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篦梳

鎖定
篦梳是中國的一種櫛發用具,用以除發垢,古稱"洛成"。引申指細密搜索
中文名
篦梳
拼    音
bì shū
解    釋
櫛發用具
出    處
《奚囊橘柚》

篦梳詞語釋義

【詞語】:篦梳
【基本解釋】:
(1).櫛發用具。用以除發垢。古稱“洛成”。 宋 無名氏 《奚囊橘柚》“ 麗居 , 孫亮 愛姬也,鬒髮香浄,一生不用洛成”原注:“洛成,即今‘篦梳’。” 清 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篦梳一名‘落塵’,又名‘洛成’。”
(2).引申指細密地搜索。 張麟楊靖宇將軍的故事》:“他們採取‘拉網’、‘篦梳’的戰術,一棵樹一棵樹往前搜。 [1] 

篦梳發展歷史

以麻竹等為原料,經破竹、破篦、刮青、制梳、烘焙篦等21道工序製作而成梳齒很密的梳,能篦發去垢,稱為“篦梳”。福州西郊洪塘生產的篦梳最為著名。 洪塘篦梳始於宋末,至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年),產品已遠銷海內外。興盛時,洪塘村家家户户以制梳為業,篦梳業成為當地最主要的手工業。
清朝,福州城內篦梳生產從業者相繼發展有5户17人,民國期間又發展數家店肆,主要集中在六柱橋、鋪前頂、鬥中街等,以前店後坊形式進行生產經營。
洪塘篦梳早年以當地特產的名貴“黃竹”為原料,竹源稀少後,改用崇安麻竹,為保證梳齒達到不裂不蛀的效果,均選用5年以上朝陽方向的竹子。民國初,每年銷往南洋、緬甸篦梳就達40多萬元。民國12年(1923年)創用的金山寺牌篦梳,經過120多道工序,手工製作而成,製成的篦梳還要在沙、草上反覆刮磨,形成洪塘篦梳不傷頭的特色,聞名海內外。福州城內篦梳業在民國20年出口值為20多萬元;40年代初從業者19户35人,出口值4.5萬元。
1955年,洪塘篦梳業老牌號林章興、胡友祥等4户開始籌備,於1956年5月成立洪塘篦梳社,職工30多人,年產篦梳10多萬支。同年,城內篦梳業也成立篦梳供銷社,職工27人。1957年福州牛角原料緊缺,胡友祥創制金山寺牌仿角竹梳,價廉物美,1958年開始恢復出口及銷往全國各地。1961年,把福州漆器赤寶砂、綠寶閃金、金絲瑪瑙等材料及技法應用於篦梳中樑上,使其更顯精緻名貴。1963年,金山寺牌篦梳獲福州市名牌產品獎,年產量3萬支,胡友祥還革新篦梳鑲頭機,既提高質量又使日產量增加10倍,創制頭梳打字機,提高工效12倍。1978年產量130萬支,出口佔20%。1979年洪塘篦梳社改為洪塘篦梳廠, 1981年產量142萬支。城內篦梳供銷社自1956年成立不久就幾經並轉,至1983年轉為茶亭篦梳社,年產量23萬支,不久轉產膠木電器。全市僅存洪塘篦梳廠一家,1984年最高產量達158萬支。主要產品有金梁、噴金、小花、大花、大廣、青漆、光漆、五一、三八、通花等10多種。此後農民不願從事制梳副業生產,篦梳產量逐年減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