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粉墨春秋

(2006年段錦川、蔣樾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粉墨春秋》是由北京世紀喜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的26集京劇發展歷史題材的電視紀錄片。由段錦川蔣樾執導,張元製片、監製,於2006年2月27日在鳳凰衞視播出。
該片從京劇的起源、發展,到京劇名角、名曲的成名、流傳等角度,以圖像與採訪、講述相結合,全景展現了京劇發展的歷史脈絡 [1] 
中文名
粉墨春秋
類    型
紀錄片
出品公司
北京世紀喜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導    演
段錦川
蔣樾
製片人
張元
集    數
26 集
製片地區
中國
首播時間
2006年2月27日
每集長度
24 分鐘

粉墨春秋劇情簡介

京劇自徽班進京以來200餘年的興衰史,其中20世紀是京劇受到外力震盪最大、形態改變最劇烈的100多年。為了適應觀眾審美情趣的改變,京劇自身也在不斷地發生變異,這一變異過程仍在繼續 [2] 

粉墨春秋分集劇情

    第1集 跟着徽商闖天下

    故事從明清鹽商聚集之地揚州説起,講述京劇的前身徽班是如何跟着徽商行走江湖的故事。1790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為給乾隆祝壽,特命徽商江鶴亭組班,於是三慶班得以第一個進京,緊接着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紛紛入京,引起了京師的轟動,由此拉開了京劇從民間走入殿堂的序幕。


    第2集 名揚紫禁城

    同光十三絕前三鼎甲的程長庚在臨死前對譚鑫培説:你以後會大紅大紫,你的嗓音圓潤甜美,是靡靡之音,不過靡靡之音唱多了是會亡國的。後來老譚進宮演唱,與慈禧成為好友。藝人們進宮當差,回到民間更是身價百倍,因此老譚等人有了“內廷供奉”的尊稱。


    第3集 同唱一首歌

    清亡國後,各路軍閥混戰,炮轟與槍聲也蓋不過一個聲音,那就是京劇的唱腔。京劇像滿地野草般在全國蔓延。到了20世紀20-30年代,京劇界出現了以梅、楊、餘“三傑”為代表的鼎盛時期,連拉車的、飯店跑堂的都以能哼出兩句西皮二黃為榮,大有全國同唱一齣戲的局面。


    第4集 堂會的故事

    堂會戲是民末到1949年之間盛行的演劇形式。堂會折射出了上流社會的種種生活方式。民國堂會風氣開先河者是梁啓超,為其父祝壽花費400大洋,連袁世凱聽了都咂舌説好闊。中國戲曲史上最大的一次堂會戲是發生在上海,1931年,上海大亨杜月笙在浦東老家的祠堂落成,各地的藝人紛紛趕來祝賀,演繹了一場京劇界空前絕後的大聚會。但令杜月笙遺憾的是,伶界名聲顯赫的餘叔巖託病沒來。


    第5、6、7集 打戲(上、中、下)

    舊社會的學戲被稱為“打戲”。進科班的第一道程序叫“寫字兒”,相當於跟科班簽下了賣身契,所謂“打死上吊投河覓井概不負責”。即便是那些當年聲名顯赫的角兒也都是被科班裏的師傅打出來的。曾坐科富連成社、榮春社、稽古社等私人科班的老藝人們至今仍對“七年大獄”一樣的科班生活耿耿於懷,而正是這樣的打戲生涯造就了一箇中國戲曲名角輩出的時代。隨着時代的變遷,學藝於新式科班中華戲曲專科學校裏的藝人們,已經不用再以寫字畫押來賣身餬口,不必捱打也一樣可以登台唱戲了。


    第8、9集 邊走邊唱(上、下)

    京劇界有句行話,北京坐科、天津唱紅、上海掙錢。該集講述的是京角兒們跑天津、攻上海,拜碼頭、打頭炮、賺大錢、唱天下的故事。


    第10集 花哨的舞台

    在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傳統京劇經歷了一場既尷尬而又身不由己的改良。藝人們爭演時事新戲,頭天發生的新聞,第二天就能在舞台上看到;京劇演員們身着當代服裝,和着西洋的樂器,卻不得不繼續操着傳統的梨園唱腔。隨着西方先進技術傳入中國,全國人民愛上了科技。梨園行順應潮流,將聲光電化的手段引入到京劇舞台上,於是機關佈景風靡一時,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在京劇《天河配》的演出中,運用水池、燈光、紗幕等手段,讓仙女們似裸非裸,令當時的觀眾垂涎不已。這一切構成了當時頗為花哨的京劇舞台,很多老戲迷和老藝人對此仍然記憶猶新。


