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簦讀作dēng,本意是古代有柄的笠,類似傘。假借為一種器具。
中文名
拼    音
dēng
部    首
五    筆
TWGU
注    音
ㄉㄥ
筆    畫
18
四角號碼
88108
筆順編號
314314543341251431
統一碼
7C26

詳細釋義

簦筆順讀寫:撇、橫、點、撇、橫、點、橫撇、點、撇、撇、捺、橫、豎、橫折、橫、點、撇、橫
(1)〈文言義〉 〖名〗古代有柄的笠,類似傘
簦,笠蓋也。從竹,登聲。――《説文解字·竹部》
夫差)遵汶伐博,簦笠相望於艾陵。 ——《國語·吳語
(2)〈文言義〉 〖名〗器名
[罕拔]後乏鹽,求於瑞體,瑞體饋海鹽五千簦。——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1] 

古代辭書解釋

説文解字

【卷五】【竹部】簦都滕切
笠蓋也。從竹登聲。

説文解字注

(簦) 笠蓋也
笠而有柄如蓋也。卽今之雨繖。史記。躡屩擔簦。按簦亦謂之笠。渾言不別也。士喪禮下篇。燕器杖笠翣。注曰。笠、竹𥱀蓋也。雲葢則簦也。又按疏雲。𥱀、竹靑皮。恐非是。𥱀疑同箁。竹箬也。今人謂之箬帽。
從竹,登聲
都滕切。六部。 [2] 
參考資料
  • 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2010:3220-3221
  • 2.    説文解字注  .漢典[引用日期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