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雲六

鎖定
範雲六,1930年5月16日出生在湖南長沙,分子生物學家,中國植物基因工程開創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1] 
1948年範雲六考入武漢大學農業化學系;195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2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昌中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1956年被國家選送到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留學;1961年獲得列寧格勒大學生物學副博士學位後回國,並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遺傳室工作,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80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西北大學醫學院進修;1982年12月從美國回來後繼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1984年離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起中國農業領域第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198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成立,範雲六擔任中心主任;1990年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任命為亞洲植物生物技術的中國項目負責人;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範雲六早期從事分子遺傳研究,1984年開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中文名
範雲六
外文名
Yunliu F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長沙市
出生日期
1930年5月16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農業生物工程技術》
主要成就
中國植物基因工程開創者之一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範雲六人物經歷

範雲六
範雲六(9張)
1930年5月16日,範雲六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由於日本侵略軍的入侵,範雲六開始輟學逃難。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範雲六重新補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
1946年春天,範雲六考上了長沙市教會學校福湘女中,並直接從高中一年第二期開始學習 [2] 
1948年,範雲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農業化學系。在校期間受到陳華癸《土壤微生物學》課程的影響,她對微生物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  ,這也是她致力探索微觀世界奧秘的開始和源動力。
1951年,範雲六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2年,範雲六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昌中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1955年) [4] 
1956年,範雲六被國家選送到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留學,主修微生物專業 [5] 
1961年,範雲六獲得列寧格勒大學生物學副博士學位後回國,並被組織上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遺傳室工作,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1961年—1978年)、副研究員(1978年—1980年)。
1979年,範雲六在中國率先建成體外重組質粒,標誌着基因工程研究在中國的誕生 [6] 
1980年,範雲六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進修分子生物學。
1981年,範雲六在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系作訪問學者,繼續從事質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1982年12月,範雲六從美國回來後繼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年—1984年)。
1984年,範雲六離開工作了20多年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建立起中國農業領域第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開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6]  。同時擔任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84年—1986年)。
1986年,在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範雲六兼任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和中心主任。
1990年,範雲六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UNDP)任命為亞洲植物生物技術的中國項目負責人。
1997年,範雲六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農業學部 [7] 
2018年7月11日,“農作物生物育種產業化高層研討會•2018”在京舉行,範雲六院士出席會議。 [20] 

範雲六主要成就

範雲六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80年代初,範雲六在農業領域建立了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率先將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在農作物遺傳改良;在中國國內最早獲得轉抗蟲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創建了高抗二化螟、三化螟、卷葉螟的水稻新種質資源;在中國首先注意了植物轉抗蟲基因失效的問題,採取多基因的複合殺蟲路線獲得成功,為作物持久抗蟲基因工程育種提供了科學依據;利用種子生物反應器研究開發植酸酶,獲得了完全能夠滿足飼料需要的高植酸酶活性玉米,可節省工業生產植酸酶添加劑的能源消耗,促進畜禽生長髮育,減少糞便磷對環境的污染。為解決中國廣大人羣中患有乳糖不耐症(牛奶消化不良)的困惑,利用生物技術開發了一種新型乳糖酶,解決了乳糖酶產量低、胞內酶提取困難等問題,開闢了一種高效和安全生產乳糖酶的新途徑 [7] 
  • 學術論著
截至2011年5月,範雲六在中國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學術報告200 多篇,出版專著5部。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2000.10
《農業生物工程技術》
範雲六主編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07
《基因無性繁殖》
範雲六等編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0.09
《微生物和分子遺傳學 專集》
範雲六編譯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期刊論文
Fan Y, Zhang L, Luan M, et al. Expression of zma-miR169 miRNAs and their target ZmNF-YA genes in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 in maize leaves[J]. Gene, 2015, 555(2):178-185.
範雲六. 農業生物技術科技創新發展趨勢[J]. 科技導報, 2014, 32(13):1-1.
範雲六. 生物技術已成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J]. 農經, 2013(7):10-10.
範雲六. 搶佔農業生物技術制高點[J]. 中國農村科技, 2013(8):14-14.
範雲六. 生物技術在新品種選育及其產業化上的應用[J]. 中國農業信息, 2013(18).
範雲六. 理性認識轉基因食品安全[J]. 植物生理學報, 2013, 49(7):608-610.
Fan Y, Wang P, Jiang H, et al. Improving the acidic stability of a methyl parathion hydrolase by changing basic residues to acidic residues[J].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12, 34(6):1115-1121.
範雲六, 張春義. 中國轉基因作物發展機遇與挑戰[J]. 生物產業技術, 2010(3).
範雲六. 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發展[J]. 生物產業技術, 2008(2):17-19.
範雲六. 轉基因生物不是洪水猛獸[J]. 中國農村科技, 2007(11):11-11.
範雲六. 農業生物技術最新進展[J]. 種業導刊, 2006(12):18-19.
範雲六, 張春義. 21世紀的農作物生物技術[J]. 高科技與產業化, 2000(1):30-34.
範雲六, 張春義. 21世紀農作物生物工程的發展與展望[J]. 中國工程科學, 2000, 2(1):28-33.
範雲六, 張春義. 迎接21世紀農作物生物技術的挑戰[J]. 生物技術通報, 1999, 15(5):1-6.
範雲六, 杜傑. 植物遺傳工程中載體及遺傳轉化系統的發展[J]. 生物技術通報, 1987(7):1-7.
範雲六. 芽孢桿菌屬中發現的第一個轉座子——Tn4430[J]. 生物工程學報, 1987, 3(3):15-18.
範雲六. 植物遺傳工程取得新的突破—水稻原生質體再生成植株[J]. 中國生物工程雜誌, 1985.
範雲六. 農業生物工程的現狀[J]. 世界農業, 1984(9):30-33.
範雲六, 姜書勤, 郭殿瑞,等. 體外建成帶有λ噬菌體DNA片段的重組質體[J]. 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 1979(1):29-35.
範雲六. 質體遺傳的新進展——關於質體基因的易位和易位子[J]. 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 1977.
範雲六, 姜書勤, 王清海.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四環素抗性遺傳因子——質體的轉導[J]. 微生物學報, 1976.
範雲六. 細菌藥物抗性的遺傳及其生化表型[J]. 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 1975(2):79-86.
範雲六. 紫雲英的根瘤形成及其根瘤菌專異性的研究[J]. 土壤通報, 1965(3).
範雲六. 温度條件對紫雲英(Astragalus sinicus L.)根瘤形成及其共生固氮的影響[J]. 微生物學報, 1965, 45(4):20-27.
  • 學術交流
範雲六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特約大會報告,其中包括:國際細菌質粒大會(1979年);由國際遺傳工程及生物技術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ICGEB/UNDP)主持的“植物抗逆性的分子及遺傳途徑”國際會議(1990年4月);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第二屆國際水稻遺傳學會議(1989年5月)”及“東亞地區國際水稻生物技術學術會議(1996年12月)”等。在第二屆國際水稻遺傳學會議上被推選為國際水稻遺傳工程委員會的5個委員之一 [8]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1年3月,範雲六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發明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及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項,國家發明專利多項。

