒想好應該怎麼去做。 [164] (拜登是)一個非常老辣油滑,在華盛頓混跡40年,終於如願以償坐到鐵王座的人。 [165]  ③拜登在演講中説,他不想做一個過渡型的領導人。從狹義上來説,過渡型領導人指的是兩個強勢領導人中間的一個過渡。但從廣義上來説,從特朗普開始,每一個美國總統都是過渡型領導人。因為他們進入了美國霸權的過渡階段,霸權沒有衰退,美國沒有衰落,但它正在被邊緣化,霸權正在凋零。 [165] 
汪凱:①拜登無愧是一位美國式的英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草根”政客。身上有着許多普通美國人的特點:中產階級的出身、虔誠的宗教信仰、永不言棄的人格。 [163]  ②與佩林的默默無聞相比,拜登在美國政壇可謂是聲名顯赫,二十九歲就當選聯邦參議員,曾兩度參選總統,而多年的外交生涯不僅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外交經驗,也造就出了極佳的口才,甚至連伶牙俐齒的希拉里都自愧弗如。 [163] 
李迅雷(中國知名證券分析師):①拜登從最年輕的參議員到最年老的總統,中年喪妻、喪女,老年喪子,三次參選,屢敗屢戰。坎坷的人生經歷,塑造了其謙和外表下的隱忍和堅毅。 [72]  ②作為在華盛頓政壇生存30餘年的“不倒翁”,拜登總是能隨美國現實政治光譜的變化和其政治需要,調整其重大政治觀點。比如:70年代,拜登支持過種族隔離主義,而今年卻在“佛洛依德”事件中為黑人下跪;1986年,拜登投票支持了“槍支所有者保護法案”(FOPA)法案,卻在1994年,主導了被稱為“拜登法”的《控制暴力犯罪與法律實施法案》,首次嚴控槍械;2001年拜登上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之初即支持小布什伊拉克戰爭,2020年1月民主黨初選中卻公開表示:投票支持伊拉克戰爭是一個錯誤。 [72] 

約瑟夫·拜登人物爭議

約瑟夫·拜登屢次失言

拜登性格直率,在政界素有“大嘴”之名。在奧巴馬競選搭檔人選這部懸疑劇高潮迭起的時候,4個“ 疑似”人選中,只有拜登對記者明確表示,“那個人不是我。”不管他事先是否知情,事實證明,他和美國人開了個玩笑,甚至有人質疑他是不是經常撒謊。2016年初,拜登退出初選後曾告訴記者,他寧可選擇繼續做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也不會給任何人當副總統。拜登的口才對他的仕途來説,可謂“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04] 
拜登於1988年參加總統競選時身陷抄襲風波。在此後的一次競選集會上,一位支持者問他智商如何,他的答案讓他後來追悔莫及。在自傳中他寫道:“我當時説,我的智商比他高多了,接下來就滔滔不絕地講我學生時代的成績和獲得的獎勵。我不知道怎麼不假思索地説出這些愚蠢的話來。而且更糟的是,我都沒意識到我在談到學習成績時吹了牛。”這些足以讓拜登的首次競選黯然收場,他一度覺得顏面盡失,以至於羞於上街吃飯。 [204] 
2007年,拜登宣佈再次參加總統競選。但宣佈參選的當天,他説,奧巴馬是第一個主流的美國黑人,長得又帥又聰明,肯定有故事。選民對他這種戲謔的言論頗為不滿。退選後,他又説奧巴馬沒經驗,“還沒有做好當總統的準備”。這為麥凱恩提供了把柄。麥凱恩在拜登獲得奧巴馬競選搭檔提名後,採用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手法,用拜登的話,製作了一部競選廣告來展示民主黨內部的不一致。 [204] 
8月24日,共和黨在網站上推出了“拜登語錄”。網站上説,他們在分分秒秒地計算拜登下一次失言的到來,這是早晚的事。被共和黨抓到的第一個漏洞,是拜登獲提名12小時之後,和奧巴馬共同出席一個競選集會,説錯了奧巴馬的名字,把“巴拉克·奧巴馬”口誤説成了“巴拉克·美國”。 [204] 
2008年,拜登在競選集會上要求密蘇里州參議員查克·格雷厄姆站起來,但他隨後發現查克是坐輪椅的。2009年,拜登隔空向俄羅斯喊話稱,“衰弱的俄羅斯將屈服於美國”。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俄羅斯的不滿,以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不得不在兩天後為拜登“滅火”:“我們視俄羅斯為一個偉大的大國。”2010年拜登在參加會議時被現場收音器錄到對身邊的人説:“當副總統很容易,你不用做任何事情。” [213] 
2013年1月19日,晚上愛荷華州協會在華盛頓舉行的就職典舞會上,拜登發表了正式宣誓前的最後一次講話,但這位口無遮攔的率性副總統再次“失言”,稱自己“很自豪成為美國總統”,引發眾議。在當晚的舞會上,拜登剛説完“我很自豪成為美國總統”便被台下的鬨堂大笑打斷,在有人提醒之後,拜登圓場説:“我很自豪成為美國副總統,我也很自豪成為奧巴馬總統的副總統。” [214] 
美國媒體上一直流傳着他的“失言錄”。有趣的是,這並非拜登首次因自己或他人口誤而升官為“總統”,在2008年的一次競選活動中,奧巴馬在介紹搭檔拜登時曾稱他為“美國下任總統”。拜登此次失言也引發公眾聯想。外界一直猜測2016年他可能代表民主黨參選美國總統,他本人也曾表態不排除任何選項。然而,在民主黨黨內,希望即將卸任的希拉里代表民主黨於2016年出馬競選總統的呼聲更高。 [214] 
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 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
2013年5月13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説,稱中國是不能“另類思考”或“自由呼吸”的國度,引起在場中國學生的不滿。該校中國學生已經起草一封信,要求拜登做出正式道歉。到22日為止已有343人簽名,信件將先被呈遞給該校校長,然後轉交到拜登辦公室。 [162] 
2014年4月7日,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前往一所社區大學發表演講時再度失言。他拿夫妻生活開涮,稱自己每晚都睡大學教授。 拜登的妻子吉爾·拜登是北弗吉尼亞州社區大學的英語教授。吉爾在美國社區大學協會第94屆年度會議上介紹丈夫時稱,拜登理解社區學院教育的價值,這不僅是因為他娶了一名社區學院教授。隨後,拜登發表演講時稱:“吉爾可能是對的。我們的態度相同。我難道不是每天晚上都與一位社區學院的教授睡在一起嗎。”感覺到這段話有被斷章取義的可能,拜登迅速補充説“同一個(教授)!” [31] 
拜登在哈佛演講 拜登在哈佛演講 [119]
2014年10月2日,拜登在哈佛大學出席活動,就外交政策、自由貿易、埃博拉等話題發表演講。然而,當一名自稱學生會副主席的學生向其提問時,沒想到拜登竟然迴應道,“當副主席(副總統)不是跟當婊子一樣嗎?”隨後拜登意識到失言,忙改口,接連稱自己是“開玩笑”。有媒體評論,拜登或許吐露了心聲。 [119] 
同日,拜登還就“伊斯蘭國”(IS)局勢批評盟友阿聯酋和土耳其,引發兩國強烈抗議。拜登被迫連續兩日分別向兩國公開道歉。他在哈佛大學發表外交政策講話,批評盟國是對抗恐怖主義的“最大問題”,還點名批評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2014年10月3日,埃爾多安對拜登的言論怒不可遏,堅決予以否認,要求“拜登必須為自己的言論道歉”,否則和拜登的交情就“到頭了”。拜登辦公室稱,拜登幾個小時後已經就不當言論向“土耳其及其他盟友道歉”,還打電話給埃爾多安安撫情緒。不過,拜登在對阿聯酋的聲明中沒有使用“道歉”這個詞,只是説“澄清”。聲明説,拜登“澄清了有關敍利亞衝突早期局勢的聲明,並非有意指責阿聯酋支持了‘伊斯蘭國’、基地組織以及其他敍利亞極端組織。” [97] 
拜登接受採訪時發言涉台言論失誤 拜登接受採訪時發言涉台言論失誤 [120]
2021年8月19日,拜登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試圖為自己的撤軍決定辯護。“看到了嗎?美國人指望不上”、“美國人不值得信任”,“他們不會遵守承諾”……採訪中,主持人一一向拜登轉述國際社會對於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行為的評價,並提及台灣問題。“聽着,台灣地區、韓國、北約(和阿富汗之間)有着根本的區別。”聞言,拜登趕緊為自己辯護,堅稱台灣和阿富汗不一樣。但談到具體有什麼不一樣時,拜登的邏輯開始混亂了。他強調美國一向信守諾言,隨後援引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款有關集體防禦的承諾,聲稱美國會在盟友受到入侵時作出反應。他還補充稱,美國“對日本、韓國和台灣地區也一樣”,這與阿富汗局勢無法比較。 [120] 
此話一出,台灣“中央社”則在20日凌晨發文宣稱,“這是拜登自1月底上任以來,對‘防衞台灣’作出最清晰的表態”。但還沒等台媒高興多久,美國官員便出面緊急降温。據路透社19日報道,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拜登似乎是把台灣和其他與美國有“明確防禦承諾”的國家混為一談,説錯話了。路透社表示,拜登採訪中援引的第五條款只適用於美國與北約盟國之間。長久以來,美國奉行“一箇中國”和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與台當局的關係一直是非官方的。 [120] 
2022年3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告訴駐波蘭的美國軍人,“當你們在那裏的時候,將見證烏克蘭人抗擊俄羅斯入侵的勇敢行為。”報道稱,這是美方此前一直強調美國必須置身於俄烏衝突之外,以避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拜登的一次重大失言。 [310] 

