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清遠

(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顧問)

鎖定
紀清遠,男,1954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首都師大美術系。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  、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四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央文史館畫院院部委員、紀曉嵐研究會顧問、中國職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 
中文名
紀清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4年

紀清遠人物經歷

自幼喜愛繪畫,曾在北京市少年宮受美術啓蒙教育。七十年代初,向國畫大師蔣兆和先生學習中國畫。二十多年來,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在藝術中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感受,並以新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段強化了這種感受。主張中國畫創作要具備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和深厚的生活積累,要有思想內涵和時代精神。通過長期的摸索,創造了一種沒骨法與勾勒法相結合、工寫兼備的水墨畫法,自成一格。

紀清遠擔任職務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  、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第四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央文史館畫院院部委員、紀曉嵐研究會顧問、中國職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 

紀清遠藝術經歷

1991年和1992年2008年分別在成都和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紀清遠、盧平伉儷畫展》;1991年出版《紀清遠畫集》;2000年出版《中國名家作品集粹——紀清遠專集》;2000年出版《紀清遠水墨人物畫技法》VCD教學光盤;2007年出版《紀清遠寫生作品集》2008年出版《紀清遠作品選》。
百餘幅作品入選國內外畫展,曾到日本、法國、美國和香港、台灣等地展出。作品《唐人詩意》獲全國首屆工筆畫大展“金釵獎”《大漠風塵》入選第23屆蒙特卡羅國際現代藝術展覽;《秋水月色》榮獲96`中日水墨畫聯展“優秀獎”; [1]  《北風》和《高原晨光》《黃土高坡》先後入選第七、八、十一屆全國美展;《裱畫工》《雛鳳凌空》由中國美術館收藏;與盧平合作《版納風情》被鑲嵌在國家領導人的專機上《蘭亭雅集》由人民大會堂收藏並懸掛在大會堂中南廳,與盧平合作《版納春韻》懸掛於中央統戰部新樓。2017年與盧平合作大型歷史畫《躬耕藉田》9米長2.5高。被北京文史館收藏。《美苑》、《中國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藝術報》、《民族畫報》、《中華英才》、中央電視台以及台灣《自立晚報》、悉尼《澳洲新報》、新加坡《聯合報》等報刊、新聞媒體曾做過專題報道。
1993年3月赴新加坡舉辦畫展;1993年以副團長身份率團赴台灣進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1997年2月應澳大利亞“名家藝術中心”邀請,赴悉尼舉辦畫展。
傳略編入《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鑑》、《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等十餘部辭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