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精神生產

鎖定
精神生產,是指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其《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德意志意識形態》裏有相關的論述。指人們為滿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進行的生產活動。精神生產的成果即精神產品。精神生產同物質生產相對,着重探索人的內部精神世界,關注人的內心和社會的精神生活層面,以滿足人的求知、審美、娛樂、情感等精神需求為根本目的,生產過程具有抽象性、創新性、傳承性等特點。其外在體現主要是文化生產。精神生產的範圍涉及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幾乎人類生活的全部領域,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個根本性標誌。 [1] 
中文名
精神生產
外文名
spiritual production
基本特徵
抽象性、創新性、傳承性、長效性
核心內容
各種文藝作品的原始創作以及各種知識、觀念、理論的探索過程
地    位
作為社會生產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目錄

精神生產涵義

基本特徵:創造性、觀念性、自主性、累積性和滲透性。 [2] 
基本要素:精神生產者、精神生產手段、精神生產對象。 [2] 

精神生產引申

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關係:
一、依附性
一定的精神生產由物質生產的一定形式決定,即物質生產是決定精神生產的。這是由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屬性來辨別的。精神生產必須依附於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實現。
二、參與性
但精神生產一直是直接參與了物質產品的創造過程。是物質生產活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人類通過勞動所創造的物質成果,總是凝結着人類的智力、觀念和思想,是人類智力、觀念和思想的物化形態。在物質生產實際進行前,生產者總是根據實際需要和勞動條件,通過精神活動,選擇實際勞動過程所需要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生產者還要通過分析、判斷等精神活動,調整和處理人和物的結合方式,實現生產的目的。可見,精神生產活動貫穿於物質生產的全過程,是物質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得以進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沒有精神生產就不可能有物質生產及其產品。精神生產及其產品通過對物質生產要素的影響和改變,促進着社會生產的發展甚至巨大發展。這正如馬克思説的,“理論一經掌握羣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2]列寧也強調:“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3]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社會需求層次的變化,物質產品的需求總的來説將呈現遞減趨勢,人們越來越追求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這就需要整個社會能夠提供層出不窮的精神文化產品。同時,“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4]只有大力發展精神生產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通過精神生產,發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等文化事業,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提高民族素質,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
三、能動性
精神生產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的特點,即精神生產對物質生產的具有影響和反作用,精神生產通過對物質生產過程和要素的影響,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社會生產力的水平,促進了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持續不斷地推動着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精神生產能夠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精神產品中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既源於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又為新的社會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科學的社會理論為改造社會、改革政治體制、變革生產關係、建設政治文明提供指導,從而使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相適應。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率建立相應的社會關係,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係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範疇。”所以,精神生產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並與物質生產一起,相互作用,推動着社會的發展。
參考資料
  • 1.    童兵.新聞傳播學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4.5
  • 2.    趙家祥等.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26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