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切爾·恩德

(德國當代幻想文學作家)

鎖定
米切爾·恩德,原名為安德烈亞斯·赫爾穆特(Andereas Hellnuth) [1]  ,1929年11月12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風景如畫的小鎮加米施・帕騰基興。德國當代幻想文學作家 [2] 
他的成名作《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榮獲了1961年德意志青少年圖書獎。
1995年8月,米切爾·恩德久病之後在斯圖加特逝世,享年六十五歲。
中文名
米切爾·恩德
外文名
Michael Ende
國    籍
德國
出生地
巴伐利亞小鎮加米施・帕騰基興
出生日期
1929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95年8月
職    業
幻想文學作家
代表作品
《毛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主要成就
德意志青少年圖書獎

米切爾·恩德人物生平

米切爾·恩德童年經歷

米切爾·恩德出生於一個文化氣息分外濃厚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埃德加·恩德是聲名卓著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然而,在納粹橫行的黑暗年代裏,這位大畫家受到當局的迫害,他的作品被打成另類,遭到查禁,幾乎無人敢問津。埃德加·恩德不向黑暗勢力低頭,反而創作出更多充滿幻想色彩的佳作。這些都給年幼的米切爾·恩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小米切爾驚喜地看着爸爸畫的飛船、仙人,以及用羽毛做成的船槳,小腦袋瓜裏立刻充滿了聯想。
有時候,他看着圖畫上的騎着巨龜的人物,追問爸爸這幅畫到底是什麼意思。爸爸耐心地給小米切爾講述到深夜,這些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記憶中,成為這位日後的幻想文學大師的創作靈感的來源。
米切爾·恩德的少年時代精神生活十分豐富,而物質生活十分匱乏。那時候養家餬口的重擔,都落到了他的慈母路易絲的身上。貧困的生活讓米切爾·恩德與下層的勞動人民有了更親密的接觸。他和住在附近的一個馬戲之家交往甚密,他喜歡跟那些會變魔術會玩雜耍的孩子們一起玩,聽他們講述小小年紀闖蕩江湖的見聞,這使他像一隻小鷹,翅膀尚未豐滿,就想去藍天飛翔 [1] 

米切爾·恩德創作經歷

米切爾·恩德曾做過演員,1954年開始劇本寫作,五十年代末開始為孩子創作,七十年代後聞名世界。代表作有《小圖丁傑姆和司機魯卡斯》,1974年的《毛毛》和1979年出版的《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米切爾・恩德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家庭中長大,從小聰穎過人,自幼喜歡藝術和文學創作,從1943年起就開始寫作詩歌和短篇小説。
二戰結束後,年輕的米切爾就讀於奧托·法爾肯貝爾格演藝學校。在校期間,學業突出,一畢業就活躍於南方的戲劇舞台,其後一邊在慕尼黑大眾劇院當導演,一邊為巴伐利亞廣播電台撰寫電影評論,然而他真正的志趣卻在於幻想文學的創作。
米切爾·恩德 米切爾·恩德
不久,他即告別舞台移居慕尼黑從事專業創作。恩德從五十年代末開始從事少兒作品創作,因其兒童文學處女作《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發表而一舉成名。
二戰結束以後,米切爾·恩德進入慕尼黑的一所演藝學校。畢業後他加入一個小劇團在德國北部巡迴演出。他搬道具、畫布景、作演員,第一線的演員生活,讓他歷經風霜,飽嘗到人世的坎坷炎涼。一段時間以後,他離開劇團回到慕尼黑。他開始為歌舞劇團寫劇本,為電台寫影評。這段時間他生活困頓,因收入微薄,只能依靠牛奶和麪包圈度日。
有一天,一個朋友請米切爾·恩德為一本連環畫寫腳本,他用打字機打下了開頭的第一句:“火車司機盧卡斯生活在一個小小的國度”,寫着寫着他思如泉湧,幾個月以後,一部長篇兒童小説誕生了。
這是一部描寫火車司機盧卡斯和他的朋友吉姆·克羅甫以及十三個強盜的故事。情節緊張曲折,故事引人入勝。他決定把書轉寄給出版社,可是很不走運,他竟然連遭十三次退稿,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他出師不利 [1] 
1960年,米切爾·恩德人生的轉折點,第十四次投稿終於成功。時任蒂奈曼出版社社長的是威特布萊希特先生的母親。她從這部書稿中發現了米切爾·恩德的才華,毅然把這部書出版。
1970年,恩德與其妻德國女演員英格博格·霍夫曼一起定居意大利,住在羅馬以南的阿爾巴納山區,一住就是14年。在此期間名滿天下的作品《毛毛》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相繼問世,使他成為德國最優秀的幻想文學作家,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曾先後獲得德國青年文學獎。
米切爾 恩德
米切爾 恩德(5張)
數年以後,米切爾·恩德和他的妻子英厄伯格·霍夫曼離開巴伐利亞,移居意大利。他們在羅馬南效買了一棟小別墅,取名為“松鼠別墅”。這裏佳木葱蘢,空氣清鮮,正是潛心寫作的好去處。夫妻倆養了貓、狗、烏龜、松鼠等小動物,生活恬淡而節奏。米切爾·恩德的大量主要著作,就誕生在這裏。在這棟松鼠別墅,他倆一直住到1985年。 [1] 
1985年,恩德在其妻子死後又從羅馬回到了德國。1989年,他與《講不完的故事》的日文女翻譯馬里奧·佐藤結婚。

