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港澳大灣區

(中國地理區域)

鎖定
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全稱: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英文縮寫:the Greater Bay Area(GBA) [1]  ),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 [45]  [56]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山,三江匯聚”,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羣、廣闊海域面。經濟腹地廣闊,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約1/5的國土面積、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 [45]  截至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達8617.19萬人。 [57]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56]  [58]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2] 
粵港澳大灣區已形成通信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以及石油化工、服裝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飲料產業集羣,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羣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45]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 [63]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中文名
粵港澳大灣區
外文名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1] 
行政區類別
灣區國家級城市羣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地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南部(內地九市);珠江口以東(香港);珠江口以西(澳門)
面    積
5.59✕104 km²
下轄地區
9個地級市、2個特別行政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617.19 萬(截至2020年12月)
著名景點
維多利亞港澳門歷史城區長隆旅遊度假區深圳世界之窗
機    場
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火車站
香港西九龍站廣州南站深圳北站
車牌代碼
(A、B、C、E、H、J、L、S、T)+(Z)港澳
地區生產總值
14 萬億元(超14萬億(2023年)) [63] 
英文縮寫
the Greater Bay Area(GBA) [1] 
中心城市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 [30] 
發展定位
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

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沿革

清以來,珠三角灣區就是一個城市,廣州、深圳、香港、澳門、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門都是同一座城市,這個城市就叫廣州府,自設立以來,經濟發達、商貿繁榮、文教鼎盛,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地帶和興盛之地。 [28] 
“粵港澳大灣區”從學術界的討論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國家戰略的提出,歷時20餘年。1994年,時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吳家瑋提出,對標舊金山,建設深港灣區。二十一世紀初,廣州率先提出依託南沙港,對標東京灣區。2009年10月28日,粵港澳三地政府有關部門在澳門聯合發佈《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羣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構建珠江口灣區,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鎮羣 [3]  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灣區經濟”概念,提出要以“灣區經濟”新發展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 [51]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
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佈,明確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4]  同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廣州、深圳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羣。 [29]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羣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29] 
2017年3月30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正式成立組委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組委會全面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指示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推進工作與研究、調查、討論、交流等工作。
2017年6月29日,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港澳辦、省社科院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共同發起組建的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廣州成立,首部大灣區研究報告同時發佈。 [36]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簽署儀式。在習近平見證下,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峯、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52] 
2017年9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深圳市羅湖區掛牌。 [24] 
2017年10月11日,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指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香港須用好特區的獨特優勢和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加強與內地合作,繼續尊重經濟規律、奉行市場運作和推動自由貿易。 [53]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5] 
2017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科學規劃,加快建立協調機制。 [6]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 [7]  同月,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將加快編制產業發展、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專項規劃。 [8] 
2018年5月10日和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行審議。 [6] 
2018年8月1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 [9]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 [10] 
2019年1月11日,時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表示,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有五個: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五是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30]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11] 
2019年12月,由國務院參事室指導,國務院參事、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專家組成員王京生領銜的課題組發佈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研究(2019)——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報告》。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因“一國兩制、三關税區”的獨特性,使其在區域創新市場構建上具有兩個重大意義:區域性創新市場的結構升級路徑探索,以及國際創新市場一體化的區域性探索。 [12] 
2020年8月26日,蓮塘/香園圍口岸正式開通,粵港澳大灣區再添一條新物流大通道。 [13] 
2021年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粵澳橫琴科技創新極點“兩廊兩點”架構體系,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便利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加快城際鐵路建設,統籌港口和機場功能佈局,優化航運和航空資源配置。深化通關模式改革,促進人員、貨物、車輛便捷高效流動。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範圍,深入推進重點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打造粵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27] 
2021年11月21日,世界創新大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媒體邀請會,透露世界創新大會永久落户粵港澳大灣區。 [40] 
2021年11月14日,首個5G智慧港口媽灣智慧港開港。 [41] 
2022年1月26日,國務院重磅發文,支持貴州闖新路: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42] 
2022年4月24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佈消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深中通道E18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已安裝管節長度累計達3877.8米,突破沉管段總長度(5035米)四分之三。 [44] 
2022年10月8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預製完成。 [59] 
香港夜景
2019年3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與廣東省科學院合作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院在廣州正式成立。戰略研究院將聚焦區域發展規劃、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文明等研究方向,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提供科學前瞻和諮詢建議。
2023年1月4日,廣鐵復興號智能型動車組粵港澳大灣區首發。 [60] 
2023年列出了商務印書館推出的《漢語新詞語詞典(2000—2020)》中國這20年生命活力指數最高的十大“時代新詞”。 [61] 
2023年2月20日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 [62] 
2023年6月2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簽署《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在國家數據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規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64] 
2023年7月23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空天產業總部基地——星通大廈在寶安區正式啓用。 [65] 
2023年10月,廣東省政府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廣州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助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66] 
2023年11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主線正式貫通。 [67] 
2 [68]  024年2月1日,粵港澳三方共同公佈第二批粵港澳大灣區共通執行標準(以下簡稱“灣區標準”)。

