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王村

鎖定
紀王村位於閔行區北首,屬紀王地區集鎮中心,紀翟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轄區內居住着紀王村村民與紀王居委居民。農業比重小,交通發達,商業繁榮,學校、銀行、超市、醫院、設施一應俱全。紀王村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建設健康城市健康村,2002年至2007年均獲閔行區文明村,2008年獲上海市文明村,2007年至2008年被評為區級村民自治示範先進村,2002年至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衞生村。
中文名
紀王村
所屬地區
上海市閔行區
人口數量
5678人(2009年)
耕地面積
228畝

紀王村基本概況

紀王村 紀王村
紀王村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北首,2009年總人口5678人,總户數485户,耕地面積228畝,外來人口4136人,轄九個村民小組(巷前、西街、南街、北街、高家場、孫家場、彭家角),轄區內居住着紀王村村民與紀王居委居民。農業比重小,交通發達,商業繁榮,學校、銀行、超市、醫院、設施一應俱全。 [1] 
原紀王鎮區域有紀翟路、紀高路、紀中路、紀前路、紀淞路和紀信路等,紀王村民委員會在紀翟路、紀高路交匯處,紀信路在原紀王鎮的中心,長不足3公里,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建有醫院、銀行和眾多的商店。紀信路西段北側,緊靠古鎮老街“紀王大街”,殘存百米。

紀王村行政區劃

紀王村由巷前、西街、南一村、南二村、南三村、北一村、北二村、新街、大街、高家場、孫家場、彭家角、毛家弄13個自然村落組成。2008年村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6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29元。 [1] 
紀王村人口情況:
年份(年)
總人口(人)
本村户數(户)
本村人口(人)
農保人口(人)
鎮保人口(人)
城保人口(人)
其他人口(人)
外來人口(人)
2009
5678
485
1542
38
219
293
28
4136

紀王村歷史傳説

紀王寺 紀王寺
紀王有着悠久歷史,相傳公元前約200年,劉邦、項羽相爭天下,劉邦在滎陽城被項羽重兵包圍,幸好大將紀信冒死替身劉邦帶十四騎馬出城詐降,終被識破,被活活燒死。劉邦得以突圈脱身,在劉邦重振旗鼓,登基即位以後,在七家村〈即紀王村〉立廟宇,因紀信已被封王,所廟名稱“ 紀王廟”使後人燒香頂禮莫拜,以寄託對紀信王的懷念和尊敬。如今紀王集鎮一主幹道,就稱紀信路。
據清嘉慶《上海縣誌》記載,吳淞江河口段“唐時闊二十里,宋時闊九里,後漸減至五里、三里、一里”。
傳説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台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為姓,以做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
宋元間,吳淞江潮汛肆虐,江畔居住着7户紀姓漁民,名七家村(紀王村的前身,為鎮此災禍,立紀王廟,祀漢將紀信以鎮之)。從此,到紀王廟來燒香的人越來越多,不久就形成了一個不小的集鎮,稱紀王廟市。明萬曆年間稱臨江,又名淞南,方廣一里,清康熙年間多市肆,户口日盛。1795年(乾隆六十年)稱紀王廟鎮,屬嘉定縣。1958年歸屬上海縣建紀王公社,1984年置鄉,1993年建鎮。

紀王村近年榮譽

紀王村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建設健康城市健康村,2002年至2007年均獲閔行區文明村,2008年獲上海市文明村,2007年至2008年被評為區級村民自治示範先進村,2002年至2008年被評為上海市衞生村, 2007至2008年度,紀王村黨總支書記宋偉民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1] 

紀王村經濟發展

紀王村 紀王村
在改革開放初期,紀王村是一個集漂染,印花為特色之村,星羅密佈大小不一的印花廠,是紀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向二、三產業進發,逐步改善投資環境,引進大量的外資企業,積極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村民生活有很大的提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