約瑟夫·拜登整容傳聞

拜登疑似整容 拜登疑似整容 [202]
2008年,就在拜登宣佈參選總統後不久,美國的《華盛頓觀察家報》報道,這位總統大選熱門候選人自從2008年參開始,容貌就有了顯著的變化。整容醫生們都確信這位美國前副總統滿頭的銀髮、平滑的額頭、咧嘴大笑時露出的整齊潔白的牙齒,都是整容和其他微整形的效果。在2008年大選期間,拜登外貌上的變化變得非常引人注目,他的發跡線改變了,皺紋消失了,笑容更閃亮了。“毫無疑問,喬·拜登接受了植髮,”Barry Cohen醫生,一位在華盛頓郊區開診所的整容醫生告訴《華盛頓觀察家報》。 [203] 
拜登閃亮的笑容是顯眼的特點,以至於口香糖品牌Trident Gum還在2009年1月設立JoeBidensTeeth.com網站,作為該公司免費分發口香糖宣傳活動的組成部分。但自從他成為副總統後,多位牙醫推測拜登的牙齒做了瓷貼面,牙冠或牙橋。但拜登從未公開承認接受過任何整形手術,也從未公開談論過他的外貌。 [203] 
2008年10月2日,年屆65歲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拜登出席辯論會時,讓人感覺年輕。有整容醫生比較過辯論前後的照片,斷定他一定接受過拉麪皮手術。據香港《文匯報》引述《紐約郵報》報道,斯盧查斯基醫生指出,拜登的“重災區”位於眼部周圍,觀乎辯論當晚的照片,認為他做過手術,拉緊眉側和眼瞼,用繩提升抑或正統開刀卻很難説。他還表示,拜登在額頭打過肉毒桿菌針才出席辯論。
拜登的發言人對稱整容之説完全不真確,欠事實根據。然而,紐約曼哈頓化妝設計學校的湯普森看過照片後,直言不諱地認為拜登整容的效果很好。 [202] 

約瑟夫·拜登“通烏門”

