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油

鎖定
米油,中藥名。為煮米粥時,浮於鍋面上的濃稠液體。植物稻Oryza sativa L.,亞洲熱帶廣泛種植,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具有補腎健脾,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脾虛羸瘦,腎虧不育,小便淋濁
中文學名
米油
別    名
粥油《重慶堂隨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稻屬
分佈區域
亞洲熱帶廣泛種植,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
用法用量
內服:30-50ml

米油入藥部位

煮米粥時,浮於鍋面上的濃稠液體。

米油性味

米油歸經

入腎、膀胱經。

米油功效

補腎健脾,利水通淋。

米油主治

脾虛羸瘦,腎虧不育,小便淋濁

米油相關配伍

精清不孕,用煮米粥滾鍋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煉過食鹽少許,空心服下。其精自濃,即孕也。(《綱目拾遺》)

米油用法用量

內服:30-50ml。

米油形態特徵

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鬆弛,無毛;葉舌披針形,長10-25釐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0釐米左右,寬約1釐米,無毛,粗糙。圓錐花序大型疏展,長約30釐米,分枝多,稜粗糙,成熟期向下彎垂;小穗含1成熟花,兩側甚壓扁,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約10毫米,寬2-4毫米;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2枚,錐刺狀,長2-4毫米;兩側孕性花外稃質厚,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佈細毛端毛較密,有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同質,具3脈,先端尖而無喙;雄蕊6枚,花葯長2-3毫米。穎果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厚約1-1.5毫米;胚比小,約為穎果長的1/4。

米油生長環境

亞洲熱帶廣泛種植,我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均有栽種。

米油相關論述

《綱目拾遺》:“此乃滾粥鍋內煎起沫,釅滑如膏油者是也。”“用大鍋能煮五升米以上者,其油良。”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