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王

(地名)

鎖定
在山東濟寧鄒城市東南12公里,有一座奇山直插天表,這就是被譽為“岱南奇觀”的嶧山。在嶧山之陽,坐落着一座規模較大的村落,叫做“紀王城”。這裏稼禾豐茂,民風淳樸。錯落有致的村落裏,古柏依然蒼翠,彰顯着村子的久遠 。按照一般的規律,村名既為“紀王城”,必然和“紀王”有關係。但若問起“紀王”為誰,不但村民茫然不知,就是在地方典籍裏,也語焉不詳,似是而非,難以查證;上海紀王鎮為紀王鄉政府所在地。北濱吳淞江,鹽倉浦流經鎮北。宋元間,吳淞江潮汛為虐,俗稱霸王潮,鄉民立紀王廟,祀漢將紀信以鎮之。
中文名稱
紀王
外文名稱
Ji Wang
地理位置
山東濟寧鄒城市
氣候類型
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06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著名景點
嶧山

紀王山東紀王城

清代的鄒縣知縣王爾鑑因考證無果曾賦詩曰:“文公遷繹處,羣呼紀王城。至今莫可辨,衰草暮雲平。”

紀王邾國故都

但紀王城確是極老的村子了,在金代就稱為紀王村了,但這還不算老,再由金朝向前再推至1500年前的春秋時期,這裏就十分地繁華了。那時不叫村,也不叫城,而是稱為“國”——是羣雄紛爭的諸侯國之一“邾國”。 2600年前的“邾國”,不僅派生了後來的紀王城,是紀王城的根脈之所在;同時,也是後來鄒城的起始地,是鄒城市的根脈之所在。

紀王遺址考古

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城東南12公里的嶧山之陽,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故城牆現共殘存4000餘米。東、西城牆北端均與嶧山相接,一般殘高3至4米,最高處為7米,牆基寬20至30米,夯土堅實,層次分明,每層厚8至12釐米,夯窩直徑4至6釐米,多為春秋時代的棍夯痕。東、西城牆各有2個城門。南部城牆築在廓山頂上,呈斜坡狀或台階狀,上為夯築,下為石砌牆基,城牆殘高1至2米,牆基寬3至4米,夯層不明顯。在今嶧山街村南有內城北城牆遺蹟。東南角城牆呈內摺尺狀,即直角內向,形式罕見。 據有關史料記載,邾國國都曾3次遷徙。《太平寰宇記》稱古邾城即古鄒城,是孔子父叔梁紇所治之邑,即陬邑,亦即春秋時古邾國最初定都之訾婁。一説,故邾城曾在邾瑕(即今濟寧市南5公里處);有舊縣誌謂今北宿鎮故下(曾名故縣)是邾未遷繹時之故城。後説現無確據。而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在嶧山之陽建立的都城,即邾國故城,歷史典籍有確切記載。《左傳》載:“魯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古時繹與嶧同,後寫作嶧。嶧山,又名東山、鄒山。因其“怪石萬疊,絡繹如絲,故名繹焉。”《前漢書·地理志》“魯國騶縣,故邾國,嶧山在北。”劉會《鄒山記》載:“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邾城在魯國騶縣,《左傳》卜遷於繹,即此地也。”唐杜佑《通典》載:“故邾國城在縣東南,周圍四十里,上冠峯巒,下屬溝壑。”故邾城又俗名紀王城。嶧山上有紀王棚、紀王墓等遺蹟。清雍正年間鄒縣令王爾鑑曾為紀王城題詩曰:“文公遷繹處,羣呼紀王城。至今人莫辯,衰草暮雲平。”而唐代以前並無紀王城之名。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鄒縣縣長臧家禕督修而未付梓的《鄒縣新志》載:“或以為《春秋》昭公十八年,鄅子為邾所襲,從帑於邾。鄅、紀聲相近,紀王殆鄅子也。此説見《鄒縣正志》。或以為莒有莒紀公,見《春秋》文公十八年。《左氏傳》杜注:‘紀號也。莒夷無諡,故有別號。’邾莒皆夷,故君有此稱……或以為紀侯所遷,故稱為紀。”

紀王邾城懷古

婁一均(清康熙年間鄒縣縣令)
邾城遠眺日初昏, 望裏牛羊返舊村。
故國空傳臨漷水, 雄風枉自説魚門。
頹牆飛燕臨高下, 茂草憑狐長子孫。
唯有嶧峯長不改, 千秋峙屹一崑崙。