    第11集 魯迅與梅蘭芳

    1933年初,英國戲劇家蕭伯納來華,引出了魯迅與梅蘭芳的一段恩怨。通過他們倆人的故事,展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對京劇的發難。


    第12集 捧角兒的和追隨者

    20世紀30年代前後,在京津滬等地的茶園戲館裏,出現捧角的風氣。捧角者各階層都有,上至總統,下至百姓。有官捧、民捧、還有捧角集團,當時聲勢最大的要數專捧梅蘭芳的“梅黨”。


    第13集 打擂

    打擂就是京劇流派之間的叫板,主要是比藝賺錢爭觀眾,有的藝人甚至累到吐血。最著名的打擂幾乎都發生在上海,海派與京派的暗自叫勁兒、海派之間的打擂、梅蘭芳和程硯秋的打擂、戲院與戲院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報社對流派的筆戰和觀眾的場下之爭,都構成了打擂的精彩故事。


    第14集 餘叔巖家的小院

    餘叔巖是京劇界的頂級人物,他住在北京椿樹條衚衕,這一帶居住着不少京劇名人,四大名旦就有兩個住在這裏。餘叔巖白天睡覺,晚上起牀,和親朋吃飯後開始吊嗓唱戲,餘家的院子成了名流賢士的聚集地,象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每晚必到。而餘宅門外的衚衕裏也是人頭攢動,餘迷聚集,搶佔最好的位置聽蹭,而在這些聽蹭的人裏邊,就蹲着後來鼎鼎有名的楊寶森。有專家説,自從餘叔巖死後,京劇就開始衰亡了。


    第15、16集 “冬皇”孟小冬(上、下)

    餘叔巖到晚年才收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就是被當時捧角兒者奉為“冬皇”的孟小冬。在今天的梨園界,孟小冬是一個人們既想説又不願意提的人物。因為作為一個女藝人,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哀傷。人們最不願提的是她和伶界大王梅蘭芳的這段愛情往事。倆人從相識、戀愛、同居、到分手,甚至引發了一起轟動京城的槍殺事件 。孟小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隨上海大亨杜月笙一家去了香港,並在香港嫁給了杜月笙,正應了她離開梅蘭芳時説的一句話: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腳滿城亂顫的人。1977年,“冬皇”孟小冬客死台灣,享年77歲。


    第17集 梨園美女考

    梨園行裏的女藝人向來低人一等,在眾多女藝人之中,稍有姿色又才藝俱佳的,便成為有錢有勢者垂涎的對象,箇中滋味往往不足為外人道。從20世紀20年代被人稱為天下第一美女的陸素娟,到新豔秋,幾個當年被人們評頭品足的女伶,幾段當年鬧得滿城風雨的故事,多少讓人體會到了一些寄身梨園的女藝人們不為人知的辛酸之處。


    第18、19集 跟包與龍套(上、下)

    在京劇的舞台上風光無限的角兒們,身邊總會有這樣一批人,專門負責端茶倒水前後照應,他們既熟悉名角兒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是許多梨園逸聞的第一位見證人,這樣的人被稱為跟包的。另外一批不起眼的人物,一輩子都只是在舞台上轉個圈,喊一聲就下台了,沒有供人們記住的名字,沒有固定的舞台,這樣的人被稱為龍套。跟包和龍套,雖然大都是默默無聞,但是,他們是京劇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角兒們身邊,不可缺少的和不能不説的一部分。


    第20、21集 戲院滄桑(上、下)

    在過去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紅燈區裏,曾有過大大小小的戲院,在20世紀的前半葉,伴隨着京劇的空前繁榮,這些戲院都曾經夜夜笙歌,風光無限。而圍繞着戲院和妓院而進行的夜生活,往往是經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印象至為深刻的一段回憶。依賴着商業繁榮市面太平而生存的戲院,又是動盪年代裏最為脆弱的部分,它們直接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是一張張最為生動的面孔。北京就有一句老話,叫“大柵欄的興衰關係京師之盛衰”。在京津滬的老城中,那些當年盛極一時的戲園子,都已經或拆或改,大部分都不見了當年的舊貌,換過了時代的新顏。


    第22、23、24集 時代與藝人(上、中、下)

