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系統醫學新視野

鎖定
《系統醫學新視野》簡明介紹瞭如何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和對待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着重討論了局部病變與整體背景、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關係網與關係失調、為病機體的秩序與失序、為病解剖視野之外的發現、如何推動機體進行自主調理六方面的內容。 [1] 
中文名
系統醫學新視野
作    者
祝世訥
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0年6月1日
定    價
38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09136898 [1] 

系統醫學新視野適用對象

《系統醫學新視野》是醫學系統論的普及讀本,適合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等各級各類臨牀、科研、教育、管理工作者閲讀,也可作為醫學院校的教學參考書

系統醫學新視野圖書目錄

第一章 醫學的三種方法模式
一、方法與方法模式
1.方法模式的作用
2.方法模式與醫學視野
3.方法模式的發展
二、古代的整體論
1.整體論的特點
2.整體論的侷限
三、近代的還原論
1.還原與還原論
2.還原論的形成與發展
3.醫學還原論
4.還原論的價值和侷限
四、現代的系統論
1.系統論的產生
2.系統論的發展
3.系統論的方法原理
4.“整體論一還原論一系統論”螺旋式發展
第二章 系統醫學的觀點和方法
一、系統醫學的孕育和興起
1.對人體“內穩態”的認識
2.提出“健康”的新定義
3.整體醫學的新潮流
4.醫學模式與方法模式的轉變
5.系統中醫學、系統生物醫學、系統醫學
二、系統醫學與醫學系統論
1.系統科學在醫學的應用
2.中醫系統論研究
3.關於人的系統特性的研究
4.關於疾病複雜性的研究
三、醫學系統論的新觀點
1.區分兩類整體、人是元整體、元整體原理
2.非加和、非加和原理
3.系統質、系統質病變
4.功能子系統、功能子系統病變
5.非解剖結構、非解剖結構病變
6.“功能A”與“功能B”、功能性原理
7.有序與失序、失序為病、熵病
8.治療深度、自主性原理
9.醫學系統論的6條基本原理
四、醫學系統論的思路和方法
1.把人和疾病作為一個系統來對待
2.把人和疾病放到層次序列中對待
3.從人所特有的系統特性來破解複雜性
4.系統分析方法
5.系統工程方法
6.系統調控的多種方法
第三章 局部病變與整體背景
一、培頓科斐的冒險實驗
二、細菌感染是微生態失調
1.複雜的人體微生態系統
2.微生態平衡
3.感染是微生態失調的產物
4.從抗菌轉向微生態調理
三、不可超脱的整體背景
1.分化系統、元整體
2.組合系統、合整體
3.元整體與合整體的差別
四、對人的整體有兩種理解
1.中國傳統的元整體觀及其對中醫的影響
2.西方傳統的合整體觀及其對西醫的影響
3.醫學需要元整體觀
五、醫學系統論的元整體原理
1.什麼是元整體原理
2.認清人的元整體特性
3.分化過程中的組合機制
4.整體與部分的兩種相互作用
六、疾病防治的系統方法
第四章 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
一、中藥方劑的合羣之妙
二、整體與部分的加和與非加和關係
1.整體與部分關係的4種基本情況
2.非加和關係的複雜性
3.同一事物同時包含多種關係
三、人的非加和特性
1.什麼是系統質
2.系統質與要素質的層次躍遷
3.人的系統質
四、疾病的非加和性
1.整體健康與部分健康不等價
2.人的系統質病變
3.系統質病變的病因病機
五、醫學系統論的非加和原理
1.什麼是非加和原理
2.對還原論思路的突破
3.發揚中醫防治系統質病變的優勢
六、黑箱、白箱、水晶箱
1.黑箱方法
2.白箱方法
3.水晶箱方法
第五章 關係網與關係失調為病
一、“失調病”失去了什麼
1.“關係失調”為病
2.對於機體內穩態及其失調的探索
3.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及其失調
二、外源基因為何桀驁不馴
1.基因治療遇到“關係
2.基因作用與非基因作用
3.基因治療的“網絡”背景
三、解析中醫的“失調”病機
1.注重“關係”及其失調
2.“三大病機”都是關係失調
3.從“正不勝邪”看關係失調
四、醫學系統論的有機性原理
1.什麼是有機性原理
2.實體是關係的產物
3.相互作用是真正的終極原因
4.關係網與網上扭結
五、打開非特異性之鎖
1.越來越多的非特異性疾病
2.非特異性的本質是非線性關係
3.從中藥功效看非特異性
第六章 機體的秩序與失序為病
一、棘手的“紊亂”性疾病
1.“紊亂”性疾病亂了什麼
2.從“失衡”到“失穩”
3.從“失穩”到“失序”
二、有序為健,失序為病
1.有序與無序
2.熵
3.信息
……
第七章 解剖視野之外的發現
第八章 推動機體自主調理
後記

系統醫學新視野作者簡介

祝世訥 男,1940年12月生,山東省青州市人,山東中醫藥大學自然辯證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兼山東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山東中醫多學科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體科學學會呀知系統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生命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擔任博士學位課“現代科學技術革命馬克思主義”、碩士學位課“自然辯證法”、以及“中醫系統論”等近十門研究生課程的教學與研究,致力於中醫多學科研究,特別是中醫學方法論研究,專於中醫系統論研究。先後承擔完成省廳級科研課題“中醫這方法論研究”、“中醫系統論與中醫系統工程”、“中西醫哲學思想比較研究”等8項,開闢中醫系統論研究,出版專著《系統中醫學導論》、《中醫系統論》、《中西醫學差導師與交融》,發表《論中醫系統信紙》等韋題論文80餘篇,把現代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引入中醫現代研究,分析了中醫和西醫在學術上的差別在內在根源在於中醫的樸素系統論思維與西醫的還原論思維的原則性差別,論證了系統論是醫學思維的發展方向,對中醫學的系統論思維進行挖掘、總結、發展,就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系統規律總結為元整體、非加和、聯繫性、有序性、功能性、自主性等六條基本原理,建立起中醫系統論的理論框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