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籽鵝

(雁形目鴨科動物)

鎖定
籽鵝原產地東北松遼平原,是我國優良的地方鵝品種之一,因其突出的產蛋性能而得名。其主產區位於黑龍江省綏化和松花江地區,其中以肇東、肇源和肇州等市縣飼養量最多。各地飼養籽鵝的歷史悠久,並積累了豐富的飼養經驗。每到孵化季節、農户相互串換高產鵝的種蛋繁殖,經過多年的選優去劣,在黑龍江省封閉的自然生態環境下,形成的性能相對穩定的適應性強的高產地方良種,是我國家禽育種領域重要的戰略儲備種質資源。
中文名
籽鵝
外文名
Zi goose
體    形
體型小,略呈長圓形
體    重
3.85千克
產    於
黑龍江綏化地區
蛋    色
白色
分    佈
黑龍江綏化市和松花江地區
生產特點
抗病、耐寒、耐粗飼、繁殖力高
一、外貌特徵
籽鵝體型較小,緊湊,略呈長圓形,頭上額包較小,頜下垂皮(煙袋)較小,頸細長,背平直,胸部豐滿略向前突出,腹部一般不下垂。羽毛白色,多數頭頂有纓狀頭髻,頸羽平滑而不捲曲,尾部短而平,尾羽上翹。眼虹彩為灰色,喙、脛及蹼皆為橙黃色。
二、生長髮育
籽鵝出生公雛重70.53±6.89 g,母雛重70.83±7.13 g。4周齡公鵝重949.53±221.04 g,母鵝重864.92±193.32 g。12周齡公鵝重2859.64±502.11 g,母鵝重2658.17±466.26 g。16周齡公鵝重3775.40±374.77 g,母鵝重3081.50±442.48 g。300日齡齡公鵝重4.31±0.43 kg,母鵝重3.48±0.59 kg。籽鵝羽毛生長較快,出生後20日齡左右長出尾羽,60日齡左右全身羽毛長全。
三、繁殖性能
籽鵝成熟早,無就巢性。公、母配種比例1∶5~7。春季受精率高,夏季下降。種蛋受精率85%~90%,受精蛋孵化率78%~83%。
四、產蛋性能
開產日齡是180天。年平均產蛋量為100枚左右,多者可達180枚。蛋重在94.8~154.4 g之間,平均蛋重(123.3±9.5) g;蛋形指數在1.63~1.24之間,平均蛋形指數1.45±0.05。蛋殼為白色,蛋殼厚度0.574±5.13 mm。蛋黃色澤7.5±0.67,哈氏單位74.55±8.68,蛋黃比率33.425%。
五、產肉性能
13周齡公鵝半淨膛率75.89%,母鵝76.95%;公鵝全淨膛率67.68%,母鵝66.09%。300日齡公鵝半淨膛率79.0%,母鵝79.1%;公鵝全淨膛率70.9%,母鵝70.8%。
五、產絨性能
16周齡公鵝產絨50.69±11.16 g,產絨率35.89%;母鵝產絨41.64±6.58 g,產絨率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