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粗毛牛膝菊

鎖定
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 & Pavon)是菊科牛膝菊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稍粗壯,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枝被短長柔毛和腺毛;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基部類圓形或狹楔形,頂端漸尖或鈍,全部莖葉兩面被白色柔毛,葉邊緣有粗鋸齒或犬齒;頭狀花序半球形,總苞半球形或寬鍾狀,託片倒披針形或長倒披針形,舌狀花白色,管狀花黃色;瘦果黑褐色;花果期7-10月。 [4] 
粗毛牛膝菊原產於南美洲, [5]  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 [6]  ,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多生於林下、路旁, [4]  適應性強。 [7]  其可用種子進行繁殖。 [8] 
粗毛牛膝菊味辛,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咳平喘、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膽型肝炎、外傷出血等症狀;其頭狀花序味微苦、澀,性平,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夜盲症、視力模糊以及其他眼疾。 [4] 
中文名
粗毛牛膝菊
拉丁學名
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 & Pavon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牛膝菊屬
粗毛牛膝菊

粗毛牛膝菊形態特徵

此為貴州拍攝
此為貴州拍攝(6張)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稍粗壯,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枝被短長柔毛和腺毛;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基部類圓形或狹楔形,頂端漸尖或鈍,全部莖葉兩面被白色柔毛,葉邊緣有粗鋸齒或犬齒。
頭狀花序半球形,總苞半球形或寬鍾狀,託片倒披針形或長倒披針形,舌狀花白色,管狀花黃色。
瘦果黑褐色;花果期7-10月。 [4]  [1] 

粗毛牛膝菊生長環境

粗毛牛膝菊多生於林下、路旁。 [4]  [1-2] 

粗毛牛膝菊分佈範圍

粗毛牛膝菊原產於南美洲, [5]  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 [6]  ,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粗毛牛膝菊生長習性

粗毛牛膝菊適應性強。 [7] 

粗毛牛膝菊繁殖方法

粗毛牛膝菊其可用種子進行繁殖。 [8] 

粗毛牛膝菊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粗毛牛膝菊味辛,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咳平喘、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膽型肝炎、外傷出血等症狀;其頭狀花序味微苦、澀,性平,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夜盲症、視力模糊以及其他眼疾。 [4] 
參考資料
  • 1.    粗毛牛膝菊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9-26]
  • 2.    粗毛牛膝菊  .植物通[引用日期2012-11-20]
  • 3.    粗毛牛膝菊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7]
  • 4.    柴天川,王彥剛,陳品英主編,太行本草圖譜之五嶽寨,中醫古籍出版社,2020.01,第419頁
  • 5.    馬克平叢書主編,劉冰,林秦文,李敏本冊主編,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北京冊,商務印書館,2018.05,第306頁
  • 6.    何家慶著,中國外來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138頁
  • 7.    何家慶著,中國外來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138頁
  • 8.    陶波,董玉梅,湯東生編,入侵雜草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種子成熟與萌芽研究,湖北農業科學,2013年第2期,第3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