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鎖定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雜誌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主辦的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等為一體的綜合科技期刊,創刊於1981年3月。 [1] 
據2018年5月《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官網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編委會擁有顧問12人、編委54人、國外編委15、助理編委2人、編輯2人。 [2]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共出版文獻8326篇,總被下載3382187次、總被引19618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7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64。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載文量為6109,被引量為132549,下載量為851118,2015年影響因子為1.58。 [4] 
中文名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外文名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工程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編輯單位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1年3月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CN11-2267/N
國際刊號
ISSN1000-6788
郵發代號
2-305
現任主編
汪壽陽
屬    性
CSSCI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55號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辦刊歷史

1981年,《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創刊。
1981年,為季刊。
198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5] 
1994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6] 
2014年11月,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7]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辦刊條件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欄目方向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主要刊登有關係統科學、系統理論、系統方法與技術等方面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系統工程在工業、農業、軍事、教育、科研、國民經濟以及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等各領域中的應用成果以及解決上述領域中實際問題的科學技術報告;介紹國內外研究情況、人物等的動態報道,科普性綜述文章以及書刊評介等。 [4]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主要欄目有系統科學、系統理論、系統方法。 [4]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編委成員

  • 現任編委會
據2018年5月《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官網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編委會擁有顧問12人、編委54人、國外編委15、助理編委2人、編輯2人。 [2] 
顧問:陳光亞、丁夏畦、顧基發、郭重慶、郭位、李京文、林羣、劉源張、汪應洛、王眾託、於景元、趙純均
編委:陳國青、陳國慶、陳宏民、陳勁、陳收、陳曉紅、黨延忠、狄增如、董紀昌、範英、房勇、高強、郭田德、洪奕光、賈建民、黎建強、李端、李敏強、李聲傑、李仲飛、梁樑、馬鐵駒、毛保華、彭龍、盛昭瀚、石勇、侍樂媛、譚躍進、唐加福、王紅衞、王刊良、王維國、王文斌、王一鳴、魏一鳴、吳衝鋒、席酉民、徐一凡、徐澤水、嚴厚民、楊海、楊曉光、尤建新、餘樂安、曾勇、張順明、張宗益、趙金樓、趙林度、趙秋紅、鄭大昭、周赤非、周勇、朱廣田
國外編委:陳濱桐(美國)、陳礴(英國)、陳方若(美國)、儲文彬(法國)、鄧小鐵(英國)、方述誠(美國)、李善林(加拿大)、盧祖帝(澳大利亞)、申作軍(美國)、宋京生(美國)、夏玉森(美國)、楊劍波(美國)、嶽五一(日本)、張漢勤(新加坡)、趙修利(美國)
助理編委:尚維、張珣
編輯:李琳、南晉華、王楊、遊小菊
  • 歷任編委會
1983年
編委:於景元、王眾託、王蔭清、王浣塵、劉豹、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李華天、李伯天、李敉安、嚴筱鈞、張孟威、張宣三、張鍾俊、張燮元、張沁文、陳立、陳珽、鄭竺英、鄭維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鏞、顧昌耀、顧基發、顧培亮、徐道廣、常本英、潘大連
1985年
編委:於景元、王眾託、王蔭清、王浣塵、劉豹、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李華天、李伯天、李敉安、嚴筱鈞、張孟威、張宣三、張鍾俊、張燮元、張沁文、陳立、陳珽、鄭竺英、鄭維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鏞、顧昌耀、顧基發、顧培亮、徐道廣、常本英、潘大連、邱邦清
1987年
編委:王眾託、王蔭清、王浣塵、劉豹、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李敉安、嚴筱鈞、張宣三、張鍾俊、張沁文、陳立、陳珽、邱邦清、鄭維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鏞、顧昌耀、顧基發、顧培亮、徐道廣、常本英、潘大連
1989年
編委:王眾託、王蔭清、王浣塵、王其藩、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狄昂照、李光泉、張沁文、周政、範文濤、魏權齡、陳、珽、郭富印、凌如鏞、顧昌耀、顧基發、趙純均、常本英、費奇、鄧述慧、梁嘉驊、韓文秀
1995年
編委:王眾託、王其藩、王蔭清、王浣塵、王毓雲、鄧述慧、龍升照、江敬灼、孫宏才、成思危、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狄昂照、李光泉、張沁文、張國伍、陳珽、經士仁、範文濤、郭富印、柳克俊、費奇、趙純均、凌如鏞、高洪深、常本英、梁嘉華、韓文秀、魏權齡
1997年
編委:王眾託、王其藩、王蔭清、王浣塵、龍升照、江敬灼、孫宏才、成思危、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狄昂照、李光泉、張沁文、張國伍、陳、珽、經士仁、範文濤、郭富印、柳克俊、費奇、趙純均、凌如鏞、常本英、韓文秀、魏權齡、鄧述慧
2000年
編委:王眾託、王其藩、王蔭清、王浣塵、龍升照、江敬灼、孫宏才、成思危、何國偉、吳洪鰲、汪浩、汪應洛、狄昂照、李光泉、張沁文、張國伍、陳珽、經士仁、範文濤、郭富印、柳克俊、費、奇、趙純均、凌如鏞、常本英、韓文秀、魏權齡
2003年
編委:丁夏畦、王眾託、王先甲、王浣塵、王其文龍升照、劉源張、朱道立、江敬灼、孫宏才、李一軍、李仲飛、李京文、汪浩、汪應洛、陳劍、吳衝鋒、郭重慶、林羣、楊海、楊曉琪、楊新民、柳克俊、俞建、塗元季、席酉民、賈建民、姜璐、徐玖平、費奇、趙純均、黃海軍、韓文秀、譚躍進、黎建強、顧基發、魏權齡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學術交流

2017年9月23-24日,《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協助第十二屆國際應急管理論壇暨中國(雙法)應急管理專業委員會第十三屆年會的會議召開。會議內容主要講述了事前風險分析與應急準備能力評價專題: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估,應急準備能力評估,災害與風險管理中的經濟分析;事後災難救援和恢復重建專題:應急設施選址、應急資源調度、應急救援路徑優化、災害救援“最後一公里”問題、應急救援演練、災後重建體系綜合集成等。 [8] 
2017年11月17-19日,《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協助第18屆知識與系統科學國際會議,這次會議主要以“知識、技術與服務管理的人工智能與信息系統”為主題。 [9]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辦刊成果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共出版文獻8326篇。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載文量為6109。 [4]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收錄情況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EI工程索引(美)(2016)、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總被下載3382187次、總被引19618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7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64。 [3] 
據2018年5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被引量為132549,下載量為851118;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影響因子為1.5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66名,在自然科學總論(78種)中排第2名。 [4]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榮譽表彰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在2017年“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16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及“第4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等多項榮譽稱號 [10]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榮獲Caj-cd規範獲獎期刊。 [3]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促進系統工程的發展,繁榮系統科學事業,促進系統工程學科知識的普及與推廣,促進中國國內外,中國外學術交流,以提高我國管理技術水平,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四個現代化服務。 [1]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期刊領導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現任領導

名譽主編
主編
副主編
成思危、宋健
汪壽陽
陳劍、高小山、高自友、黃海軍、李一軍、孫宏才 [2]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歷屆領導

時間
主編
名譽主編
1983
許國志

1987年
許國志

1987年
許國志
宋健
1989年
許國志
宋健
1995年
顧基發
許國志、宋健
1997年
顧基發
許國志、宋健
2000年
顧基發
許國志、宋健
2003年
顧基發
許國志、宋健
2013年
陳光亞
宋健、成思危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