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籛,異體字:籛,拼音jiǎn jiān,注音ㄐ一ㄢˇ ㄐ一ㄢ,部首竹部,部外筆畫16畫,總筆畫22畫,五筆TQAA,倉頡 HCII,鄭碼 MPHH,四角 88153,結構上下,電碼 4702,統一碼 7C5B,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フノ丶一フノ丶。
中文名
拼    音
jiǎn, jiān
鄭    碼
MPHH
筆    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フノ丶一フノ丶

現代釋義

籛jiān(ㄐ一ㄢ)
1、均見“籛”。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籛【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6畫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箋。《廣韻》姓也。《論語疏》老彭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帝顓頊之元孫。善養性,能調鼎,進雉羹於堯,堯封之於彭城,歷夏、殷、周,年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
又《集韻》子幹切。義同。
又《廣韻》楚人革馬簻鞍韉。
又《廣韻》卽淺切《集韻》《韻會》子淺切,𠀤音翦。竹名。 [2] 
參考資料
  • 1.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0-07-09]
  • 2.      .漢典[引用日期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