2014年,亨特加入了烏克蘭金融巨頭茲洛切夫斯基擁有的Burisma Holdings公司董事會。亨特創立的一家諮詢公司也被該公司聘請。拜登一直在Burisma董事會任職,直到2019年4月任期屆滿,他每月獲得高達5萬美元的薪酬。由於拜登在美國對烏克蘭政策制定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外界質疑亨特在這家敏感的烏克蘭公司任職並領取高額報酬,完全得益於父親的關係。
亨特和烏克蘭政府的敏感關係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攻擊的重點目標。他在2019年7月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時,要求後者對亨特和烏方的關係進行調查。2019年9月24日,美國眾議院啓動了針對特朗普的正式彈劾調查,理由是他涉嫌動用美國的外交關係來打壓拜登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烏克蘭總檢察長之後表示,他們沒有找到亨特·拜登有不當行為的證據。2020年12月,亨特通過律師公開宣佈,他的個人税務事務正在接受聯邦調查。《紐約時報》稱,調查始於2018年底,涉及亨特可能違反税收和洗錢法,以及他在外國的業務往來。 [145] 
2019年9月27日,美國政府前烏克蘭問題特使庫爾特·沃爾克辭去特使職務。他辭職前一天,情報委員會公開一封由一名情報機構官員書寫的檢舉信,關聯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7月25日一次通話。那名情報官員書面檢舉美烏領導人通話,指認美國總統以大約4億美元軍事援助為籌碼,要求對方調查並獲取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人喬·拜登父子關聯烏克蘭的“黑料”。
拜登是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熱門競選人。檢舉信指認白宮試圖掩蓋通話細節,同時指認沃爾克是美方後續“落實”通話內容、與烏方“對接”的兩名官員之一。 [32] 
2020年5月19日,當地時間5月19日,烏克蘭國會議員安德烈·德爾卡赫(Andrii Derkach)發表了聽起來像是烏前總統波羅申科在2015—2016年間與奧巴馬政府官員間對話的錄音。其中有一段據稱是關於烏克蘭前總統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羅申科和拜登討論,可能解除肖金總檢察長職務的問題。作為交換條件拜登似乎承諾給烏克蘭撥款10億美元。德爾卡赫稱他是從獨立的調查記者處獲得了該錄音,但它們尚未經過獨立的驗證。早在2020年1月底,烏克蘭就開啓了針對波羅申科、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以及拜登的反腐調查;此次錄音的曝光,給烏檢方起訴波羅申科提供了“有力”證據。 [145] 
拜登與波羅申科 拜登與波羅申科 [111]
烏克蘭基輔方面發佈的音頻剪輯包括拜登擔任副總統時與波羅申科進行的對話,主要是探討烏克蘭國內政治問題的。作為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對烏外交政策的代言人,拜登在錄音文件中説道:“如果烏方想繼續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西方援助和貸款擔保,政府必須改革以終結腐敗行為。”而“改革”的直接結果就是烏前總檢察長維克多·肖金的辭職。據媒體報道,肖金擔任烏克蘭總檢察長期間,曾調查拜登兒子亨特所在的石油天然氣Burisma公司的活動。錄音文件顯示,波羅申科在與拜登的通話中強調,肖金沒做錯任何事情,但他仍按拜登的意思,要求肖金辭職。事後,拜登則在錄音中對波羅申科完成任務表示“高興”,並要求新檢察長儘快“修復肖金造成的損害”。 [111] 
波羅申科在2016年5月13日的一次談話中向拜登彙報,他在改革烏克蘭方面取得了多少華盛頓希望看到的“進步”。如果錄音是真的,這表明烏前總統實際上是在接受華盛頓的命令,即使美國堅稱烏克蘭是一個自由決定自己命運的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據報道,曝光者德爾卡赫是是親俄羅斯的“地區黨”議員,於1993年從莫斯科的一所間諜學院畢業後,擔任過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他的父親是烏克蘭前安全部長,曾擔任克格勃軍官數十年。據報道,德爾卡赫與億萬富翁伊霍爾·科洛默斯基聯繫密切。現烏總統澤連斯基曾經在科洛默斯基擁有的電視台中出演喜劇。基於錄音,幾位議員宣佈他們將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調查波羅申科的問題。 [111] 
德爾卡赫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對拜登和他的兒子亨特發表腐敗指控。2019年12月5日他曾在基輔與特朗普私人律師魯道夫·朱利安尼會面。但由於拜登的兒子亨特曾在烏克蘭天然氣公司Burisma的董事會任職,因此拜登與烏克蘭這層關係也一直是特朗普用來攻擊拜登的競選議題之一。總統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在錄音公佈後的幾小時內,在推特上發佈了其中一段錄音,暗示拜登有不當行為,並配上了收聽鏈接。 [111] 
波羅申科在社交媒體臉書聲明中説,這些錄音帶是捏造的,並將其發佈描述為俄羅斯推動“破壞美國對烏克蘭支持”的努力中的一部分。他稱拜登為“烏克蘭的朋友和盟友”,並批評澤連斯基削弱了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從而使俄羅斯受益。《衞報》報道稱,波羅申科於20日針對錄音內容升級了對俄羅斯的指責:“克里姆林宮的第五縱隊對烏克蘭全面發起特別行動。他們想將烏克蘭拉入到美國大選爭鬥當中,試圖破壞美國兩黨對烏克蘭的一致支持。”拜登的競選團隊將錄音的公佈視為俄羅斯對其攻擊的延續,指出俄羅斯政府的喉舌今日俄羅斯這一媒體在公佈信息時發揮的作用,並指出了德爾卡赫與俄羅斯之間存在不可見人的利益關係。拜登的新聞發言人安德魯·貝茨説:“他們對錄音帶進行了大量編輯,但它只是一個沒有夾心的漢堡。”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20日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採訪時表示,共和黨試圖通過“虛假調查”來幫助特朗普競選連任。 [111] 

