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粗尾魟

鎖定
粗尾魟(學名:Dasyatis centroura)是魟科、魟屬的一種魚類。雄性的圓盤寬為130-150釐米,而雌性的圓盤寬為140-160釐米。最大圓盤寬221釐米,重約300千克。剛出生時圓盤寬度為34-37釐米。粗尾魟的最明顯特徵是其尾巴,尾巴上有許多排小刺,長而細,像鞭子一樣。尾巴大約是身體長度的2.5倍。在其圓盤和中背圓環的外部也有結節,這些結節較大且間隔較大。粗尾魟具有梯形形狀的圓盤,其前緣筆直至略凹,後緣略凸,外角突然變圓。鼻子中等長,有稜角,尖端鈍。沒有背鰭摺痕,並且尾鰭上的腹鰭褶又長又窄,不易看見。粗尾魟的背部呈深棕色或橄欖色,腹部呈白色或近白色,沒有深色的邊緣。尾巴從脊背向後是黑色的。
粗尾魟一般生活在泥濘和沙質的底層。可以生活在在高達200米的深度和15-26℃的水中。主食硬骨魚類(如浮渣和沙矛)以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如多毛類、頭足類和甲殼類動物)。分佈於北大西洋的熱帶至温帶水域。在大西洋東部,從比斯開灣南部到安哥拉和地中海。在西大西洋,從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喬治沙洲到佛羅里達州南部以及墨西哥灣東北部和巴哈馬。烏拉圭和巴西南部也有分佈。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Dasyatis centrou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軟骨魚綱
亞    綱
板鰓亞綱
鱝形目
亞    目
魟亞目
魟科
魟屬
粗尾魟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Mitchill,1815
保護級別
(IUCN)2007年 ver 3.1——無危(LC) [3] 
中文學名
粗尾魟
外文名
Roughtail Stingray

粗尾魟動物學史

粗尾魟最初被命名為為Raja centroura(Mitchill,1815),但後來改為Dasyatis centroura(Mitchill,1815)。屬名Dasyatis源自希臘語“dasys”,意為粗糙;種名centroura源自希臘語“centoro”,意為針刺。同義詞包括Dasyatis aspera Cuvier 1816、Pastinaca aspera Cuvier 1815、Trygon aldrovandi Risso 1827、Raia gesneri Cuvier 1829、Trygon brucco Bonaparte 1834、Trygon thalassia Muller & Henle 1841、Dasyatis hastata non DeKay 1842、Pastinaca hasta non DeKay 1842、Pastinaca acanthura Gronow 1854、Trygon spinosissima Duméril 1865、Dasybatus marinus Garman 1913。 [4] 

粗尾魟形態特徵

粗尾魟
粗尾魟(10張)
雄性的圓盤寬為130-150釐米,而雌性的圓盤寬為140-160釐米。最大圓盤寬221釐米,重約300千克。剛出生時圓盤寬度為34-37釐米。粗尾魟的最明顯特徵是其尾巴,尾巴上有許多排小刺,長而細,像鞭子一樣。尾巴大約是身體長度的2.5倍。在其圓盤和中背圓環的外部也有結節,這些結節較大且間隔較大。粗尾魟具有梯形形狀的圓盤,其前緣筆直至略凹,後緣略凸,外角突然變圓。鼻子中等長,有稜角,尖端鈍。沒有背鰭摺痕,並且尾鰭上的腹鰭褶又長又窄,不易看見。 [4] 
粗尾魟的背部呈深棕色或橄欖色,腹部呈白色或近白色,沒有深色的邊緣。尾巴從脊背向後是黑色的。 [4] 
粗尾魟的上顎中心約有7排功能性牙齒,下顎中心約有12-14排功能性牙齒。幼年和雌性牙齒的牙尖是扁平或圓形的,而成年雄性牙齒的牙尖則低而呈圓錐形。牙齒的根部是四角形的,與年齡或性別無關。圓盤寬度約51釐米或更大的粗尾魟的鼻尖、鼻樑後面、尾根和圓盤后角都有小齒。圓盤寬度小於51釐米的標本沒有牙本質。 [4] 

粗尾魟生活習性

粗尾魟一般生活在泥濘和沙質的底層。可以生活在在高達200米的深度和15-26℃的水中。温度是粗尾魟分佈的主要因素。在一年中較温暖的月份,棲息於沿海水域、海灣和河口。主食硬骨魚類(如浮渣和沙矛)以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如多毛類、頭足類和甲殼類動物)。粗尾魟不會攻擊人;但是,如果它被人踩到,會用尾刺自衞。尾刺有毒,但很少對人類有生命危險。 [4] 
粗尾魟 粗尾魟

粗尾魟分佈範圍

粗尾魟海域

分佈於北大西洋的熱帶至温帶水域。在大西洋東部,從比斯開灣南部到安哥拉和地中海。在西大西洋,從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喬治沙洲到佛羅里達州南部以及墨西哥灣東北部和巴哈馬。烏拉圭和巴西南部也有分佈。 [4] 

粗尾魟國家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阿根廷、貝寧、巴西、喀麥隆、剛果、克羅地亞、科特迪瓦、埃及、赤道幾內亞、法國、加蓬、加納、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以色列、意大利、利比里亞、利比亞、馬耳他、毛里塔尼亞、黑山共和國、摩洛哥、尼日爾、葡萄牙(馬德拉)、塞內加爾、塞拉利昂、西班牙(加那利羣島、巴利阿里、西班牙北非地區)、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多哥、突尼斯、土耳其、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撒哈拉沙漠西部。 [3] 
粗尾魟分佈圖 粗尾魟分佈圖

粗尾魟繁殖方式

粗尾魟是卵胎生的。每年繁殖一次,通常在秋天或初冬。胚胎從母體吸收子宮中的營養物質。妊娠期約4個月,可生育2-4個後代。 [4] 

粗尾魟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7年 ver 3.1——無危(LC)。 [3] 

粗尾魟主要價值

粗尾魟的肉可以新鮮、熏製和幹醃食用。粗尾魟也可以用於魚粉和油。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