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克洛斯·楊索

鎖定
米克洛斯·楊索的橫空出世給世界影壇帶來了一次驚喜,他的才華在1967、1968年這兩年間如火山噴發般洶湧而出,給我們帶來了《紅軍與白軍》《靜默與呼喊》這兩部作品,令全世界對匈牙利電影、也對米克洛斯·楊索刮目相看。米克洛斯·楊索鍾情於長鏡頭的運用,但他的長鏡頭並不會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因為他的攝影機總是運動着的,米克洛斯·楊索用這種運動創造出場面的緊張、表達出自己的立意,並有效的調動觀眾的視線。
中文名
米克洛斯·楊索
國    籍
匈牙利
出生日期
1921年09月27日
逝世日期
2014年01月31日
星    座
天秤座
職    業
導演
代表作品
紅軍與白軍
靜默與呼喊
主要成就
第2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4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米克洛斯·楊索主要作品

米克洛斯·楊索代表作品

《Csillagosok, katonák》 《Csillagosok, katonák》
Csillagosok, katonák》譯名:紅軍與白軍/1967
導演:米克洛斯楊索、
主演:蒂伯莫爾納、安德拉斯庫扎克、
影片以1918年的蘇聯為背景,描寫剛剛上台的蘇維埃政權所屬的紅軍和沙俄保守勢力武裝白軍所進行的殊死搏鬥;在伏爾加河畔的某地,紅、白兩軍相互爭奪戰略要地,以支援紅軍的國際主義戰士,其中多數為匈牙利人,他們的據點被白軍攻克,在這過程中,一些紅軍戰士被殺害,有些逃往附近的一家“中立的”戰地醫院,而兩方又對醫院進行爭奪,但兩方在奪取後,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報復式屠殺,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由權力與暴力交織的世界。
在一場對決之後,紅軍戰士帶着的騎兵大部隊趕到,面對屍橫遍野的戰場,戰士抽刀向陣亡的兄弟們致敬……
米克洛斯·楊索
米克洛斯·楊索(5張)
影片是匈牙利導演米克洛斯楊索繼《The Roundup無望的人們》之後的又一部力作,影片由匈牙利和蘇聯聯合拍攝,影片原是為紀念十月革命勝利五十週年的作品,但由於揚索把故事背景設在蘇聯內戰期間,而影片所描述的殘酷戰爭現實,使影片背離了為慶祝革命勝利而高唱讚歌的主旋律,本片在蘇聯立刻被禁映;但綜觀楊索的作品,你會發現其大部分作品都來源於歷史的真實,並與戰爭、鎮壓、迫害、恐怖等政治事件相關,作為一個攻讀過人種學、法學和藝術史的文化人,楊索的作品永遠保持着對“人與權力”的探討,不會淪為簡單的娛樂產品或政府的宣傳工具。
楊索的作品,除了鮮明的政治、歷史主題之外,其最大特點就是大量超長鏡頭的運用,他常常將畫面放在廣闊的平面之中,並利用黑白相對比,使影片的構圖具有鮮明的表現主義色彩和獨特的個人風格,你在那舞蹈般的移動攝影中,充分感受到了空曠的草原,深不可測的荒蕪,那是一個生命無法承受的悲觀與淒涼;楊索到六十年代末期,其作品已經在這種形式中完全陷入,甚至走向極端,他的另一部影片《Csend és kiáltás靜默與呼喊》只有十一個鏡頭所組成。
本片可以説是楊索最著名的作品,但有些評論家還是認為影片的形式略強於內容,但與他以後的作品相比,本片中所包含的大量儀式性段落和隱喻細節,還是可圈可點的,象森林中的華爾茲、紅軍戰士親吻軍刀等重要段落都是一種很好的體現。

米克洛斯·楊索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