約瑟夫·拜登性侵指控

拜登2019年初準備參選總統期間,塔拉·裏德等數名女性指認拜登曾對她們“動手動腳”。裏德在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她1993年擔任拜登的聯邦參議員辦公室低級別職員時,有一次按主管要求給拜登送行李袋,在參議院辦公樓某處遭拜登用手性侵。 [33]  路透社報道,裏德等8名女性在2018年聲稱拜登曾擁抱、親吻或觸摸她們,令她們反感,裏德是首名指認性侵的女性。美國“商業內幕”網站4月上旬報道,裏德已向首都華盛頓警方報案。報道同時提到,她所述性侵嫌疑的訴訟時效已過。 [34]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接受採訪時,裏德敦促拜登“面對指控並承擔責任”,呼籲拜登退出總統競選。據早前報道,裏德在兩次接受美聯社採訪時作出了更進一步的指控。 [118] 
裏德説,拜登的支持者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指責她是“俄羅斯特工”,她也已經受到死亡威脅。據報道,來自加州的報紙聖路易斯·奧比斯波論壇報稱,1996年的一份法院文件顯示,裏德前夫描述了她“在美國參議員喬·拜登的辦公室工作中遇到性騷擾”的情況。該份法院文件為裏德與其前夫的離婚案備忘錄。前夫還在文件中説,性騷擾一事對裏德留下了創傷。 [118] 
裏德的前同事洛瑞恩·桑切斯在接受採訪時説,她記得裏德曾和自己討論過華盛頓一位前老闆對其性騷擾的經歷。裏德以前的鄰居琳達·拉卡斯回憶起裏德在上世紀90年代曾對其描述過這起涉嫌性侵事件的細節。裏德當年在華盛頓的一位同事向《時代》雜誌爆料稱,“她媽媽當時想讓她報警,我告訴她不要報警。除非你準備好離開華盛頓,否則我不會建議這麼做。”BBC指出,已有共和黨人士“利用”裏德對拜登的指控,將拜登形容為只在針對保守派人士時才維護婦女權益的偽君子。 [118] 
拜登的團隊堅決否認相關指控。 [118]  2020年5月1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首度發聲明迴應性侵指控,稱此事從未發生過。聲明稱,女性應受到尊重,不應該被噤聲,但“她們講述的故事應該受到適當的詢問和審視。”拜登當天還致信參議院秘書長朱莉·亞當斯,要求核實文件紀錄,以證明裏德當年是否向參議院提交過關於性侵的投訴。 [35]  裏德3月告訴媒體,她當年向參議院人事辦公室投訴拜登性騷擾。據BBC報道,在採訪中,主持人問及裏德是否希望拜登退出選舉。裏德説:“我希望他會,但他不會,但我希望他會。這就是我的感受。”裏德還説,只有讓拜登也接受測謊儀測試,她才會在測謊儀下作證。 [118] 

約瑟夫·拜登失憶口誤

拜登失言、講錯説話或者引用錯誤數據,似乎已成為家常便飯。2008年9月24日,時任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的拜登接受電視台訪問就金融海嘯發表意見時,就弄錯當年經濟大蕭條時代的美國總統名字。據星島環球網報道,拜登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節目訪問時稱,當今世代的領袖應該從歷史書中汲取教訓,而且要仿效已故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學習他如何對金融危機做出反應。拜登説:“大家知道嗎?當股票市場大崩潰時,羅斯福上電視,不單隻埋怨別人如何貪心。他説:‘看!現在就出現這種情況!’”但是為經濟大蕭條揭開序幕的時任總統的是隸屬共和黨的胡佛 [184] 
自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有關於拜登的爭吵就沒有停止過。頻繁的失憶和口誤這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拜登是否有繼續執政的能力。在與英澳兩國首腦的會面中,拜登竟然忘記了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的名字。思索一段時間後也沒能想起,最後只好將其稱為“那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傢伙”。不僅如此,拜登在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見時,還錯將總統稱為總理,更是引起了不少美國民眾的不滿。而對於外界的質疑,拜登卻表現得不以為然。其堅定的稱自己智力沒有任何問題,但這並不能平息民眾的擔憂。
拜登 拜登
據《紐約郵報》報道,拜登在當地時間2020年5月21日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中誤稱韓國總統文在寅為“總理”。報道稱,拜登和文在寅在白宮舉行了一場不戴口罩、沒有社交距離的慶祝活動。欣喜之餘,拜登混淆了韓國總統的職位頭銜,稱“韓國總理也出席了這個儀式”。報道指出,對拜登出現的口誤,文在寅並未在意。
自上台以來,拜登多次在公開場合發生口誤,近一個月來就出現了四次。據俄羅斯衞星網報道,當地時間4月21日,拜登在就新冠疫情形勢發表演講時出現口誤,將“理髮店”(salon)説成“酒吧”(saloon),導致現場記者媒體不明其意。4月28日,拜登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的演講中談起美俄關係時,説到“美國不尋求事態升級”時犯下口誤,接連三次改口,都未將“事態升級”一詞正確説出。隨後,拜登急忙説抱歉,才將該詞正確説出。在5月20日慶祝以色列和哈馬斯停火的演講中,拜登則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為“內塔尼亞胡總統”。或者是為了減少總統口誤考慮,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本月初表示,白宮團隊不建議記者在發佈會上進行即興提問。 [114] 
2020年4月28日,拜登口誤現場 2020年4月28日,拜登口誤現場 [114]
美國總統拜登在一場演講中再次稱副總統哈里斯為“哈里斯總統”,引發輿論熱議。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月12日報道稱,拜登與哈里斯於本週二前往亞特蘭大大學,就投票權問題向學生們發表講話。在談到“國會山暴亂”事件時,他説:“就在上週,我和哈里斯總統站在國會山上,對比(暴亂)事件發生前後這裏的變化……”對於“哈里斯總統”的錯誤稱呼,拜登壓根沒注意到。報道稱,除此之外,他還一如既往地拋出不少口頭禪,比如“見鬼”“該死”,但及時做出更正。
據媒體盤點,與哈里斯有關的口誤可一直追溯到拜登就任總統前:2020年12月,他曾將哈里斯稱作“當選總統哈里斯”;去年3月,拜登在探討新冠疫苗時説“我和哈里斯總統線上參觀了亞利桑那州疫苗中心”;去年年底,他在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畢業典禮致辭中又説“哈里斯總統是霍華德大學引以為傲的校友”。
拜登在歷任美國領導人中是“口誤”較多的一位,有美國媒體甚至稱其為“口誤製造機”。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稱這次是媒體有意“碰瓷”,認為總統的“口誤”只是出於對哈里斯的尊重。 [62] 

