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英俊

鎖定
米英俊(1917~1943)回族,縣大隊副大隊長,山東省肥城縣馬家埠升家莊人。1939年春,八路軍東進支隊進駐升家莊一帶,為回民連贈送毛澤東著作《論持久戰》等書,並補充槍支彈藥,他刻苦學習,並向戰士宣講革命理論,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10月,在長清縣土屋山口反掃蕩戰鬥中,不幸犧牲。 [1] 
中文名
米英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43年10月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山東省肥城縣馬家埠升家莊
性    別
米英俊(1917~1943)回族,縣大隊副大隊長,山東省肥城縣馬家埠升家莊人。
米英俊,9歲入陳家埠私塾,聰明好學,出身武術世家,尤愛習武。兩次參加省武術比賽,均獲一等獎。1935年泰安萃英中學畢業後,被聘為泰安縣武術館教師。1937年“七七”事變後,辭教回家,進行抗日宣傳活動,立志抗日報國。1938年,在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衞團的幫助下,他趕製長矛、大刀,蒐集土槍、土炮,組建起18人的抗日遊擊小組,並用自家的400公斤麥子從濟南買回一支駁殼槍,不久發展到100餘人,被編為泰西縣獨立團回民連,任連長。1939年春,八路軍東進支隊進駐升家莊一帶,為回民連贈送毛澤東著作《論持久戰》等書,並補充槍支彈藥,他刻苦學習,並向戰士宣講革命理論,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部堅持鬥爭,多次參加反擊日軍“掃蕩”的戰鬥,愈戰愈強,成為泰西回漢兩族團結抗日的一面旗幟。
1940年春,回民連奉命到冀魯豫軍區集訓,楊勇司令員多次接見米英俊整訓後,他率回民連回到泰西地區投入反“蠶食”的艱苦鬥爭,同年7月,在攻打東平蒼丘鎮時,回民連擔任主攻任務,帶領部隊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為殲滅守敵立下戰功。1941年,為拔除長清縣孫家莊日偽據點,在火力掩護下,米英俊身先士卒,通近敵人碉堡,他憑藉練就的武藝,身如猿猴,扒着磚縫登上敵人碉堡頂,扔進兩顆手榴彈,據點被一舉攻下。戰後,在慶功大會上,劉賢權司令員贊楊米英俊智勇雙全,並授予回民連“夜老虎連”的光榮稱號。
1942年米英俊率夜老虎連馳騁魯西一帶,在攻克倫鎮、楊圈集、中心果、姜莊等處日偽據點的戰鬥中,屢建奇功。1943年時值荒年,部隊需將野菜充飢,他規定絕不準同羣眾爭搶,違者嚴加懲處,深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同年7月,任肥城縣大隊副大隊長。10月,在長清縣土屋山口反掃蕩戰鬥中,不幸犧牲。 [1] 
參考資料
  • 1.    山東省泰安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泰安地區志,齊魯書社,1997年06月,第7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