粵港澳大灣區行政區劃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環境

粵港澳大灣區位置境域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瀕臨南海,是由珠江三大支流西江北江東江等在溺谷灣內合力沖積形成的複合三角洲。地處北迴歸線以南,是中國南亞熱帶最大的沖積平原香港特別行政區位於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珠江口以西,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等,總佔地面積5.59萬平方千米。
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條件優越,“三面環山,三江匯聚”,具有漫長海岸線、良好港口羣、廣闊海域面。經濟腹地廣闊,泛珠三角區域擁有全國約1/5的國土面積、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南海,是距離南海最近的經濟發達地區,是中國經略南海的橋頭堡。臨近全球第一黃金航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運要衝,是東南亞乃至世界的重要交通樞紐,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是中國與海絲沿線國家海上往來距離最近的經濟發達區域。 [45] 

粵港澳大灣區地形地貌

珠江三角洲東、北、西三面丘陵台地環抱,中部平原廣闊、地勢低平,可分為4個地貌類型:中部、北部高圍田、高沙田(高平原),年代較老,圍墾較早,佔總面積的51.2%;南部近海的中沙田、低沙田(低平原),為圍墾的平原,佔總面積的25.0%;西北的望田(積水地),佔總面積的6.6%;人工地貌桑基魚塘及蔗基魚塘(基水地),分佈在順德及其附近,佔總面積的17.2%。平原上散佈160多個海拔300—500米的島丘,多為三角洲沉積前古海灣中的島嶼,如五桂山、西樵山、蓮花山等。香港為典型的濱海丘陵地,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澳門半島原為海中小島,後西江上游來沙沖積成沙堤而將該島與大陸相連。 [45] 
中山 中山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

粵港澳大灣區內珠江三角洲屬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終年高温、光照充足,夏季長、霜期短,降水豐沛,水熱季節配合好等氣候特徵。年日照時數1900—2000小時,年平均氣温21—22℃,全年實際有霜期在3天以下。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降水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季最少。每年4—9月為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左右,降水年變化呈雙峯型,最高峯在6月,次高峯在8月。各大支流汛期錯開,但夏秋多台風,洪澇威脅大。香港四季分明,冬季吹西北季風,夏季吹東南季風,偶有寒潮,最冷月平均氣温15—18℃。澳門冬暖夏熱,氣候濕潤多雨,乾濕季明顯。 [45] 
江門 江門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7115.98萬人。其中,內地九市常住人口6300.99萬人、香港人口748.25萬人、澳門人口66.74萬人。 [45] 
截至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達8617.19萬人。 [57]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漢族為主,漢族人口比重超過98.2%,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不到1.8%。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壯族、回族、滿族、瑤族、苗族、黎族、畲族等。珠江三角洲的少數民族多分佈在城市。
香港居民中,中國人佔總人口的97.5%,大部分原籍廣東,其次為菲律賓、美國、英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和葡萄牙人。澳門居民以中國人為主,約佔總人口的97%,葡萄牙人(包括在澳門的土生葡人)及其他外國人佔3%,主要為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人。 [45] 
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8000多萬人。 [68] 
肇慶 肇慶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綜述