約瑟夫·拜登健康問題

作為宣誓就職時最年長的總統,拜登在就任總統後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因為其本人的年齡曾引起很多美國民眾的擔憂,認為其本人或許並不能夠順利度過四年的總統任期,因為作為美國總統需要承受相當巨大的壓力,而如今的拜登已經十分年邁。為此有許多爭議展開。
在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在會議現場打盹的一幕被記者抓拍並傳到推特上,引發了不少國外網友的熱議。“瞌睡喬”再度上線除了照片之外,推特上還有一段關於拜登的視頻流出。從流出的視頻畫面當中,當恩多普站在台上發表講話跟談論相關問題的時候,此時拜登不但沒有在下面認真聽,反而有一個長達30秒的閉眼行為,當他身邊的助手走到其耳邊悄悄説話後,拜登才從閉目養神的狀態當中甦醒過來。專家分析道,拜登在本次氣候變化大會上的表現非常糟糕,很有可能成為他重要的政治障礙,被自己的競爭對手抓住不小的把柄。 [124] 
關於這個問題,美國資深記者凱利·奧唐納在一檔節目中提到過:首先因為本次聯合國氣象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由於英美存在將近5個小時的時差,拜登在這幾天都在調時差,身體因此出現一個不適應的情況。此外拜登每天都要處理非常多的事情,工作的時間比較長,基本沒有放假與固定休息。特別是在這段時間,工作安排非常的滿,他每天都要參加非常多的會議和演講。並且在昨天晚上,拜登參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由於這個會議召開的時間非常長,嚴重影響了他的休息時間。但他第二天必須要參加這個會議並上台發言,自然要花費一些時間在這次會議上,休息的時間更加少,等到自己發言結束或則其他的人發言時,自然而然會出現打瞌睡的情況。最主要的一點與他的年齡有關,他擔任總統的時候就已經是78歲高齡了,身體狀態自然無法跟其他人相比,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這不是拜登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做出疑似“打瞌睡”的行為。在2021年8月時,美國記者關於阿富汗機場爆炸襲擊事件向拜登提問的時候,他就出現過雙眼緊閉類似瞌睡的情況,所以不少美國人都在擔心拜登的身體情況,害怕他無法承擔總統職務的工作壓力。 [124] 
打瞌睡的拜登
2021年11月9日美國媒體《華盛頓觀察家》報道,前任白宮醫生傑克遜作為一位共和黨的議員,其表示對於美國總統這一職位來講,拜登的智力和精神狀態並不足以勝任這一職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表示拜登應該前去嘗試一下認知測試。在其做出這番表態之後前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其寫信,表示傑克遜作為一名軍官和醫生,針對美國總統拜登進行這樣的攻擊已經違背了自己的身份,這讓其感到相當的失望。並且表示這位前任白宮醫生的這番表態已經背叛了當初奧巴馬以及其執政時期的政府給予其本人的信任。傑克遜在小布什、奧巴馬以及特朗普三任美國政府都曾擔任白宮醫生的職位。 [110] 
面對公眾的質疑,拜登政府及其家人一直對外堅決否認拜登的健康問題。2021年11月19日,拜登進行例行身體檢查後,白宮醫生凱文·奧康納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總統仍然是一名健康、精力充沛的78歲男性,他能夠成功地履行總統職責,包括作為政府首腦、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的職責。”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拜登的醫生凱文·奧康納在總體上認為,拜登身體健康,但指出總統清嗓子的頻率更頻繁,走路步態也更僵硬。奧康納表示,他認為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兩個領域——特別是最近頻繁的“清嗓子”和步態僵硬。“總統的步態似乎比過去更僵硬,更不流暢。他確實特別承認在清晨時會有些僵硬,但在白天有所改善。”奧康納指出,拜登大約一年前摔斷過腳,可能導致這種僵硬。
此外,奧康納還更廣泛地評估拜登正在面臨的脊柱關節炎和“周圍神經病變”,這意味着他的腳部感覺有些喪失。奧康納認為,拜登正在經歷“清嗓子”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都越來越高”,並將其歸因於一種稱為胃食管反流的消化系統疾病。“拜登總統偶爾會出現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主要是需要更頻繁地清嗓子。這也可能導致偶爾咳嗽和鼻竇充血。他的症狀通常在飯後不久加劇。”他寫道。拜登上一次公佈醫療評估結果是在2019年12月總統競選期間。2020年11月,他在和他的狗玩耍時摔斷了腳,但他在白宮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健康問題。 [125]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日,拜登在科羅拉多州出席美國空軍學院畢業典禮時被現場一個沙袋絆倒,在眾目睽睽下狠狠摔在講台上。拜登隨後自己站了起來,還用手指了指自己摔倒的地方,表示是有什麼東西絆到了他。白宮發言人隨後稱,總統並無大礙。 [358] 

約瑟夫·拜登腹瀉事件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拜登拉稀”引燃輿論風暴後,當地時間2021年9月22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進行了迴應,她表示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應對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生的混亂負責。 [113] 
據悉,當地時間2021年9月21日,拜登在白宮會見約翰遜,雙方經過一番噓寒問暖後,約翰遜開始點名現場的幾位英國記者準備回答問題,但白宮工作人員突然出現,將記者一一趕走。此事隨後引發了議論,有媒體稱白宮將記者趕出去是因為“拜登拉褲子了”。 [113] 
輿論風暴被點燃,普薩基在新聞發佈會上也被問及“為什麼美英領導人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時,英國記者被要求到場,而美國記者卻沒有?為什麼當記者試圖問拜登問題時,白宮工作人員要把記者趕出去,並對着他們大喊大叫?”普薩基回答:“約翰遜在沒有提前通知我們的情況下,召集了他的新聞團隊中的個別記者,他應該為此混亂事件負責。”隨後普薩基還表示,拜登總統根本沒有為此事擔心過一分鐘。然後就把話題轉到了別的地方。 [113] 
引發爭議的拜登與鮑里斯·約翰遜會面 引發爭議的拜登與鮑里斯·約翰遜會面

