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精神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

鎖定
《精神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是一篇文章,發表於《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收錄於《之江新語》,作者為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
作品原文
《精神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
(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一個民族的文明進步,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和發展中形成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精神面貌。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事關未來的事業,是決定中華民族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的基礎工作。只有“從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堅實基礎。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從培養未成年人的愛國情感、遠大志向、文明習慣、良好素質等這些基本工作做起,真正把它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 之重,現在有一個現象值得重視,就是童謠低俗化、成人化的現象比較突出。還有的亂改古詩,亂編“脱口秀”。兒童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抵抗誘惑的能力也很弱。童謠的健康與否關係着孩子的“精神空間”和“心理空間”,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兒童是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讓我們蕩起雙槳》長大的,深受革命傳統教育和奉獻精神的薰陶;七十年代出生的兒童是伴着《歌聲與微笑》、《小螺號》的歌聲成長的,盡顯勞動的淳樸和追求幸福的信心;八十年代出生的兒童是在《丟手絹》、《小小少年》的陪伴下自由成長的,兒童無邪、靈活的天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現今兒童的思想構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另一方面也説明現有的兒童文學作品兒歌不能滿足現今孩子們的思想發展需要,必須加大思想道德建設力度,努力為未成年人提供豐富 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