    從皇帝駕崩藝人紛紛改行到改朝換代藝人無奈逃散,時代的變遷對藝人都有着巨大的影響。解放前後,百姓生活誠惶誠恐,戲院茶樓更是門庭冷落,很多藝人選擇了出走他鄉。揹負着漢奸罪名的馬連良等遠赴香港,在説廣東話和英語的地方演戲賺錢。在下九流的排行中,戲子是第八,排在妓女之後,小一輩,因此得管妓女叫姨。1949年7月28日,第一屆文代會在京召開,藝人們被稱為了文藝工作者。緊接着藝人們都參加了改人改戲的運動,大批舊戲被禁演,集體所有制的劇團開始成立,名角們放棄了拿包銀的習慣。藝人們感慨:真是換了人間。1951年,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毛澤東為建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6年,北京成立了京劇工作者聯合會,這之後,又有了中國京劇院和北京京劇院,觀摩調演年年有。1958年,京劇界喊出了一年要排三百個戲,其中二百革命現代戲。《蘆蕩火種》《紅燈記》、《白毛女》、《海瑞罷官》紛紛登台,連馬連良這樣的大腕都只能在《杜鵑山》中跑個大龍套。1959年,梅蘭芳排出了《穆桂英掛帥》。1958年,程硯秋因心臟病死於北京醫院。1961年,梅蘭芳因心臟病死於北京阜外醫院。1968年,荀慧生因被鬥引發心髒病,死於北大醫院。尚小云1975年從西安回到北京,借住在弟子吳素秋安排的房子,1976春,因心臟病死於北京。1966年12月31日,馬連良端着一碗麪條摔於中和戲院食堂的台階下,三天後,死於心臟病。隨着名伶們的故去,中國戲曲“角”的時代就結束了。


    第25集 旋轉的音調

    光緒末年,百代公司第一期鑽石唱片在北京開錄京劇,錄音的老生有譚鑫培等。百代唱片公司的第一批唱片很快就風行一時,大批名伶也踴躍灌片。1921年左右,唱機開始從富豪之家走向社會,再後來又有了電台和收音機。1931年,四大名旦合灌了《五花洞》,當時還為誰先唱誰後唱發生了爭執。


    第26集 但留歌舞在人間

    “角”們雖然去了,所幸的是在一些膠片上還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本集將通過對早期戲曲影片的尋訪,講述膠片上的京劇。膠片上的京劇最輝煌的時期,就是樣板戲時代。


分集劇情中第5-7集、第8-9集、第15-16集、第18-19集、第20-21集、第22-24集各為一個整體段落;參考資料 [3] 

粉墨春秋幕後製作

《粉墨春秋》經過差不多半年的籌劃和調研,於2004年5月在中國戲曲學院正式開拍。隨後,歷經8個多月,工作組走訪了上海、南京、杭州、揚州、蘇州、武漢、深圳、香港、台北等十多個城市,採訪了近130個親歷者和見證人,拍攝下了9000多分鐘的珍貴素材 [4] 
部分受訪者劇照
部分受訪者劇照(11張)
訪問對象涵蓋面十分廣泛,包括京劇專家、學者、藝人、名票和普通老百姓,大多數被訪者年齡都在75歲以上(2005年時),年事最高的是身居香港的時年102歲的錢培榮先生。錢先生是杜月笙的徒弟,也是正式拜師於享有“冬皇”美譽的女老生孟小冬的唯一弟子。
在《粉墨春秋》中,曾經飽受牢獄之災,並表示避不談京劇的原上海20世紀20-30年代《戲劇旬刊》的主編,時年101歲的張古愚老先生也接受了採訪,很多觀點和事實都是在《粉墨春秋》中首次披露 [4] 
《粉墨春秋》製作組創造了一次契機,讓梨園界的老藝人們與當年狂熱的京劇迷們一同去回憶和講述那段京劇輝煌與滄桑的歷史,那些歷歷在目的情景和那些已經被刻意遺忘的故事被導演的鏡頭重新喚醒,名角後代、給名角傍角兒的藝人們在鏡頭前有笑有淚,述説的是飽含悲歡離合、苦辣辛酸的梨園故事 [4] 
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餘叔巖、孟小冬、金少山、譚富英、馬連良、周信芳、蓋叫天等風靡一時的京劇名角兒在片中粉墨登場;拜碼頭、出堂會、打擂台、撒紅票、窩頭會、義務戲等形形色色與京劇有關的江湖術語在片中以具體的故事來得到詮釋;乾隆、慈禧、袁世凱、馮玉祥、 張學良等政治風雲人物,甚至魯迅、胡適、傅思年、周作人等文化名流,更甚至於黃金榮、杜月笙等上海大亨皆以歷史圖像的方式亮相《粉墨春秋》 [5] 
《粉墨春秋》的拍攝形式上,選擇了“口述史”的方式,之所以選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拍攝,是劇組主創對一部歷史的尊重態度,對於諸多的有關京劇的文字來説,劇組主創更相信一種流傳於民間的由親歷者自己述説的口頭歷史。基於此,劇組主創對所訪人員在身份和年齡上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力爭做到這部影片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在選擇被訪者時,劇組主創還儘量動員了那些在很長時間內都不願意對京劇發表任何形式的看法的人,劇組主創覺得這些人的記憶,是在這部影片裏表明立場的重要財富 [11] 
《粉墨春秋》從2004年11月進入後期剪輯階段,導演在擁有了如此多豐富素材的前提下,篩選磨練,並結合電腦科技,用動畫手段再現經典唱段。從前期調研到採訪拍攝再到後期剪輯製作耗時近一年半 [4] 

