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精神民俗

鎖定
精神民俗,人類在物質生產社會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意識形態方面的民俗。又稱信仰民俗、心理民俗、心意民俗。 [1] 
中文名
精神民俗
定    義
精神民俗,又稱信仰民俗、心理民俗、心意民俗
屬    性
民俗

精神民俗發展歷史

產生於人類社會早期,普遍流行於世界各地。是特定人羣的集體意識,通過特定的行為方式加以展示並世代傳承。與物質民俗、社會民俗、語言民俗共同構成民俗文化,在民俗文化中居顯要位置,常滲透在物質民俗和社會民俗中。

精神民俗定義範圍

精神民俗的範圍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指民間信仰、禁忌、巫術、儀禮等,廣義的還要包括民俗藝術及民間口頭文學。

精神民俗構成發展

民間信仰是民眾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崇拜觀念、行為準則及相應儀式。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先民在生活實踐中,既從自然界中獲取生活保障,又不時遭受變幻莫測的自然侵害,在驚詫於天地山川、風雨雷電等自然物力量強大的同時,認為世間萬物和人一樣有生命,對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物產生崇拜心理,試圖通過信仰的形式和手段把異己的力量轉換為順己力量,以此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早期自然崇拜主要包括日月崇拜、土地崇拜、山河崇拜、動植物崇拜等。如太陽崇拜在世界各地十分普遍,各地有許多太陽神話流傳,古希臘有太陽神廟,美洲印第安人中有舉行太陽舞節日的風俗,秘魯至今還有太陽祭。圖騰崇拜則進一步強化先民的信仰觀念。它將某種動植物視為氏族的祖先,奉該圖騰為部落保護神,要求氏族在舉行祭祀時必須恪守禁忌。祖靈崇拜是通過祭祀等方式表示虔敬、祈求祖先庇佑,體現了先民相信祖先靈魂具有降福後人的神秘力量。
隨着社會發展,早期的氏族祖先崇拜演變為民族、部落、家族和家庭的祖先崇拜。另外,隨着人們將鬼神劃分為善與惡的兩極對立,信仰方式也發生變化,對神靈多采取祭祀,對惡鬼則多用驅除。先民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還企圖藉助巫術來實現目的。
巫術發生原理一為相似律,二為接觸律,前者認為同類相生,由此產生模擬巫術;後者認為相互接觸過的事物即使分離後仍會發生作用,由此產生接觸巫術。它是一種被歪曲了的意識,符合先民思維的原始特點,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併產生法術、放蠱、咒語、厭勝等信仰民俗。
巫師出現在個體巫術向羣體巫術轉變的過程中,他們主持部落祭祀、占卜、驅邪、治病、審判等事務,掌握天文曆法、文學歷史、音樂舞蹈等知識技能,是部落文化的主要傳承人,在精神民俗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見圖)。隨着宗教觀念的滲入,精神民俗日趨豐富繁雜。
神靈崇拜不僅由部落祖先擴展至家族祖先,而且向各行各業拓展,專職神靈、地區神靈增多,僅生育女神漢族就有女媧、西王母、媽祖、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等數十位。
民俗藝術指民眾創造並在民眾中廣為流傳的音樂、舞蹈、戲曲、美術等活動。其發生與人類早期的信仰和巫術有密切聯繫。早期的民俗藝術是民間信仰的重要表現手段,中國古籍中常見巫覡以歌舞事神的記載,在許多考古發現中也得到證實。隨着人類文明進步,民俗藝術漸漸實現由娛神向娛人的轉變,成為展示民眾藝術才能和豐富民眾精神生活的方式。在精神民俗發展過程中,隨着人類認識水平提高,一些原有的精神民俗內涵發生演變,原始信仰的神秘性減弱,如現今仍然流行的放風箏、劃龍船、貼年畫等習俗,就是由最初用於驅邪逐疫的巫術活動演變成遊藝、喜慶活動的。有些精神民俗仍然遺存於人類社會生活中,如神靈崇拜、禁忌觀念等。

精神民俗功能

①維繫功能。精神民俗在協調氏族內部關係增強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對部落祖先的祭祀,一方面增強了先民與自然作鬥爭的信心,另一方面把先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加強認同感,提高部落的向心力。而同一圖騰部落內部不許通婚的禁忌則對維護部落的穩定與良性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②教化功能。精神民俗通過各種形式來規範人們的思想、行為,傳承民俗文化。民間信仰中的善惡和靈魂觀念對信眾的行為規範有強大約束力,尊老愛幼、戒偷戒淫等倫理規範的形成對營造祥和的社會氛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民俗藝術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向民眾灌輸信仰,還將綿延數千年的民俗文化傳承至今。
③調節功能。精神民俗能將民眾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願望通過想象等方式予以替代性滿足。西方中世紀的狂歡節就對調節沉悶的宗教生活有重要意義。而民間遊藝不僅將民眾從生活勞累中解脱出來,日常壓抑的心理得以宣泄,還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審美能力,激發創造力,對物質生活和生產也有促進作用。

精神民俗特徵

①原始性與神秘性。精神民俗不會隨着社會性質的變化而消亡殆盡。一些原始信仰如預兆、占卜、祭祀等歷經幾千年的巨大變化並未消失,現今仍頑強遺存在一些地區民眾意識裏。巫術中的咒語和符籙大多古怪、深奧、難解,放蠱等黑巫術嚴禁外人在場,充滿神秘性。
②功利性與俗信化。民眾的信仰具有鮮明的功利性特徵。他們崇拜能滿足現實需要的各種神靈,試圖通過祭祀、巫術等方式來實現祈福避禍的現實目的。若未能實現,有的甚至會對崇拜對象採取敵對態度。精神民俗隨着社會發展、科學進步而不斷髮生變化。由於人們認識水平的逐步提高,舊有的一些民間信仰漸漸失去最初的神秘色彩,不斷滲入新的健康內容,演變為深受民眾喜愛的生活習俗。如源於土地崇拜的鬧社火由娛神向娛人過渡,後來演變為歌舞娛樂活動;最初用於驅邪的春節放鞭炮習俗實現了巫術心理向喜慶心理的轉換。研究現狀 精神民俗是民俗學、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學科關注的對象。民俗學對精神民俗研究主要集中在信仰研究方面。民俗學者在總結前人研究基礎上,對精神民俗的描述注重把文獻與田野調查結合起來,研究視角上也趨於多元,廣泛吸收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拓寬研究領域。構建精神民俗的理論體系和完善自身研究方法是現今精神民俗研究亟須解決的問題。

精神民俗推薦書目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鍾敬文.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