  • 產業結構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產業體系完備,集羣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香港、澳門服務業高度發達,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作用不斷強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顯。珠三角九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1]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形成通信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無人機產業、機器人產業以及石油化工、服裝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飲料等產業集羣;是繼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羣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45] 
  • 灣區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三個關税區”的特殊優勢,歷來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截至2020年,前海蛇口、南沙和橫琴三個自貿片區在投資開放、貿易便利、金融創新、粵港澳合作、政府管理體制等領域形成了584項改革創新成果。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50]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是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 [45] 
  • 數據
2020年末,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達11.5萬億人民幣(廣東珠三角經濟總量近9萬億元人民幣、香港約2.7萬億港元、澳門約1944億澳門元),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已經初具規模且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佔有重要位置。 [38] 
截至2022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GDP達到12.63萬億元。 [50] 
2023年,粵港澳統計部門公佈2022年經濟數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大灣區內地9市地區生產總值104681億元人民幣;香港特區政府統計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70億港元,按2022年平均匯率折算,約24280億元人民幣;澳門特區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澳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3億澳門元,約1470億元人民幣。由此,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 [63] 
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5%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1%的經濟總量,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68] 
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深入推進。 [69] 
2024年4月1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再上台階。 [70] 

粵港澳大灣區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669.29億元,先進製造業增加值16430.01億元,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9908.60億元。 [48] 

粵港澳大灣區第三產業

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對外貨物貿易額超過2萬億美元,近三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平均存量超過1900億美元,佔全國(不含港澳台)的1/4。 [51]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旅遊收入9126.46億元,香港旅遊收入2299.13億元,澳門旅遊收入570.25億元。 [49]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進出口總額68613.78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1350.73億元;香港進出口總額74969.66億元,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7653.82億元;澳門進出口總額837.09億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73.65億元。 [55]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運輸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條件便利,擁有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廣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廣州、深圳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樞紐。 [11] 
截至2017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4000千米,是全國高速公路網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核心區的路網密度已經超過紐約、東京、倫敦三大灣區;水運方面,基本形成了以西江干線和珠江三角洲“三縱三橫三線”為骨架的江海直達、連通港澳的高等級航道網。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經超過6000千米,位居全國的前列;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沿海港口和機場分佈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8000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民航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均位居全球灣區之首。 [14] 
2018年4月,廣東省發改委啓動《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20-2030年)》編制工作,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有望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15]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有機場7座,旅客吞吐量2.15億人次。大灣區內地九市通車裏程62670千米,香港公共道路2123千米,澳門道路行車線449千米。 [47] 
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規劃圖 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規劃圖
  • 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跨越珠江干流獅子洋出海航道,大橋全長15.76千米,主橋長4.6千米,主跨888米,單跨雙鉸簡支懸索橋,扁平閉合流線型鋼箱梁,寬度為35.6米,雙向六車道,中央設1.5米的分車帶,橋下通航淨空60米,1997年5月建成通車。 [31] 
虎門大橋 虎門大橋
  • 深圳灣大橋
深圳灣大橋是一座連接深圳蛇口東角頭和香港元朗鰲堪石的公路大橋,亦稱“深港西部通道”,2007年7月1日開通。全長5545米,其中深圳側橋長2040米,香港段3505米,橋面寬38.6米,全橋的樁柱共457支,共12對斜拉索,呈不對稱佈置,獨塔單索麪鋼箱梁斜拉橋,為中國國內最寬、標準最高的公路大橋。 [32] 
深圳灣大橋 深圳灣大橋
  • 黃埔大橋
黃埔大橋於2008年12月16日建成使用,是位於珠江獅子洋西側的跨海大橋兼跨江大橋,連接廣州市黃埔區和番禺區,使珠江三角洲內陸東部地區至西岸的汽車跨江時間縮短至10分鐘。 [16] 
黃埔大橋 黃埔大橋
  •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千米,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開通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 [33]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
  • 南沙大橋
南沙大橋於2019年4月2日建成通車,位於珠江獅子洋入海口,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和東莞市沙田鎮的跨海大橋,珠江東岸城市羣中部至珠江西岸城市羣中部的公路行車時間在虎門大橋基礎上再縮短半小時。 [17] 
南沙大橋 南沙大橋
  •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羣工程,路線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與深圳側連接線對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上岸,終於橫門互通。全長24千米。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18] 
  •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獅子洋隧道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位於珠江獅子洋底下,於2011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廣州市至東莞虎門鎮的火車時間壓縮至15分鐘,至香港的火車時間縮短至48分鐘。 [19]  2018年9月23日7時,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首班列車G5736次從香港西九龍站發車,前往深圳北站,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投入運營,標誌着廣深港高鐵全線正式開通運營。 [34] 
  • 廣惠城際鐵路
廣惠城際鐵路佛莞段珠江獅子洋隧道是珠江口第二條高速鐵路海底隧道,下穿獅子洋珠江與東江的匯入口,連接廣州市番禺區和東莞市區。該隧道建成通車後,廣州市至東莞市、惠州市的火車時間分別縮短至15分鐘和1小時。 [20] 
  • 深茂鐵路
深茂鐵路是連接珠三角核心城市與粵西地區的第一條快速鐵路,對進一步完善廣東省幹線鐵路網,加強珠三角地區與粵西乃至北部灣地區和海南聯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和粵西地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深汕高鐵
深汕高鐵為國家沿海高鐵的一部分,主要承擔灣區對外與海峽西岸、長三角城市羣的高速聯繫功能,兼顧灣區內部深圳與惠陽、深汕合作區的高速城際客運功能。
  • 五大機場
2019年11月15日,據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高層聯席會議消息,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其中,廣州白雲機場加快推進三號航站樓和第四、五跑道建設;香港國際機場正積極推進三跑道系統建設;深圳寶安機場正在全面推進衞星廳、三跑道等新一輪擴建工程;澳門國際機場正在積極聯同各方推動編制填海建設方案及項目環評工作;珠海金灣機場在積極推進航站樓改擴建工程。 [21] 
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 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

