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粘底紅黃泥

鎖定
粘底紅黃泥是一種紅壤土種,分佈在江西吉安、江西贛州、江西宜春、江西撫州、江西南昌、江西信豐。
中文名
粘底紅黃泥
土種編號
10065
土壤類型
紅壤
土壤亞類
典型紅壤
土類(二普)
紅壤
亞類(二普)
紅壤
母    質
第四紀紅色粘土
剖面構型
A—B—Bv
面積(公頃)
136173

粘底紅黃泥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採自信豐縣大阿鄉中學附近,為低丘緩坡,海拔100m左右, 第四紀紅色粘土母質。年均温19.5℃,年降水量1501mm,無霜期297天,≥10℃積温6255℃。植被為稀疏馬尾松、油茶。 A層: 0—11cm,亮紅棕色(濕,5YR 5/8),亮紅棕色(幹,5YR 5/8),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較緊實,有大量根系。 AB層: 11—37cm,紅棕色(濕,5YR 4/8),紅棕色(幹,5YR 4/8),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緊,有少量根系。 B層: 37—62cm,暗紅棕色(濕,5YR 4/7),紅棕色(幹,5YR 4/8),粘土,塊狀結構,有較多鐵錳斑。 Bv層: 62—100cm,亮紅棕色(濕,5YR 5/8),橙色(幹,5YR 7/8),粘土,塊狀結構,可見白色蠕蟲管狀網紋。

粘底紅黃泥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第四紀紅色粘土。剖面為A—B—Bv型。土體較為深厚,除表土層外,心土層在60cm以上,其下則為網紋層。酸、粘、瘦是該土種的主要屬性,多為壤質粘土—粘土。土壤容重大,孔隙度低。養分狀況除有機質中等水平外,三要素含量均低。據213個農化樣分析結果:有機質1.35%,全氮0.075%,鹼解氮69ppm,速效磷2ppm,速效鉀75ppm。

粘底紅黃泥生產性能

該土種表土層較淺,但心土層為較深厚的均質土層, 土壤養分含量低,酸性強,粘重,通透性差,羣眾常以“天晴一塊銅,下雨一包膿”來形容土壤不良性狀。植被以禾本科草被、灌叢為主,零星着生馬尾松或油茶。局部地段有較嚴重侵 。羣眾已試行營造杉木林,苗期以叢植為主,待苗高達1m左右,再行疏伐,穴施垃圾等有機肥,基本能使杉樹成林。木材質量較差,但尚能對丘陵地區的用材緊張狀況,能起到一定的緩和效果。在平緩地段土層深的坡地,可等高開墾為旱地,但大面積宜發展濕地松, 馬尾松,關鍵是保護好現有植被,禁止亂砍濫伐及剷草皮,防止水土流失。

粘底紅黃泥歸屬分佈

粘底紅黃泥,屬紅壤亞類粘紅泥土屬。地處低丘崗地的平緩部位,分佈於江西省吉安、贛州、宜春、撫州和南昌等市。共計204.26萬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