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糕,漢語一級字 [3]  讀作gāo,其本意為用米粉、麪粉等為原料製成的一種食品。 [1] 
中文名
拼    音
gāo
部    首
五    筆
OUGO
倉    頡
FDTGF
鄭    碼
UFUU
字    級
一級(3375) [3] 
GBK
B8E2
筆畫數
16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從米、羔聲 [4] 
結    構
左右
異體字
部外筆畫
10
注    音
ㄍㄠ
筆順編號
4312344311214444

字源演變

gāo 見紐、宵部;見紐、豪韻、古勞切。 [2] 
形聲字。《説文》:“餻,餌屬。從食,羔聲。” “餻”字產生於秦後,北宋初附入《説文》。北宋時代也已經出現了“餻”的異體字“糕”,兩字並行於後世。在1955年《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確定“糕”為規範字,淘汰“餻”字。本義是用麥粉、米粉或豆粉做成的糕餅。《方言》:“餌謂之餻。” 《隋書·五行志上》:“又有童謠曰:‘七月刈禾傷早,九月吃餻正好。’”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詞
gāo
名詞
形聲。從米,羔聲。本義:用米粉、麪粉等為原料製成的一種食品
cakes
蛋糕;糕點
(參考資料: [1]  [5]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字部】糕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集韻》居勞切,音羔。與餻同。糜也。《野客叢書》劉夢得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思六經中無此字,遂止。故宋景文《九日》詩曰:劉郞不肯題糕字,虛負人生一世豪。《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注餅之曰餈。疏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松漠紀聞》金國重陽有寶階糕。

方言彙集

糕
◎贛語 gau1 蒸糕,夾生糕
◎客家話 [東莞腔] gau1 [台灣四縣腔] gau1 go1 [客英字典] gau1 [沙頭角腔] gau1 [梅縣腔] gau1 go1 [海陸腔] gau1 go1 [客語拼音字彙] gau1 go1 [寶安腔] gau1 [陸豐腔] go1
◎粵語 gou1
◎潮州話 go1
◎韓語 KO 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