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粗齒桫欏

鎖定
粗齒桫欏(學名:Alsophila denticulata Baker)是桫欏科、桫欏屬灌木狀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1.4米。主幹短而橫卧。葉簇生;葉柄紅褐色,稍有疣狀突起,基部生鱗片,向疣部光滑;鱗片線形,淡棕色,光亮,邊緣有疏長剛毛;葉片披針形,二回羽狀至三回羽狀;羽片互生,斜向疣,有短柄,長圓形,小羽片先端短漸尖,無柄,深羽裂近達小羽軸,裂片斜向疣,邊緣有粗齒;葉脈分離,孢子囊羣圓形,囊羣蓋缺;隔絲多,稍短於孢子囊。
分佈於中國浙江、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香港、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生長在海拔350-1520米的山谷疏林、常綠闊葉林下及林緣溝邊。日本南部也有分佈。
粗齒桫欏是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子遺植物,是研究物種的形成、地質變遷、植物地理分佈關係的理想對象。株形美觀別緻,可供觀賞。
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Ⅱ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021版)已取消該種保護 [10]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1] 
中文名
粗齒桫欏
拉丁學名
Alsophila denticulata Baker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真蕨目
桫欏科
桫欏屬
粗齒桫欏
亞    綱
薄囊蕨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Baker,1885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列入CITES附錄Ⅱ

粗齒桫欏形態特徵

粗齒桫欏
粗齒桫欏(7張)
植株高0.6-1.4米。主幹短而橫卧。葉簇生;葉柄長30-90釐米,紅褐色,稍有疣狀突起,基部生鱗片,向疣部光滑;鱗片線形,長15毫米,寬1.5毫米,淡棕色,光亮,邊緣有疏長剛毛;葉片披針形,長35-50釐米,二回羽狀至三回羽狀;羽片12-16對,互生,斜向疣,有短柄,長圓形,中部的羽片長12-40釐米,基部一對羽片稍縮短;小羽片長7-8釐米,寬1.6-1.8釐米,先端短漸尖,無柄,深羽裂近達小羽軸,基部一或二對裂片分離;裂片斜向疣,邊緣有粗齒;葉脈分離,每裂片有小脈5-7對,單一或很少分叉,基部下側一小脈出自主脈;羽軸紅棕色,有疏的疣狀突起,疏生狹線形的鱗片,較大的鱗片邊緣有剛毛;小羽軸及主脈密生鱗片;鱗片頂部深棕色,基部淡棕色併為泡狀,邊緣有黑棕色剛毛。孢子囊羣圓形,生於小脈中部或分叉疣;囊羣蓋缺;隔絲多,稍短於孢子囊。 [2]  [9] 

粗齒桫欏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350-1520米的山谷疏林、常綠闊葉林下及林緣溝邊。 [2]  粗齒桫欏自然種羣位於中國天井山生態長廊的起始端,地理座標為N24°41.628′,E112°59.797′,海拔590米,植被主要為次生性常綠闊葉林,主要優勢種為新木姜(Neolitseaaurata)、木荷Schima superba)等,混生有少量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下常見新木姜幼苗、廣東薔薇Rosa kwangtungensis)、單毛榿葉樹Clethra bodinieri)、米碎花Eurya chinensis)、烏蕨Stenoloma chusanum)和狗脊等。 [3] 

粗齒桫欏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浙江(蒼南、樂清、泰順、平陽)、台灣(台北、苗栗)、福建(廈門、南平、德化、建甌、寧陽、三明、龍巖)、江西(井岡山、安遠、全南)、湖南(江華)、廣東(從化)、香港、廣西(武鳴、百色、大苗山、寧明)、雲南(西疇、麻栗坡)、貴州(荔波)、四川(合江)、重慶(北碚)。日本南部也有分佈。 [2] 

粗齒桫欏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材料:野外採集具有成熟孢子囊但尚未開裂的羽片,將其從植物體上採下後放入信封中,等孢子囊自然乾燥開裂,孢子散落於信封中後取出接種。
播種方法:播種前,先將培養土(相同比例的腐殖土和園林土)放在乾燥箱中高温(120℃)乾燥12小時,以殺滅培養土中的雜草種子、苔鮮孢子和蕨類孢子。然後用小瓦盆分裝好培養土,放在水中浸濕,按常規方法,在濕潤的泥土表面均勻地撒上袍子。泥盆口用塑料袋包紮好後放在水深維持在2釐米的大盆中,以提供孢子萌發所需要的濕潤土壤和濕潤空氣。 [4] 

粗齒桫欏主要價值

研究:粗齒桫欏是和恐龍同時代的古老子遺植物,是研究物種的形成、地質變遷、植物地理分佈關係的理想對象。 [5] 
觀賞:粗齒桫欏的株形美觀別緻,可供觀賞。 [5] 

粗齒桫欏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Ⅱ級。 [6]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021版)已取消該植物的保護等級) [10]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7] 
瀕危原因:由於不斷遭到採挖,種羣數量不斷減少,很少見。 [5] 
保護措施:①重視宣傳教育,保護好原生地生境,杜絕採挖植株.區內粗齒桫欏和金毛狗的分佈點較多,特別是地處生態長廊的開始端,應充分利用地理優勢。②加強科學研究,包括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如開展自然種羣內的長期跟蹤定位觀測,採取人工繁殖培育等措施以擴大種羣規模等。 [8] 
參考資料
  • 1.    粗齒桫欏  .中國植物圖像庫[引用日期2020-07-20]
  • 2.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6(3)卷[M].科學出版社.2004:267-269
  • 3.    曾慶昌,繆紳裕,陶文琴,王厚麟,黃金玲.粗齒桫欏和金毛狗的生理生態及其生境特徵研究[J].河南科學.2014年,第10期:2014-2020
  • 4.    曾漢元. 觀賞蕨類植物的繁殖和配子體發育的研[D]. 浙江大學, 植物學,2001,碩士:17-20
  • 5.    曾慶文,邢福武,王發國,陳振明主編;陳林,董安強,劉東明,易綺斐,陳紅鋒,黎錫光,龔粵寧,張永夏副主編.南嶺珍稀植物[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05
  • 6.    粗齒桫欏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0-08-21]
  • 7.    Alsophila denticulata Baker  .cites.org.cn[引用日期2020-08-06]
  • 8.    曾慶昌,繆紳裕,陶文琴,王厚麟,黃金玲.粗齒桫欏和金毛狗的生理生態及其生境特徵研究[J].河南科學.2014年,第10期:2014-2020
  • 9.    粗齒桫欏|Alsophila denticulat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15]
  • 10.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