粉墨春秋主創團隊

出品人:管仲連
製片人、監製:張元
製片主任:王雲
導演:段錦川、蔣樾
副導演(助理):汝盛、陳豔
攝影:王曉峯、陳敏
策劃:賈志傑、王墨、康健寧
統籌:孫曉侃、董元勇
調研:於雋、周鋼
旁白:楊大林
片頭設計、動畫設計:於少非、武衞
片頭作曲:馬宏波
動畫製作:艾琳、柴金、張博、馬馳、江海威、紀佳彤、趙姍姍
技術合成:王洪謙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6] 

粉墨春秋作品評價

紀錄片《粉墨春秋》一經面世,就受到了好評。該作以京劇為線索,除了對一些藝術家、學者、票友的採訪外,還奔赴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香港等地區尋找歷史影像資料。其中有梅蘭芳先生在美國演出記錄,還有梅先生到俄羅斯演出時,電影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為他拍攝的影像資料、魯迅先生同梅蘭芳先生聯繫的照片等等,片中也沒有迴避“文革”那段歷史,講述了革命樣板戲和一些京劇藝術家遭受迫害的歷史 [14]  ——力爭反映200年京劇歷史和時代變遷,這份付出確屬難能可貴 [13]  。其中雖然偶有偏頗之見、一面之詞,但因多以“口述歷史”的形式,從大量受訪者口中説出,因此有些錯誤總體並不“出圈” [12] (《東方早報》《光明日報》《新聞晚報》綜合評價)

粉墨春秋幕後花絮

  • 《粉墨春秋》導演之一的段錦川,其實對京劇沒有太大的興趣,更不會把它當作“國粹”。他認為京劇成為“國粹”無非是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帝王將相、君臣父子、才子佳人,在一個教育匱乏的時代最有力地充當了高台教化的代言人。而作為一種藝術,京劇的衰落再正常不過,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惋惜的。只不過身在其中的藝人,猶如戲劇一般的人生常常讓人扼腕嘆息 [7] 
  • 張元成為京劇歷史紀錄片《粉墨春秋》的監製,一方面,因為他是個鐵桿戲迷,對京劇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前也曾拍過京劇電影。另一方面,《粉墨春秋》的導演蔣樾、段錦川一直在從事紀錄片創作,張元同他們是好朋友,並且也曾執導過紀錄片 [8] 
  • 為了製作《粉墨春秋》的第15、16集中關於孟小冬的部分,劇組在台北採訪了杜月笙的女兒杜美霞,而此前和此後,她都從未接受過中國大陸媒體的採訪。對於“孟小冬”這個話題,她很有興趣,也很重視這個採訪,第一天錄完採訪,她説她講得不好,讓劇組第二天再來。結果,她一共講了三天。但因為種種原因,杜美霞在這部紀錄片裏出現的鏡頭非常有限,她所説的話也只保留了極少的一部分 [15] 
  • 從《粉墨春秋》到紀錄片《京劇》,導演蔣樾總共採訪了180位戲曲從業者。2013年《京劇》正式播出時,已經有三分之一受訪者的人去世了 [16] 

粉墨春秋發行信息

宣傳活動
2006年6月18日,在政協禮堂舉行的《粉墨春秋》發佈會上,杜近芳也將來自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的丁曉君收為自己的弟子 [9] 
2006年10月23日,在上海金茂大廈,《粉墨春秋》劇組聯合《新週刊》,南方都市報等全國多家媒體協辦舉行了的“粉墨春秋榜”頒獎典禮。頒獎禮上主辦方頒發了梨園至尊大獎、國粹傳承大獎、榮譽國寶大獎、傳統推動大獎與未來之星大獎共5個獎項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