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粲然

(葉梅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

鎖定
《粲然》是葉梅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0年6月。 [1] 
《粲然》全景式展示中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造始末。 [4]  作者竭力呈現每一個過程的起轉承合、每個人的貢獻的點滴細節,線索清晰,細節生動。 [5] 
作品名稱
粲然
作    者
葉梅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字    數
202千字
首版時間
2020年6月

粲然內容簡介

《粲然》着重書寫科學家們研發電子對撞機的過程:1957年春,中國公派幾名學者到蘇聯實習工作,在蘇聯的學習交流中,與高能加速器結緣;1958年,中國科學家正式提出希望建成一個既先進又符合國情的高能加速器;1965年底,中蘇合作突然宣佈終止,高能加速器尚在初步階段,由於自身研究能力不足,建設高能加速器的設想暫且擱置。接下來的時間,世界局勢比較動盪,受其影響中國的高能加速器建設經歷了“五上五下”;直到1972年,十八位中國科學家聯名向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寫信,提出現階段發展高能粒子加速器的迫切需求、存在問題和具體建設方案,申請重視高能物理領域的發展,很快得到總理的批示,高能粒子加速器正式開始籌劃。這期間幾代科學家勵精圖治,用自己的韶華,換來了之後幾代人的希望。 [5] 

粲然作品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1.弗拉塔街16號
2.格致
3.尋找希格斯粒子
4.京東皇城根
5.七下八上——開始了
6.哦,五上五下
7.十八位科學家的聯名信
8.張文裕:身為中國人,回國的信念不會變
9.得失寸心知
10.這件事不能再延遲了
1.李政道:清水和魚
2.世界是無限的
3.同船共渡
4.北京飯店,1979年6月11日的深夜
5.不要再猶豫,要幹
6.點將
7.想吃饅頭,先種麥子
8.磨劍豈止十年
9.錢三強的弟子葉銘漢
10.樂隊指揮
11.兩隻老母雞
1.小金馬
2.中國創造
3.這是我們的幸運
4.半夜隧道進水
5.丁肇中説,你們太省了
6.撞上了!撞上了!
7.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8.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9.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10.一條大河波浪寬
1.陳和生是中國第一個博士後
2.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3.金花漂移
4.見證奇蹟
5.康奈爾大學來信
6.觸類旁通
7.目標遠大,腳踏實地——訪談錄
8.還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9.從大亞灣到打石嶺
10.火車頭
11.北京—上海之光
12.國之利器 [1] 

粲然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作者重視通過具體生動的情節、細節表現科學家們所反映出的熱愛科學、報效祖國、沉潛事業、求是創新的偉大的科學家精神。為對撞機的升級改造,陳和生等科學家專程到美國康奈爾大學實驗室訪問交流,發現康奈爾大學實驗室的改造方案與北京方案趨同。“這讓人始料不及,真是充滿了戲劇性。”“在科學研究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要讓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始終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後來康奈爾大學實驗室只好放棄他們的計劃。這樣的敍述不僅反映出中國科學家的志氣,更凸顯出卓然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在對撞機工程緊張時刻,方守賢妻子突然生病住院。方守賢既要忙於工作,又要照看家人,時間不夠用,“他連奔帶跑,本來就是近視眼”,“夜色朦朧中,他一頭撞在一根斜撐在人行道邊上拉電線杆的鋼絲上”。“對撞機還未對撞,你老方的頭卻先於地球對撞了。”通過這些細節描述,讀者自然可見人見心,人物的精神形象真實而崇高,感染力油然而生。
作者善於運用閒筆插敍。這些閒筆插敍不是作品敍事主線上的“粒子”,但與科學史、科學家有關。比如開篇寫到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會議室所掛名家畫品,還有李政道、王貽芳等與畫家交往的敍寫等,既顯示着科學家豐富的精神世界,又使作品平添了藝術氣息,有效增強了文本的可讀性。 [6] 

粲然作品評價

在該書中,葉梅將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這一艱深枯燥的大題材寫得情致盎然,氣勢盈溢,文字渾融流麗,給讀者講述了一堂龐大複雜的物理課、志氣課。氣格清新,收放自如,舉重若輕,意趣清奇。(中國作協原副主席蔣子龍評) [1] 

粲然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粲然》
2020年6月
浙江教育出版社
978-7-5722-0194-3 [1] 
《粲然》
2021年4月
中國言實出版社
978-7-5171-1712-4 [2] 

粲然作者簡介

葉梅,多年從事文學寫作、編輯,現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著有小説集《歌棒》《玫瑰莊園的七個夜晚》,長篇紀實《美卿》《粲然》,散文集《根河之戀》《追雲記》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日、韓、蒙古、阿拉伯、印地語、保加利亞等文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