約瑟夫·拜登拜普之爭

2019年5月18日,美國前副總統喬·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第一大城市費城出席競選活動,告訴支持者,美國需要團結。特朗普作為總統,卻在加劇分裂,把他眼中的對手妖魔化,以散播仇恨。如今的美國,兩黨爭執不休,民意分裂巨大,特朗普是“頭號分裂者”。談及超過30年聯邦參議員生涯,拜登説,他與共和黨人跨黨派合作,“妥協不是一個骯髒的詞語”,卻可以推動美國取得成果。他因而號召“讓我們停止爭鬥、開始修復。”至於特朗普引以為榮的美國經濟表現,拜登説,那是特朗普從上一屆政府、即奧巴馬和他搭檔執政期間繼承的發展成果。拜登試圖把自己塑造成維護上述羣體利益的競選人。他13日在新罕布什爾州競選活動中批評現任美國政府升級與中國的經貿摩擦,稱唯一將為摩擦付出代價的是美國農民和工人。一些分析師認為,拜登對特朗普競選連任構成有力挑戰。不過,特朗普堅稱,他沒有把拜登視為“威脅”。 [2] 
2022年1月6日是美國國會騷亂一週年的日子,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會大廈發表演講。“拜登在激烈的演講中向特朗普發起挑戰”。據CNN報道,拜登在當天的演講中指責特朗普企圖破壞美國民主。“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次,一位總統不僅在選舉中失敗,還試圖阻止權力的和平交接,一羣暴民來到了國會大廈。”拜登説,“在這個紀念日,我們必須確保這樣的襲擊永遠不再發生。”
拜登説,美國必須清醒認識到什麼是事實,什麼不是。“事實是:前總統編織了一張關於2020年大選的謊言網。”拜登稱,特朗普重視“權力高於原則”,並將“他受傷的自尊”置於美國憲法之上。拜登還猛烈抨擊共和黨,説“他們似乎不再想成為林肯艾森豪威爾里根布什們的政黨”。 [45]  [190] 
特朗普很快發表聲明予以回擊。他説,一年來,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亂象、邊境移民危機、國內疫情失控、通脹高企等證明,拜登作為總統“不稱職”。特朗普還再次質疑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聲稱民主黨人“干預選舉”,讓美國淪為“世界的笑柄”。 [190] 
拜登和特朗普,個人風格截然不同,執政理念大相徑庭,選民羣體甚至水火不容。拜登多次表示。上任後第一天就要廢除特朗普的多條行政命令,在他看來國際秩序已經“四分五裂”,而且“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217] 