紀王邾國遺夢

行走在紀王城的阡陌、溝渠、街巷間,散落在地的灰色陶片俯拾即是。隨便揀起一片陶片,就等於揀起一段2000多年的歷史。要説紀王城,必須要説邾國,因為紀王城是從那裏發端的。時光追溯至魯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國的國君文公“卜遷於繹”,也就是説邾文公用占卜的方法選擇了“嶧山之陽”這塊土地作為自己國家的都城所在地。他率領着自己的子民,大興土木,經年累月,建起了規模宏大的邾國都城。邾文公的選擇是正確的,這裏,北枕嶧山,南屏廓山,西鄰沃野,有着重要的戰略位置。邾國作為一個小諸侯國,勢力弱小,在羣雄爭霸相互吞併的年代,能自保其身,相傳29世,歷經334年,與當初的都城選址是有着直接關係的。邾國都城很大。據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鄒縣文管所實地測查,故城遺址地勢開闊,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狀。故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30米,南北寬約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城內面積約6平方公里。東、西城牆北端均與嶧山相接,牆基寬20至30米,夯土堅實,層次分明,每層厚8至12釐米,夯窩直徑4至6釐米,多為春秋時代的棍夯痕。東、西城牆各有2個城門。南部城牆築在廓山頂上,呈斜坡狀或台階狀,上為夯築,下為石砌牆基,城牆殘高1至2米,牆基寬3至4米,夯層不明顯。在今嶧山街村南有內城北城牆遺蹟。東南角城牆呈內摺尺狀,即直角內向,形式罕見。邾國滅亡後,故城並沒有土崩瓦解,而是在其後的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盛景繼續。直到北齊年間,從邾國演變而來的鄒縣治所由嶧山之陽遷至崗山之陽,延續了1100多年的故城才逐漸荒廢、沒落,成為紀王城——一個叫“城”的村子。

紀王邾國故城

已不復存在,故城大部分成了原野。但這裏每一處,都有歷史的遺存。村民會指點着説“皇台”在哪裏,“點將台”在哪裏,“演武廳”又在哪裏。撥去浮土,有可能發現當年的殿堂台基遺址。這裏,從西周到漢代的文物可謂星羅棋佈。村民打井、掘溝、修渠,就有可能挖到陶器乃至青銅器。這些器物多半帶有文字,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其中,1964年出土的鈐印秦詔書的陶量片,已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和展出。邾國故城遺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紀王當代紀王

紀王城是有着3000人的大村子了,因為村子大,幾十年前就將一個自然村分為紀前、紀東、紀西三個村。村子內外還殘存着2600多年前的土城牆,這些城牆一般高高低低,斷斷續續,象是在訴説着時斷時續的歷史。它見證過邾國的輝煌,見證過古城的沒落,見證過它的風風雨雨。城牆在風雨的侵蝕中,一點一點在湮沒,唯一不變的是上面的野草,在歲月的長河中,一年一年在這裏成長,一年一年在這裏更替。 當年的邾國已成了歷史的遺蹟,紀王城在延續着新的歷史。

紀王二:上海紀王鎮

紀王鎮,明萬曆年間稱臨江,又名淞南,方廣一里,清康熙年間多市肆,户口日盛。1795年(乾隆六十年)稱紀王廟鎮。向屬嘉定縣,1958年歸屬上海縣。明、清盛布、靛業,市況以鹽倉浦、吳淞江水道通滯為盛衰。民國初,鎮市繁榮,林家弄稱煙弄堂,有12家鴉片煙館。1919年(民國8年)吳淞江疏浚通航,航船順水而下,不再泊停棲,市況漸遜,晨、午以棉、豆、米、麥、土布、蔬菜為市。1930年前後,商店200餘家,以大街中市及林家弄最為熱鬧。1949年,有135家商店,從業人員218人,其中米店25家、南北什貨店22家、鮮鹹肉莊14家、茶館9家、理髮店6家,不少為百年老店。市街兩側羊肉、牛肉、野味攤林立。50年代後商市蕭條。70年代後,市面漸趨活躍。1984年有商店近30家,個體商販近百户。1949年有碾米廠3家,60年代起陸續開辦工廠,1984年有縣鐵鏈廠、鄉農機廠、制帽廠等企業13家。公交客運74路、莘紀線通北新涇鎮和莘莊鎮。鎮南北長千餘米,東西寬不足千米,跨鹽倉浦兩岸。街道石板鋪,彎曲狹窄,街面房屋大多為平房和二層樓,1937年大半房屋毀於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後大多恢復。1978年拆除舊街,新建商業街子鹽倉浦南,街面大多二層平頂樓,鎮中心西移至紀翟路口,次年又闢建南北向新村街。1984年居民近300户、約千餘人。白切羊肉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