範雲六人才培養

  • 學術理念
範雲六認為:科學的創新是發現(discovery),技術的創新是發明(innovation),科學的創新要通過工程技術來實現產業化。
  • 指導學生
截至2010年1月,範雲六先後培養出碩士、博士研究生70餘名,他們均活躍在中國國內外生物技術領域中。此外,她還為荷蘭瓦格寧根農業大學(Wageninge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培養了一批進修生 [8] 

範雲六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7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學部) [7] 
2003年
武漢大學第3屆傑出校友 [4] 

範雲六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8年—2014年
中國作物學會第六、七、八、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
學術交流和編輯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9-12] 
2002年—2007年
中國農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3] 
2007年—
中國農學會第九、十屆理事會榮譽理事 [14-15] 
2014年—2019年
中國作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榮譽理事長 [16] 
——
北京生物工程學會農業、生物技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第三屆973計劃專家顧問組成員

中國農學會高新技術學會副主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組成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

農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生物技術顧問

《生物工程學報》、《農業生物技術學報》副主編

《遺傳學報》、《作物學報》、《微生物學報》等刊物編委

範雲六個人生活

範雲六出生時,祖母用“白色的雲朵”,給這個大家族排行第六的小女孩起了個特別的名字 [17] 

範雲六人物言論

2007年10月,範雲六院士表示:轉基因生物不是洪水猛獸。 [22] 
2010年7月,範雲六院士説:“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着眼未來國際競爭和產業分工所做出的戰略決策。啓動實施轉基因重大專項,對於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9] 
範雲六院士 範雲六院士 [21]
2012年12月,範雲六院士表示:轉基因育種技術本身是常規技術的延伸、發展和新的突破。轉基因技術打破不同物種間天然的雜交屏障,擴大了可利用基因的範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長期效果已進行實踐。 [18] 

範雲六人物評價

範雲六是把分子生物學聯姻到中國農業的拓荒人 [1]  。範雲六自小在湖南讀小學、中學,深受湘楚文化影響的科學家,給人的印象是温和、典雅而思想深遂,在她的血脈中流淌着“敢為人先”的大無畏精神。(中國農業科學院評)
“她(範雲六)有湖南人的個性:蠻、不怕難、不怕苦,認準的事就要堅持下去。”“做事有方法,她經常告訴我們,要分析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後做,要有頂層設計。” [17]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範雲六學生張春義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