約瑟夫·拜登高層內訌

民主黨內的成員競爭與人際關係十分紛繁複雜。2020年8月14日,美國《政客》雜誌記者亞歷克斯·湯普森發表文章《奧巴馬對拜登的真實看法:“總統並沒有給我鼓舞”》,向公眾揭開民主黨內重量級人物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與糾葛。亞歷克斯·湯普森採訪了大量美國政壇及各界人物,儘可能真實地還原從奧巴馬執政期間到2020年之間拜登與前總統奧巴馬、前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文章表明,同為常春藤著名法學院出身的希拉里·克林頓與貝拉克·奧巴馬在工作風格與自律性上有很多相似之處,而拜登的行事方式則與之風格迥異;在拜登看來,奧巴馬對希拉里存在微妙的偏愛態度,而這也引起了拜登與其盟友的種種不滿。 [269] 
上圖:奧巴馬與希拉里;下圖:拜登與奧巴馬 上圖:奧巴馬與希拉里;下圖:拜登與奧巴馬 [269]
亞歷克斯·湯普森在文中指出,奧巴馬、希拉里與拜登三者之間並非官方宣傳中所顯示的那樣和諧,拜登及其團隊與奧巴馬團隊之間存在着潛在的緊張關係,而這無疑也使民主黨整體的基座形成了細微的裂隙。奧巴馬對拜登的所作所為疑竇叢生,而奧巴馬對希拉里·克林頓作為繼任者敞開懷抱一事傷害了拜登及其盟友。拜登的一些助手誇口説,他們獲得提名的速度比奧巴馬2008年時更快;他們吹捧拜登在“零售”的一對一政治(one-on-one politics)方面能力遠超冷漠的前總統;他們不會輕易忘記那些初選時對自己競選活動的嘲諷和貶低,並且洋洋自得於證明奧巴馬這個“聰明人”是錯誤的。 [269] 
有民主黨人則透露拜登與奧巴馬“友誼”背後其實是更復雜的關係。奧巴馬曾對拜登的能力提出過質疑,還批評過拜登不瞭解選民。他表示,奧巴馬此前曾私下警告稱:“別小看拜登把事情搞砸的本事。”早在民主黨內初選之前,奧巴馬就毫不留情地批評過拜登不瞭解選民。據“政客”此前報道,2019年11月奧巴馬在與一位民主黨參選人談話時,奧巴馬回憶了2008年時他如何與愛荷華州選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接着奧巴馬話鋒一轉把矛頭指向拜登:“你知道參選人裏哪一位和選民關係並不親密嗎?是喬·拜登。”在2020年年初的民主黨初選中,奧巴馬與拜登團隊的關係就頗為緊張。當時奧巴馬拒絕表態支持任何一位參選人,而原奧巴馬競選團隊的許多成員要麼同樣置身事外,要麼就是在為拜登以外的參選人工作。拜登團隊的一名助手認為,奧巴馬為拜登提供的幫助實在是太少了。拜登2020年也曾向他的團隊抱怨過,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中,奧巴馬也確實沒有為他爭取黑人選民的支持提供任何幫助,“連根手指都沒動過”。報道稱,據多名白宮人士回憶,早在2012年奧巴馬連任後,奧巴馬就更傾向於讓希拉里·克林頓成為下一任候選人。在2013年的電視節目中,人們已經能看到奧巴馬不斷在採訪中對希拉里大加讚賞,而當時拜登團隊也已開始為2016年大選做準備。還有民主黨人回憶稱,從2013年中期到2015年,奧巴馬團隊的多名助手和高級顧問就先後加入了希拉里的團隊。希拉里的幾位前競選助手錶示,這些事做得實在太過明顯,以至於他們曾一度懷疑奧巴馬是不是誤以為拜登年紀太大對競選不感興趣。拜登也回憶稱,當時奧巴馬絕大部分幕僚都在幫助希拉里。2015年,在被記者問及更欣賞希拉里還是拜登時,奧巴馬拒絕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他的發言人只是告訴記者,“總統奧巴馬明確地尊重拜登的智慧、經驗、同情心與正直”。原奧巴馬政府的一些官員辯稱,奧巴馬對希拉里的“偏心”,更多是對其能力的“承認”。 [271] 
2020年4月,民主黨人伯尼·桑德斯宣佈退選轉而支持拜登,隨後奧巴馬發佈視頻正式表態支持拜登。奧巴馬讚賞拜登稱:“我相信,拜登具備了我們現在對總統要求的一切品質……我知道他會讓更多傑出的人來到自己身邊。”此後,奧巴馬也和拜登合作舉辦過籌款活動,還一同錄製了一段用於宣傳的對談視頻。但拜登的一些盟友認為,比起2016年支持希拉里時的發言,奧巴馬今年的表態實在太不乾脆了。4年前奧巴馬是這樣聲援希拉里的:“我認為沒人比她更適合擔任總統。”不過對於奧巴馬的支持,拜登的顧問安妮塔·鄧恩也表示,拜登早已明白必須要依靠自己去爭取支持,不能讓人們抱着“這是奧巴馬的第三個任期”的心態衝着奧巴馬投票。 [271] 
2020年7月拜登與奧巴馬進行了一次對談 2020年7月拜登與奧巴馬進行了一次對談 [271]
2021年11月15日,CNN發表了一篇文章稱,拜登與哈里斯的關係陷入了僵局。據悉,這次有近30名的受訪者,上至哈里斯辦公室的前任和現任助手,下至各級政府官員、民主黨官員以及外部顧問。知情者透露,哈里斯曾與密友表示過自己和拜登關係良好,但實際上如今拜登與哈里斯之間的關係已經深陷僵局。 [241] 
CNN還在文章中質疑,哈里斯與拜登的關係似乎已陷入“疲憊的僵局”。報道提到,在拜登剛就任總統的那段時間裏,哈里斯時常出現在重大演講的現場,但如今兩人共同出境的頻率已顯著降低。在公共場合之外,拜登似乎也經常把哈里斯排除在重要會議之外,這讓她錯失了學習如何推動國會議程經驗的機會。一名哈里斯的助手告訴CNN,自今年3月以來,她僅和參眾兩院議員進行了150次“接觸”。此外,拜登政府在一些政治事務上的安排也引發了雙方的矛盾,例如拜登把美國南部邊境移民問題拋給了哈里斯。在哈里斯看來這是一個毫無勝算的“火坑”,但拜登則認為這項任務是一種尊重”,而哈里斯向媒體承認“沒有去過邊境”的“拙劣回答”反倒讓拜登政府難堪這一系列“邊緣化”的表現也讓哈里斯的支持者感到不滿。在這些支持者看來,拜登當初選擇哈里斯作為競選搭檔,相當於把她當成是“民主黨的未來”。但現在與哈里斯關係的緊密的人開始懷疑,拜登提拔哈里斯只是為了讓她“背鍋”,從而逃避自己的政治責任。 [243] 
在CNN爆料哈里斯與拜登“內訌”的傳聞在各大美媒上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哈里斯本人出面否認了相關説法。據美國廣播公司18日報道,哈里斯當天公開否認與拜登“不和”,稱不覺得自己被拜登政府“大材小用”。哈里斯還説,她對拜登政府已經完成的工作感到滿意,“但我也絕對十分清楚,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而我們會把這些事辦好。” [242]  哈里斯團隊稱大家應該看到哈里斯的努力,哈里斯從未停止推進美國的各項議程,並且做着切實改善美國民眾生活的事情。 [241] 
但從美國薩福克大學近日公佈的民調數據來看,哈里斯的支持率僅有28%,且有過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並不認可她在職期間的表現。她一向在處理美墨邊境移民問題上不得人心,而CNN報道曾提到哈里斯團隊對拜登任命“負責處理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問題”一事感到憤怒和不滿。拜登對此事有明確而秘密的指示,哈里斯必須要在不違背拜登指示的情況下對“移民問題”做出決策,那麼“不讓移民來到美國”的意圖彰顯出來之後,美國民眾對此發起了強烈的質疑。明眼人都知道,哈里斯被拜登坑了。從另一方面來看,拜登對哈里斯的工作處理也明顯感到不滿,在美媒的報道中甚至出現了“笨拙表現”的字樣。對於哈里斯當前在白宮尷尬的處境,CNN分析稱,“或許白宮實際的情況要比我們所看到的更為複雜,畢竟哈里斯經驗明顯不足,與團隊之間在所難免會有衝突,想要找到立足之地也極為困難。” [241] 
在多人為哈里斯站台就在“哈里斯與拜登關係不和”猜測越來越多的時候,白宮新聞秘書塞布麗娜·辛格發佈推文稱:“很榮幸每天都能為副總統工作。她專注於推進‘重建更好未來’議程,併為美國人民帶來實際好處。副總統助理新聞秘書雷切爾·巴勒莫也表示:“和哈里斯工作的每一天都很自豪。”哈里斯的通訊副主任齊斯肯德也暗示,CNN的報道完全就是八卦,比起這些無聊的言論,大家更應該關注拜登政府給美國人帶來福利。 [241] 
對於拜登和哈里斯關係出現裂痕的爆料,一些民主黨人則心存不滿。哈里斯一名前助手批評稱,“拜登政府上任還不到一年,CNN就發生了這種公開的、匿名的中傷,這對各方來説都很不專業。”另外幾名哈里斯前助手則認為,這場“內訌”可能損害民主黨拿下2022年中期選舉和2024年大選的努力。 [243] 

