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粉,現代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3]  。根據現存資料,此字最早字形見於戰國文字。六書屬形聲字會意字。其本義是指用米豆等加工成的粉末,後引申泛指細末,如化妝用的粉末、粉碎、用澱粉製成的食品等。 [1]  [4] 
中文名
拼    音
fěn
部    首
五    筆
owvn(86),owvt(98)
倉    頡
fdcsh
鄭    碼
ufoy
筆    順
點、撇、橫、豎、撇、點、撇、捺、橫折鈎、撇
字    級
一級字(編號:2053) [3] 
平水韻
上聲·十二吻 [2] 
四角號碼
98927
筆順編號
4312343453
總筆畫
10
部外筆畫
4
統一碼
基本區 U+7C89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注音字母
ㄈㄣˇ

字源演變

漢字演變流程圖 漢字演變流程圖 [4]
“粉”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米,分聲,分兼表分細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粉”。 [12] 
“米”是穀物和其他植物子實去殼後的部分;“分”為分開、分解、分裂。“米”“分”為“粉”,意為將米分成無數等份。將米的顆粒再次分裂開來,即研磨米粒使成碎末兒狀。“粉”的本義指米細末,亦指穀類、豆類作物子實的細末,後泛指細末狀物質。《説文·米部》:“粉,傅面者也。”《説文解字》認為“粉”是傅布在臉上的粉末。古人傅面用白色米粉,後又有將之染成紅粉色的,稱為“紅粉”。故“粉”的本義為化妝用的大米粉末。 [13] 
按照古人的審美觀點,人的臉越白越美,人們常用“面白如玉”來形容美貌的女子以及俊秀的男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牆壁上有斑點了,人們可以通過粉刷使它變得潔白,大米的米粒是白的,人們就把它研磨成細末,再塗到臉上,這樣臉就變白了。隨着時代的發展,作為化妝品的原料逐漸已經被其他產品替代。據記載,商紂時期就已經用鉛粉作為化妝品了。後世化妝品的原料更是各種各樣。在古代,抹粉不是女子的專利,男子也抹粉。《世説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美男子何平叔臉非常白,魏明帝甚至懷疑他是抹過粉的。直到後來一次何平叔汗流滿面,不停地用巾帕擦汗,而臉越來越白,魏明帝才相信他是“天生麗質”。“施丹傅粉”指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飾打扮。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油頭粉面”指頭上擦油,臉上搽粉,形容人打扮得妖豔粗俗。元代鍾嗣成《罵玉郎過感恩採茶歌·四景》:“皓齒明眸,粉面油頭,點花牌,行酒令。”“粉墨登場”原指演員化妝上台演戲,比喻壞人經過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粉、墨是搽臉和畫眉用的化妝品。古代雖然以白為美,但不是追求那種慘白、蒼白,而是健康的白裏透紅。所以粉除了白色之外還有淡紅色的。由此,“粉”還可以表示淡紅色,也叫粉紅色。古代女子一般都塗脂抹粉,脂粉成了女子的象徵。“柔腸粉淚”指女子柔弱的心腸和含情的眼淚,形容女性的纏綿情意。宋代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詞:“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六朝金粉”形容六朝的靡麗繁華景象。“金粉”,舊時婦女妝飾用的鉛粉,常用以形容繁華綺麗。人們稱一些只知道描寫男歡女愛、花前月下的詩文有脂粉氣。粉是把顆粒狀的米粒分散開得到的,由此,“粉”引申為研成粉末、粉碎。《釋名》:“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成語“粉身碎骨,在所不惜”,指的是為了某項事業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粉”塗抹在臉上就可以掩飾住原有的缺點,顯得比以前美貌,這樣就可以得到人的讚譽了。由此,“粉”引申為塗飾、讚譽。成語“粉飾太平”指的就是塗飾外表,掩蓋實情,把混亂的局面裝點成太平盛世一樣。“粉”還可以表示粉末狀的物體,如澱粉、煤粉等。 [4]  [13]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妝飾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紅色者
face powder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説新語·容止》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脂粉;粉面
泛指細末狀物質
powder
粉翅嫩如水,繞砌乍依風。——唐·王建《晚蝶
粉竹亞梢垂薄露,翠荷差影聚游魚。——宋·林逋《夏日即事》
粉沸;粉節
用米、豆類或馬鈴薯等澱粉製成的食品,特指粉條或粉絲
noodles or vermicelli made from bean or sweet potato starch
他一時慌了,彎腰去抓那粉湯。——《儒林外史
宰下羊,漏下粉,蒸下饅頭。——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
米粉;炒粉;涼粉;粉湯;粉團
繪畫用的顏料
paint
輦繡成景,粉續顓軒。——南朝·宋鮑照《河清頌》
粉毫唯畫月,瓊尺只裁雲。——唐·杜牧《贈張祜
粉墨;粉繪
古水名