粵港澳大灣區社會事業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事業

  • 綜述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有高校173所,其中世界百強大學5所。 [46]  大灣區內地九市有博士後工作站376個,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90.35萬人。 [49] 
QS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顯示,香港繼續成為唯一具有5所排名前100的全球城市。 [50] 
  • 合作辦學
2018年,廣東省起草《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行動計劃》,推進港澳高校到大灣區內地合作辦學。同年10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大學簽署合作辦學意向書。廣州市為引進香港科技大學規劃預留土地約2平方千米,選址廣州市南沙區,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校落户大灣區內地相關工作加快推進。東莞市政府研究制訂籌建工作方案,基本明確辦學定位、辦學模式和服務方向,校園用地和經費保障初步落實,推進設立“大灣區大學”。 [49] 
深圳 深圳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事業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謀劃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科技部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共同起草《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聚焦技術攻關、基礎研究、人才集聚、要素聯通、創新創業、國際合作等行動舉措,推動三地加快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有20家世界500強企業和4.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總量達33.08萬件,PCT專利總量達到2.78萬件。大灣區內地九市財政科學技術支出941.68億元,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88%。建成大科學裝置5個、在建大科學裝置9個。有新型開發機構180個,省級以上創新平台4539個,科技企業孵化器876個。 [46] 
據《廣州日報》統計,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發明專利公開量36.59萬件,為東京灣區的2.39倍,舊金山灣區的5.73倍,紐約灣區的7.85倍。
大灣區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5G基站數和專利數量、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跨行業領域平台數量等均居全國第一。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華為、中興、OPPO的5G有效全球專利族數分別佔全球總量的14%、8.3%和4.5%,分列全球第1、第5和第9位,大灣區成為全球5G發展高地。
截至2022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有散裂中子源、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深圳拓展設施、空間引力波探測地面模擬裝置、腦模擬與腦解析設施、合成生物研究設施等國家級大科學裝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建設。
截至2022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已佈局國家實驗室2個(全國共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0個(其中廣東省30個、香港16個、澳門4個),廣東省實驗室10個。科技產業創新平台方面,累計獲國家批覆建設國家級創新中心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45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方面,大灣區擁有5.61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排名第二的江蘇近2萬家。 [50] 
  • 機電智慧建造基地
2021年11月11日,機電智慧建造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機電智慧建造基地系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項目。總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配備了全自動管道套絲生產線、全自動管道壓槽生產線、全自動風管生產線、全自動螺旋風管生產線、CNC數控加工中心、全自動配電箱生產線及智能焊接生產線等7條生產線和智慧倉儲功能。 [39] 
佛山 佛山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事業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藝術交易品中心,在全球藝術市場的佔有率從2019年的17.5%上升到2020年的23.2%,首次超越倫敦。澳門歷史城區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50] 
2019年8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的文化使命國際論壇”在澳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德國、美國、葡萄牙、韓國、日本、新加坡、巴西等的6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大灣區的文化建設展開研討和交流。 [25] 
2019年9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於深圳前海成立。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粵港澳大灣區之聲於2019年9月1日7時正式開播。這是中國首個專門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播出的國家級電台頻率。 [22]  廣播播出頻率為調頻101.2MHz、中波1215KHz,全天播音21小時。以粵語播出為主,並設有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節目,貼近大灣區收聽習慣。 [35] 
2019年9月26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分別在香港、廣州和澳門發售,該套郵品由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聯合發行。 [23]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春節聯歡晚會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分會場。 [26] 
珠海 珠海