約瑟夫·拜登重大失言

拜登在波蘭重大失言,白宮火速滅火
拜登在波蘭重大失言,白宮火速滅火(3張)
美國《紐約郵報》報道,拜登2022年3月25日告訴駐波蘭的美國軍人,“當你們在那裏的時候,將見證烏克蘭人抗擊俄羅斯入侵的勇敢行為。”報道稱,這是美方此前一直強調美國必須置身於俄烏衝突之外,以避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拜登的一次重大失言。拜登是在波蘭東南部城市熱舒夫對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成員發表的上述講話,他當時還在軍營食堂裏吃披薩,並與數十名傘兵合影自拍。拜登説:“當你們在那裏時,或者你們中的一些人曾在那裏,你們將會看到,婦女和年輕人站在一個該死的坦克前面説‘我不離開,我會堅守陣地’。”
隨後,一名白宮官員迅速澄清,拜登沒有改變他不會在烏克蘭境內部署美國軍隊的此前立場。拜登的一位發言人告訴《華盛頓郵報》:“總統已經明確表示,我們不會向烏克蘭派遣美軍,這一立場沒有改變。” [308] 
《紐約郵報》指出,這不是拜登作為總統第一次在出國訪問時時發表不準確的言論。3月24日在比利時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拜登表示,假如俄羅斯軍方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對此的反應“將取決於使用的性質”,然後他還説美國將“以同樣的方式”作出迴應,此番言論引發關注。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25日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澄清説,拜登口中所説的“以同樣的方式”言論,並不是美國在威脅將對俄羅斯使用化學武器。 [308] 

約瑟夫·拜登制裁事件

2022年3月15日,俄羅斯發佈公告,將約瑟夫·拜登列入俄羅斯“禁止入境名單”。 [298-299]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1日,俄羅斯永久禁止963名美國公民入境,被禁止入境的963名美國公民名單上包含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及其兒子亨特·拜登。 [320] 

約瑟夫·拜登被彈劾調查

2023年9月
2023年9月12日,據美國廣播公司等美媒最新消息,美國眾議長麥卡錫宣佈,將於13日對美總統拜登進行彈劾調查。 [364] 
當地時間2023年9月19日,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宣佈,將於28日就拜登家族的商業往來舉行公開聽證會,這是眾議院發起彈劾調查以來的首場聽證會 [365]  。美國東部時間9月28日10時,由美國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當日就針對的彈劾調查舉行首次聽證會 [366-367]  。9月28日,布魯斯·杜賓斯基在拜登彈劾調查聽證會上表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得出拜登家族存在“腐敗”的結論,且不認為現有的證據能夠支持彈劾條款 [368] 
2023年12月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7日,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發佈一項決議,計劃於下週在眾議院進行全面投票,以正式啓動針對總統拜登的彈劾調查。 [374]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2月13日,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投票通過一項表決,決定對總統拜登展開正式彈劾調查 [375]  。當日的投票結果是嚴格按照黨派劃線的——所有共和黨籍眾議員投贊成票(221票)、所有民主黨籍眾議員投反對票(212票)。投票後不久,拜登發表聲明回擊稱,共和黨人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幫助改善美國人的生活,卻專注於用謊言攻擊他,“他們沒有做好需要做的緊急工作,而是選擇把時間浪費在這種毫無根據的政治噱頭上”。 [376] 

約瑟夫·拜登相關新聞

2022年3月16日消息,當地時間3月15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在白宮簡報會上宣佈,美國總統拜登將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3月24日舉行的北約峯會,與北約領導人討論俄烏局勢,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此外,拜登還將參加歐洲理事會峯會,與歐洲領導人討論俄烏局勢、對俄製裁、相關人道主義救助等問題。 [300] 
2022年3月26日(當地時間),波蘭總統杜達與到訪華沙的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 [309] 
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2022年5月16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授權美軍在索馬里境內部署數百名特種作戰部隊士兵。 [317] 
當地時間2022年5月24日,路透社和益普索-莫里市場調查公司發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總統拜登的公眾支持率降至36%,比上週下降了6個百分點,也是他擔任總統以來的最低水平。 [323] 
當地時間2022年6月13日,美國福克斯新聞稱,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表示,拜登會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 [327] 
2022年7月22日消息,拜登簽署法案,暫停對進口嬰兒配方奶粉徵收關税。 [333] 
2022年8月9日,拜登在白宮舉行的儀式上籤署了一項法案,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527億美元資金支持,以加強與中國的競爭。 [341] 
2022年12月27日,拜登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聯邦監獄管理局改進陳舊的安保系統,並修復壞掉的監控攝像頭。 [352]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日,在未提前公開的情況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對美國總統拜登在特拉華州里霍博斯海灘的海濱別墅進行搜查。 [353] 
當地時間2023年5月7日公佈的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和《華盛頓郵報》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對民主黨籍總統約瑟夫·拜登工作表現的整體滿意度跌至36%,創新低。 [357] 
2023年6月13日,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報道,美國最資深的參議員之一查克·格拉斯利指責美國總統喬·拜登從僱用他兒子亨特·拜登的烏克蘭能源公司收受500萬美元賄賂。 [359]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白宮官員2023年6月28日稱,美國總統拜登最近開始使用CPAP呼吸機來治療長期存在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360] 
當地時間2023年7月20日,據《紐約郵報》報道,共和黨籍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當天公開了一份來自聯邦調查局(FBI)重磅線人的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喬·拜登及其兒子亨特·拜登受賄1000萬美元。 [361]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6日,美軍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及其支持組織在敍利亞東部的兩處設施進行了打擊,以迴應駐伊拉克和敍利亞美軍近來遭到的一系列襲擊。報道提到,此輪空襲是由美國總統拜登下令。 [370]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6日,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首腦會議時遲到1個多小時,他隨後就此事道歉。據報道,拜登在致辭前説:“抱歉讓大家等待,是我的錯,我在打電話。”根據現場畫面,他並沒有説明電話內容。 [371] 
2023年11月23日,拜登與家人在東海岸的楠塔基特島度過感恩節。在他出席聖誕樹亮燈儀式時,一小羣示威者高喊:“拜登,你逃不掉的,你被指控犯有種族滅絕罪。” [373] 
2023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批准了2024財年美國國防預算。根據預算,2024財年美國將撥款8860億美元用於各類軍費開支,較上一財年增加近300億美元,該數額為歷史最高。根據該預算,其中8億美元將用於提供給烏克蘭。 [377] 
2024年1月26日報道稱,喬·拜登成為了第一位因美國教唆以色列政權對加沙地帶進行種族滅絕戰爭而被指控共謀實施種族滅絕的在任美國總統。 [381]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1日,拜登正式加入社交平台TikTok。 [38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