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籬笆那邊

鎖定
《籬笆那邊》是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創作的一首詩歌,首次發表於1945年。該詩第一節寫實,以小女孩敍述者所看為主,描述的是現實生活的普通場景。籬笆那邊長着草莓,十分香甜,小女孩想爬過籬笆品嚐一番。第二節寫虛,以小女孩所想為主,刻畫的是主觀情感,是小女孩內心隱秘情感的變化投射過程。一二兩節虛虛實實,情景交融,寥寥九行將一個天真無邪、充滿童趣的小女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該詩不僅抒寫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所遭受到的來自傳統理念的壓制和打擊,深刻的啓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性的本能。 [1]  [9] 
作品名稱
籬笆那邊
外文名
Over the fence
作    者
艾米莉·狄金森
文學體裁
詩歌
創作時間
1861年

籬笆那邊作品原文

Over the fence

Over the fence
Strawberriesgrow
Over the fence
I could climbif I tried, I know
Berries are nice!

But-if I stained my Apron
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
Oh, dear, I guess if He were a Boy-
He'dclimbif He could! [4] 

籬笆那邊中文譯文

籬笆那邊

籬笆那邊——
有草莓一顆——
我知道,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
草莓,真甜!

可是,髒了圍裙——
上帝一定要罵我!
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
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
江楓 譯) [1] 
籬笆那邊
籬笆那邊—--
草莓——顆顆—--
籬笆那邊—--
我知道——只要試試,就能爬過—--
莓子真甜!
但——我若弄髒了衣裙—--
上帝一定會責罵我!
哎呀呀——我猜祂若是個男孩子—--
也定會——若祂可以——爬過!
大河原 譯) [10] 

籬笆那邊創作背景

《籬笆那邊》創作於1861年,首次發表於1945年。 [5]  詩人的創作生涯開始於1850年後,而她卒於1886年。聯繫到詩人生活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女權主義運動尚在孕育中,當時的男權中心社會對男女之間的地位有着明確的界定,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社會價值觀根深蒂固。女孩也罷,女性也罷,她們都是社會的弱勢羣體,是被男權文化遮蔽的”他者”,並不具有言説主體的地位和價值。 [6] 
1861年,狄金森隨着她父親遠遊到華盛頓,邂逅了一名叫沃茲華斯的牧師。牧師為人温文爾雅,頗具魅力,在和牧師的交往之中,狄金森無法抑制地愛上了他。但牧師已經結婚,狄金森明白這份感情註定是無望的,只得把感情深深埋在心裏。歸來後,狄金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從此閉門謝客,棄絕社交,終生未嫁,在家務勞動之餘寫詩,這首詩也於這時創作。 [7-8] 