粉水出房陵縣,東流過郢邑南,又東過穀邑南,東入於沔。取此水以漬粉,則皓耀鮮潔,有異隸流,故縣、水皆取名焉。——《水經注·粉水》

動詞
擦粉;粉刷

然聖人存簡策者,亦非以粉名也,蓋存乎大國之典,鴻祖之業。——唐·來鵠《聖政紀頌序》

研成粉末;粉碎
smash

粉零麻碎;粉骨捐軀
塗飾;粉飾
white-wash

粉拂;粉堞
獎飾,稱譽
cosmetic;praise

粉飾
形容詞
白色的;帶白色的;粉紅色的
white;pink
粉粳五十斛。——《紅樓夢
翠袖粉棧聞弄筆,寫新詩。——宋·陳克《攤破浣溪沙
粉粳;粉巾;粉白;粉色 [1]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米部】方吻切
傅面者也。從米分聲。 [6] 

説文解字注

所以傅面者也。所㠯字舊奪,今補。小徐曰:“古傅面亦用米粉,故《齊民要術》有傅麪粉英。”按據賈氏説,粉英僅堪妝摩身體耳。傅人面者,固胡粉也。許所云傅面者,凡外曰面。《周禮》傅於餌餈之上者是也。引伸為凡細末之偁。
從米,分聲。方吻切。十三部。 [7]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方吻切,《集韻》《韻會》《正韻》:府吻切,並分上聲。《篇海》:米粉。《釋名》:分也。硏米使分散也。《周禮·天官》:修籩之實,糗餌粉餈。注:豆屑也。
又《説文》:傅面者也。《韻會》:古傅面亦用米粉。
又染之為紅粉,後乃燒鉛為粉。《博物志》:燒鉛成胡粉。《釋名》: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又《正韻》:設採潤色謂之粉澤。
又煅石為白灰,塗牆壁曰粉。白居易詩:文昌新入有光輝,紫界金牆白粉闈。注:尙書省皆以粉圖壁,畫古賢列士,曰畫省,亦曰粉省。
又《事文類聚》:海粉母如墨魚形,大三四寸,冬畜家中,春種海濵田內,色綠如荷包,海粉卽所溲也。或曰插竹枝田中,母緣枝吐出成粉。
又《正字通》:凡物磑之如屑者,皆為粉。粉通稱,非獨米也。
又竹名。《閩部疏》:粉竹舂絲,為佳紙料者,美於江南之白苧。
又地名。《水經》:堵水出自上粉縣。注:孟達為太守,治房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取此水漬粉,皓耀鮮潔,縣水皆取名焉。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傳也,飾也。《字彙補》:粉,白飾也,從上聲。所以傳物曰粉,從去聲。《字彙》皆作府刎切,非。 [8]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
説文解字注 説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粉”字筆畫順序圖 “粉”字筆畫順序圖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i̯wən
王力系統
p
ǐwən
董同龢系統
p
juə̆n
周法高系統
p
jwən
李方桂系統
p
jənx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we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i̯uən
擬音/王力系統

p
ǐuən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juən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iuən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juən
擬音/陳新雄系統

pf
ǐuən [9-10]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合口呼
全清
方吻切
pjuən
集韻

上聲

合口呼
全清
府吻切
pfi–uən

去聲

合口呼
全清
方問切
pfi–uən
韻略


上聲





府吻切

增韻


上聲





府吻切

中原音韻

上聲
真文



全清

fuən
中州音韻


上聲
真文





葉分上聲

洪武正韻

上聲


全清
府吻切
fən
分韻攝要

陰上






[10-11] 
參考資料
  • 1.    粉的解釋|粉的意思|漢典“粉”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2.    上聲·十二吻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648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3350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254
  • 7.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1331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868
  • 9.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10.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11.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12.    思履主編.畫説漢字 講述漢字的前世今生 3 全綵珍藏版[M]:北京:團結出版社,2017:495
  • 13.    李土生著.土生説字 第13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16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