米切爾·恩德主要作品

毛毛
《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
《奧菲利婭的影子劇院》
《吃噩夢的小精靈》
《犟龜》
《永遠講不完的童話》
《出走的絨布熊》
《月圓夜的傳説》
《火車頭大旅行》
《光屁股大犀牛》
《十三海盜》
《魔法學校》
《蒼蠅和大象的足球賽》
《小紐扣的故事-(全三冊)》
《搗蛋學校》
《布頭娃娃》
《威利的疑問》

(參考資料來源 [3-4] 

米切爾·恩德作品風格

米切爾·恩德的童話,一方面自由馳騁在幻想王國,另一方面深深紮根於現實世界的土壤。他用大人的眼睛觀察,用孩子的心靈感受,用小説家的技巧表現,創造了一個虛幻卻又現實的童話王國。讀者倘佯其間,常會有種強烈的參與感,在被作者那曲折有趣的故事迷倒的同時,又會時時感受到作者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米切爾·恩德的作品中還常常潛伏着哲學的“悖論”,這與他的時間哲學一樣充滿趣味並誘人思索。而將悖論表現得最為豐富生動的,莫過於他的童話傑作《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2] 
米切爾·恩德的作品不是水中月,而是鏡中鏡。作品和現實在他的筆下,成了相互折射的兩面鏡子,是虛幻中見真實,真實中隱虛幻。 [1] 

米切爾·恩德人物影響

米切爾·恩德的一些著作,如《毛毛》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等已經成為世界名著並被中國讀者所熟知。他是一位多產的全方位的作家,作品被譯為近40種文字,總印數超過3000萬冊,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的發表使恩德獲得了十二個國內國際重要文學獎,從而使他成為“一名暢銷作家,成為當今德國最為成功的小説家”。《永遠講不完的故事》這本小説已經被翻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為米切爾·恩德贏得了世界聲譽。情節的故事、敍事謠曲、詩歌和戲劇。
米切爾·恩德創作了許多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塑造了毛毛,巴斯蒂安等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女孩,男孩藝術形象。 [5] 
米切爾·恩德的著作被拍成電影,改編成舞台劇,被製成卡通片和廣播劇,他獲得了德國和歐洲的青少年文學方面的幾乎一切大獎。許多過去認為他的幻想文學作品脱離現實的人,從他的作品中發現了藝術的真實。
許多和平主義者、環保主義者、兒童和婦女的權益保護者,把《毛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慾望潘趣酒》作為教科書,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1] 

米切爾·恩德人物評價

“在冷冰冰的、沒有靈魂的世界裏,為孩子也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與夢境”。(德語國家文學評論界
米切爾·恩德以他不朽的作品,挽救了一個幾乎要失去的王國,即幻想世界。全世界的讀者永遠不會忘記這位不朽的心路開拓者和不倦的尋夢人。(鳳凰讀書評) [2] 

米切爾·恩德人物紀念

1998年慕尼黑的國際青年圖書館內為米切爾·恩德設立了一個博物館,這是德國第一個為少年兒童作家所設立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所陳列的東西除了作家遺留下來的傢俱和用具以及博大的工作藏書之外,還有米切爾·恩德的通信、手稿、繪畫、照片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