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篩子

鎖定
篩子在生活中常指一種用竹片編制的生活用具,圓形,有漏孔,主要是使小顆粒通過孔掉出去。可定義為,通過一定的動力作用可以將物質進行按照顆粒大小進行分離的一種多孔狀結構。常見為方孔,圓孔,矩形孔。
中文名
篩子
外文名
sieve
作    用
使小顆粒通過孔掉出去
釋    義
蘆蓆竹片編制的一種生活用具
相    關
簸箕
拼    音
shāi zi

篩子術語釋義

shāizi
[sieve;sifter]
一種用蘆蓆或竹片編制的一種生活用具,形狀像臉盆,有很多孔。
是用來過濾的。使用的時候,大塊的物體就留在裏面,小塊的就通過孔掉出來。
沒有孔的那種不叫“篩子”,叫“簸箕”。
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我想改用大篩子,就像逮鳥那樣。”

篩子物理實驗

物理試驗篩子盛水:
篩子 篩子
連用篩子盛水這樣的事情也不只是在童話中才有。物理學的知識幫助了我們做到這件一般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拿一個金屬絲編成的直徑15釐米大小的篩子,篩孔不必太小(直徑大約在1毫米左右),把篩網浸到熔化的石蠟裏。然後把篩子拿起,金屬絲上就覆上一薄層人的眼睛幾乎看不見的石蠟。篩子仍舊是篩子──那兒有可以透過大頭針的孔──但是你已經能夠用它來盛水了。在這種篩子裏,可以盛相當高的水層而不會讓水透過篩孔漏下來,只要你盛水的時候小心些,並且不要讓篩子受到震動就可以了。為什麼水不會漏下去呢?因為水是不會把石蠟沾濕的。因此,在各篩孔裏造成了向下凹的薄膜,正是這個薄膜支持了水不漏下去。假如把這浸過石蠟的篩子放到水上去,那麼它就會留在水面上。可見這篩子不但可以用來盛水,而且還能夠在水面上浮起。這個看來好像奇怪的實驗,解釋了我們平日看慣了的卻沒有好好想過的許多最普通的現象。木桶和小艇上塗松脂,塞子和套管上抹油,以及所有我們想要做成不透水的物體上都塗上油漆之類,還有在織物上塗敷橡膠──這一切,目的無非跟方才篩子浸石蠟一樣,總的目的是一樣的,不過篩子的情形更顯得特別罷了。
還有這樣一種篩子(竹篩子):
竹篩子 竹篩子

篩子種類

製劑中制粒用的篩子:
有不鏽鋼的,也有尼龍的。篩子的目數是指每平方英寸所含的篩孔數。

篩子用途

篩子風箏:
篩子風箏是一種傳統的風箏,製作簡單且易放飛,因此這類風箏基本都是由老年人自己製作的。篩子風箏主體為正六邊形,屬硬拍子風箏,以三根長竹篺作骨架,如果風箏尺寸較大則選用竹竿。六邊形外側有一圈紙穗,尾巴各種都有,但最常見的是一根繩子系在六邊形的最下邊的兩頭,形成一個倒三角形,在這個倒三角形下再系一條長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