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粗瓣唇鱗苔

鎖定
粗瓣唇鱗苔,拉丁名為Cheilolejeunea fitzgeraldii (Steph.) He,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小,長20毫米;腹葉遠生,近圓形。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中文學名
粗瓣唇鱗苔
植物界
苔蘚植物門
苔綱
葉苔目
細鱗苔科
粗瓣唇鱗苔

粗瓣唇鱗苔形態特徵

它的植物體小,長20毫米,帶葉寬0.6—0.9毫米,干時淡黃色。莖粗64—80微米,不規則分枝。側葉密集覆瓦狀排列,卵圓形,長約0.5毫米,寬0.4毫米,頂端圓,邊緣全緣。葉邊緣細胞10—15×9—14微米,中部細胞14—24×14—20微米,細胞壁薄,三角體小或不明顯,中部球狀加厚缺,基部細胞相似於中部細胞,角質層平滑。油胞和假肋缺。腹瓣大,矩圓形,長為背瓣的2/3,頂端有2—3個細胞與背瓣相連,邊緣具1—2個細胞的角齒,透明疣位於角齒基部的遠軸側,角齒附近的邊緣常輕微內卷,腹葉遠生,近圓形,頂端2裂達1/3深,邊緣全緣,基部平截插入莖。

粗瓣唇鱗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800米的樹幹上。

粗瓣唇鱗苔分佈範圍

產於屏邊。分佈於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巴布亞新幾內亞也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