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籽蒿

鎖定
籽蒿是菊科、蒿屬植物大籽蒿(學名: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的別名。 [1] 
中文名
籽蒿
拉丁學名
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春黃菊族
亞    族
菊亞族
蒿屬
亞    屬
蒿亞屬
蒔蘿蒿組

籽蒿形態特徵

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單一,垂直,狹紡錘形。莖單生,直立,高50-150釐米,細,有時略粗,稀下部稍木質化,基部直徑可達2釐米,縱稜明顯,分枝多;莖、枝被灰白色微柔毛。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寬卵圓形,兩面被微柔毛,長4-8(-13)釐米,寬3-6(-15)釐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稀為深裂,每側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規則的羽狀全裂或深裂,基部側裂片常有第三次分裂,小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10毫米,寬1-1.5(-2)毫米,有時小裂片邊緣有缺齒,先端鈍或漸尖,葉柄長(1-)2-4釐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託葉;上部葉及苞片葉羽狀全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無柄。頭狀花序大,多數,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6毫米,具短梗,稀近無梗,基部常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開展或略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近等長,外層、中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無毛,中肋綠色,邊緣狹膜質,內層長橢圓形,膜質;花序託凸起,半球形,有白色託毛;雌花2(-3)層,20-3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3-4裂齒,花柱線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多層,80-120朵,花冠管狀,花葯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長圓形。花果期6-10月。 [1] 

籽蒿產地生境

廣佈於温帶或亞熱帶高山地區。我國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至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省區有分佈,山東、江蘇等省有栽培;東北、華北、西北省區分佈在海拔500-2 200米地區,西南省區最高分佈到海拔4 200米地區,多生於路旁、荒地、河漫灘、草原、森林草原、幹山坡或林緣等,局部地區成片生長,為植物羣落的建羣種或優勢種。朝鮮(北部)、日本(北部)、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及蘇聯(中亞、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等都有,最高分佈到海拔4 500米地區。模式標本採自蘇聯西伯利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