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系統主義心理學

鎖定
系統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家李不言在他的《讓心回家:系統主義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初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 [1-2] 
中文名
系統主義心理學
適用領域
心理學
所屬學科
心理學

目錄

系統主義心理學定義

李不言在長期實踐積累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家庭、組織、人格三大系統的概念及其關係,認為這三大系統囊括了個體出生和繁衍、生存和發展的全部系統,既相對獨立,又層層相依,除此之外,再無其它。我們在自己的家庭系統中獲得並延續生命,在某個(些)組織系統中獲得生存及發展,在自己的人格系統中獲得持續一生的成長。
系統意識也可以稱作超意識、超個人意識、叢林意識、“大我”意識等,是由系統的客觀存在方式所決定的、超越個體意識層面一種更高意識形態,主要由維繫該系統生存和發展的一系列規則組成,對系統及其組成要素起着制約、規範和統領的作用,影響並決定着一個系統的存在狀態和效能。
系統自和諧心理諮詢,即是以心理學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為主要理論依據,遵循家庭、組織、人格系統基本規則,通過角色代表的共情反應以及系統自和諧運作機理,直觀呈現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狀態及其相關成員心理行為問題的系統性根源,重建系統和諧狀態,根本解決人在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實現人和系統全面發展的一種新型實用的心理諮詢方法。 [1-2] 

系統主義心理學性質

每個人都無法脱離自己所在的系統,就像一個人不可能提着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提起來。作為社會性的生命,每個人都隸屬於某些系統:一個家庭的成員、某個組織的一員……而且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系統,身、心各要素構成的系統。這些大大小小的系統相互聯繫,一個系統又是它從屬的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共同結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社會中的每個人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系統中孕育、出生、成長起來的。
系統主義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都“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是整合古今中外一切關於“心”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以期讓心理學為實現人類和諧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是努力克服心理學研究應用領域長期存在的理論和實踐相脱節的弊端,真正使心理學有料、有用、有效;是勇敢應對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對心理學提出的嚴峻挑戰,最大限度滿足大眾對心理學飛速增長的需求。 [1-2] 

系統主義心理學應用

對系統意識的關注,反映了心理學理論和實踐正在實現從個體到系統、從隨性到秩序、從深度到高度和寬度的實質性飛躍。
本書用大量案例説明,系統中的每個生命都身處於一個命運共同體;引導個體看到並承擔起在系統中的責任,才是化解焦慮、抑鬱、恐懼等一切不良情緒的根本良方。一個人的生命,只有和無數人的生命相交融,才是最具存在感和意義感、最精彩的人生。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