粵港澳大灣區體育事業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在廣東、香港和澳門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將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 [37] 

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有醫院904所,香港有醫院40所,澳門有醫院5所。 [49] 

粵港澳大灣區環境保護

2018年,廣東省科學謀劃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編制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初稿)》。持續深入推進粵港、粵澳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加強粵港澳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落實粵港澳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協議書,維護優化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簽署《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數據管理及發佈平台合作協議書》。實施粵港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管理計劃,淘汰落後產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加強機動車排放管制,升級車用成品油質量。是年,大灣區內地九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在294天以上,空氣質量為優天數在80天以上。 [54] 

粵港澳大灣區政治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截至2022年7月,參考資料: [9] 

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地域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既有傳統嶺南文化的本根,又有英國葡萄牙等西方文化的影響。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多元文化交融,包容性強。珠江三角洲廣府文化核心區,發展歷史悠久,市場經濟發達,文化水平較高,地域文化獨具特色。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居民傳承南越人的傳統風俗,如善水、使用舟楫、嗜食水產等;另一方面,又博採中原文化、港澳文化、西方文化等外來文化之長,形成商品意識重、不拘泥歷史、敢於冒險開拓、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等特點。珠江三角洲的農業文化、飲食文化、樂俗文化等在國內外影響深遠。
香港文化是廣東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一百多年來,由於英國等西方文化的介入,中西文化交織形成了承古啓今、自由開放、中西融匯、商業都市型的多元文化。香港被譽為“美食天堂”,飲食文化糅合中餐(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澳門文化一直以中華文化為主導,華人依然保持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而土生葡人不同程度地受中華文化影響,形成中葡合璧的土生葡人文化。澳門的飲食以粵菜為主,兼有正宗葡國菜和土生葡國菜。 [45] 
澳門 澳門

粵港澳大灣區方言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居民主要使用粵方言,俗稱白話、廣東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粵方言可分為粵海片,也稱廣府片,以廣州為代表,在粵語中影響最大;四邑片,以台山為代表;莞寶片,通行於東莞及寶安,以莞城為代表;香山片,通行於中山、珠海(斗門除外),以石歧為代表。各片小有差別,其中四邑片與粵海片差異最大。珠江三角洲客家方言主要分佈在花都、東莞、惠東、惠陽、龍崗、中山五桂山等地。粵港澳大灣區外來務工人員一般使用普通話。由於普通話為學校教學語言,大部分珠江三角洲居民均能聽懂並交流。壯族、瑤族聚居區使用壯語、瑤語等民族語言,增城、博羅的畲族使用山瑤話。香港居民主要使用粵語、英語和普通話。澳門居民交流以粵語、英語、葡萄牙語和普通話為主。 [45] 
廣州 廣州

粵港澳大灣區榮譽稱號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全部建成國家森林城市,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國內第一個、全球第六個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 [50]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2021》報告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羣繼續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東京-橫濱”創新集羣。 [50] 
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覆函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啓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43] 

粵港澳大灣區價值意義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羣,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11] 
東莞 東莞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定位

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
依託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羣。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紮實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優勢,破除影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更好發揮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
依託粵港澳良好合作基礎,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協調協同發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與港澳全面務實合作,促進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為粵港澳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提供示範。
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羣智能管理,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美麗灣區。 [11] 
惠州 惠州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