籬笆那邊文學賞析

  • 篇章結構
《籬笆那邊》語言層面的意義極其淺顯質樸,全詩只有短短兩節,共有九行,採用第一人稱敍事視角,從“I guess if He were a Boy”一句可以看出敍事者應為小女孩。籬笆、草莓是鄉村田園生活中人們常見的事物,但一道籬笆卻將鮮紅欲滴、酸甜可口的草莓和小女孩分隔開,於是就產生了以下故事。 [6] 
第一節中從小女孩看見草莓立即想到其“真甜”,所以她非常想爬過籬笆品嚐美味草莓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天真可愛、充滿童稚的小女孩。但從“如果在採摘草莓時髒了圍裙的話,上帝肯定會責罵她”一句,讀者不禁要問上帝到底是誰?是女孩的父母親嗎?如果是,那麼她跨過籬笆真的將圍裙弄髒,回家洗洗也就行了,至多被父母親打罵一頓,但起碼能夠達成自己吃草莓的願望。退一步講,為了品嚐到美味的草莓,父母親責罵一下又能算什麼呢! [6] 
第二節中詩人轉換了小女孩的敍述視點和敍述語氣,着重刻畫女孩的內視點,強調的是其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內心掙扎活動。“Were”虛擬語氣的運用,以及“if He could”一句中敍述視點的再次轉換,其結果給讀者留下了無數的不定點和空白點。這時作為讀者必須依靠感覺和知覺經驗去揣度填補其作品”對話中產生的空隙”處。 [6] 
同樣草莓就不能僅僅理解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水果,而應有更多寓意。不妨將之作為褒義詞理解,解釋為人世間一切新生的或美好的或積極向上的事物,如一種美好自由的生活、一份前程似錦的工作或一份可遇而難求的愛情等,也可作為貶義詞理解為一種帶有罪惡感但極具誘惑力的東西或慾望,如金錢或地位。圍裙本來指用以遮蔽衣服或身體的寬鬆裙狀物。人們一般將之與燒飯、洗碗、打掃除等家務事聯繫到一起,而且傳統上這些事情被認為是女人的分內事。圍裙可以進一步理解為當時社會對女孩穿着打扮或行為舉止的要求。籬笆也不能僅僅理解為其字面意義,即一般環繞在房屋、場地等周圍的用竹子、蘆葦、樹枝等編成的遮攔的東西。女孩想摘吃草莓,然而籬笆卻成為她前行道路中的一種有形障礙,此處也可不妨將籬笆作為一種隱喻,可以理解為對人的精神或思想上的一種無形束縛或一個既定規則或某種社會規範。從全詩來看,女孩的父母親、上帝或其他人都有可能設置這個障礙。但為什麼設籬笆,闡釋就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籬笆代表障礙或規則的話,從某種層面上上帝則可以理解為這種既定障礙或規則的制定者和實際的維護者。從“I could climb-if I tried,I know”(我知道,如果我願/我可以爬過——)也可以判斷小女孩沒有去爬籬笆。“I could climb-if I tried”是非真實條件句,表示“所提出的假設實現可能性極小或與事實相反,所以謂語動詞要用虛擬語氣”。本句中“主語(I)+過去將來式(could/would/might)+其他成分(動詞climb)-if+主語(I)+過去式(tried)”明顯是對現在情況的假設,表示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情況。同時聯繫到“如果,他能爬過”一句,也可以得到大致同樣的結論。作為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上帝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形象,是不會冒着風險打破規則去摘草莓的,並且此處同樣使用的是虛擬語氣“if He could”。 [6] 
  • 詞彙辭格
該詩的成功與詩人所採用的語言風格密不可分。在語言層面使用簡單明瞭、平白如話的詞語。全詩43個單詞,如果去除第一節第三行的重複短語“over the fence”,全詩只有40個單詞。這其中“strawberries”和“certainly”屬於三音節詞,“over”“berries”和“apron”屬於雙音節詞語,其它35個詞均為單音節,例如“the, fence, if, oh, dear,climb,tried”。這些詞語淺顯易懂,發音簡單,琅琅上口,符合小女孩敍述者的語言特點和神情語氣,將其想吃草莓卻又不敢吃的矛盾心理描摹得真實自然,合情合理。 [4] 
  • 句法辭格
句法層面:第一節包括兩個簡單句和一個複合句。第一句“Over the fence-strawberries grow-”(原詩順序:Over the fence-Strawberries-grow-)是簡單句,由地點狀語“Over the fence-”+主語“strawberries”+謂語“grow”組成。第二句“I know I could climb if I tried”(原詩順序:“Over the fence-I could climb-if I tried,I know”)是複合句,由主句“I know”+賓語從句“I could climb-if I tried.”組成,賓語從句又包括一個條件從句“if I tried”。第三句是簡單句,由主語“Berries”+系動詞“are”+表語“nice”組成“主系表”結構。第二節包括兩個複合句。第一句“if I stained my Apron-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由條件句“if I stained my Apron-”+主句“God would certainly scold!”組成。第二句“Oh,dear, -I guess 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原詩順序:“Oh,dear,-I guess if He were a Boy-He'd-climb-if He could!”)包括主句“I guess”和賓語從句“if He were a Boy He'd-climb-if He could”。賓語從句還包括兩個“if”引導的條件從句和賓語從句“He'd-climb-”。無論是兩個簡單句還是三個複合句,這些句式簡潔明快,無任何晦澀難懂結構,較為契合小女孩敍述者的教育背景和話語特徵。 [4] 

籬笆那邊作者簡介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女詩人,世界抒情短詩的大師之一。她出身名門,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但終身未嫁,基本上沒有離開過家鄉,晚年完全與世隔絕。她生前只發表過七首詩,然而人們在她死後卻發現了大量詩稿,達1775首之多,可見創作之勤奮。狄金森的詩不合19世紀美國文壇的詩風,生前發表的幾首詩也反應冷淡,但是20世紀以來,文學界逐漸發現她思想深邃,感情熾烈,想象奇特,文字精煉。狄金森特別善於用警句,有些詩像格言一樣概括出人生的哲理。她對自然界的描寫往往獨出心裁,力求新穎鮮明,被稱為”靈魂的風景畫家”。 [2-3] 
參考資料
  • 1.    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主編,日有所誦 小學五年級 大字珍藏版,長春出版社,2011.06,第3頁
  • 2.    新教材研究室編著,新教材導學 高中二年級·上學期用 語文 第3冊,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08,第6頁
  • 3.    楊德義,袁紹東主編,特級教師精講通練 高一語文 上,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06,第38頁
  • 4.    胡愛華,陳世華.論江楓譯《籬笆那邊》中的創造性叛逆[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第4期).P98-102頁
  • 5.    張德勝主編,大學語文,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08,第79頁
  • 6.    胡愛華.從讀者接受理論角度解讀《籬笆那邊》[J].名作欣賞,2011,(第6期).P131-132,152頁
  • 7.    鍾洛印主編,你應該熟讀的世界經典詩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8.08,第101頁
  • 8.    張覓著,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03,第106頁
  • 9.    張國平本冊主編,教材精析精練高一語文上 最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8,第37頁
  • 10.    艾米莉·狄金森三十二首  .大小碗詩話[引用日期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