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紀大奎

鎖定
紀大奎(1756年-1825年),字向辰,號慎齋,江西臨川龍溪人。清代史學家、文學家、數學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舉人。歷知山東商河、昌樂棲霞等縣。嘉慶中,任四川什邡知縣,捕獲清涼教首吳忠友,解散其徒。通陰陽曆算等學,著有《雙桂堂稿》《筆算便覽》等 [3] 
(概述內圖片來源:清·紀大奎《崇祀錄·紀慎齋先生遺像》)
本    名
紀大奎
向辰
慎齋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江西臨川龍溪
出生日期
1756年
逝世日期
1825年

紀大奎人物簡介

大奎幼涉羣籍,從父學《易》,父囑其牢記《易》中的“獨慎”,書之於壁;還將自己的書齋取名為“慎齋”,朝夕誡勵 [1] 
乾隆三十九年(1774)選拔人都,四十二年(1777)選拔貢,四十四年(1779)登順天鄉試舉人,任《四庫全書》館謄錄。其道德文章受到人們稱讚,京中有個大官想請他當家庭教師,答應薦他進翰林院或內閣做官,他秉性耿介,堅辭不就。五十一年,出任山東商河縣知縣,後調丘縣、昌樂、棲霞、福山、博平等縣,均能廉政愛民,輕徭薄賦,深受各地民眾愛戴。後因父喪,辭官歸裏,在家潛心著述。
嘉慶十一年(1806)復出,奉命赴四川什邡縣任知縣。當時那裏的社會秩序混亂,他採取懷柔政策,辦學校,興教化,振風氣,修水利,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嚴懲盜匪淫賭,獎勵勤勞耕織。在任十餘年,“歲皆大熟”,縣邑大治。政績聞於朝,提升為重慶府合州(今四川合川)知州。所到之處,頗有政聲,民歎服。道光二年(1822),告病歸家。五年(1825)九月病卒,年八十。祀合州名宦。
紀大奎博學多才,對程朱理學造詣很深,善古文詞,精於《易》,於數學、地理、音樂、考據、占卜、地方誌等也作了長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他一生著述頗多,今傳《紀慎齋全集》,計有《觀易外編》6卷,《易問》6卷,《周易附義·老子約説》4卷,《地理末學》6卷,《地理水法要訣》5卷,《紀公行狀》1卷,《古律經傳附考》5卷,《筆算便覽》5卷,《讀書錄抄》1卷,《六壬類聚》4卷,《周易參同契集韻》,《考訂河洛理數便覽》,《金剛經偶説》,《悟真篇》,《雙桂堂稿》6卷,《續稿》12卷,《雙桂堂古文》2卷,《雙桂堂時文》2卷,《四書文》,《課子遺篇》,《敬義堂家譜》2卷,《仕學備餘》6卷,《紀公祈雨文》等約20種。 [2] 
由於紀大奎以心命之學釋經傳,往往過於玄虛,其詩文也多迂腐之氣,但其中保留了湯顯祖、李夢松、何輝寧、揭重熙、李茹曼等諸多鄉賢名人傳記,具有研究價值。他校訂外祖何輝寧的《甑峯遺稿》2卷也收入集中。在《筆算便覽》中,兼及籌算,文字簡明易懂,便於自學。此外,他在什邡任職期間,親自編纂《什邡縣誌》54卷;告病回鄉後,又主編《臨川縣誌》32卷,序言中稱他“其識超然,其才卓然,其德粹然,學貫古今,胸羅經史,足與李穆堂先生輝映先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撫州市文昌橋西端有一條街命名為“慎齋路”。

紀大奎傳奇故事

紀大奎的出生還有一個頗具色彩的故事。
相傳在他母親肚子裏懷有他第十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到鎮上的河邊洗衣服,正好這天是鎮上的集市,前來趕集的人也很多。
她衣服洗到一半的時候,身邊突然來了個老和尚。老和尚開口就對她問到:“你喜歡我不?”。這句話着實把她給嚇了一大跳,手上的衣服都差點掉到了河裏。心裏還來不及想就對老和尚破口大罵到:“你個老和尚怎麼這麼好色?大白天的都敢占人家的便宜,還要臉的話就給我趕緊走開!”。老和尚聽了後搖了搖頭只能走了。
衣服洗好後回到家還想着這個事情覺得奇怪,就把這事情原委的告訴了她的老公。老公聽了後對她説:“你不該罵老和尚他,他是鎮上附近那座高山頂上寺廟裏一個外號叫“明眼和尚”的老和尚。要是他下次再來問你是否喜歡他,你就直接回答他你喜歡就行了!”。妻子想了下,雖然不是很明白丈夫的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
這天正好又是鎮上趕集的日子,紀大奎的母親還是像往常一樣來到河邊洗衣服。衣服洗好了剛要往家走時,那個老和尚又出現了。他還是向她直接問到:“你喜不喜歡我?”。這次她想到了上次丈夫對她講的話,她就回答到:“我喜歡!”。老和尚捋嘴笑了笑就走掉了!
當天晚上紀大奎的母親就感覺到了肚子疼,家人知道她是要生了就趕緊找來接生婆,可小孩生到還剩一條腿沒出來時就怎麼也生不出來,家人個個都急的團團轉。關鍵時還是紀大奎的父親知事,趕緊跑到那高山頂上的寺廟裏去找那老和尚。到山頂時發現老和尚已經圓寂,一隻腳還搭在牀檐下,就趕緊幫他把那隻腳放到牀上去,再回到家時老婆已經順利的產下了紀大奎!
這樣就有了紀大奎是“明眼和尚”轉世之説,説他能通天理、預測未來!果不其然,紀大奎從小就表現出天賦異稟的特質。再加上他的勤奮好學,也就有了他後來的成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